剪報養成終身學習力
國語日報社副社長兼國語日報總編輯 鄭淑華
數位時代讀報的必要
每天,報紙還沒到手,電視、手機的新聞推播,不斷滾動更新,大家似乎不用看報紙,也都知道發生哪些事了。既然網路新聞又快又多,且多免費,為什麼還要讀報紙?
事實上,在資訊取得上,報紙跟網路各有優勢。網路優勢是簡短、快速、方便,有可隨時增減修改的便宜性,更新也快,然而卻有混雜假消息、假新聞的疑慮。報紙傳播不如網路便捷,但作業有守門人機制把關,是可信度高,客觀且多元的公共資訊。
若從閱讀的視野看,網路的形式是單一性的、折疊滾動的,能連結擴散等特性,閱讀傾向搜索與自己有關、關心和喜歡的資訊,易趨向集中。報紙形式是一覽性的、俯瞰性的、複視性的,可以多元觀點併陳,包羅各領域內容等,讀者瀏覽時,可能看到原本忽略卻重要的議題,這樣的形式有助取得廣泛知識、理解差異,也能擴大閱讀視野。
在數位網路時代,我們有更開放而多元的機會運用各式媒體,接收及發送訊息,若能學會如何兼容新舊媒體優點,養成更深厚的媒體與資訊素養,將有更好的能力適應未來社會。而有關這樣的教育與學習,必須要有高可信度的素材為基礎,報紙是最適合的教材。
讀報有助學習能力提升
跨入新世紀,為因應巨變挑戰,各國紛紛啟動教育改革,以提升競爭力。以日本為例,2021年將實施「新學習指導要領」,從小學、國中到高中,逐年推動新課綱。實施重點在打破分科學習,強調跨領域整合,強化各年段學習銜接,而且為因應網路社會趨勢,各年級學習綱領都納入讀報教育。可見在新教育推展,讀報教育扮演了更積極角色。
2019年2月,日本報業協會發布有關讀報成效調查。調查將讀報實施學校的學生學力表現,與「2019年度全國學力及學習情況調查」比較發現:小學生國語的答對率表現上,讀報學校比全國總平均高4.5%。至於讀報教學頻率與成效表現的關係,每週實施一次以上的讀報學校,比每個月兩次以下的讀報學校表現高2.1%。而每週實施讀報教學一次以上學校,其學生學力的表現是國語比全國總平均高5.4%,算數高出3.3%。
這項調查顯示,讀報學習有助學生學力提升;若能持續每週至少實施一次讀報教學,更有助學習能力的提升。
剪報幫助知識學習內化
也許有人問,網路數位時代,用剪報學習會不會過時,缺乏效率?
事實上,上述調查也發現,日本師生認為,最有效的讀報學習活動是剪報,其次是讀報心得報告。而本社每學年實施的「全國讀報成效問卷調查」,「剪報」一直是老師最常運用的教學方法。最近的108學年度調查,教師最常用的讀報教學方法,「剪報」高達85%。從臺灣、日本的實施經驗與成效看,「剪報」仍是歷久彌新的學習方法。
剪報為何是有效的學習與教學方法?因為,報紙是各種知識的寶庫,以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經過審慎查核過程,網羅各領域的新知與資訊,所以可以運用在任何教育活動。 而報紙的內容來自於真實社會,容易與生活連結,讓學生學習「有感」,也可以自主選擇,有助學生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剪報過程也是知識內化為能力、素養的過程。剪報者在選擇探究的主題或設法解決課題的過程,少不了要反覆閱讀報紙,主題確定了,還要從讀報中蒐集資料,再過濾、篩選、分類、統整,有時更配合主題需求,加上實地調查或行動研究,才能完成結論。操作過程,剪報者自然的涉獵了許多主題相關新聞、報導、評論、投書意見等,從不同面向了解主題,這是不斷反覆閱讀與思考的過程,是深度的學習法,在學習階段非常必要;這樣實體操作的學習形式,在虛擬的數位時代,也非常必要。
剪報培育探究未知的態度
讀報教育的目標是培育能思考,能關懷,有行動力,有終身學習力的優質公民。剪報不僅有助知識學習內化,也能培育積極探究未知、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態度。因此,國語日報社2010年開始,每年舉辦「我是剪報高手」比賽,鼓勵運用剪報深度學習。《我是剪報高手》就是匯集這些年舉辦活動的教學思考與成果,期望有助讀報教學參考。
此書出版,要感謝所有讀報教育夥伴的熱情無私,分享長期投入讀報教學研究和觀察的見解,以及教學現場實踐積累的智慧,也感謝樂意提供剪報作品的大小朋友,與我們分享他們所見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