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i
導言 1
一、「人生不能無群」──荀子論人的概念的特性 21
一、引言 21
二、早期儒家思想中有關人的概念 26
三、「人是一種禮儀性的存在物」 32
四、心知與人的意志結構 48
五、餘論 62
六、結語 67
二、解除神秘主義──荀子「明於天人之分」的觀念 69
一、引言 69
二、統一的世界圖像的破裂 76
三、「天而天之」及其蘊涵的解放意識 91
四、「人而人之」與人的尊嚴 113
五、結語 133
三、性惡:一種必要的理論構想──荀子的「性惡」論 135
一、引言 135
二、「性」概念之內涵及其檢討 144
三、「性惡」之了義 151
四、「善」何以可能? 161
五、結語 173
四、「心之所可」與人的概念 175
一、引言 175
二、心的構成及其認知特性 175
三、「心之所可」與道德主體 186
四、「心之所可」與人的概念 195
五、簡短的結語 205
五、「辯示」與「重溫」──荀子體知觀念的一種了解 207
一、「體知」概念之提出 207
二、辨示與人的存在性規定 210
三、辨示與共通感之觸發 213
四、「積」與人的歷史憶存 217
五、結語 222
六、「知默」與「知言」──荀子思想中「默」的體知面向 223
一、引言 223
二、體知與荀子之「默教」 225
三、「默而當」:何以可能? 231
四、形動與審美判斷中的「意義的豐滿」 238
五、簡短的結語 245
七、期命辨說與合理性之尋求 247
一、引言 247
二、為何辯? 251
三、如何辯?確定性之獲得 261
四、如何辯?合理性之尋求 267
五、簡短的結語 282
八、秩序與客觀化──荀子之「禮」論 285
一、引言 285
二、人之所以為人的特質 293
三、禮之起源:建構的真實 299
四、明禮定分:客觀架構之極成 303
五、「主觀意志的法」及其限制 314
六、禮、法中的儒法關係 320
七、禮修的「道德精神現象學」 328
八、「統類」:禮之客觀化的可能根據 332
九、簡短的結語 338
九、「先王之道」與「法後王」──荀子思想中的歷史意識 339
一、引言 339
二、時間、歷史意識與意義預期 340
三、「先王」與「後王」 346
四、「天地始者,今日是也」 353
五、「百王之法不同」 357
六、「例證」與「演化」的歷史意識 361
七、簡短的結語 368
十、荀子的「所止」概念──兼論儒家「價值優先」立場之證成 369
一、引言 369
二、孔孟荀所言「止」之諸義 370
三、荀子與莊子之異 375
四、「所止」與儒家的價值優先立場 380
五、簡短的結語 388
十一、性之規定及其延伸的問題──徐復觀先生對荀子性論思想之詮釋 391
一、引言 391
二、背景、方法及其與傅斯年教授之爭 392
三、荀子言性之兩種規定及其涵義 401
四、荀子是否有「性善論」的觀念? 416
五、荀子是否有一致的人性理論? 422
六、簡短的結語 434
十二、客觀化及其限制──牟宗三先生《荀學大略》解義 437
一、引言 437
二、客觀悲情下對荀子的解悟 437
三、心與性的了解 439
四、主觀精神與客觀精神 444
五、文化大統中的道德形式與國家形式 449
六、餘論 454
後記 457
參考文獻 459
人名索引 485
概念索引 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