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自己的容貌,其實是精神疾病?日益理解對外觀的執著 2
戴口罩的臉成為自我 4
對容貌的執著或許是精神疾病 8
放著不管,症狀就會惡化 10
大多沒有發現是疾病 12
發病時期傾向不同且有個人差異 14
人類是如何辨識臉部的呢? 16
你能正確分辨大小嗎? 18
該不會我也是?這麼想的話就馬上檢查 20
治療體驗者真實心聲①
受困於自己與別人二分法的我 24
第1章 身體臆形症實際情況
醫學觀點1 何謂身體臆形症?確認其醫學性定位 26
醫學觀點2 強迫症與身體臆形症共通的觀念與儀式關係 30
症狀特徵1 區分為想看起來更美麗與想隱藏缺點兩類 32
症狀特徵2 可能隱藏著社交焦慮 34
症狀特徵3 臉部、身體、頭髮……在意之處五花八門 36
症狀特徵4 腦部的糾錯永動機造成找缺點找不完 38
症狀特徵5 無視他人評價、受困於自己的評價 40
症狀特徵6 有那麼在意嗎?「美」的標準因人而異 42
治療體驗者真實心聲②
「和一般人不同」無法以整型手術治好 44
第2章 症狀類型
範例1 花費許多時間在打扮上,根本無法出門 46
範例2 不斷反覆看向鏡子確認自己的樣子 48
範例3 為了調整外貌會不斷搔抓在意的部分 50
範例4 美容整型無法一次就結束,不斷重複去做 52
範例5 為了美容而無限制花費時間與金錢 54
範例6 口罩、墨鏡、帽子……外出時把在意的部分藏起來 56
範例7 在意齒列整齊及牙齒顏色,結果避免與人聚餐 58
範例8 在意下顎感覺和咬合問題,就診與治療化為儀式 60
範例9 在意身高太矮,放棄求職與戀愛 62
範例10 在意性器官或胸部大小、形狀,避免發生性行為 64
範例11 討厭在學校拍攝團體照片,沒辦法去學校 66
範例12 餐飲、保健食品、訓練……變成以肌肉為重心的生活 68
範例13 在意頭髮稀疏,看到生髮、增髮廣告就很痛苦 70
範例14 在意自己的體臭,避免擁擠的地方 72
範例15 以傷害自己的方式來消除焦慮和壓力 74
範例16 在上傳到社群網站前的安全確保儀式
影像加工、強迫修正 76
治療體驗者真實心聲③
我在鏡子裡看見的,並不是自己的臉 78
第3章 原因與治療
前提知識1 希望接下來如何?有目標就是治療的第一步 80
前提知識2 無論如何努力找原因,都對治療毫無幫助、也無法解決問題 82
前提知識3 價值觀是不會變的!不要改變思考方式而是改變行動 84
治療前1 要不要治療?不要忽略求診時機 86
治療前2 寫出自己的症狀,做成可視化數據 88
治療前3 因為是需要專業診斷的疾病, 所以請尋找適當的醫療機關 92
治療前4 有可能被誤診,與治療者的關係很重要 94
治療1 接受醫師問診與診斷,訂立治療計畫 96
治療2 知道身體臆形症的藥物治療之特性與效果 98
治療3 認知行為療法要自己執行 102
治療4 暴露與反應抑制法︵ERP︶的目的、內容和效果 104
治療5 在問題行為前採取抵抗行動,實踐H R T與其效果 108
治療6 阻止問題行為的實踐技巧 110
治療7 前往牙科、口腔外科、美容牙科等與牙齒相關的醫療機關求診 112
治療8 如果發生進食障礙就要以改善營養狀態為優先 114
治療9 在面對他人的場景中,社交焦慮症需要認知行為療法 118
治療體驗者真實心聲④
某天的咳嗽讓青春只留下在意鼻子的痛苦 122
第4章 環境調整與周遭對應
環境1 不可以遠離壓力,請接納有變化的生活 124
環境2 追求理想身心靈會造成反效果,留心不要做到極限 126
環境3 學業和工作最好都持續下去,過著有負荷的生活 128
環境4 為了追求清潔感而除毛、改善翹髮等等何時就該住手? 130
環境5 如果在意與生俱來的特徵&意外造成的變化, 如何應對? 132
環境6 事先知道美容整型帶來的優點與缺點 134
環境7 容易併發的疾病與容易搞混的疾病 138
環境8 LGBTQ︵性少數者︶與美醜的關係性 142
環境9 就算不面對面也能運作的社會中要如何活下去 144
環境10 發現家人異常的時候,應該要怎麼對應? 146
環境11 治療中與家人的相處 應對自傷行為 148
環境12 溝通的工夫,動機式晤談法 150
環境13 家人間的溝通以及與社會的溝通 152
以自己原有的樣貌好好過活 154
後記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