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踏出舒適圈,就註定~
零勝零敗的無聊人生!
職場新人比同事更快速嶄露頭角的祕訣!
生活中、職場上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
「我做不來。」
「等我累積更多經驗之後再說吧。」
「我正在等待最佳時機。」
「我總有一天會去做。」………
總是能夠找到各式各樣的理由,只是因為「不想行動」。
原因之一是在意周圍的目光,覺得要是失敗了會很丟臉。
原因之二是覺得自己能力不足,不知該怎麼做而感到不安,變得畏縮猶豫。
像這樣逐漸惡化下去,就會落得一事無成的下場。
作者在本書中分享他的職場成功經驗,其祕訣就是「Just do it !」
◎不行動的話將會錯失成長的時機
◎主動地「展開行動」,時機便會找上門來
◎不是「總有一天」,是「現在」就去行動
◎勇敢訂下超過能力的遠大目標
◎「決定期限」將會激發效率
此外還分享45個好習慣,只要即知即行,就能讓你突破職場困境,凡事快人一步,馬上一炮而紅!
用100%的認真去做了嗎?
不想後悔就開始動起來!
【本書特色】
作者在Cyber Agent締造出連續的「史上第一」成績,後來自行創業,引領一家急遽成長的IT新興企業,成為史上最年輕億元男CEO。
這位外號「交給我先生」的作者坂本幸藏,將他自己人生的進擊經驗、成功的好習慣,首次公開在本書中!
非常寶貴的分享,想在職場嶄露頭角的新人,不可不讀!
作者簡介:
坂本幸藏
Rich Media股份有限公司CEO。1982年生,於攝南大學畢業後,2006年4月進入Cyber Agent。在販賣網路廣告的營業額上,留下了一個月內突破一億元的成績,並為同公司史上第一次,連續稱霸上、下期新人獎之人。這種不像新人的成績獲得了好評,在第二年被拔擢為子公司CA Technology的幹部(在當時企業組織中為史上最年少),讓Cyber Agent集團的核心事業成長為最頂尖的SEO企業。2010年6月獨立出來創立了Rich Media,經手了提供網路服務的「肌膚照護大學」、「KamiMado」以及網頁的製作,並入選了『新興企業通訊』月刊中所主辦的「最佳100新興企業」,作為一家急遽成長的新興企業而受到世人矚目。
作者部落格『「交給我先生」的感謝blog』
http://ameblo.jp/jibunnjisinn/
章節試閱
人生只有三萬天,有多少人思考過這種事呢?
或許年輕人會覺得時間是無限的也說不定,一直到幾年前我也都還是這麼想,然而人生所剩餘的時間,遠比想像的還要來得更少,即便是二字頭的人也毫無例外。
人生無法預料。也許明天就捲入了意想不到的意外中輕易地死去。
蠟燭說不定會突然熄滅,當想到這裡,理應會把現在所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全都視作自己人生的食糧才是。若能理解這點,也就應該可以明白比起採取行動所產生的風險,不去行動才更加地危險。
最好要盡早注意到這點,我可以如此斷言。因為藉由認知而有所改變的行動,會成為往後成長的決定性因素。
為了被他人認同,為了不被其他人否定,在當今的社會中有很多人一邊留意著周圍的目光一邊過著日子,然而當理解到人生有限之後,希望可以明白別人的眼光是怎樣都無所謂的。
「在每一天的生活中,為了讓今日的自己發揮出過去以來最佳的表現,要怎麼行動才好呢?」
像這樣的想法會成為行動的原動力,進而不再害怕失敗,成為打造出百折不撓之心的泉源。
▓不行動的話將會錯失成長的時機
成功的經驗,只能藉由行動來產生。
而體驗過成功的人,同時也累積著失敗的經驗。
體驗了失敗,感到挫折後就沒有下文的人無法培養出自信。重要的是,在累積起失敗經驗前,確實做好心理建設。
失敗之後有什麼想法呢?
從失敗中學到了什麼呢?
在僅僅三萬天的人生中,失敗後就不管了嗎?
要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模樣,不改變行動是不行的。要藉著行動來累積微小的成功體驗,並從失敗的經驗中學習。
人只要沒訂定好期限,就會覺得有無限的時間。不劃分好期限並展開行動的話,失敗是連結不到成功上的。
無論是人還是事業都一樣,當要成長時會一口氣地成長起來。
成長必須要有時機的配合,可是卻不知道成長的機會何時才會來訪。若不想辦法一邊提升自己的速度,並一次又一次地試著靠近的話是捕捉不到這份機會的。也就是說,為了掌握成長的時機,唯有行動。
「正在尋找時機。」
在商務的場合中屢屢能聽見這樣的藉口。成長的時機並不是靠著尋找就能發現,若是靠著摸索就能了解的話,無論是誰都可以不用那麼辛苦就獲得成功了。
也有人錯把蒐集情報當成是發現機會,但這跟尋求正確答案的行為並沒有兩樣。
思考後才採取行動,在這段期間成長的時機很有可能就這麼溜走了。時機並不是靠尋找,而是在大量的行動下才能去掌握的東西。
「累積更多經驗之後再說。」
這也是常常聽見的藉口,說要等累積起經驗,但這樣是沒辦法掌握機會的。
不過,並不是說經驗就完全派不上用場,若要在積累起經驗後再來行動,就應該如先前所說的劃分好期限。要是執著於累積經驗,無論過多久都無法向前邁進。
▓主動地「展開行動」,時機便會找上門來
雖說要去行動,但在別人開口之前就行動是相當重要的。
在別人開口後還沒有動作那就是單純的怠慢,而開口後才行動也不過就只是處理任務,這樣無法捕捉到成長的時機。
「在別人開口前行動」所要表達的,並非只是趕在上司催促或要求確認之前先行報告而已。
在某個人從背後推自己一把之前,自動自發地來挑戰。像是體察並提出連客人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期望,當由自己決定開始,積極地採取行動時,貼近成長時機的速度將會提升,而接觸次數也隨之增加,因而得以提高遇上成長機會的機率。
▓不是「總有一天」,是「現在」就去行動
作為不肯立刻採取行動的理由,有許多人會把「能力不足」掛在嘴邊。而對行動,則是覺得經驗不足所以「還早」。
我真的很討厭「還早」這個詞,那要到什麼時候才會覺得「不早了」呢?「還早」一詞,是在開始之前就將行動給否定了,這世上真的需要這種詞彙嗎?
▓會讓人覺得「還太早」的遠大目標所帶來的效果
Rich Media所經營的網站曾在幾年前,對六個月後瀏覽人次目標設下了一個在當時幾乎無法達成的數字。
「這個目標還太早了!」
底下的成員做出這樣的回覆,而我則是反駁了他:
「不要覺得現在不可能、還太早然後就放棄了,去想想一直以來工作的方法,要做出什麼改變才有辦法達成吧!」
我是認真地覺得,這些成員的話是有辦法達成的。
會出現「還早」這句話的時候,便是挑戰巨大目標的機會,也是改變自己工作做法的契機。覺得還太早的這種想法,無非是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
高高舉起這種遠大的目標,將工作的方法從零開始重新檢視並藉此來改進,而成果也將會劇烈地增長。以結果來看,六個月後的目標順利地達成了,要是那時因覺得「還太早」而推遲的話,或許就沒有今日的成長了。
同樣的詞彙還有「沒辦法」,這個詞彙也不需要。因為沒辦法這句話,是把放棄尋找做法當成了前提。
更進一步的說,我覺得「總有一天」這句話也是不需要的。
「總有一天會去做。」
若從公司成員的口中聽到了這句話,就會很想在當下說出「那現在就去做啊!」。
總有一天,就是沒有決定好期限。那麼,為什麼非得要限定期限不可呢?
這是為對方著想的緣故。
若沒有明確的日期,對方會難以採取行動。當從客人那邊收到了要解決的課題時,若以「幾月幾日幾點幾分前提交」這種以分為單位的方式來告知日期的話,就能讓客人處在易於掌握時間的狀況中。然而理解這點的人,意外地相當少見。
▓ 徹底把「決定期限」當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限定期限,讓行動不得不趁早開始。
此時,在5W1H中思考「為何(Why)與如何(How)」會非常地花時間,因此我對公司的成員們下了指示,在「何時(When)、誰(Who)與什麼(What)」,這3W已經明確的階段下就開始採取行動。對客人就不用說了,對搭擋或是對公司內部來說當然也要如此。
將這理所當然之事貫徹到底,不久就會變成一種信賴。那些人稱優秀的生意人們,無一例外地都會為事情訂下期限。
對於決定期限的重要性,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明白了才對。儘管說著理解卻又不去訂下期限,是因為不想告訴大家其實自己並不明白的這種傾向。
沒有能做到的自信。沒有能辦到的要素。沒有正確答案。
因為沒有確切的信心所以想弄得曖昧一點。而這種曖昧不明,無非就是在辦不到時用來辯解的藉口。
限定好日期,並展開行動好讓它能在時限內完成。而此時,假如真的沒辦法完成,我想也只要說聲「對不起」就可以了。因為我覺得,與其把沒辦到的事實當成問題看待,不如去追究辦不到的原因就好。
有很多人都覺得「失敗就出局了」。正因此,才在沒有確切信心的情況下避開了行動。
理由有二,一個是減法思考較為強烈。
減法思考較強,就不會去考慮為了完成什麼該怎麼做,只是一味地去思考為了避免失敗該做些什麼。
像大企業那類人多的組織,為了取得統一的管理而漸趨保守。雖說不能一概而論,但說不定想要保護現有的成果,這個結構本身就有問題也說不定。
而另一個,則是讓失敗的人擔起責任的風潮。
在運動的世界中,如大聯盟的野茂英雄或是足球的三浦和良選手等,這些踏出第一步的人會被給予讚賞,對於成功還是失敗則相對地不怎麼重視。
本來工作也該是這樣。儘管如此,卻由於在工作中並沒有對行動後的失敗給予讚賞的風潮,所以誰都不想去做。
這種失敗後有人會在背後指指點點的環境必須要有所改善。
要創造這種風氣,不是指責失敗,而是讚賞其踏出的第一步,說聲「做得好」。之後,再對為什麼會失敗,進行徹底而深入地思考。這種結構才是最重要的。
周圍環境的問題先放在一邊,自己也要避免「失敗就出局了」這種想法才會比較好吧!
人生只有三萬天,有多少人思考過這種事呢?
或許年輕人會覺得時間是無限的也說不定,一直到幾年前我也都還是這麼想,然而人生所剩餘的時間,遠比想像的還要來得更少,即便是二字頭的人也毫無例外。
人生無法預料。也許明天就捲入了意想不到的意外中輕易地死去。
蠟燭說不定會突然熄滅,當想到這裡,理應會把現在所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全都視作自己人生的食糧才是。若能理解這點,也就應該可以明白比起採取行動所產生的風險,不去行動才更加地危險。
最好要盡早注意到這點,我可以如此斷言。因為藉由認知而有所改變的行動,會成...
目錄
第一章 在別人開口之前就「先」去做!
1 用100%的認真去做了嗎?連1%的後悔也沒有嗎? 14
2 不行動的話將會錯失成長的時機 18
3 不是「總有一天」,是「現在」就去行動 21
4 一開始就宣告「交給我」 26
5 決定好「在什麼時間前要做些什麼呢?」 31
6 沒有做不到的事 35
7 認真面對「眼前的人」 38
8 在被交付的範圍內盡力做到最好 42
9 只要不行動就是「零勝零敗」 47
10 徹底觀察別人的行動後偷走 51
11 比起「要做什麼」,「跟誰一起做」更重要 55
12 只是從右流到左的單純工作沒什麼價值 60
第二章 用準備一口氣拉開差距
13 準備好「比誰都早、比誰都好的東西」 64
14 事前準備中最重要的事 68
15 反省是為了「下次正式上場」所做的準備 72
16 用「數字」與「標準差」來反省成功經驗 75
17 不要以為還會有「第二次機會」 80
18 不要沉醉於「理論之美」 86
19 只有0.001%也好,超出顧客的期待 89
20 並非「去做,還是不做」,而是「去做,還是絕對要去做」 91
21 預先決定好「不做的事」 95
第三章 不去害怕失敗的思考法
22 害怕失敗是因為「聚焦」的緣故 102
23 成果是憑運氣還是實力,是由別人來判斷的 105
24 將猶豫的時間歸零,製作「個人規則」的方法 109
25 選擇本身是沒有「正確、不正確」的 111
26 沒有無法挽回的失敗 114
27 不要輕易地認可上司所說的NO 118
28 聰明地接受上司「指謫」的訣竅 124
29 每天的紀錄會使「可重複性」提高 130
第四章 目標是為了超越而存在
30 為什麼我要高舉「奪走藤田晉先生的椅子」為目標呢 138
31 徹底地模仿當作目標之人的「思考術」 142
32 沒有克服弱點的閒功夫 148
33 因為沒有前例所以由自己來做 152
34 當月目標「十四天以內達成」為宗旨 154
35 勁敵不是「同期」,而要設定在「最頂尖」 157
36 不要用「好惡」來判斷一個人 161
37 成為「公司外上司」的弟子 165
第五章 為了更進一步地行動
38 用最少的行動獲得最大的回報 170
39 「電話」比電子郵件更為有效的理由 176
40 效率良好地整理大量郵件的訣竅 180
41 思考自己能為團隊做的事 184
42 由自己來婉拒「把自己當年輕人看待」 188
43 讓上司得勝,也會回報到自己身上 194
44 要活用「良好的資質」,除行動外別無其他 198
45 「成功之後再邁向下個階段」是天大的誤解 200
才能的差距是五倍,認知的差距是一百倍——寫在最後
第一章 在別人開口之前就「先」去做!
1 用100%的認真去做了嗎?連1%的後悔也沒有嗎? 14
2 不行動的話將會錯失成長的時機 18
3 不是「總有一天」,是「現在」就去行動 21
4 一開始就宣告「交給我」 26
5 決定好「在什麼時間前要做些什麼呢?」 31
6 沒有做不到的事 35
7 認真面對「眼前的人」 38
8 在被交付的範圍內盡力做到最好 42
9 只要不行動就是「零勝零敗」 47
10 徹底觀察別人的行動後偷走 51
11 比起「要做什麼」,「跟誰一起做」更重要 55
12 只是從右流到左的單純工作沒什麼價值 60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