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Chapter 1 想學會攝影,最好去旅行?
1-1感受力與傳達力:旅行影像紀錄的「心」、「眼」歷程
讓眼看見的有感覺,心就會讓想法付諸行動,用心進行影像紀錄,將看見的感覺發揮作用,此過程也會影響用眼探索世界的能量。
不論用人物、事件、色彩、構圖……等條件,影像內容讓觀眾有所感,才能引起興趣,產生注意力。觀看的感受要件經常是影像傳達的感受,而非圖像的物件、型態或表徵意義。有了關心的注視之後,影像進入腦中的記憶區,勾串既有經驗或印象,再結合觀看情境,就會產生一連串的後續反應,包括喜歡、厭惡、讚嘆、感動、排斥……等。
1-2心境影響你的攝影眼光
學習藝術相關創作──包括攝影,其突破性成效關鍵,不在設備好壞,也不在學習時間長短,而是在於心境,也可以解釋成一種「頓悟」現象。
有句關於旅行的至理名言:跟對的人、在對的時候、去對的地方旅行。你的旅程,將是充滿快樂回憶的大豐收!心境,究竟會如何影響攝影的眼光及成果?
◆
Part1|Chpater2 三步驟讓你在旅行中玩會攝影
影像創作初學者及進階者,都會面臨要拍什麼的困境,一種是不知從何下手,一種是找不出吸引的下手處。對新手而言是找不到方向,對老手來說是遇到撞牆期。
用旅行玩會攝影,引導在旅行中做攝影練習,以開眼、開心、開悟三種心法,亦或是三種步驟來進行。在旅行中體驗攝影練習,從過程中持續發展「看見影像」的感覺,這種感覺會開始影響或左右你的心境,進而發展出對生活經歷、旅行過程的種種影像紀錄或創作的觸發,這些觸發的累積,逐漸會形成自我獨特的領悟。
一個人的旅行,經常會帶給自己,意想不到的收穫,而在旅行中,實行影像紀錄,不但是在做攝影的執行或練習,同時也是旅行的本體。也就是旅行內容包含了攝影的進行,而攝影紀錄了旅行的進行。
2-1旅行是開眼的攝影門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既是古有之名訓,也是旅遊業經常使用的行銷語。「踏上旅程,就會按下快門」,雖不是古之名言,但卻是以旅行來練習攝影開眼的極佳例證。攝影眼的開啟,在於多看及多拍,在旅行的過程中,環境陌生或未知的誘因,自然強化了好奇心,在不斷的按下快門,不斷的發現新視界時,攝影眼力在無形中,就會逐漸累積,實踐第一步驟──開眼。
2-2開心是攝影的旅行動力
攝影創作練習時,整體過程是一種連續關係,以知覺的方式呈現及體驗,最初從開眼練習起步,熟悉視覺觀察的眼力,開啟或培養看法,只要眼開了,心境就容易開。旅程中只要開心,不管住什麼地方?吃什麼東西?都會覺得好。影像紀錄時,按下快門的靈感或動力,受到心境的影響非常巨大,開心時拍照的動力特強,拍照過程的體驗感覺也特別良好。不論是旅行或攝影,開心是推動向前行的重要動力,只有前進的旅行,才是旅行;也只有拍照過程是開心的,才會繼續拍照。在旅行中練習攝影,比其他場合機緣中,更容易處在開心的情境,因此攝影練習的成效,自然會比較突出。
2-3開悟是旅行的攝影行為
心開之後就是心中清楚知道,想要拍什麼?想要表現什麼?便清楚明白。旅行中,不論是對大自然的感嘆,或是對於人文的體認,或是面對挫折與憂傷,都會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資產。而資產的價值在於活用,也就是將領悟付諸行動。攝影的行為可以做為目標或理想的實踐者,當目標想法明確,動手開拍的過程就相對穩定,拍作品會成為旅行中的一種持續行為。
◆
Part1|Chapter 3 為什麼總是拍不出好照片?
3-1忌貪:注重拍照的內涵
忌貪有幾個面向,一個是學習面的貪──貪快,以為數位相機功能強大,可以很快學會拍出好作品。另一個是設備面的貪──貪好,以為只要買好設備,就能拍出好作品。還有一種是旅行貪,久久去旅行一次,或找一個很遠或很貴的行程,就以為會拍到好作品,這也是一種貪。
看見別人作品被讚不停,眼前美好影像滿滿,又有簡單易成的數位相機,讓拍照既簡單又方便,成效也很不錯。照相已經從要求正確曝光、對焦清晰的「專業」工作項目,轉變成輕鬆簡單容易的隨手反射動作,可以說沒人不會照相。
就因為照相很簡單,讓人產生很快就可以拍出「好作品」的錯覺。現代科技只解決了照相的機械物理問題,讓我們輕鬆拍出曝光色彩正確,影像清晰的相片,但還時無法幫攝影者處理「拍攝內涵」的問題。而旅行中的心理因素及外在環境因素,同時提供了得到良好「拍攝內涵」的機會。
貪快、貪好,是數位相機普及下的攝影學習自然現象,數位攝影這種又快又好的經濟產物,讓同學們能快速拍出很多照片,拍的同時就容易進入「貪念狀態」。貪念狀況會主導我們的取材及構圖,以致想在一張照片內拍很多東西。外在條件誘因讓我們貪快、貪好,而內在條件無形中,讓我們貪多。由此可見,數位攝影學習三忌的第一要件就是忌貪,不貪快、不貪好、不貪多。
貪念容易起衝突,會產生消化不良、會顧此失彼……。
3-2忌亂:單純化就好看
心理的亂,可能來自「缺少的不知」,也可能來自「過多」。有人參加一堆旅行團,但卻想不起來去了哪裡?拍了一堆照片,經常想不起來在哪裡拍的?
未經整理的多數,就會形成亂源。旅行玩會攝影,可以從少、從小入手,一次不用去很多地點,一次不用去很久。當旅途中有明確方向,就可以減少混亂的發生,攝影練習的收穫量,就會逐次增加。
另一種亂,則來自攝影心。
取材構圖往往因為貪多,因而形成了畫面雜亂。只要能將畫面單純化,自然就不會顯得亂,觀者眼光就較容易集中,看起來自然比較舒服,也就是所謂「好看」。
畫面內容並非多就會亂,忌亂的主要目的是要單純化,單純化可以按分類、集中等方式,讓多的內容,看起來不亂。只要不貪,就不容易亂,事實上「貪」就是「亂」的來源,「多」未必會亂,但「貪」一定會亂。
3-3忌惰:練習調整再精進
忌貪、忌亂都屬於節制性練習,而影像創作類的學習,之所以吸引人,往往是來自其顯性外在,不論是聲色效果或是即時成果的易展現性,並可持續地擴張行進。一旦學習中缺乏華麗外觀及成效明顯的誘因,此時學習動力就會銳減,甚至從此結束。因此第三忌,就是要「忌惰」。
藝術類型學習有相當的同質性,攝影跟音樂的學習歷程也相似。剛學樂器的人,連音階都不穩定,但卻很想彈奏最流行的樂曲,因為就是這最流行的樂曲,吸引他來學樂器。不想練習無聊的簡單音階,一心只想彈奏整首樂曲,可想而知,此種學習不會圓滿。
「忌惰」就是要在前段的拍攝中,有所成就或收穫後,能夠限制或拋棄之前的成果感,持續重新吸收練習,不斷調整及精進。
◆
Part2|Chapter 2 攝影是光的藝術──了解「曝光」
曝光有三要件:光圈的大小、快門快慢、感度高低,曝光多寡決定一張照片明暗感覺,相機有三種調節曝光多寡的設計。光圈、快門、感度就通稱為「曝光三要件」。光圈的作用跟我們的眼睛瞳孔一樣,以放大縮小的方式,調節光線進入相機的多寡。快門的功能跟水閘門一樣,以開關時間長短來控制進水量。感度就像吸水綿的吸力,感度越高吸收光線的能力越強。
這三種功能可以交互增減,以達到需要的曝光量,拍照當時的環境,應該使用多少曝光量,就需要經過測量來決定。測量現場光線強度的動作,就稱為測光。相機都有內置的測光表,用來測光並決定需要的曝光量。
測光表測量出來的是光線強度,是一個光線量,可以視為要傳送給相機的光線總值。相機可以開大光圈,讓更多的光線通過,因此傳送時間就會縮短,此時光線的傳送時間長短,就是所謂的快門速度。反之,若光圈縮小,因為同時間通過的光線量變少,因此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傳送,相對的快門速度就需要調慢,也就是曝光時間長。
除此,還可以調整感度的高低來控制曝光,感度越高吸收光的速度越快,因而快門打開時間就可以較短,也就是快門速度較快。或是縮小光圈,一樣可以讓較高感度的相機,得到比較少的光線量。
曝光控制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照片變亮或變暗。對於底片時代的攝影師而言,拍出正確的曝光結果,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數位相機的世界裡,照片要得到正確曝光,一點都不是問題,因此曝光控制的目的在於,拍出自己想要的曝光結果。
2-1 曝光3要件:光圈
光圈的作用跟眼睛的瞳孔一樣,利用孔徑的縮放,控制光線進入的強度。光圈越大進入的光線越多,拍出來的照片應該會越亮,實際上並不會!原因是相機會自動調節,快門或感度以得到正常的曝光量。縮放光圈明顯看得出來的變化,是景深的改變,光圈越大則景深越淺,照片中清楚範圍越淺。另一個會因光圈縮放,而產生影響是鏡頭的光學品質。一般鏡頭的光學品質,都以中心點附近的質量最好,因此光圈若開在中間值,以較佳的光學區域拍照,拍出的照片也會比較好。
光圈以F值來標示,F值的大小是以鏡頭的焦長除以光圈的直徑。例如:200mm的鏡頭搭配的光圈,若要能達到F2.0,則光圈的孔徑直徑就必須有100mm。若光圈值只要F5.6,則光圈直徑只需35.7mm,這二個鏡頭的口徑會差很多。
若鏡頭焦長變長,要保持一樣的光圈值,則光圈直徑就要加大,鏡頭的設計及外觀也會相對加大。
2-2 曝光3要件:快門
相機的快門很像水閘門的作用,用來控制光線進入時間的長短。快門時間計算雖以開啟到關閉的長短,實際上快門是一前一後的門簾設計,二簾的間隙通過的時間,就是實際的曝光長度。
快門速度對於靜態的景物,並不會有明顯影響,但對於動態的景物就會有明顯差異。快門速度就是景物在照片中移動的時間,當快門速度高於景物移動速度時,景物被瞬間凍結住,影像就會清晰可見。當快門速度比景物慢時,照片記錄景物移動的軌跡,因此影畫會是模糊的。
快門速度以秒或幾分之幾秒來表示,如:10、5、1、1/2、1/15、1/60、1/125、1/2000……等。
2-3 曝光3要件:感度
相機的感度(ISO)高低用來調節對光的敏感度,就像泡棉的吸水性強弱一般,感度越高吸光性就越強,在黑暗微光的環境較能得到曝光量。相反的在很亮的環境,如大太陽光下、舞台的聚光燈下,就必須使用較低的感度,以免曝光過度。數位相機的感度增減,是以電子訊號運算方式進行,感度增加等於是把訊號放大,因此雜訊也會增加。許多相機都有雜訊抑制的功能,而且越來技術越進步,以前可能感度超過800就會有雜訊,現在有些機種感度可以高達6400,仍可控制雜訊在可接受範圍。
以前底片通常用ASA(美規)或DIN(歐規)來標示底片感度,現在數位相機用ISO來表示感光元件感度的數值: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50、100、200、400、800、1600……。
2-4利用簡易曝光控制/曝光補償,改變曝光的結果
搞不懂曝光控制,也能隨心所欲玩曝光!當相機拍出的曝光結果不滿意時,可以利用測光位置或測光模式,來改變曝光的結果。數位相機都有方便的曝光補償設計,有的在面板上的按鈕,有的在目錄選單裡面。一般機型有+-2或+-3的選擇,雖機型不同設計位置也不同,圖案都相似如下圖所示。
曝光補償使用後必須歸零,否則以後的每一張照片都會進行曝光補償。
◆
Part4|Chapter3拍攝想法的絕佳呈現──構圖
想讓學習階段到達意識層面,擁有屬於自己的風格時,技巧與設備都只是用來完成它的工具及手段。能達到學道不能被道所困,學理不被理所限,進行拍攝時,不被相機功能,或攝影知識技巧條件所圍繞,不限於相機功能、特性、條件或規則,此時可以說已進入順暢創作階段。
看別人作品,跟著模仿學習,此階段主要成長,都在於基本攝影知識及技能的熟悉。看多了,拍多了之後,就容易產生想法,想要怎麼拍這個主題?想要怎麼呈現這個想法?
學習多久或要經歷多少鍛鍊,才能到達順暢創作階段,因人、因時、因機緣……等因素,無一定數。以下的方法,分類分項經過多年執行,確實有一定的成效,是三覺攝影練習法,屬於意識層的練習項目。
4-1構圖心法就是拍攝的一切根本
在經過看法及想法的過程後,直接影響作品的就是「拍法」。當心中有了拍下照片的想法,此時腦會自動指揮手腳,去完成拍照動作,反覆此種過程,就是不斷在鍛鍊攝影創作。此刻的構圖取景,將是決定作品結果的關鍵,許多人試著用分析或邏輯安排的方式,協助大家快速學會構圖,因此有所謂的直線、曲線、九宮格……等各式各樣五花八門。
當我們解析人的創作過程,就可以理解,感覺是影響結果的重要關鍵,因此必須有看法有想法,才會有怎麼拍的行為產生。也可以說,構圖是拍法的根本,而拍法是源自想法的實踐。
構圖練習從限制性構圖著手,也是之前章節所述攝影三忌的忌貪、忌亂,先將拍攝主題、內容、場域……等限制在較小的範圍。貪念時時會在心中蠢動,尤其見到美麗、壯觀、動人……等條件時,貪多貪快的脈博,速度自然急速升高,此時限制性的動念抑制,就非常重要。不貪的構圖呈現出的結果就不會亂,照片中畫面不亂,觀看感覺就會朝向接納及喜悅方向發展,也較會延展成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有感覺的結果。
照片不好看,未必是主角不好看,其實大部分原因是,主角不明顯及重點沒突顯,只要主角凸顯,照片就會好看。
4-2比例安排讓你找到美的最佳比例
人們看東西的知覺,來自各種比較,亮一點、近一點、大一點……等。良好的比例安排,較容易被接受,這種比較好的感覺源自不可考的歷史,也可以說是一種知覺及感覺上的演進。也有研究指出,古希臘學派從數學去探討美的關係,得到了一個組成的任何事物,都表現出其內部關係的和諧與均衡的比例關係──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定義: 將一條線分成兩部分,較長的一段(a)與較短的一段(b)之比,等於全長(a+b)與較長的一段(a)之比,它們的比例大約是1.618:1。//
古希臘就已將黃金比例運用在神殿的建築設計上,建築師更將石柱設計成底大頂小,達到視覺往上收斂的壯觀效果。
|大小比例
壯觀的主角來自渺小的配角,眼睛看到的物體大小,是由周邊相對的比例對照而產生。圖畫或照片的觀看感覺,因受到呈現相紙或螢幕大小等因素限制,往往無法以1:1的真實大小出現,因此實景巨大或深遠等實際感覺,就需經由取景構圖上的巧妙安排來完成。
固定印象的大小認知/吳哥「塔普倫寺」裡的聳天巨樹,是電影《古墓奇兵》的知名畫面,實景的樹木有多高大,是無法用照片展現實際尺寸的。但因為許多人看過電影畫面,心中已有相對的大小印象,這種已知景物的大小認知,相對比較容易被認可。
有固定大小型態且差異不大的物體,是做為景物大小比較的好對比物,如人物、電線桿、車子、房子……等。利用對比物的既有大小印象,來顯現主體景物的相對大小,但只呈現比例,若未保留完整內容,壯觀或渺小的感覺還是會減低。
變動印象的大小認知/在記憶中未知的物體,或已知物體但其型體大小差異大的,要在照片中看出其大小,就必須完全依靠對比物來達成。雖然我們對於樹木有一定大小的認知,但是樹木有大有小,照片中的樹木到底有多大?此時對比物的功能就非常重要。
|明暗比例
照片中的明暗比例運用,可以影響景物的顯隱相對關係,明暗比例的調整,一種是控制反差,改變畫面中的對比,強化景物的反差,得到較高對比結果。一種是安排明暗,選擇景物位於亮處或暗處的比例,來表現明暗差異所呈現的不同感覺。
4-3佈局改變說故事的角度
構圖佈局決定拍攝涵蓋標的物的範圍,位置大小、前後左右、清楚模糊……條件。照片敘述的故事的方式,會因攝影喜好、風格、使用設備、拍攝場合……而有所不同,最後呈現的方式及展現結果,也會有很大差異。我們經常發現同一題材,經由不同攝影師之手,卻拍出決然不同的照片。
照片中的佈局進行有時安排,有時等待。範例中的台南夜間龍舟賽照片,各張照片的佈局不同處,在於多艘龍舟在畫面中,以不同的位置、前後、大小、方向等條件,呈現出不同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