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訪問世界各地的孩子,問他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讓他們敘說他們的盼望、恐懼、夢想和希望。
這個過程並不是那麼容易,但是透過許多人的協助,這件事本身也很快發展出它自己獨立的生命。孩子們敘述他們所看見的世界,而我們透過他們的眼睛,觀看他們的生活和世界。
一開始,我並沒有預設這些問卷的答案會令人欣喜,這些答案中藏著那麼多的美、詩意、真實和生命。俗話說:有求必應(wer fragt, bekommt Antworten.),如果你所求的對象是孩子,得到的就更多。
因為他們不是政客,不懂「如果」、「但是」和「或許」這些字眼,原本看來複雜的事,因而變得簡單了,但是在簡單的事物中,卻也存在著極不簡單的真理。我由衷的感謝這些孩子開放的心胸和信任感。
本書所選出來的國家和孩童並不具有代表性,沒有一個孩子可以代表他的國家中的每一個孩子,每個人所代表的是他自己的世界。這本書裡也不完全包含世界上的每個國家,因此它並不是一本世界輿圖。我是透過四處打聽的方式找到訪問對象,最後形成一個滾雪球的系統:每個人都認識某人,而某人又認識某人……。我無法總是隨心所欲的挑選訪談對象的國家,有時是巧合在支配著這一切,不過這並不重要。
有些孩子富有,有些貧窮;有些受過良好教育,有些甚至不會閱讀和寫字,不論他們的出身、文化、年齡、個人背景如何,我對所有接受訪問的孩子,都提出了相同的問題,而答案本身會說話。
「我想當一隻母雞,因為母雞身上有很好的肉可以吃。」這是來自非洲馬利共和國的九歲女孩--阿瓦,對於「她想當什麼動物」這個問題的回答。最困擾她的噪音是她的驢子的叫聲。如果她有錢的話,想做的第一件事是買一雙鞋子。
而現年十歲,來自東亞的臺灣男孩--凱文,卻想要當一隻蠶寶寶,因為牠很溫馴,又軟軟滑滑的,而且最後會長翅膀飛走。他討厭汽車不停按喇叭的聲音。如果他有錢的話,想做的第一件事是買樂高。
這本書不僅可以從頭到尾,按照順序閱讀,也可以不按先後順序,跳著閱讀,而且閱讀的對象也不限於兒童。將這些孩子的答案相互比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可以在其中發現一些富有深度意義的共通之處,例如:大多數的孩子都希望他們的父母不要吵架,少一點對他們的責罵,花多一點時間在他們身上,給他們多一點愛;或是一些差異的對比:像是來自紐西蘭的十一歲男孩傑克,他最大的夢想是擁有兩百萬;而來自巴勒斯坦的十歲女孩妮可拉,只是希望能在和平中生活。
不論世界各地兒童的生活境況如何,他們對和平、安全感、和諧生活、友善的環境、財富、快樂的渴望,和對戰爭、各種形式的暴力、失去、疾病與死亡的恐懼都是相同的。這些恐懼和渴望,有時僅存在於一個村落,有時卻是世界各地都有。父母親是孩子理解這個世界的媒介,父親、母親和孩子在家庭間發生的小事,總是反映出這個世界裡發生的大事。
我為《每日鏡報》蒐集了超過一百份的兒童訪談問卷,過去幾年都被刊登在每週出版一次的《兒童鏡報》上。本書內容即是從中挑選出來,並且加上相關的資訊,介紹不同國家中兒童的生活。在這方面,馬利亞.芙爾麗澤(Maria Wurlitzer)幫了很大的忙,在此特別向她致謝。
同時,我也要感謝在世界各地幫助我聯繫這些孩子的許多人,感謝那些我無法一一列舉出姓名的朋友、親戚、熟人,和他們的朋友、親戚、熟人。如果沒有他們的幫助,這項珍貴的資料絕對無法蒐集完成。我尤其要感謝國際兒童救援組織Plan International協助我取得大部分開發中國家兒童的聯繫。此外,亦感謝國際兒童救援組織Friedensdorf International和世界各地無數的外交人員、領事館的支援。並謝謝《兒童鏡報》的蘇珊娜.妮德(Susanne Nieder),多年來在編輯檯上,為我的兒童問卷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書中附上八十六個國家的目錄,按照洲際和國別排列而成,國名後註有該國孩童的名字;並整理重要的名詞釋義,及提供一份有助於理解的世界地圖。此外,附上一份重要兒童救援組織的名單及簡短的介紹文字,和兩份空白問卷可供填寫,一份給大人,一份給小孩。讀這本書的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藉著這份問卷來比較和觀察,他們的願望、夢想、盼望和恐懼,有什麼不同,還是其實是相去不遠。
兒童的重要性,近來廣泛受到討論。我們需要兒童的原因有千百個,而這本書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原因。每個孩子就像這個世界一樣,是那麼的獨特,但每一個答案也都顯示出問題本身所涵蓋的共通性。
這本書清楚的說明,不同的孩子之間有多麼的相近;孩子和我們之間,有多麼的相近,因為他們所回答的那些問題,也是我們的問題。
碧翠絲.史妮本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