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5歲以上人口比例的升高,高齡與超高齡社會已經是臺灣必須正視的社會趨勢,更對過去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與立基在這樣觀念下所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造成挑戰!其中最具討論性即是「何為老?」、「何時該退休?」等議題。一般而言,我們已經習慣了以65歲為標準來界定「老」與「退休」,但現今社會健康普遍提升,65歲以上健康仍然相當好的人比比皆是,加上少子女化所導致的年輕勞動力的減少,已經迫使臺灣社會必須正視高齡勞動的需求。基於上述背景,本議題旨在深入了解各國如何定義老年及退休年齡,探索背後的考量因素,並評估提高法定老年及退休年齡可能帶來的社會、政治與經濟影響。鑑於全球人口結構的變化,特別是人口老化的趨勢,本議題旨在提供臺灣在這一議題上的政策建議,以期達到社會福利與經濟發展的最佳平衡。在研究方法上,我們採用質性與量化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透過分析次級數據、專家會議及國際比較研究來收集數據。主要數據來源包括OECD、WHO以及國際勞工組織的公開報告和數據庫,同時結合專家學者及政府部會的意見和建議。
作者簡介:
議題召集人
古允文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議題委員 (依姓名筆畫序)
辛炳隆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周怡君教授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林宏陽教授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
施世駿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孫友聯秘書長 臺灣勞工陣線
張兆恬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陳琇惠教授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曾繁亞專員 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
黃芳誼助理教授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葉崇揚教授 東吳大學社會學系
劉介修醫師 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
劉侑學助理教授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薛承泰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
謝淑蘭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
目錄
2 院長序 司徒惠康
4 總召集人序 吳成文
6 議題召集人序 古允文
13 「法定老年及退休年齡之研討」委員名單
14 中文摘要
15 Abstract
16 前言/背景
第一章‧高齡化:趨勢、理論、與議題
19 第一節 前言
22 第二節 高齡化趨勢與生命歷程理論
29 第三節 研議重點與後續章節安排
31 參考文獻
第二章‧老化與退休時間的國際比較
35 第一節 前言
38 第二節 生命歷程觀點:老年與退休的社會建構
4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43 第四節 分析與討論
52 第五節 結論
54 參考文獻
第三章‧勞動市場政策與法定退休年齡
59 第一節 前言
63 第二節 勞動參與率與法定退休年齡及其他社會安全制度之交織性
69 第三節 延續中高齡與屆齡者就業之策略:以芬蘭FINPAW 計畫為例
80 第四節 以部分退休制度為彈性退休策略之成效
86 第五節 結語
89 參考文獻
第四章‧長命百歲的世代:延後退休年齡的年金自動調整機制
97 第一節 前言
99 第二節 退休的歷史
102 第三節 政策轉移:從提早退休到延長工作生涯
104 第四節 法定退休年齡自動調整機制:以丹麥為例
109 第五節 結論兼對臺灣的啟示
113 參考文獻
第五章‧嬰兒潮世代健康狀況與勞動力市場參與的關連性
117 第一節 前言
119 第二節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與嬰兒潮世代退出勞動力市場的關聯性
123 第三節 資料與方法
125 第四節 社經地位調節健康對中高齡勞動力參與的影響
135 第五節 性別、世代、健康、社經地位交互作用對中高齡勞動力參與的重要性
138 參考文獻
第六章‧進擊的老年:人口高齡化下的臺灣福利改革契機
145 第一節 前言
147 第二節 「活躍老化」:政策背景與概念形成
152 第三節 人口高齡化下的的社會政策意涵
158 第四節 結論
160 參考文獻
第七章‧法定退休年齡延後之法制分析
163 第一節 前言
166 第二節 退休年齡之議題
178 第三節 請領退休金年齡延後之議題
181 第四節 結論
182 參考文獻
第八章‧總結與政策建言
187 第一節 一個總體性的思考架構
190 第二節 政策建言
2 院長序 司徒惠康
4 總召集人序 吳成文
6 議題召集人序 古允文
13 「法定老年及退休年齡之研討」委員名單
14 中文摘要
15 Abstract
16 前言/背景
第一章‧高齡化:趨勢、理論、與議題
19 第一節 前言
22 第二節 高齡化趨勢與生命歷程理論
29 第三節 研議重點與後續章節安排
31 參考文獻
第二章‧老化與退休時間的國際比較
35 第一節 前言
38 第二節 生命歷程觀點:老年與退休的社會建構
4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資料
43 第四節 分析與討論
52 第五節 結論
54 參考文獻
第三章‧勞動市場政策與法定退休年齡
59 第一節 前言
63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