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寫在《李榮春文學通訊》前面
彭瑞金
李榮春(1914-1994) 是頭城鎮的鎮鎭之寶,也是宜蘭之光,更是臺灣文學史上稀有罕見的瑰寶。從年輕時代立志文學,便以全生命奉獻文學,終其一生都不改其志。
1938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 他志願參加臺灣農業義勇團前往中國南京,約滿返臺不久又再度前往,戰爭時期都停留在中國,在中國內陸經歷的戰爭下生活經驗,成為戰後臺灣作家中最早能以華文創作的先驅。1947年及1952年,他就有能力完成20 多萬字的《海角歸人》及88萬字的《祖國與同胞》。
可惜,戰後反共文學當道,像他這樣以生命見證時代, 以血淚代價撰寫的文學,被冷漠以待。李榮春為了全心奉獻等同他生命的文學,拒絕了苦苦等待他的童養媳未婚妻,孤獨終身就為了專情文學,甚至為了全心呵護所鍾愛的文學,拒絕當上班族、全薪工,寧願打零工、幹粗活,但求溫飽,要把時間留給文學。堪稱是被文學附身的狂人。
戰後返臺的李榮春,除了短暫時間在「公論報」工作,及參加鍾肇政發起的《文友通訊》之外,終生隱居頭城獨自為文學苦鬥,少為文壇所知。他是一位知道自己追求的文學目標之後,就奮勇前進的作家,不顧毀譽、不計名利,從他和他的文學知音、也是護持終身的侄兒李鏡明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對自己幾乎閉門造車的文學,充滿無比的自信。
李榮春文學的成就和價值,是在他身後才逐漸被世人挖掘出來的,功勞者是李鏡明醫師。他在他的四伯李榮春過世之後,發現整齊堆疊在衣櫥裡的原稿,便矢志將庫藏數十年的「李榮春」公諸於世,他獨力出版了《懷母》和《烏石帆影》之後,發揮了拋磚引玉的效果,促成晨星「李榮春全集」的出版。全集出版之後,李榮春文學不斷地帶給文學界驚喜,也強力吸引臺灣文學界學術研究的眼睛。
一向為我們公認的李榮春文學大護法李鏡明醫師於2020 年病逝,讓人頓覺失去一位引領我們探索李榮春文學的嚮導。李榮春文學是李榮春以整個生命幻化的靈魂結晶,是他奇特人生履歷結成的生命花朵。他的文學有他作為一個作家對時代、社會,甚至是國族、世界的觀察及感思。更特別的是他的文學的在地性,他的小說在描述他的家庭和家族關係的同時,並沒有忘記、記錄頭城的小鎮人物以及人文風景。表面上看,他在經歷過白色恐怖政治的侵擾之後,就跟外面的世界相當疏離,但他的文學卻始終保持著對當代現實的貼切緊密,他不是與世隔絕的作家,他的作品保持距離的人間關懷,正是他難能而獨特之處。總之,李榮春文學是令人深掘不盡的文學寶藏。
有價值的文學,都是作家深思竭慮的結晶,總是孤獨的存在。李榮春的生前寂寞,文學史上並不罕見,但像他那樣生前有親近的知音侄兒護持,身後又盡心盡力宏揚,不僅李榮春是幸運的,整個臺灣文學界也承恩受益。也是受到李鏡明醫師的精神感召,他的家族、子女、親友,在李醫師辭世之後,立刻想到李榮春文學的下一步怎麼走?這樣的憂思也很快引起各方李榮春文學愛好者的共鳴。在李醫師的女兒士儀和李榮春的粉絲雅莉的賣力奔走,獲得全國各地的同好響應,成立了「李榮春文學推廣協會」,做為進一步推廣李榮春文學的基地。
協會的成立是期待有更多的文學愛好者,能藉由互相砌磋,分享讀李榮春文學的心得。我們也期待李榮春文學能夠經由更多的在地連結或跨界合作,讓更多的人分享。發行「通訊」,是要讓大家知道「我們」在做什麼,也讓大家告訴我們還可以做什麼。「通訊」是李榮春文學的一座通往四方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