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林木材,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的圖書 |
最新圖書評論 - | 目前有 1 則評論 |
|
![]() |
$ 190 ~ 270 | 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
作者: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策劃,林木材 出版社:林木材,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出版日期:2012-10-01 語言:繁體中文 規格:平裝 / 24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 ![]() |
|
臺北市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臺灣清治時期後期的1876年臺北府成立、以及1884年臺北城建立;臺灣日治時期中期的1920年成立州轄市,乃臺北正式建市之始。1945年中華民國時期開始時成為臺灣省省轄市及省會,並自1949年底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
身為19世紀後期以來的臺灣行政中樞,臺北市是臺灣近代歷史主要的發展舞臺。以臺北市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另臺北市常與新北市合稱為「雙北」,兩市的都市發展脣齒相依,同被視為臺北的主要部分。按生活圈規劃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屬於大臺北首都生活圈,依生活圈概念為一體來實施區域聯合治理。臺北在全球化及世界城市研究網絡發表的世界級城市名冊中被定義和歸屬於Alpha級別的國際城市,綜合評比為世界第26位;在美國A.T科爾尼諮詢公司的全球城市調查中被列為世界第33大商業金融都市。
維基百科
透過紀錄片的景框,所謂「真實」 是什麼面貌?放棄往往比不放棄更難?
拍出經典作品《無米樂》的莊益增與顏蘭權、戲謔柯賜海荒謬世界的黃信堯、培訓出無數學員的陳亮丰、綻放著自由姿態的曾文珍、睜眼戳出禽流感真相的李惠仁,本書以六位中生代台灣紀錄片工作者為對象,透過他們追尋紀錄片的不同取徑與思考,一窺台灣紀錄片的多元樣貌。
作者參考大量訪談與歷史資料,文體融合傳記、訪談與評論,內容不僅附錄紀錄片相關大事及導演作品年表,更淺顯地描述出紀錄片的美好與掙扎、意義與哀愁。是寫作品,寫紀錄片;也是寫人生,寫歷史。本書不只是寫給影迷或紀錄片專業人士,更是獻給熱愛生命、熱愛文化的讀者。
作者簡介
臺北市紀錄片從業人員職業工會
成立於2006年9月9日,是臺灣第一個由紀錄片工作者發起的自主工會。近年來持續推動紀錄片工作者基本勞動權益,以健全國內紀錄片環境、促進紀錄片產業發展為目標。自2009年起,出版了《愛恨情愁紀錄片》紀錄片導演訪談錄,每年開始固定舉辦「紀工聚會」系列講座、紀錄片工作坊,並主辦、協辦各種紀錄片相關活動。
紀錄片工會 docunion.blogspot.com
紀工報 docworker.blogspot.tw
林木材
本名林琮昱,南藝大音像管理所碩士,從事紀錄片推廣,包括影評撰寫、評審工作、編輯採訪、映演推廣、影展策劃、網站企劃等等,並走訪過多個國際紀錄片影展,部落格「電影.人生.夢」曾獲華文部落格大獎首獎。重要經歷包括擔任2010臺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影展統籌(Programmer)、紀工報主編、紀錄片工會常務理事、新生一號出口紀錄片影展策展人等等。
電影.人生.夢 woodlindoc.blogspo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