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本書的寫作動機主要是以一位出身於臺灣農村及客家偏鄉的歷史學者,也是一位具有四十年豐富外交資歷與宏觀國際視野的臺灣本土資深大使(曾經先後擔任駐馬紹爾群島、澳洲、挪威、菲律賓等國之大使及外交部主任秘書與亞太司司長等職務)的角度,寫出他在臺灣七十多年來,這段歷史的個人生命經歷、個人觀察、時代見證與外交評析。
作者盡量試圖以公正客觀、跳脫藍綠的立塲,將他所見證的時代及他親身經歷的臺灣外交、政治、經濟及社會演變,從宏觀視野,客觀忠實地加以敍述與分析,解析歷史的脈絡、時代背景及其影響,也闡述時代轉變與背後常被忽略的問題與癥結,俾使讀者能充分瞭解臺灣七十多年來的歷史變遷、兩岸關係及外交情勢發展。
因此,外交流水帳和個人外交生涯的升遷浮沉及人事問題,並非本書的重點所在。
當然,由於作者生於本土、長於本土,生命中約有四十年都為捍衛臺灣(中華民國)的主權與尊嚴而奮戰,因此,深烙在心靈深處的本土情懷及愛鄉愛國意識,難免會影響他個人對大時代的評析及對事件的看法。
部分偏向藍營的讀者,可能會對於作者的評析及看法,不盡然同意,甚至有的會感覺有點不舒服。
作者對此充分理解,也深切瞭解這本書並非完美,也不一定就能完整陳述了臺灣近代七十年來的歷史及外交的全貌。對本書未盡週全及可能冒犯之處,作者深感抱歉 ! 歡迎大家不吝指正批評,作者自當虛心受教。
我撰寫本書的動機,其實不在刻意抨擊特定的族群、某些政黨或習近平本人。
我只盼透過此書,喚醒世人應以史為鑑,瞭解世界的潮流,並善意提醒國民黨不宜一直在臺灣抱著「過客」(Sojourners)心態。
國民黨來臺既已七十七年之久,理應學習新加坡的李光耀家族在新加坡「落地生根」的作法,認同臺灣,忠於臺灣,進行本土化,今後才有可能在臺生根發展,並與所有臺灣住民,共同團結合作,形塑「新臺灣人共同體」。
如此,方能使臺灣民主自由的火焰,不致於在波詭雲譎的世紀變局之中,被突如其來的暴風雨所熄滅。
同時,我也至盼,吾人應從過去的歷史,擷取歷史經驗法則及教訓,也應瞭解全球人類追尋民主自由並過上美好的生活,乃是時代的潮流,潮流不可逆。 就像烏克蘭人(包括俄裔),其實都想加入歐盟,共享西方的經濟繁榮與美好的生活,而普廷竟企圖用戰爭或殺戮手段,去阻止烏克蘭人「脫俄入歐」,不圖把俄羅斯改變得更為美好,開放,文明與民主化。
殊不知暴力及戰爭不可能解決真正的問題,只會加深彼此的仇恨,促使烏克蘭更想加入西方及歐盟,遠離同是斯拉夫民族的俄羅斯。普延未能看得深遠,犯了戰略上的大錯。
基此,我要藉本書呼籲習近平及中共的領導階層體認一個重要的事實,那就是:兩岸最終能否統一,關鍵不在臺灣的「拒統」(「抗中保臺」)及國際因素(包括美國)的介入,其實在於中國是否能改變自己,進行必要的政治改革,讓中國變得更有法治(至少能像新加坡一樣,雖然一黨獨大,不算真正民主,但尊重人權與法治),讓自己變得更為民主,更為美好,更有吸引力。
最重要的是,中共應正視兩岸互不隸屬的客觀現實,改變對臺灣一昧打壓的錯誤作法,並應以包容及同理心,用和平、務實、對等及相互尊重的方式,展開兩岸平等協商對話及良性交流互動,分層次處理兩岸事務:即暫不處理「高層次」的主權、軍事、外交、一國兩制及兩岸政治地位等具有爭議的敏感問題,優先處理兩岸「低層次」的事務性、功能性及急需解決的民生議題、防疫合作、醫療衛生、環境保護、氣候變遷、觀光旅遊、小三通、共同打擊犯罪等可以處理的非政治問題,逐步推動兩岸民間的互動與交流。彼此有了善意以後,再進而推動兩岸文化與教育的交流與合作,增進兩岸人民的相互瞭解,降低雙方的敵對情緒,構建和平護欄。
果能如此,兩岸緊張對峙,自會逐漸消失於無形,國際也無從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