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成立,在那個打擊樂才剛被認識的年代,創辦人朱宗慶卻以「敲敲打打如同心跳一樣是人的本能」,展開了一條迥然不同的音樂教育之路,讓孩子們在充滿愛與生命力的環境下「從心出發,自信成長」。
《用音樂存下孩子未來》是一本關於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的書。本書以感動的故事,娓娓道出教學系統25年來的發展歷程,從創辦人朱宗慶的初衷開始,訴說了教學系統的理念、方法與影響力,更用真實的案例,帶你進入從心出發的音樂學習旅程,讓你在閱讀時彷彿也能在耳邊聽見愛與生命力的聲音。
作者簡介:
盧家珍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新聞組畢業,在媒體界打滾了20多年,現在仍在繼續打滾中。曾任華視晨間新聞「早安今天」執行製作、中影電視部「台北我的家」節目編劇、中央日報採訪組藝文記者、兒童日報文教組記者、勁報財經消費生活中心組長暨家庭版主編,現為表演藝術雜誌特約記者。
因採訪藝文新聞,而與藝文界產生愛戀關係。著有「音樂藏寶圖」、「向油看齊——光環舞集15週年專輯」、「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台北藝大20週年誌」、「超級阿公——功學社總裁謝敬忠的經營之道」、「藍染三峽」等。偶爾也跨界編劇,如:采風樂坊「七太郎與狂狂妹」兒童音樂劇,以及弦外之音「茶與咖啡的世紀大對決」音樂會等。
林紋如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畢業,任職於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現為教研部經理。以服務於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多年、近距離觀察教學系統創辦理念與教學現場的經驗,撰述分享二十多年來體制外音樂教學的實踐歷程與感動。
推薦序
回顧與感謝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成立屆近二十五週年,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書寫自己。從系統創辦的始末、理念的闡述,以至教學現場的面面觀,我們用文字記錄了這段在寧靜中慢慢改變了臺灣音樂學習面貌的歷程;並以此作為賀禮,向創立三十週年的朱宗慶打擊樂團致敬。
任何事情的起始動機可能都十分單純,朱宗慶老師作為推動臺灣打擊樂發展的前驅者,當他在維也納求學的階段就在思考,要如何將這種位於舞臺邊緣的冷門器樂能予以發揚光大?這是他的職志也是使命;於是在他回國後就不斷透過演奏、教學、研究和推廣這四個面向的工作推動,一步步地往前走,從此就再也沒有回頭之路。
「只要有心跳的人,都會喜歡打擊樂」,這是朱老師最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在音樂廳、學校、廟口,我們都親眼見證了打擊樂所帶來的旋風與魅力;如果音樂的啟蒙是從打擊樂開始,並能按部就班以妥切的課程規劃循序引導,這不僅有助於打擊樂的推展,也可為當下的音樂教育開創出一條嶄新的學習途徑。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的誕生看似偶然但也是必然,由於臺灣社會經濟條件在八○年代快速的提升,嬰兒潮世代的父母對孩子的才藝學習有著更高的期待;不同於以往音樂教學的方式,我們另闢蹊徑,試圖在體制外重新建立了孩子的音樂學習經驗。無論教材的編寫、老師的培訓、教學的方法論,到教學中心的營運管理都有一套流程規範,絕不馬虎也絕不偷懶。
二十多年來,有十三萬的孩子曾在我們教學系統上過課,這也代表有十多萬個家庭曾和打擊樂結緣,背後所隱含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學系統的工作不只是引領了孩子親近藝術,讓音樂留駐心底成為最美麗的印記;它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身為一位音樂教育工作者,我們對社會能有什麼貢獻?我們能為未來的孩子做些什麼?
如在書中作者描寫了老師、教室主任、家長和孩子的心情感想,我們看見教學系統所帶來的正向能量,以及人與人之間真心動情的一面。無論今日角色為何,只要身處其中,每個人都曾為臺灣的音樂教育作出了新的選擇,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別人。在此衷心感謝朱宗慶老師創辦了這系統,以及曾為打造這個教學系統而流過汗水、付出心力的每一位參與者。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董事長
劉叔康
回顧與感謝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成立屆近二十五週年,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書寫自己。從系統創辦的始末、理念的闡述,以至教學現場的面面觀,我們用文字記錄了這段在寧靜中慢慢改變了臺灣音樂學習面貌的歷程;並以此作為賀禮,向創立三十週年的朱宗慶打擊樂團致敬。
任何事情的起始動機可能都十分單純,朱宗慶老師作為推動臺灣打擊樂發展的前驅者,當他在維也納求學的階段就在思考,要如何將這種位於舞臺邊緣的冷門器樂能予以發揚光大?這是他的職志也是使命;於是在他回國後就不斷透過演奏、教學、研究和推廣這四個面向的工作推動,一步...
作者序
用音樂存下孩子未來
三十多年前,我從維也納返臺,隨即結合演奏、教學、研究、推廣工作,致力推動打擊樂的發展。一九八六年,打擊樂團成立後,我和樂團團員到各地演出,民眾的迴響總是超乎預期的熱烈,許多觀眾欣賞完樂團演出後,紛紛向我表示對打擊樂的高度興趣,詢問哪裡可以學打擊樂?原本我便想結合演奏和教學來推廣打擊樂,但團員們因為演出活動日增,時常分身乏術,逐漸無法負擔如此大量的教學工作,於是我起心動念,構思創辦一個打擊樂的教學系統,將我的理想付諸實踐。在這樣的背景脈絡下,打擊樂教學系統於一九九一年正式成立。
當時,我的出發點很簡單,就從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心跳開始。在我看來,打擊樂接近人們敲敲打打的本能,很適合作為引領孩子進入藝術領域的入門磚。再者,打擊樂具有高度的可親近性,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物件用品,只要能夠發出聲響,就可以成為打擊樂的樂器。因此我認為,以擊樂為媒介,孩子得以發揮本能,在遊戲中快樂成長,經由接觸和感受,自然而然地喜歡上音樂,再透過學習和訓練,循序漸進地培養詮釋表達的能力,並鍛造藝術欣賞的品味。
從這樣的教學理念延伸應用,我於是召集、組成了研發小組共同討論,針對三歲到十八歲、不同的學習階段,合力設計課程、編撰教材。與此同時,透過教學系統不斷進行師資的招募和職訓,培育具備音樂基礎以及教育相關知識的藝術教育工作者,自基礎教育向下扎根,在各地播下藝術種子;而各地的教室,更是扮演起「民間藝文中心」的角色,讓音樂藝術住進更多的家庭和社區。
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打擊樂教學系統不但實踐了「用音樂存下孩子未來」的理想,使音樂自幼便能成為陪伴人們成長、分享喜怒哀樂不可或缺的好朋友;在這個過程中,還培育出了為數不少的專業演奏家和音樂工作者。另一方面,我們也將分享的視野擴展,從幼教的經驗延伸至成人學習,開發出「活力班」,讓大朋友們也可以一起在音樂中盡情揮灑、自在徜徉。我相信,無論是將音樂作為專業工作,或者是成為業餘愛好,透過打擊樂課程所帶來樂趣體驗和美感陶冶,都將豐富生命、滋養生活,並且有益身心健康。
適逢打擊樂團成立三十週年,也是教學系統成立二十五週年,藉此機會,我們檢視過往、展望未來;從創辦理念到教學現場,從實作到論述,這是我們首度將多年來的經驗總結成書出版,與大家分享。在此,要感謝專書撰稿和編輯團隊的努力,感謝所有參與過教學系統的夥伴們,包括樂團團員、教室主任、講師以及行政同仁,努力將理念準確、適切地傳遞與分享,並成為教學系統和學生、家長之間最佳的溝通橋樑。這片用愛和生命力所澆灌、耕耘的園地,我們會繼續守護,使之更為茁壯,結出更多豐碩的成果。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創辦人
朱宗慶
用音樂存下孩子未來
三十多年前,我從維也納返臺,隨即結合演奏、教學、研究、推廣工作,致力推動打擊樂的發展。一九八六年,打擊樂團成立後,我和樂團團員到各地演出,民眾的迴響總是超乎預期的熱烈,許多觀眾欣賞完樂團演出後,紛紛向我表示對打擊樂的高度興趣,詢問哪裡可以學打擊樂?原本我便想結合演奏和教學來推廣打擊樂,但團員們因為演出活動日增,時常分身乏術,逐漸無法負擔如此大量的教學工作,於是我起心動念,構思創辦一個打擊樂的教學系統,將我的理想付諸實踐。在這樣的背景脈絡下,打擊樂教學系統於一九九一年正式成立。...
目錄
用音樂存下孩子未來 朱宗慶
回顧與感謝 劉叔康
第一樂章 聽見心跳
心跳的起點
篳路藍縷的草創時期
不一樣的心跳與心動
千錘百鍊的師資培育
第二樂章 聽見愛
從愛出發的音樂學習
玩「樂」——一輩子的音樂規劃與資產
音樂種子的萌芽與茁壯——打擊樂的初次接觸
音樂種子的開花與結果——打擊樂的進階學習
第三樂章 聽見生命力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別具意義的第十一堂課
陪孩子存下音樂資產
共享快樂學習經驗
第四樂章 愛與生命力的合奏
教學系統背後的支援力量
音樂家庭的經營之道
音樂是我一輩子的朋友
擊樂系統點將錄
第五樂章 愛與生命力的延伸
心跳的延伸
建構愛的音樂同心圓
朱宗慶打擊樂教學系統大事紀(1991-2016)
用音樂存下孩子未來 朱宗慶
回顧與感謝 劉叔康
第一樂章 聽見心跳
心跳的起點
篳路藍縷的草創時期
不一樣的心跳與心動
千錘百鍊的師資培育
第二樂章 聽見愛
從愛出發的音樂學習
玩「樂」——一輩子的音樂規劃與資產
音樂種子的萌芽與茁壯——打擊樂的初次接觸
音樂種子的開花與結果——打擊樂的進階學習
第三樂章 聽見生命力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別具意義的第十一堂課
陪孩子存下音樂資產
共享快樂學習經驗
第四樂章 愛與生命力的合奏
教學系統背後的支援力量
音樂家庭的經營之道
音樂是我一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