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思考+結構視野+同理心
溝通力+分析論證能力
拆解結構的高牆,潛入社會的脈絡,
出社會的社會學人,一磚一瓦帶來改變的契機!
「讀社會學有什麼用?」帶著這樣的疑問出發,
運用社會學的專業訓練和獨特視野,放眼世界、遍地播種。
30位出社會的臺大社會系畢業生,30種「系出社會」的職涯故事。
這本書收錄了30篇社會系畢業生的職涯故事。這些故事正可以說明,社會學的訓練,如何培養工作領域所需要的關鍵能力。
本書由台大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國明主編、六位台大社會系的學生採訪撰文,他們利用兩年的時間,訪談數十位台大社會系系友(另外系友歐陽辰柔也貢獻一篇),談他們的工作,談出社會、入職場後,如何體認到社會學的用處。
收錄在本書的30位台大社會系系友,主要是大學部的畢業生,也有幾位是研究所畢業的,年齡多在四十歲以下。他們的工作分佈在各行各業,有政治、非營利組織,教育、媒體、企業、新創、諮商、影音和文化出版等等。系友們除了談「讀社會學有什麼用」之外,也談他們進入特定行業的機緣,以及工作的特性,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各行各業在做什麼。
從貝斯手到工程師;從製片到公民老師;從體制外的工作者到體制內的謀劃者;
發揮社會學關懷人事、解決問題的技能,大局分析、脈絡思考,
在多方領域進行同理與協作,於各自耕耘的土地守護讓世界更美好的一株芽。
作者簡介:
撰文者簡介
林國明
章節試閱
將社會學跟音樂都刻進身體裡——大象體操貝斯手張凱婷
撰文/嚴子晴
#大象體操 #樂團貝斯手 #價值釐清 #個人信念
推開隱藏在不起眼的小巷子中的一棟公寓鐵門,依照指示爬上頂樓。「辛苦了!」一到目的地張凱婷便和善地打招呼,穿著一身黑色洋裝,坐在桌子前等待採訪的模樣顯得很沉靜靦腆,一時之間難以想像平時在各大音樂祭的舞台上豪邁的跟台下觀眾互相勸酒、演奏時盡情甩動身體享受舞台的他是同一個人。坐定後正準備開始訪談,卻看到張凱婷露出俏皮的笑「等一下!先陪我抽根菸」,訪談的過程中總是條理清晰的回答問題,講完後又會突然冒出幾句髒話或是讓人哭笑不得的評論,此刻的他才慢慢地跟舞台上身影連結起來,這就是以臺灣數字搖滾樂團之姿走向國際——大象體操的貝斯手張凱婷的多種魅力,如同樂團本身也常常帶給樂迷意想不到的驚喜那般。
當社會學參與到創作的過程
大象體操創辦於二〇一二年,來自高雄的他們跟一般的樂團不同,選擇以貝斯為主要領導旋律的樂器。張凱婷除了是樂團的貝斯手,同時也是臺大社會系系友。回憶起當初為什麼會選擇念社會系,原本在日文系、政治系跟社會系之間抉擇的張凱婷說,因為中產階級的家庭環境,父母給他的觀念是並沒有把大學跟職業訓練所畫上等號,而社會系沒有明確對應出路的特性,在他眼中反而變成可以盡情探索未來職涯可能性的優勢。再加上面試時教授的問題「很赤裸,但很真實」,讓他思考過去生長背景的階級位置、城鄉差距等外在環境因素,對他的人生歷程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接觸到「在社會的基礎下分析大家的行動」這樣的思考方式讓他對社會學產生興趣。
以數字搖滾為人熟知的大象體操,作品比起一般的搖滾樂更著重實驗性,一首歌之中會不停轉換拍子和節奏,通常只會有寥寥數句歌詞,保留給旋律更多發揮的空間。對張凱婷來說,社會學最吸引他的地方就在於可以用精準的詞彙描繪社會現象,而大象體操專輯或歌曲的概念發想、命名或是寫詞的過程其實也很類似,在音樂構築出的廣袤世界中,盡可能選擇一個最精準的詞語去收束,讓他們的作品可以保有音符不同於語言那般有諸多限制、可以盡情聯想的特性,又更好的讓聽眾接受到他們想傳達的意象。
大學時期最讓張凱婷印象深刻的是劉華真老師的「發展社會學」,解答他長久以來的困惑:為什麼人類總是要永無止境的追求進步?這堂課讓他知道現代人苦苦追求的經濟發展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是對環境生態、資源分配、生產消費、人類的遷移等多種面向都會帶來巨大的衝擊,是一個必須被仔細檢視的議題,但是在「發展至上」的觀念中,卻只會認為發展就是進步、優越的象徵。話鋒一轉,張凱婷提到了最近大象體操的新嘗試,跟劇團「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合作的跨界演出——《物種大樂團》就很適合發展社會學的觀念去理解。它的核心概念就是重新思考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書中強調生物的演化軌跡是隨機、沒有方向性的,卻被後世的人冠上「進化」的名號,標示出好壞優劣的區分,定義何謂好的發展方向。其實在達爾文的眼裡,存活下來的並非就是最好的,就如同被經濟成長主導的發展思維帶來的一切也並非就是最值得追求的。帶著這樣的反省,他寫下了「敬啟者」這首歌,希望重新檢視人類與土地、生物,乃至於整個地球的關係。
在大象體操專輯概念中,也可以不時地看見社會學的影子。《平衡》想談的不只是團員之間互相協調的過程,也是在談多元的社會中不同的價值要如何共存;《角度》要訴說的是看待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才可以貼近事件的真實面貌;最近的一張專輯《水底》是回到高雄後的作品,想要傳達的是雖然待在高雄資源較不豐富、跟原本的朋友圈以及人脈斷掉連結,就像是待在水底。但是這不意味著這樣不好,他們反而有機會去享受水底的沉靜以及在水面下的生存之道。對於衝突、脈絡、資源不平等的關切,社會學的思考方式已經深深烙印在他的腦海中,並且透過音樂創作表達出來。
音樂跟社會倡議的距離
延續著想要了解社會的熱情,張凱婷時常在個人的社群頁面轉發時事新聞,但是大象體操本身並不是常常進行政治表態或是參與議題性音樂表演的樂團,這是多次與團員協商過後的共識,也是團員各自思索後過後認為最「誠實」的作法。張凱婷舉了他很喜歡的日本音樂人坂本龍一當作例子,坂本龍一反對核能的堅定立場,是源於經歷過福島核災以及罹患癌症的生命經驗。一個人或一個樂團不可能對於社會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有所觸動,他覺得像坂本龍一那樣選擇投入反核,是因為對個人生命經驗真誠反思過的決定才是比較適當的。如果對於某些議題的了解不深甚至不感興趣,只是為了政治正確就貿然表態的話,是對台下觀眾乃至於議題支持者的欺騙,也不能真正幫助到這些議題。
儘管不會隨意就自己不了解的議題發言,但是在關注的議題上,張凱婷總是會想要努力透過行動創造改變。於是實際體會過高雄跟臺北資源差距的他,和哥哥一起在高雄創辦鼓勵高中生創作音樂的營隊——淺動音樂文藝營,從二〇一一年持續至今已經快要十年。有別於一般的營隊大部分都位在臺北,無形中讓居住在中南部城市的學生增添參加的成本,在高雄創辦的營隊讓當地的學生有更多機會可以接觸到新的資源與刺激,這近年也陸續開始有一批音樂產業中的新生代投入者會標榜自己是「從淺動出來的」。
透過社會學的眼光,張凱婷知道制度性的微小缺失作用在個體上,結果會是不成比例的分配不均,所以當他受邀擔任文化部創作樂團的錄音補助評審時,留意到包含他在內沒有任何一位熟悉金屬曲風的評審,便努力惡補相關的知識,讓金屬曲風的樂團也可以受到公平對待,不要讓制度產生的排擠效應,使得臺灣已經資源不豐的音樂產業發展更不均衡。像這樣可以實際看見自己在關注的議題上能夠發揮的幫助,對張凱婷來說是更有意義的。
音樂路上,社會學是一種信念
大象體操一路走來,就如同他們的名稱,像一隻大象一樣腳步緩慢而穩定地往目標前進。但是身為其中的女性樂手,張凱婷卻遭受過不少質疑,被認為是因為亮眼的長相而不是實力才獲得成功。不過有了社會學的幫助,他知道這些質疑的聲音是父權社會底下對女性的幽微厭棄,可以比別人少掉一些自我懷疑的過程,也讓他可以更好的跟別人訴說這些女性在社會中遭受到的無以名狀的難題。張凱婷說只要他能夠繼續站穩腳步,他的存在本身就可以鼓勵之後想要投身這個行業的女性樂手。他們選擇回到資源比較不足的高雄也是相似的理由,透過讓劇組配合他們到高雄拍攝,或是一再提醒活動主辦方邀約時要考量交通成本等小小的舉動,讓待在高雄本身就可以是一個慢慢撼動音樂產業總是以臺北為中心思考的過程。
「其實我一直很想去念社會學研究所,我哥聽到還很驚訝的說怎麼不是念行銷相關的,對樂團比較有用啊。」在訪談的過程中,提到樂團的規劃,採用什麼策略來面對市場的瞬息萬變,張凱婷說社會學對他最大的影響是變得不在乎錢,而是理念先行,一有靈感就想要馬上創作下一張專輯或是錄製MV,比較務實的哥哥就會幫他踩煞車,從成本跟利潤的面向一步步仔細規劃。講到一半時張凱婷突然略為無奈的問:「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很不社會學?」但是隨後他又補充「與其說社會學對我有沒有幫助,不如說它改變了我每一刻的思考,我覺得這就是一種信念,不用一直去想說我現在就是要應用社會學」其實從訪談的過程中處處可以見到社會學的訓練對張凱婷的影響,雖然不是反映在樂團的專輯銷量、演唱會的人數等具體的數字,但是社會學的賦權效果可以幫助他面對質疑,也幫助他更釐清許多價值層面的判斷,「社會學已經變成我思考的方式了,只要不背叛這件事情就好。」
(本文採訪於二〇二〇年十月)
將社會學跟音樂都刻進身體裡——大象體操貝斯手張凱婷
撰文/嚴子晴
#大象體操 #樂團貝斯手 #價值釐清 #個人信念
推開隱藏在不起眼的小巷子中的一棟公寓鐵門,依照指示爬上頂樓。「辛苦了!」一到目的地張凱婷便和善地打招呼,穿著一身黑色洋裝,坐在桌子前等待採訪的模樣顯得很沉靜靦腆,一時之間難以想像平時在各大音樂祭的舞台上豪邁的跟台下觀眾互相勸酒、演奏時盡情甩動身體享受舞台的他是同一個人。坐定後正準備開始訪談,卻看到張凱婷露出俏皮的笑「等一下!先陪我抽根菸」,訪談的過程中總是條理清晰的回答問題,講完後又會突...
推薦序
序
林國明(台大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
社會系學生常被問:「讀社會學有什麼用?畢業後能幹嘛?」不僅是社會系,一些所學專業和職業沒有明確對應的學科,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也常被這樣質疑。喜歡高舉就業市場的實用價值來「戰科系」的人們,往往不知道,在科技與經濟快速變動的全球化社會中,各個領域複雜交織,職場需要的能力,不僅是特定的、專門的技術知識,也需要能夠系統思考,看到現象之間的相互關連,並進行跨域溝通與協作的技能,才能解決問題,帶來創新。那些被視為實用價值的人文社會學學科所培養的批判思考、論證分析和溝通能力,正是能夠促動經濟社會創新、解決重大問題的樞紐,是職場所需要的關鍵能力。
這本書收錄了三十篇社會系畢業生的職涯故事。這些故事正可以說明,社會學的訓練,如何培養工作領域所需要的關鍵能力。
本書的作者是六位台大社會系的學生,他們利用兩年的時間,訪談數十位台大社會系系友(另外系友歐陽辰柔也貢獻一篇),談他們的工作,談出社會、入職場後,如何體認到社會學的用處。
收錄在本書的三十位台大社會系系友,主要是大學部的畢業生,也有幾位是研究所畢業的,年齡都在四十歲以下,他們的工作分佈在各行各業,有政治、非營利組織、教育、媒體、企業、新創、諮商、影音和文化出版等等。系友們除了談「讀社會學有什麼用」之外,也談他們進入特定行業的機緣,以及工作的特性,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各行各業在做什麼,有些工作是一般人沒想到社會系畢業生會做的。這些系友的職涯經驗,當能擴大人們對「讀社會學的出社會能做什麼」的想像,也了解一個看似沒有什麼就業市場實用價值的學科,在職場上發揮的作用。
讀社會學有什麼用?系友們談到社會學所培養的批判思考和結構視野,是他們在職場上所體認到的關鍵能力。批判思考的能力,讓他們打破框架,能有敏銳的眼光和反思,不會把一切事情視為理所當然,這往往是創意的來源,可以激發出更多不同的想法來解決問題。結構的視野,讓他們認識到「有比個人更大的力量」在運作,而且不能把現象孤立起來,要從系統的觀點,看到諸多現象的關聯。
如從事消防員權益運動的鄭雅苓所言,消防員殉職的悲劇,不能從「高溫閃燃、建築物突然倒塌等不可抗力因素」來解釋,而是要從「勞動條件、指揮系統、現場調度、人力與裝備資源等層面都出現制度性缺失」來拆解殉職的原因。在「為臺灣而教」(TFT)擔任執行長的施惠文說,解決「高需求地區」師資不足的問題,不是讓一個老師進到一間教室而已,「它背後是整個社會結構的問題」,要找到對應這些結構問題的解方,例如協助老師連結在地資源,讓老師帶動學校、社區、社會等層次的改變,加強孩子的社會支持系統,透過這些做法去「擾動原本理所當然的運作規則,讓它有一點點轉變」。
結構與脈絡的思考框架,不僅用於帶動制度環境變遷的運動和政策倡議,在組織管理和企業決策的行動層面同樣受用。從事人資管理的劉珮琪說,職場常見的超時工作,並非「能者多勞」,其實會影響到員工的身心健康、家庭與社會網絡的關係,造成工作效能的低落以及公司人才的流失,社會學的思考使他能夠分析超時工作的原因和後果,說服主管改變人力配置和勞動條件。從事情趣用品行業的陳柏屼說,社會學的訓練讓他可以辨識台灣情色文化和其他國家的社會脈絡有何異同,因此更清楚哪些產品比較容易引進台灣市場。擔任電影製片工作的劉品均說,批判思考與結構視野練就他的「品味」,知道如何選擇題材、劇本和合作對象,使他操刀的電影能反映深刻但鮮少人討論的社會議題。
結構的視野,看見制度環境,看到組織決策,也看到個人選擇。系友們說,社會學的訓練讓他們可以更清晰地看見個人的處境、限制和能動性,因此能協助個人在既有的環境下找到立足位置與行動選擇,就像從事戲劇治療的柳冠竹所說的,戲劇治療和社會學的結合使他有能力去跟人的「內在」工作,能將個案放在社會關係中理解他們受苦的來源,並且思索個案能夠動用哪些資源來開創多樣的行動選擇。
因為知道個人的處境和選擇,是被諸多環境條件所形塑的,也就不會輕易去指責個人。如TFT的施惠文說,他會讓老師們去理解一個家長為什麼「不負責任」,是哪些結構、哪些力量讓他們成為「不理想的父母」。在苗栗竹南擔任高中公民老師的盧意婷說,「去理解每個人、每個選擇的社會條件」,這種社會學的思考習慣,養成了同理心,不僅理解他人的處境,「更反過來看見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他也說,同理讓他傾向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能更有效地與學生溝通、理解學生的需求。
在職場,同理心和其促成的有效溝通,往往是領導協作、發揮創意和解決問題的基礎。例如,學習平台「好學校」(Hahow)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江前緯,曾在系友座談中自問「一個社會系畢業生憑什麼管理一家科技公司」時,提到社會系賦予他「三大特質武器」:跨域的同理心、溝通力和創意力。社會學的訓練,讓他能夠很快瞭解不同的立場、需求與價值。因為同理心,練就了「溝通力」,總是能綜合不同立場,試圖共存,因此作為溝通與協作者,再適合不過了。社會學的批判思考與結構視野,原本就培養打破框架的思維習慣,再加上同理心與溝通力,就更能聚集想要突破限制的一群人,發想更多改變的可能。
社會系畢業生帶到職場的,除了批判思考、結構視野、同理心和溝通力之外,還有一項核心關鍵能力,是社會學研究方法所培養的分析論證能力。不少人常抨擊人文社會訓練的研究方法不夠「科學」,殊不知一些人文社會學科傳授了非常嚴謹的探究與研究方法。台大社會系提供十六個學分的量化方法(包括統計)和質化方法的紮實訓練。不管在哪些領域工作的系友,都說研究法的訓練所培養的界定問題、蒐集分析資料、觀念整合和發展論證的能力,讓他們在工作上受用無窮。
在政治的領域,擔任總統幕僚的阮俊達需要撰寫文稿,「社研法的訓練幫助他快速分析及查找工作所需的資料」,對於公務員提供的資料,「社研法的訓練讓他不會把資料照單全收,而是會再更進一步查證、調整、修改資料」。擔任台北市議員的林穎孟說,他應用田野研究的精神在做選民服務,從交談中,了解社會上不同的聲音。在教育和非營利組織的領域,TFT執行長施惠文說,他每天都在「重修研究法」:每天都有問題要面對,要釐清問題、建立假設,找到適合的方法來解決。在企業的領域,人資主管劉珮琪說,他運用量化方法的訓練:問卷發放、統計分析到半結構式的問卷和訪談,來分析公司組織內部的現象;在臉書工作的葉蒂芬說,研究方法的訓練,讓他能精確分析使用者經驗。在影音領域,電影導演林誼如說,他運用社會研究法所學到的訪談、田野的技巧,在撰寫劇本和電影開拍前,了解特定角色如何行動、如何思考。在設計的領域,服裝設計師莊承華說,他是用研究方法的精神在做設計,設計追求創新,所以要像研究在做文獻回顧那樣,找出過去研究的限制、還沒有回答的問題,這樣才能找到創新的元素。
系友們說,職場上最重視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系學到的批判思考、結構視野、同理心、溝通能力,以及研究方法,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社會學的用處,不僅是培養畢業生這些職場上的關鍵能力,也因為系友們把社會學的視野、方法和關懷帶進工作中,而對世界帶來了「微變化」。
對於社會學的用處,系友邱星崴在訪談中講了一句很傳神的話,「社會學是把屠龍刀,但你要找到龍在哪裡。」社會以前,以為龍就是資本主義、父權體制這些結構的龐然大物,出社會以後,發現龍化身在生活、工作領域的細微之處。許多系友都有像經營安親班的許躍儒一樣的體會,「改變結構並非一蹴可幾」;雖然一些系友投身社會運動和政策倡議,希望從結構面改變社會,但有很多系友,在人際互動的微觀層次和生活周遭,看到了改變的可能。如「城市浪人」創辦人張希慈說,社會學的訓練讓他看見結構的運作,可是當他試著要從巨觀層次帶來改變時,卻會不知從何下手,「只有回歸到微觀的層次上才更得心應手」。葉蒂芬也說,「雖然大環境存在許多結構因素,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仍是有機會轉換它,在不斷地努力中慢慢改變。」
或許我們還無法從「結構面」改變整個教育資源分配不平等和升學主義的問題,但在TFT工作的施惠文,努力幫「高需求地區」缺乏師資的問題,尋求解方;做國小安親班工作的許躍儒,在家長期待成績的壓力下,仍透過生活體驗的學習方式,希望讓小孩有個「快樂的成長園地」;在小鎮的社區高中任教的盧意婷,面對「學習動機較弱,基礎也不夠紮實」的學生,在教學設計花了很大的力氣讓學生豐富學習的經驗。或許我們還無法改變媒體環境,但簡惠茹一篇地方新聞的報導,因為看到結構的、系統的問題,引起迴響,而解決了陳年的問題;「Double Pump女子籃球誌」創辦人潘郡瑤,努力讓女性運動員的身影和聲音,能在媒體呈現。資本主義體制或許牢不可破,但葉蒂芬希望自己對正義的看法,能夠影響企業決策;做人資工作的劉珮琪,希望促成更人性的工作環境。對同志不友善的社會結構或許還難以根本撼動,但同志諮詢熱線秘書長杜思誠,透過許多演講和宣導活動,讓民眾更了解男同志族群的處境;陳柏屼以情色部落客、Podcaster為業,實踐他對於酷兒、邊緣者社群的關懷,幫助徬徨於社會角落的人們感受到「你並不孤單。」
這些在工作領域帶給世界的「微變化」,可能如施惠文所說的,「微觀互動的改變並非徒勞無功」,「這些微小、不起眼的改變與影響最後會創造一種集體性的力量」,成為改變世界的契機。
這樣的「微改變」,具體而微地實踐一些台大社會系老師們在小畢典致詞中所勉勵的「體制內的長征」(何明修)、「遍地種菜」(吳嘉苓)和「讓自己成為解方的一部份」(范雲)。讀社會學,帶來渴望「改變世界」的志業。但如何明修老師在小畢典致詞所說的,這個志業,要與職業結合,從日常負責的工作開始。每個工作崗位,就是一塊菜園,播下志業的種子,深耕勞動,為建立更合理、更美好的社會,與人合作,這就帶來改變的契機,緩慢但踏實。
這本書因此揭示「讀社會學有什麼用」的雙重意義。社會學不但培養各行各業的工作所需要的關鍵能力,也因為社會學的視野、方法和關懷與工作的結合,為社會帶來改變的可能。
這雙重意義是三十篇社會系畢業生的職涯故事特別動人之處。有一年台大社會系系友的職涯分享海報說,「出社會之後,社會學的養分帶我們到何處生根發芽?」這本書回答了這個問題:到各行各業,真的是「遍地種菜」,不但生根發芽、卓然長成,而且還努力長成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樣子。希望讀者從中看到「社會學出社會」的美麗風景。
序
林國明(台大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
社會系學生常被問:「讀社會學有什麼用?畢業後能幹嘛?」不僅是社會系,一些所學專業和職業沒有明確對應的學科,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也常被這樣質疑。喜歡高舉就業市場的實用價值來「戰科系」的人們,往往不知道,在科技與經濟快速變動的全球化社會中,各個領域複雜交織,職場需要的能力,不僅是特定的、專門的技術知識,也需要能夠系統思考,看到現象之間的相互關連,並進行跨域溝通與協作的技能,才能解決問題,帶來創新。那些被視為實用價值的人文社會學學科所培養的批判思考、論證分...
目錄
一、裝載社會學的眼睛
1. 從政治工作出發,培養社會公民力——小英總統幕僚連翊婷
#總統幕僚 #公共溝通 #公民力
2. 讓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一點養分——北市社會局科長陳佩琪
#社會局科長 #社會結構 #同理心
3. 跨界:不斷冒險的社會學家──使用者經驗研究員葉蒂芬
#使用者經驗研究員 #社會學思考 #突破同溫層
4. 用社會學筆,寫出現實社會的故事──採訪編輯、主編邱彥瑜
#採訪編輯 #深入議題 #老年長照
5. 追尋陪伴與理解的可能──諮商心理師濮家和
#諮商心理師 #權力關係的反思 #理解他人
6. 看見結構、療癒人心——戲劇治療師柳冠竹
#治療師 #立場轉換 #戲劇治療
7. 娛樂之外更推廣議題——好萊塢製片劉品均
#好萊塢製片 #議題傳達 #電影
8. 重塑臺灣大眾文化的集體記憶——文字工作者蘇致亨
#文字工作者 #人的能動性 #臺語電影
9. 在「自己創造的坑」中對抗主流——專訪潤滑液男孩陳柏屼
#部落客斜槓podcast主持人 #鉅觀社會 #多元性別
10. 將社會學跟音樂都刻進身體裡——大象體操貝斯手張凱婷
#大象體操 #樂團貝斯手 #價值釐清 #個人信念
二、手握社會學的方法
1. 用學術研究的邏輯做設計——服裝設計師莊承華
#服裝設計師 #跨領域結合 #產業結構
2. 種一棵大樹重建荒蕪的「地方」——老寮青旅創辦人邱星崴
#老寮青旅 #結構分析 #地方創生
3. 用書籍搭起臺法文化交流的橋樑——信鴿法國書店職員孫祥珊
#信鴿法國書店職員 #研究方法 #書籍採購
4. 用鏡頭說故事──導演林誼如
#導演 #深度訪談 #互動關係
5. 人資不是資方的代言人,而是勞資溝通的橋樑──人資副理劉珮琪
#人資副理 #資料蒐集 #勞資中間人
6. 在新聞工作中發現家鄉的美好——記者簡惠茹
#記者 #洞察社會 #地方與中央
7. 「用身體」實踐社會學──未來子計畫創辦人許躍儒
#未來子計畫 #安親班老師 #實務經驗 #創新教育
8. 面對教育不平等,建立系統創造集體改變的力量──Teach for Taiwan執行長施惠文
#TeachForTaiwan #結構性力量 #教育不平等
9. 走進體制內,推進理想中的臺灣社會——臺北市議員林穎孟
#市議員 #田野調查 #體制內改革
10. 從溪洲部落至凱達格蘭大道——總統府編審阮俊達
#總統府編審 #田野經驗 #族群主流化
三、實踐社會學的理想
1. 與勞工站在一起的人——工運組織工作者鄭雅菱
#工運組織 #小島休日 #社運 #勞工權益
2. 冤案社會學徒的「告白」——冤獄平反協會倡議主任柯昀青
#冤獄平反協會 #社會倡議 #無辜者關懷
3. 以同志認同為經,社會學為緯——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秘書長杜思誠
#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 #社會倡議 #去汙名化
4. 讓城市成為眾人探索的教室—城市浪人創辦者張希慈
#城市浪人 #人本思考 #體制外改革
5. 社會學關懷的實作家──專訪衣服圖書館創辦人洪于捷
#衣服圖書館 #改變結構 #去中心化
6. 眾力發電的溫柔革命——陽光伏特家創辦人陳惠萍
#陽光伏特家 #知識轉譯 #綠能公益
7. 以程式語言解放深度報導的潛能——鏡傳媒前端工程師林昱帆
#前端工程師 #媒介 #去分工化
8. 做女籃的發聲者──「Double Pump女子籃球誌」創辦人潘郡瑤
#DoublePump女子籃球誌 #性別建構 #媒體經營
9. 苗栗教育現場的社會學實踐——大同高中公民老師盧意婷
#公民老師 #分析框架 #在地關懷
10. 用社會學思維,發起一場「共享教育」的革命——Hahow共同創辦人江前緯
#Hahow共同創辦人 #知識共享 #適才適性
一、裝載社會學的眼睛
1. 從政治工作出發,培養社會公民力——小英總統幕僚連翊婷
#總統幕僚 #公共溝通 #公民力
2. 讓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一點養分——北市社會局科長陳佩琪
#社會局科長 #社會結構 #同理心
3. 跨界:不斷冒險的社會學家──使用者經驗研究員葉蒂芬
#使用者經驗研究員 #社會學思考 #突破同溫層
4. 用社會學筆,寫出現實社會的故事──採訪編輯、主編邱彥瑜
#採訪編輯 #深入議題 #老年長照
5. 追尋陪伴與理解的可能──諮商心理師濮家和
#諮商心理師 #權力關係的反思 #理解他人
6. 看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