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代的瓊瑤,似乎是那個時期台灣社會中一個鮮明的文化圖騰,其所含示的不只是單純的少男少女的浪漫幻想,而更負載著沉重的文化、政治、經濟各方面的象徵意義。本書以瓊瑤小說為分析對象,追溯從一九六○至一九九○年間的發展與演變,從文學社區的組織結構來看作者、出版商、批評三者間的亙動關係以及文學聲譽的形成過程,由此勾勒出瓊瑤的作品從「小說」逐漸被定位為「商業化言情小說」的社會歷程。本書作者不主張從題材、寫作手法、風格等來區分嚴肅與通俗文學,而把文學作品的區隔視為知識分子的象徵性權力鬥爭。寫作目的就文化社會學理論而言,就在於回答雅俗之分的這個問題。
*瓊瑤作品不同年代提出文本分析,發現其文本依循親情、愛情衝突與妥協的公式展開。從其文本中亦反映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從文化生產觀點,分析出版產業的產業結構,並延伸為瓊瑤小說之電影、連續劇等文化的產業的行銷。
*分析文學社區如何在不同時代對瓊瑤小說有不同的看法,特別是六○年代。此亦反映了文壇象徵性權力鬥爭。
*瓊瑤小說的性別意識,如何從女性主義角度分析。
作者簡介
林芳玫
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州大學賓州社會學博士。曾任政大新聞系副教授、教授,行政院青輔會主委;現任行政院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主任。本書曾獲1994年聯合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作者獲2004年新聞局金鼎獎雜誌專欄寫作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