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藥師、護理師、生技產業的入門祕笈
適合輔助自學、進修教材!
「藥師」在藥局裡都在忙些什麼?
一探藥劑師的工作日常!
藥物的化學名、一般名、商品名是如何來的?
藥袋上「餐前」、「餐間」、「餐後」的標準時機是什麼時候?
正確用藥知識與藥物作用原理剖析
漫畫圖解,最簡單的藥理學!
基礎知識入門,給藥途徑、藥物效果大整理
再也不怕給錯藥、吃錯藥了!
隨著醫學不斷進步,在理解正確知識的前提下幫助人們重獲健康,
藥理學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利器。
醫師、藥師在藥物知識上必須具備哪些技能?
列舉常見的30種藥物劑型特徵、交互作用、作用機制,
並介紹各種疾病常見的治療藥物及特徵。
一本讓您與臨床實務接軌,打穩基礎、升級專業!
作者簡介:
枝川義邦
早稻田大學研究戰略中心教授。於1988年修畢東京大學研究所藥學系研究科博士課程,取得藥學博士;於2007年修畢早稻田大學商學院,取得MBA學位;同年,獲頒早稻田超級科技人才(STO)的稱號。曾任名古屋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助手、日本大學藥學系助手、早稻田大學尖端科學與健康醫療融合研究機構助理教授、早稻田大學高等研究所準教授、帝京平成大學藥學系教授兼腦機能解析學部長等,自2014年擔任現職。於2015年,因其傑出的教學表現,獲頒早稻田大學教學總長獎。
〈主要著作〉
《失智症治療藥物的開發最前線》(合著)(CMC出版)
《身邊藥物的作用機制》(技術評論社)
《「頭腦年輕的人」與「頭腦年老的人」的習慣》(明日香出版社)
《藥效力》(合著)(歐姆社)
《記憶力鍛鍊》(綜合法令出版)
譯者簡介:
衛宮紘
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學士班畢。現為自由譯者。譯作有《上司完全使用手冊》(東販)、《超慢跑入門》(商周)、《男人懂了這些更成功》(潮客風)、《世界第一簡單電力系統》(世茂)……等。賜教信箱:emiyahiro@hotmail.com.tw
審訂者簡介
李新城
現職: 國立陽明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教授/所長/科主任
學歷:國立陽明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國立陽明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教授,科技部生技醫藥核心設施平台辦公室主持人,台灣粒線體醫學暨研究學會理事,台灣生醫品質保證協會監事,美國南加州大學USC School of Pharmacy訪問學者
授課科目: 藥理學,高等藥理學,實驗藥理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研究領域:粒線體醫學,腫瘤代謝,癌症抗藥性機制
章節試閱
1-5 服藥的時機
為了讓藥物充分發揮療效,需要在服藥的時機上下工夫,以增加吸收效率(表1)。
表1 服藥時機的標準
用餐前 進食前30分鐘
餐前 進食前
餐後 進食後
用餐後 進食後約30分鐘
餐間 進食後約2小時
(這些都是考量胃等消化器官進食後的變化所推算出來的標準。)
用餐前
從上一餐後未進食任何東西,最大空腹狀態的時機。因為胃中沒有任何食物,所以藥物不會受到胃酸等影響,能夠快速被吸收。對會被食物、胃酸干擾吸收的藥物來說,這是最適合的時間點。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空腹服藥比較傷胃。
餐前
如同字面上的意思,用餐之前的意思,約在說「我開動了」之前的時機。服藥後馬上有其他食物進入胃中,跟「用餐前」明顯是不同的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服藥的例子有醣尿病藥物。醣尿病藥物的目的是,減緩醣類的吸收、促進胰島素的分泌、緩減飯後的血醣上升。因為需要在食物中的醣類被吸收時發揮作用,所以飯前服用最為理想。
餐後
一部分的維生素等等,需要膽汁促進吸收的藥物,適合在這個時間點服用。用來消化吸收脂質的膽汁、胰液,其分泌量在飯後達到最高點。因為空腹時幾乎沒有分泌,所以在用餐前、兩餐之間服用這類藥物,發揮不了效果。
用餐後
多數藥物在這個時間點服用。以用餐吃進去的食物還停留在胃中為前提,讓食物和藥物在胃中混在一起,緩減藥物對胃壁刺激,是「對胃比較好」的時間點。
和食物一起通過胃部,藥物的移動也會變得緩慢。吸收的時間拉長可使血中濃度緩慢上升,同時減緩從血液中消失的速度。
根據不同的情況,如果沒有遵守用餐後的服藥時機,可能因此產生副作用,或者幾乎未被吸收就排出體外,好不容易服用了,卻發揮不了效果。
餐間
「餐間」是指「兩餐之間」的意思。有時會被誤認為「用餐之間」,甚至聽過邊用餐邊服藥的說法。但是,餐間服藥是以胃「空空如也」為前提,切記不可在用餐時服用。
保護胃黏膜的胃潰瘍藥物、吸附毒素的腎衰竭藥物等等,容易受到食物影響的藥物,需在空腹的時間點服用。
鈴:有些藥物會指示「臨睡前(睡前)」、「需要時」。
志郎:「臨睡前(睡前)」多用來指示,安眠藥等設想服藥完馬上睡覺的藥物。服用後,不可從事開車等攸關生命的作業。「需要時」是「症狀出現時服用」的意思,多用來指示暫時緩解疼痛、高熱等具有速效性的藥物。
1-6 服用(給藥)次數一天分好幾次的理由
志郎:即便遵守服藥時機,藥物經過一段時間後會從血液中消失。
服用的藥物被吸收後,會隨著血液在體內流動,經由體內代謝而被排出體外,血液中的藥量逐漸減少。血液中存在的藥物劑量,是以「血中濃度」量測。血中濃度在治療上的有效範圍,表為「有效血中濃度」。服用藥物後,血中濃度上升,當濃度達到有效血液濃度的程度,藥物才會開始發揮作用。在有效血中濃度範圍的期間,是該藥物「發揮療效」的時間。
然而,隨著血液中的藥物分子消失,血中濃度也跟著逐漸下降。當低於有效血中濃度的範圍,也就是所謂的「無效劑量」,藥物便會失去其效果。
志郎:不管是哪一種藥物,血中濃度都會隨著時間降低,最後變成無效劑量。那麼,想要維持有效血中濃度的範圍,不讓藥物失去療效的話,應該怎麼做……呢?
鈴:答案是「在失去效果之前,服用下一份藥物。」(圖1)
志郎:沒錯。隨著藥物研究的進步,最近研發出服用次數少的藥物,真的非常方便。另外,住院可以透過打點滴等方式持續投藥,確實控制血中濃度。
1-7 藥物是兩面刃
藥物一般是在有效劑量(治療劑量)的範圍內使用,但少數情況下,會以超過有效劑量最大值的用量進行治療。即便用於臨床治療的「臨床用量」,也得落在有效劑量的範圍才行,所以在給予危險性高的藥物時,需要進行「TDM」(「藥物治療監測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的英文縮寫)的血中濃度監測。
用量過多的場合稱為「中毒劑量」,在該狀態下有很高的可能性發生藥物中毒的症狀。如果繼續增加用量,亦即用量超過中毒劑量的場合,有可能因此造成患者死亡。這個「致死劑量」與中毒劑量的分界線(=最小致死劑量),同時也是患者能否生還的界限。
雖然藥物可用來治療疾病,但對人體來說也具有毒性。將藥物的兩面性比喻為「藥物是兩面刃」,思考如何巧妙迴避風險,是藥物治療上應有的態度。
為了在實際治療上活用具有兩面性的藥物,會先選擇有效劑量安全區域較寬的藥物。家庭用的一般醫療藥品就屬於此類型。相反地,安全區域狹窄的藥物,則需要血中監測。為了確保用藥安全,基本上需在有醫療人員指導的環境下服用。即便是醫療用藥,讓患者自己服用安全區域狹窄的藥物,只會徒增危險性,需要嚴加注意。
講得極端一點,不論劑量的多寡,如果副作用所帶來的壞處大於治療所帶來的好處,這樣的藥物不會被當作治療藥。僅表現毒性的藥物,只能稱作是「毒藥」。雖然也有利用毒性的治療藥,但那是已經知道服用該藥物能夠治療疾病,才如此使用。
1-5 服藥的時機
為了讓藥物充分發揮療效,需要在服藥的時機上下工夫,以增加吸收效率(表1)。
表1 服藥時機的標準
用餐前 進食前30分鐘
餐前 進食前
餐後 進食後
用餐後 進食後約30分鐘
餐間 進食後約2小時
(這些都是考量胃等消化器官進食後的變化所推算出來的標準。)
用餐前
從上一餐後未進食任何東西,最大空腹狀態的時機。因為胃中沒有任何食物,所以藥物不會受到胃酸等影響,能夠快速被吸收。對會被食物、胃酸干擾吸收的藥物來說,這是最適合的時間點。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空腹服藥比較傷胃。
餐前
如同字面上的...
作者序
藥理學好難喔——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聲音。
藥理需要記憶的東西很多,藥物名稱更是繁雜。一旦這麼想之後,藥物的作用機制突然間似乎變得很複雜「這是哪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一不小心就會搞混。
藥理學是探究藥物如何作用的學問。由「藥理」即「藥物的原理」來看,藥理學是在研究、學習藥物發揮療效的機制。
藥物用來治療疾病,想要學好藥理學,必須了解生病的機制、藥物的化學性質以及作用機制。再者,在藥物治療前線,事先了解哪種藥物投予多少劑量才適當,也是相當重要的事情。由此可見,在這方面基礎的建立,藥理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學習藥理學這類未經過系統化,且需要掌握龐雜知識的學問時,要先掌握整體的大框架,再慢慢深入了解各個細節。就這層意義來說,選讀如本書一樣在有限的頁數,盡可能詳錄入門知識與專業知識的資料,不失為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
本書會以漫畫故事的形式,解說藥理學中幾個重要的項目。女主角是就讀藥學系,並在藥局實習深造學問的活潑女學生。故事中,女主角活用大學所學到的知識,作為醫療成員的一員努力完成藥局的業務,各位讀者可以一面見證她的成長,一面跟她一起學習。
故事是以實習生的日常生活來發展,對還未有藥局實習經驗的人來說,「實習會遇到這些事情啊。」可以當作事前的學習來閱讀;對正在藥局實習的人來說,可以當作同時期一起加油的夥伴日記來閱讀;然後,對於已經完成藥局實習,即將完成藥學系課程的人來說,可以用來複習先前所學的教材。
本書與漫畫家、編輯、藥局的指導藥劑師攜手合作,大家發揮各自的專長才得以付梓出版。在倡導團隊醫療的今日,讓我有機會重新思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想在此對各位相關人員致上謝意。
對拿起本書的讀者,我由衷期望本書可以加深各位對藥理學的理解,幫助各位想像在藥局實習的樣貌。
那麼,事不宜遲,我們趕緊和女主角鈴一起前往藥物治療的前線吧。
2017年11月 在銀杏盛開的校園裡
枝川 義邦
藥理學好難喔——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聲音。
藥理需要記憶的東西很多,藥物名稱更是繁雜。一旦這麼想之後,藥物的作用機制突然間似乎變得很複雜「這是哪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一不小心就會搞混。
藥理學是探究藥物如何作用的學問。由「藥理」即「藥物的原理」來看,藥理學是在研究、學習藥物發揮療效的機制。
藥物用來治療疾病,想要學好藥理學,必須了解生病的機制、藥物的化學性質以及作用機制。再者,在藥物治療前線,事先了解哪種藥物投予多少劑量才適當,也是相當重要的事情。由此可見,在這方面基礎的建立,藥理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
目錄
序
序幕
第1章 藥物的基礎知識
1-1藥物名稱
1-2 劑型與給藥途徑
1-3 藥物為什麼有療效?
1-4 體內動態
1-5 服藥的時機
1-6 服用(給藥)次數一天分好幾次的理由
1-7 藥物是兩面刃
1-8 各種劑型與特徵
1-9 交互作用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①
第2章 藥物作用
2-1 藥物的標的分子
2-2 作用於標的分子的機制
2-3 致效劑與拮抗劑不停大風吹
2-4 想要學好藥理,先了解標的分子
2-5 受體過去被認為是虛構的存在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②
第3章 作用於受體的藥物效果
3-1 受體的種類
3-2 G蛋白偶聯型受體
3-3激酶型受體
3-4 受體的基礎知識
3-5 G蛋白偶聯型受體的基礎知識
3-6 激酶型受體的基礎知識
3-7 α次單元的種類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③
第4章 作用於酵素的藥物效果
4-1 酵素是什麼?
4-2 作用於酵素的藥效機制
4-3 阿斯匹靈的藥效機制
4-4 作用於細胞外酵素的藥物
4-5 藥物的戀人「CYP」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④
第5章 作用於離子通道的藥物效果
5-1 電壓閘控離子通道
5-2 配體閘控離子通道
5-3 離子通道的基礎知識
5-4 配體閘控離子通道的種類
5-5 鈣離子阻斷劑的作用機制
5-6 鈣離子阻斷劑的種類
5-7 電壓閘控鈉離子通道
5-8 電壓閘控鉀離子通道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⑤
第6章 作用於載體蛋白的藥物效果
6-1 什麼是載體蛋白
6-2 載體蛋白的種類與藥物的作用方式
6-3 離子幫浦的起源
6-4 具代表性的ABC載體蛋白:P−醣蛋白
6-5 具代表性的SLC載體蛋白:SGLT1、PEPT1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⑥
第7章 作用於核酸的藥物效果
7-1 作用於核酸的藥物
7-2核酸發揮作用的藥物
7-3 作用於核酸的藥物基礎
7-4 抗代謝劑的作用機制
7-5 第3代藥物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⑦
第8章 疾病分類:藥物作用
心血管疾病的治療藥
1 常見高血壓藥
2 常見心臟衰竭藥
3 常見心絞痛藥
4 常見心律不整
5 常見貧血藥
6 常見血栓栓塞藥
消化道疾病的治療藥
1 常見消化性潰瘍藥
2 常見腹瀉藥
3 常見治療便祕藥
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藥
1 常見支氣管氣喘藥
2 常見鎮咳祛痰藥
內分泌、代謝疾病的治療藥
1 常見脂質異常症藥
2 常見糖尿病藥
3 常見痛風藥
腎臟泌尿系統疾病的治療藥
1 常見腎衰竭藥
2 常見前列腺肥大藥
3 常見泌尿道結石藥
腦、神經系統、精神疾病的治療藥
1 常見憂鬱症用藥
2 常見思覺失調症(精神分裂症)藥
3 常見帕金森氏症藥
4 常見阿茲海默症藥
其他的治療藥
1 抗過敏劑
2 抗生素
3 抗病毒劑
4 抗癌劑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⑧
結尾
參考文獻
索引
序
序幕
第1章 藥物的基礎知識
1-1藥物名稱
1-2 劑型與給藥途徑
1-3 藥物為什麼有療效?
1-4 體內動態
1-5 服藥的時機
1-6 服用(給藥)次數一天分好幾次的理由
1-7 藥物是兩面刃
1-8 各種劑型與特徵
1-9 交互作用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①
第2章 藥物作用
2-1 藥物的標的分子
2-2 作用於標的分子的機制
2-3 致效劑與拮抗劑不停大風吹
2-4 想要學好藥理,先了解標的分子
2-5 受體過去被認為是虛構的存在
挑戰藥劑師國家考試②
第3章 作用於受體的藥物效果
3-1 受體的種類
3-2 G蛋白偶聯型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