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列舉了明清交替時期一批在中國的耶穌會士如利瑪竇等在中國的經歷與影響。本書以藏於里斯本和羅馬的大量葡萄牙文原始文獻為基礎,將視野轉為更深層次的中西文化交流層面,將明末清初時西學東漸的歷史逐一展開。作者認為,耶穌會士作為西方文明的早期使者,在傳播西方文化、傳播近代科學知識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全書共分兩編十章,並有一結語。上編講述了耶穌會傳教團在中國傳教的歷史,以四至五年為一時間段,敘述了傳教士在中國的活動過程。下編講述了耶穌會傳教團在中國的傳教活動對當時的中國帶來了何種重要的影響以及當時的人民對於傳教士的認識。此書2007年在美國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后,引起學界很大的反響,著名漢學家史景遷、夏伯嘉、卜正民、孟德衛、梅謙立等都對此書做出了很高的評價。
柏理安(Liam Matthew Brockey),2005年畢業於美國布朗大學,現任教於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目前研究集中於兩個領域:一是16世紀下半葉里斯本城市的宗教生活,一是近代初期葡萄牙海外帝國的研究,包括在遠東的傳教管理等。此書於2007年在美國出版,獲得許多圖書獎項,主要有Phi Alpha Theta Best First Book Award(2007)和John Gilmary Shea Prize(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