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0萬美國人——大約每10名65歲以上的人中就有一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或相關痴呆症,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翻一番以上。在這種疾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生活是什麼感覺?如果最親近的家人得了這種病呢?
《遠去的父親》是一本感人的回憶錄。在被診斷出阿爾茨海默病後,曾因智商高被稱為“高手”的農學家父親憤憤不平,堅持認為這是人進入老年之後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桑迪普醫生卻知道,自己和家人已經開始進入一場“戰爭”了。父親和患有帕金森症的母親——他帶着他的精神疾病,她帶着她的神經疾病——繼續在缺乏子女充分陪伴的過程中相依為命。隨着病情的進展,他變得喜怒無常、脾氣暴烈,讓身邊的人流淚又無可奈何。在悲痛中送別最終不治而亡的母親后,一度驕傲、特別渴望得到認可的父親,成為了一個孤獨、衰弱又無依的老人。桑迪普及其手足,以及把父親視如自己親人的護工,分別用自己的方式,一起陪伴父親走完了人生的最後一程。
這本書記錄的就是桑迪普醫生及其家人的這段經歷,包括他們犯下的錯、嘗試過的探索,以及他們的爭吵、和解、妥協、相助。同時,本書也提出了關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社區和家庭照護的種種現實問題,並給出了若干可行的建議。
桑迪普·喬哈,醫學博士和物理學博士、長島猶太醫學中心心臟科主治醫師、霍夫斯特拉─諾斯韋醫學院副教授,專攻心臟衰竭,同時也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曾以傑出的醫學人文寫作榮獲南亞記者協會頒發的特別榮譽獎。文章常見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時代》雜誌等媒體及專業期刊,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實習醫師:一位醫師的起點》《成為醫師:一位美國醫師的幻滅》《心臟簡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