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馬偕博士來台宣教一百五十週年,當台灣各地教會與民間展開紀念和慶典活動。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受北部大會委託,於2021年10月18~20日主辦主辦「論述與傳承:紀念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之國際研討會,並將此研討會之論文集結成書。
本書論文從神學思想、宣教官與實踐、與原住民族關係、生平記事與遍對環境變局、還有詩歌聖詩等不同角度探討馬偕豐富的遺產,主題內容多樣而豐富,包括〈馬偕學的發展及其時代意義〉、〈馬偕的原住民書寫〉、〈馬偕神學思想拼圖〉、〈馬偕宣教意識下的宗教對話〉、〈馬偕和噶瑪蘭民族復興運動〉、〈馬偕的福音行動與帝國主義〉、〈臨終歲月:馬偕的疾病與死亡〉、〈與馬偕同行的詩歌〉、〈兩位宣教師的故事:馬偕與閏虔益如何應對北台的各種權勢〉以及〈馬偕的神學思想背景:蘇格蘭自由教會的福音主義〉。
希望藉助學術研究來形塑「馬偕學」的傳統,並將馬偕精神傳承下去。
作者簡介:
鄭仰恩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歷史神學助理教授
林昌華
荷蘭自由大學哲學博士.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
林鴻信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系統神學教授
蔡維民
輔仁大學哲學博士.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
史邁克(Michael Stainton)
前加拿大聯合教會駐台宣教師.馬偕研究者
謝大立
台灣神學院神學博士.溫哥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王政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東海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鄭睦群
文化大學史研所博士.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羅明耀(James Rohrer)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歷史系教授
梁越美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系統神學助理教授
曾宗盛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舊約助理教授
蔡慈倫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講道學副教授.校長
王榮昌
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哲學博士.真理大學校牧、觀光事業學系助理教授
邱凱莉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宗教與社會助理教授
陳美玲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歷史神學兼任助理教授
蘇文魁
前淡江中學校史館館長
陳淑芬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會音樂教授
盧啟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主任
作者序
序言與導讀
2022年是馬偕博士來台宣教一百五十週年,在台灣各地教會與民間展開不同性質的紀念和慶典活動。本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接受北部大會委託主辦國際研討會,以馬偕紀念講座的方式,邀請國內外學者發表論文,並以「論述與傳承」作為總主題,希望藉助學術研究來形塑「馬偕學」的傳統,並將馬偕精神傳承下去。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是加拿大人,漢名「偕叡理」,台灣人有時稱他為「黑鬍番」。他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頭一位宣教師,於1872年3月9日由打狗(今高雄)乘船來到淡水,開始他在台灣長達30年的宣教生涯。他以淡水為家,以台北盆地為主要工作範圍,從事傳道、醫療、教育等工作,不但創設教會,也將西方現代文明引入台灣。他所建立的教會、醫院和學校在提昇生命意義、醫治肉體病痛、啟迪人民心智、改造社會風氣等方面著有貢獻,可以說是北台灣現代化的里程碑。
馬偕的個性不畏艱難,堅忍不拔,在他的字典裡沒有「阻礙」一字。這位「黑鬍番」大半生遊走台北盆地,從事醫療傳道的工作,早期(1872–78)以淡水河、新店溪和基隆河沿岸為主,後期(1886–91)才推展至蘇澳、宜蘭一帶,向南也到苗栗、公館。他所開設的教會以淡水為最早,第一間禮拜堂則在五股坑,後期他也在蘭陽地區設立38間的平埔族(噶瑪蘭)教會,1890 年更遠至花蓮港的加禮宛社。整體而言,他的驚人宣教成果包括設立教會60間,培育本地籍傳道師60人,本地籍牧師2人,本地女宣道婦24名,陪餐者1738人,受洗者2633人,診所60處。此外,他也留下許多精彩的心靈和文化遺產。
由於馬偕成名甚早,也成為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宣教象徵人物,關於他的介紹與論述很早就出現在宣教文獻裡,近年來,由於教會及學界的共同努力,將馬偕的相關文獻整理、翻譯,包括傳記、日記、書信、宣教報告都陸續出版,成為豐富馬偕圖像的養分。近年來,我們也看到和馬偕相關的研究,碩博士論文陸續出土,也累積了馬偕學的能量。在此次的講座裡,國內外的學者們將呈現馬偕在宣教、神學、宗教對話、音樂方面的觀點,也會論及他的蘇格蘭背景與認同、他對原住民的觀感、他和其他宣教師的互動、他如何面對帝國威權,以及他的疾病和日常生活。儘管主題相當多元,相信必能形塑馬偕更完整、更立體的歷史圖像。
這次講座發表論文收集編輯成本書的論文集內容,以下簡介各篇論文的內容大要:
第一講為鄭仰恩教授撰寫的〈馬偕學的發展及其時代意義〉。鄭教授首先提到近年來台灣社會的馬偕研究熱潮。接著在本文介紹研究馬偕的重要文獻,可以區分為以下幾個來源:1. 三份基本的研究文獻:包括《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漢文版《馬偕日記》(三冊)以及《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北台灣之紀事 1868–1901》(五冊)。其次,還有2. 其他「馬偕研究」的相關史料,3. 其他宣教師的紀錄和文獻,4. 海外夥伴教會及相關檔案館,5. 西方重要研究者,包括R. P. Mackay, Graeme McDonald, Alvin J. Austin, Michael Stainton, James Rohrer, Clyde R. Forsberg, Jr. 等。此外,值得注意的也包括6. 馬偕收集的台灣文物:現存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ROM)的六百多件由馬偕收集的台灣文物(其中兩百多件曾於2001年運來台灣在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展出)。最後是7. 實際走訪馬偕的故鄉及在台灣的腳蹤:包括馬偕故鄉、地域史研究(淡水、宜蘭、淡蘭古道)等。總之,經過近年來的收集與整理,研究馬偕的資料相當豐富,值得有志者繼續深入探討。
第二講為林昌華教授發表的〈馬偕的原住民書寫:接觸到理論建構的探討〉。林教授指出,馬偕來台以後曾多次與原住民接觸(包括賽夏族、泰雅族、噶瑪蘭族、巴賽族、道卡斯族、猴猴族和花蓮的南勢阿美族),並留下相關記錄與文獻。由於接觸的時間長短不一以及觀察深淺不同,因此留下的紀錄也有深入或略記的差異。值得注意的是,馬偕在他1895 年出版的回憶錄《來自遙遠的福爾摩沙》(From Far Formosa,中譯本書名:《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提及台灣原住民族群的「族群分類」和「原住民來源」兩個議題。依此林教授提問,「為什麼馬偕對台灣的原住民那麼有興趣」?作者從馬偕的《來自遙遠的福爾摩沙》和《馬偕日記》資料的分析和比對,試圖為這問題提出解答。他進一步推斷馬偕意圖對讀者呈現什麼樣的台灣原住民面貌?如此的面貌呈現什麼意義?
第二講的回應文內容由曾宗盛教授撰寫,他摘要林昌華教授論文的主要論點以後,指出現代讀者可以從《北台灣宣教報告》這套資料的梳理和比對,進一步延伸林教授探討的主題,更清楚勾勒馬偕的台灣原住民圖像。
第三講為林鴻信教授撰寫的〈馬偕神學思想拼圖〉。在前言之後,林教授在分別從「思考方式」與「神學思想」兩方面來探討馬偕的神學思想。首先,在1.「思考方式」的部分,分項討論馬偕神學的基本思考方式的特色。包括1)平衡思維、2)創新思維、3)如何明白上帝帶領、4)行動先於言語;這些構成馬偕的基本思考方式。其次,第二部分探討2. 馬偕的神學思想,其資料來源包括馬偕的自傳、日記、宣教報告等資料。馬偕身為宣教師,在宣教過程中發展出深具特色的神學思想。這些包括1)創造神學(藉由被造萬物認識上帝、從神學看進化論)。作者主張馬偕認為,「進化論只是解釋淺層的表面現象,而上帝的創造、管理、救贖才是深層的終極原因」。此外,馬偕神學思想還注重2)普遍啟示與特殊啟示,3)上帝主權(神聖揀選、四面籠罩、基督是主),4)重視聖靈,以及5)盼望未來。在本論文的結語,林教授提出未來的「展望」:「馬偕在台灣宣教29 年,歷經上述的挑戰與考驗,必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神學思想,雖然並非象牙塔內學者專家的神學,卻是貨真價實而在生命歷練中形成的神學,深切期待未來有更多材料出現,補足本文馬偕神學思想拼圖的空白處。」
第三講的回應由蔡慈倫教授撰寫,將原來回應內容發展為一篇論文,題目為:〈馬偕神學思想的另一塊拼圖:馬偕在北台灣的宣教策略—開拓時期之研究〉。本論文各段落主題如下:首先,作者指出1. 馬偕的神學思想之特色,以及2. 馬偕傳講的福音。接著,蔡教授闡述3. 馬偕建造教會的信念:包括六項信念,分別為1)聖經是建立教會的根基,2)禮拜是信仰最直接的展現,3)成為基督徒需要時間—慕道友成為基督徒需要四年的時間,4)信仰必須透過行為檢視,福音必會帶來生命的改變,5)本地教會必須自給自足,不能倚靠國外宣教師,6)台灣需要不同的宣教模式。最後,作者指出4. 馬偕對西方教會的宣教觀提出修正。
第四講為蔡維民教授發表的〈馬偕宣教意識下的宗教對話〉。蔡教授在本論文探討,馬偕身為十九世紀來台宣教的重要先驅之一,他本人具有哪些「宣教意識」?他又如何與當時代的台灣宗教互動?論文主要內容分成四個段落,分別為:1. 宣教主義下宗教對話的發展與核心思想。2. 馬偕時代的宣教氛圍:包括1)十九世紀的全球宣教,2)1860 年利物浦宣教大會,3)馬偕牧師在台灣的宣教。這些時代特色呈現出馬偕時代的宣教氛圍。在此時代氣氛裡,3. 馬偕宣教下的異宗教對待,討論馬偕如何看待1)佛道教與民間宗教(與人辯論真理、將宗教民俗視為文化,加以觀察、記錄並參與、批評違反基督真理的現象),2)儒教(與儒生、讀書人與官員結交,有關「祖先崇拜」的理解與對應)以及3)天主教。然後,蔡教授進一步探討4. 對於馬偕跨宗教對話的分析。作者認為馬偕的觀念1)受到1860 年利物浦宣教大會的影響,2)宣教學者的影響:賓威廉與達夫,3)所有的接觸與對話,都是為了宣教策略,4)將台灣民間信仰視為是「本土文化」並採取「文化調適」策略,最後5)馬偕仍不免有「宗教-文化優越感」。最後作者在結論指出:馬偕「宣教主義」的宗教對話模式,「深刻影響了長老教會的宣教觀,……從基督福音的宣教到『上帝國』的宣教,並強調『定根本土』、『愛和受苦』,把其他宗教當作『鄰居』來看待,確是使對話之
所以可能的重要誘因。」
第四講的回應文由王榮昌教授撰寫,進一步闡述「宗教對話」的不同模式,包括排他論(exclusivism)、包容論(inclusivism)和多元論(pluralism),以及後續延伸出不同模式。其次,有關「宗教對話」的時代背景,1893年9月11日在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宗教大會(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也相當重要。此外,王教授指出,西方教會如何產生強烈的海外宣教意識與負擔?馬偕與他宗教的關係是「對遇」或「對話」?還有馬偕時代台灣南部教會的情況。這些問題值得繼續釐清與探討。
第五講為史邁克(Michael Stainton)牧師發表的〈馬偕與噶瑪蘭民族復興運動〉。本論文的主要論點為:當噶瑪蘭族人於1883 年與馬偕相遇時,其結果就是噶瑪蘭族的民族復興運動,結合了馬偕的長老教會精神所具有的平權思想和拯救信念,以及噶瑪蘭族人自身對於自從十九世紀末期以來因漢人入侵造成的土地流失、文化崩解和可恥的貧窮所做出的抵抗。論文內容包括以下段落:1. 復興運動(Revitalization Movements),2. 臺灣原住民族改宗作為復興運動(Taiwan Aboriginal Conversion as Revitalization Movement),3. 噶瑪蘭社會的傾覆(The Destruction of Kavalan Society),4. 馬偕和噶瑪蘭人(Mackay and the Kavalan),5. 燒毀偶像(Idol Burning),6. 重訪噶瑪蘭—1886 年(Revisiting the Kavalan - 1886),7. 參觀花蓮的噶瑪蘭人新定居點—1890 年9 月(Visit to new Kavalan settlement in Hualien - September, 1890),8. 馬偕在噶瑪蘭宣教的其他成果(Other results of Mackay’s Kavalan Mission),包括新名稱(New Name)、新世界(New World)以及國家級遺產與文化的研究(National Treasure and Continuing Culture)。作者在結論指出,「噶瑪蘭人改宗的成功??是一場噶瑪蘭社會運動,應該能引導我們對出名的宣教改宗率進行更慎重的評估。台灣本地傳道人在噶瑪蘭宣教故事中無聲的存在,是一個值得更多研究的問題。」
第五講的回應文由邱凱莉教授提出,呼應史邁克牧師的觀點,馬偕牧師在噶瑪蘭的宣教是原住民振興運動,「提供了噶瑪蘭族群一個抵抗漢文化的宗教空間,讓噶瑪蘭族群有機會重新創造自己的文化。」其次,邱教授提出兩個問題:1.「是否噶瑪蘭人在接受基督教之後,放棄了漢族的信仰,但同時也保留了自身的宗教文化?因為,唯有保留自身的宗教文化才有可能振興族群。」問題2.「為何噶瑪蘭教會(或說噶瑪蘭民族復興運動)可以有效對抗中國殖民主義,卻無法對抗日本殖民主義?這兩個殖民主義的本質有何差別?造成了這樣的結果?」這些相關問題值得繼續探討。
第六講為謝大立博士牧師發表的〈馬偕的福音行動與帝國主義〉。作者探討,馬偕身為蘇格蘭高地長老教會移民的後代,從加拿大來到台灣落地生根,他如何在那時代堅定地宣揚福音的使命?作者在本文強調重要觀念:「自由而不受捆綁」(Akolutos)的福音。本論文的內容包括以下段落:1. 福音與帝國主義,2. 帝國主義下的福音敘事(1884):討論1)清法戰爭—西仔反,2)焚而不燬,3)災後重建,敘述教堂硬體建築和信仰團體遭遇破壞以後的重建。3. 帝國主義下的福音敘事(1895):敘述台灣教會再次面臨挑戰,1)局勢動盪下的確信,2)被誣告、逮捕、殺害。尤其信徒雖經歷多種苦難,仍堅定信仰。其中包括4. 為義受逼迫的見證敘事:1)1884年法蘭西來打滬尾—新店教會的人所遇到的代誌(1884見證敘事包括陳火、高霞嫂、林甘等人的見證)。2)宣教師的喜悅,敘述宣教師在這
些信仰的考驗之後,也得到靈性的更新與成長。作者結論:「二千年來,教會在艱難與險峻的環境中,即使面對帝國主義更迭起落的逼迫與攻擊,福音依然「自由而不受捆綁的」宣揚開來,逐一在世界各地建立基督信仰的群體。在一百五十年前的北台灣,馬偕雖然經歷很多艱難,但最終掌權的乃是福音的主,祂的旨意不能攔阻(akolutos),必然成就!」
第六講的回應文〈不受阻礙的福音:台灣南部教會在戰爭中的經歷〉由陳美玲博士提出,補充論文未討論台灣南部教會的情況,延伸「描繪akolutos 的樣貌」。回應文內容的大綱如下:1. 清法戰爭:分別討論1)北部教會的清況和2)南部教會情況。2. 乙未戰爭:日軍接收台灣的衝突;先後討論1)北部教會的清況和2)南部教會情況。3. 不受阻礙的福音:1)代罪羊與理性選擇,2)戰爭中的米字旗。4. 帝國主義的多重面貌及巴克禮的遠見。在1895 簽署馬關條約期間,台灣民心惶惶不安。然而,台日人共同禮拜卻為這緊張局勢帶來一絲和緩的氣氛。「正如巴克禮所言,因著基督信仰,台日信徒竟然能在戰事中友好相處一同禮拜,雖然有點奇怪卻是個吉兆。後續的反展證實巴克禮的遠見。」
第七講為王政文教授發表的〈臨終歲月:馬偕的疾病與死亡〉。1 王教授首先指出,有關馬偕晚年的病痛及臨終前的紀錄,主要的六項資料來源。以往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兩方面:1)馬偕傳記中對於馬偕晚年的記述,2)專門討論馬偕晚年疾病的議題。本論文延續前人研究成果,引用相關史料,描寫馬偕1900年病痛到過世的臨終日常生活,了解他如何面對「病痛」和「死亡」。本論文內容分為以下段落:1. 病兆初發,2. 求醫治療,3. 確認罹癌,4. 病篤歸主,「馬偕辭世的消息,不僅對於北臺灣教會與教徒們造成極大的打擊,對於當時的社會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在結語,作者引用經文「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腓立比書1:21)作為馬偕一生的寫照。「馬偕晚年及臨終歷程,柯玖陪伴在旁,他近距離觀察馬偕,寫下馬偕如保羅在腓立比書中的心情。??2022 年是馬偕來臺150週年紀念。北部教會在馬偕開拓和後續者的經營下,已經歷時一個半世紀。馬偕帶給台灣的教會及信徒,深刻又深遠,並且無法取代的影響。回想150年,或許也應該思考下一個一百五十年,台灣的「使徒行傳」該如何繼
續。」
第七講的回應文由蘇文魁前館長提出,作者回應王政文教授〈馬偕的疾病與日常生活〉的論文,2 肯定本論文對馬偕的疾病做詳細的整理,這主題可以繼續結合公衛和過勞的議題。其次,從馬偕承受生病次數和強度來看,可以推知他身體頗為健康。本回應文接著討論馬偕作為宣教師的貢獻:1)他深具傳統宣教師的各種特質。2)他熟悉台灣文化和人際互動模式,掌握得宜。3)他有效運用本地人才。4)「最重要的是;他宣教成績斐然最關鍵的是他過人的體魄,一切的果效都奠基於此。他健壯的身體讓他採用最刻苦的『旅行傳道』。??而結束他轟轟烈烈一生的病灶,就是出在他用得最透支的喉嚨。」
第八講為鄭睦群教授發表的〈與馬偕同行的詩歌〉。鄭教授在本論文前言指出,馬偕熱愛歌唱,除了日常生活中以及在教會唱歌之外,還包括學校的音樂教育、晚上的歌唱時間,以及搭配歌譜教學。接著,作者在本文首先說明1. 馬偕的人生詩歌目錄,有些詩歌收錄在教會聖詩裡。作者列舉幾首代表性的詩歌,說明這些詩歌的特色。這些包括2. 天下遍遍各邦國:畢業典禮上的差遣詩歌,3. 永遠與主居起:信徒決志與人生終末的安慰,4. 天下萬邦萬國萬民:牛津學堂矗立埔頂,5. 真主上帝造天地:原民旋律與屬靈詩歌的結合,6. 天佑女王:馬偕的屬世國家認同,7. 耶穌愛我我知明:馬偕專屬的家庭詩歌。作者在論文結語指出,馬偕熱愛詩歌與音樂為北台灣教會鋪設了唱歌的沃土。
第八講的回應文由陳淑芬教授提出。陳教授指出1.「講道跟唱聖詩」成為馬偕生活日常的標記,為後人留下美好的典範。「講道跟唱聖詩」應是今日教會生活和傳福音不可或缺的方法。2. 教會和家庭可以成為傳承信仰與詩歌(聖詩)的兩個重要場合。3.「教會傳承的詩歌,教導信徒三個重要意義:教導勸勉、決志頌榮、天家永恆。」不過,需要注意詩歌的時代精神與歌詞內容,避免重蹈西方殖民主義的覆轍。在回應文結論,陳教授再次肯定「講道跟唱聖詩」的重要性。除了以聖詩來培養信仰與靈性以外,也鼓勵透過「現代編曲技巧」,讓聖詩接觸更多的會眾人群。我們可以用聖詩519「為這塊土地阮誠心祈禱」作為日常詩歌及祈禱。
第九講為羅明耀(James Rohrer)教授發表的〈比較兩位宣教師:馬偕與閏虔益如何應對北台的各種權勢〉。本論文研究加拿大長老教會在北台灣的兩位宣教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及其同工閏虔益(Kenneth Junor),如何以截然不同的方式與當地和清國的政治權威進行談判。作者強調,個別宣教師在展開日常事工過程中所做的具體決定,如何深深地影響到宣教背後更大的政治和社會情景,並影響他們工作的成敗。本論文的內容包括以下段落:1. 政教之間的挑戰。2. 加拿大長老教會所認為的政教關係。3. 馬偕如何面對權威。4. 馬偕與教堂賠償案。5. 閏虔益的不幸事件。6. 兩位宣教師的比較。透過兩個案例的比較,作者認為,「馬偕在處理複雜的政治局勢方面發展出非凡的技巧,這讓他贏得了領事、縣官及清廷的稱讚。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閏虔益完全沒有把握傳教使命的政治層面,導致他的決定帶來英國和清國雙雙的蔑視,並削弱了基督教社群在台灣社會中的地位,顯然宣教師之間的個體差異可以深深地影響宣教的成敗。要開展有效的事工,宣教師必須像解釋聖經一樣,善於分析一些複雜的政治關係;然而,卻沒有任何神學院的訓練可以讓他們習得這項技巧。他們需要在工作中學習地方政治的複雜性,以及有效的人際外交之規則和儀節。」
第九講的回應由盧啟明主任撰寫。盧主任首先指出,在跨文化宣教的處境下,政教問題相當複雜。他接著討論1. 文章的特色與貢獻和2. 史料運用與人物觀點。盧主任指出,本論文的主要資料來源是英國「外交部檔案」(F. O., Foreign Office Documents),這是研究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的台灣史,重要的第一手史料。不過,這檔案資料也有其侷限性,並無法提供事情的全貌,或不同面向。我們需要依賴不同史料的補充,才可能看到事情的全貌。最後,作者指出幾項3. 待考證之處,有待繼續釐清與研究。
第十講為梁越美教授發表的〈馬偕的神學思想背景:蘇格蘭自由教會的福音主義〉。作者首先定義何謂「福音主義」(“Evangelicalism”),接著將本論文分幾個段落討論:首先,梳理1. 馬偕的神學傳統,包括1)18 世紀英國福音主義:悔改、行動、聖經、十架中心,2)蘇格蘭自由教會,3)蘇格蘭自由教會領袖:查麥士(Thomas Chalmers, 1780–1847)。其次,探討2. 查麥士的拯救論,包括五個方面:1)福音主義主導動機:因信得救,2)信心的本質與結果,3)拯救:重建靈性的健康,4)福音的管道:傳道人,以及5)蘇格蘭自由教會的福音主義:被福音真理改變。3. 從蘇格蘭自
由教會的福音主義觀察馬偕的宣教,將馬偕與查麥士的思想作對話。包括1)悔改是福音的首要果效,2)強調聖化的整全拯救論,3)寧願燒盡,不願銹壞,4)教會是福音宣教的器皿。最後強調5)馬偕的宣教方式:神學教育,建立本地人宣教團隊。作者結論如下:「蘇格蘭自由教會的福音主義對馬偕的影響是:第一,福音是為了領人悔改;第二,基督教是要被活出來的,我們要活出被拯救的生命,信仰不是只是理性相信,也不是只是感性感受;第三,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的精神就是努力禱告也努力做工;第四,我們傳的是基督的福音,不是傳其他的福音;最後,神學教育就是建立教會根本。」
總之,透過本書論文集上述各學者先進發表的論文內容以及回應文,讓我們一起紀念馬偕宣教師的宣教工作留下豐碩成果及信仰遺產,並更深地認識這位在普世宣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宣教師以及他的美好精神。
鄭仰恩、曾宗盛
序言與導讀
2022年是馬偕博士來台宣教一百五十週年,在台灣各地教會與民間展開不同性質的紀念和慶典活動。本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接受北部大會委託主辦國際研討會,以馬偕紀念講座的方式,邀請國內外學者發表論文,並以「論述與傳承」作為總主題,希望藉助學術研究來形塑「馬偕學」的傳統,並將馬偕精神傳承下去。
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1901)是加拿大人,漢名「偕叡理」,台灣人有時稱他為「黑鬍番」。他是加拿大長老教會派至海外的頭一位宣教師,於1872年3月9日由打狗(今高雄)乘船來到淡水,開始他在台灣長達30年的...
目錄
序言與導讀/鄭仰恩、曾宗盛
第一部 講座發表論文
第一講 馬偕學的發展及其時代意義/鄭仰恩
第二講 馬偕的原住民書寫:從接觸到理論建構/林昌華
第三講 馬偕神學思想拼圖/林鴻信
第四講 馬偕宣教意識下的宗教對話/蔡維民
第五講 馬偕和噶瑪蘭民族復興運動(1883–1890)/Michael Stainton史邁克
第六講 馬偕的福音行動與帝國主義/謝大立
第七講 臨終歲月:馬偕的疾病與死亡/王政文
第八講 與馬偕同行的詩歌/鄭睦群
第九講 兩位宣教師的故事:馬偕與閏虔益如何應對北台的各種權勢/羅明耀(James Rohrer)
第十講 馬偕的神學思想背景:蘇格蘭自由教會的福音主義/梁越美
第二部 講座回應文
回應第二講/曾宗盛
回應第三講/蔡慈倫
回應第四講/王榮昌
回應第五講/邱凱莉
回應第六講/陳美玲
回應第七講/蘇文魁
回應第八講/陳淑芬
回應第九講/盧啟明
序言與導讀/鄭仰恩、曾宗盛
第一部 講座發表論文
第一講 馬偕學的發展及其時代意義/鄭仰恩
第二講 馬偕的原住民書寫:從接觸到理論建構/林昌華
第三講 馬偕神學思想拼圖/林鴻信
第四講 馬偕宣教意識下的宗教對話/蔡維民
第五講 馬偕和噶瑪蘭民族復興運動(1883–1890)/Michael Stainton史邁克
第六講 馬偕的福音行動與帝國主義/謝大立
第七講 臨終歲月:馬偕的疾病與死亡/王政文
第八講 與馬偕同行的詩歌/鄭睦群
第九講 兩位宣教師的故事:馬偕與閏虔益如何應對北台的各種權勢/羅明耀(James R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