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聚焦中國雕塑藝術,
探討從洪荒至明清的雕塑發展。
涵蓋禮器、宗教石窟、陵墓、彩塑等多元形式,
展示佛道世俗交融的文化瑰寶,
呈現華夏藝術的歷史厚度與精神魅力。
雕鏤歲月
悠悠歲月,千萬年彈指一瞬。黃河奔騰孕育華夏文明,與尼羅河、幼發拉底河、恆河等,共繪人類文明版圖。雕塑以重構自然形象,將世界納入人類意識,以審美視角溝通天地人神,記錄從洪荒到文明的歷史軌跡。
北朝遺韻
三晉大地上的大同,曾是北魏的國際化都城平城,見證了多元文化的交融與佛教藝術的輝煌。北朝時期以雲岡石窟為代表的佛教石窟造像達到巔峰,風格恢宏,影響深遠。此外,南北朝厚葬風尚延續,陵墓雕塑融匯中外特點,如太原虞弘墓的異域風格浮雕,展現了北朝雕塑藝術的多樣性與創新力。
千姿百態
中華文明百脈相融,不論是炎黃相並,還是七雄歸一,不論是三國紛爭起,還是十六國上場,不論是南北朝對峙,還是隋唐繼起,不論是五代十國的擾攘,還是遼金西夏、宋元明清的登場,都讓華夏文明的根脈不斷壯大,呈現出千姿百態、多姿多彩的文化樣貌。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相容並蓄。行走在山西歷代的寺廟觀宇中,與諸神、仙佛、菩薩、聖賢對話,是一次五彩斑斕的時空旅行,更是一次充滿敬畏的精神洗禮。泱泱華夏,是如此多彩而壯闊。
三教融通
元代佛、道昌隆,時至明清,儒、佛、道三教融通,三晉大地儼然成了三教九流百花齊放的薈萃之地。不但整修了前代的許多古寺巨刹,還興建了各種名號的大小寺廟,山西成了眾神聚集的地方,洋溢著濃重的人間煙火氣。尤其明代宗教造像,佛道已經沒有那麼涇渭分明,魏晉唐宋之際傳統的佛教人物一應俱全而有所發展,道教神仙和儒家聖賢也進入佛教隊伍,水陸法會的盛行,儒佛道三教的神佛歡聚一堂,組成強大的陣容,形成了無所不包的神祇系統。
★本書特色:本書以中國雕塑藝術為核心,全面探討其從洪荒時代到明清時期的發展歷程。從禮器光輝到宗教石窟,從秦漢陵墓到晉代彩塑,從北朝雲岡到三晉繁華,每一個時期的藝術瑰寶皆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時代精神。全書對彩塑、石窟、建築雕刻等多元形式進行深度剖析,呈現華夏文明的藝術與信仰交響。
作者簡介:
楊俊芳,雲岡石窟美術研究所所長,美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佛教美術。曾出版《大同佛教造像研究》、《五色》、《此城》,主編《忻東旺.時代肖像》,2018年舉辦個人畫展。
章節試閱
從洪荒到禮儀
讓我們從一塊摔砸、打磨過的石頭說起。
從砍砸器到磨製石器的漫長歲月裡,先民們認識大自然,反思自我,並努力尋找生存之道,不斷擴大生存空間。在這漫長的掙扎過程中,人類不斷累積經驗,學會了順從與征服,討好與馴化,把天地間不可駕馭卻又主宰人類命運的現象和事物奉若神明,比如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把人類征服自然的極限──大獸(大象、犀牛、牛、驢、豬等)作為戰利品獻祭天地諸神,其中以牛為多,是為犧牲,因為牛不但大而且容易征服,犧牲二字的牛字旁就是對牛被動完成宇宙使命的祭奠與記憶。人類把不能征服的龐然大物歸為兩類,一類是厲害而對人類有威脅的,稱作猛獸惡禽,比如老虎、獅子、豹子、熊、老鷹、鱷魚等人類至今難以徹底馴化、聞之膽戰的大動物;一類是厲害卻能和人類井水不犯河水或相互依存的,稱作珍禽瑞獸,比如鹿。至於那些太容易征服的則被當作財產和食物,比如羊和魚,它們作為豐產的象徵被刻繪、雕鏤在生活器皿上。
縱觀古今中外,人類都經歷了這樣的掙扎與選擇。不論是陶器上的自然現象雲、雷、水、火,還是洞窟壁畫、青銅器上對自然界山川、草木、禽獸、魚蟲的描摹與選擇性重構,都是在以人的視角認識世界、解釋世界,並以圖騰的形式記錄了人類的生存記憶。古老的先民在與世界萬物相互鬥爭又相輔相成的過程中,形成了多元而開放的世界觀。
在紅山文化遺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一組影響深遠的雕塑,就是1983年出土於遼寧喀左東山嘴遺址的泥質紅陶小型裸體婦女像,是為「紅山文化女神像」。
說到女神,大家瞬間腦補出的畫面是這樣的:濃眉大眼,白皮膚,高挺的鼻梁,性感的唇,天鵝頸,挺拔的碩乳,妖嬈的臀,細腰顫顫大長腿,仙氣飄飄霸氣的裙。
在殘存的女神像中,保留了女性最典型的特徵,碩乳豐臀,與出土於奧地利摩拉維亞的威藍道夫(約作於西元前1.5萬年至西元前1萬年之間舊石器時代的女神雕塑)有著相似的特徵。在遠古的原始社會,女性孕育生命的自然特徵被賦予神一般的意義,因而育齡婦女和哺乳期婦女的樣子自然而然成為女神應該有的模樣,五官被選擇性忽略。母系社會的最高精神領袖一定是多產的母親,而且是整個部落尊奉的至高無上的女神。
中華民族是一個崇拜玉石的民族,古代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是石中極品,是吸納億萬年天地之靈氣所成,其質堅硬,凡物不可斫,其澤如月之光華,晶瑩剔透,因此玉成為遠古人類最為高貴的材料,是敬奉神明中最高規格的禮品。
讓我們把目光重新聚焦紅山文化。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在東北和內蒙古地區出土的紅山文化玉器有上百件。有十餘件多種動物組合的玉器,引起了學術界廣泛的關注,被認為是中國龍早期的形態。其中一件呈C形的碧玉龍,堪稱代表作。
這是目前出土的最早的龍,也可以稱作中國龍圖騰的雛形。這件玉龍雕刻材料為墨綠色玉,間有斑駁的水草紋,其形如蛇或蟲,其首如豬似獸,故有學者稱玉豬龍。豬是遠古人類征服的動物中性價比最高的一種動物,其肉質鮮美、體型較大且相對容易獵獲馴化。其威猛如狼似虎,卻不夠聰慧狡猾,因此在眾多肉多的動物中,比之虎豹,豬還是比較容易獵獲的,成為早期人類的「大餐」首選,直到今天,豬肉依然是我們餐桌上的主打,因此,這件作為禮器的玉雕,以豬為首,或許也寓意著民眾追求美好生活──可以飽餐肉食、大快朵頤的願望。這件雕塑頭上有冠,是飛禽的特徵,寓意著對天空的嚮往與期許。總之,這件玉龍雕刻的形象,在我們今天看來,既不複雜,與我們所熟知的、後來成形的龍也大相徑庭,卻是早期中華文明對世界最好的概括與圖解,是對天上、地下生命的選擇與概括,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希冀與期望,既表達了對不可知世界的敬畏,也表達了對可駕馭生物的感恩,還表達了與自然界長久共存的美好期許。這樣的世界觀對我們今天依然很有意義,人類是命運共同體,世界萬物也是命運共同體,先民們儘管生產力相對低下,卻已經有了樸素的、多元融會、共赴美好、天長地久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生命觀,成為我們中華文明的基調。
紅山文化的陶塑神像和玉器都登峰造極,向我們展示了先民對生命的敬畏。無獨有偶,長江流域浙江餘杭出土的大量良渚玉器,也表現了這一點。良渚文化距今約4,000年,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社會生產力的提升已導致貧富差距與社會等級出現。擁有武力和知識的統治階層有了更多解釋世界的話語權,並透過一定的儀式和器物來強化這種權力,於是出現了人間統治者與神交流的象徵性信物──玉琮。
玉琮既是代表中國先民世界觀的禮器,更是統治者壟斷話語權的象徵,外圓內方的立體造型,與神人獸面紋結合,很好地詮釋了新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天圓地方的宇宙觀,以及人類驅趕、馴服猛獸的自信。
我們無法全面了解上萬年,甚至幾十萬年前人類的生存軌跡與精神信仰,而這殘存的雕塑,卻以立體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遠古中國精神的圖譜,讓我們可以透過僅存的碎片化歷史記憶,撿拾歷史的印記。
從洪荒到禮儀
讓我們從一塊摔砸、打磨過的石頭說起。
從砍砸器到磨製石器的漫長歲月裡,先民們認識大自然,反思自我,並努力尋找生存之道,不斷擴大生存空間。在這漫長的掙扎過程中,人類不斷累積經驗,學會了順從與征服,討好與馴化,把天地間不可駕馭卻又主宰人類命運的現象和事物奉若神明,比如日月星辰、風雨雷電;把人類征服自然的極限──大獸(大象、犀牛、牛、驢、豬等)作為戰利品獻祭天地諸神,其中以牛為多,是為犧牲,因為牛不但大而且容易征服,犧牲二字的牛字旁就是對牛被動完成宇宙使命的祭奠與記憶。人類把...
目錄
第一章 雕鏤歲月:從洪荒到文明的美學重構
第二章 北朝遺韻:雲岡石窟與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光
第三章 三晉輝煌:華夏文明的搖籃
第四章 千姿百態:華夏文明的融合與傳承
第五章 三教融通:三晉大地的宗教與人間煙火
第六章 三晉寶藏:中華文明的藝術殿堂
結語 永不停歇的華夏交響
後記
第一章 雕鏤歲月:從洪荒到文明的美學重構
第二章 北朝遺韻:雲岡石窟與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光
第三章 三晉輝煌:華夏文明的搖籃
第四章 千姿百態:華夏文明的融合與傳承
第五章 三教融通:三晉大地的宗教與人間煙火
第六章 三晉寶藏:中華文明的藝術殿堂
結語 永不停歇的華夏交響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