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海洋經濟的角度理解明清廣東、福建鄉村社會的變遷,強調以海為主的生產生存方式具有獨特的節律和特質;同時,沿海地區不能簡單地視為劃分海洋和陸地的地帶,而應將之視為一個包含了各種不同生計人群的活動區域,主張從水陸互動的關照下重新審視人與海、陸之間的關係。
本書試圖從明清時期廣東、福建沿海地區人群的戶籍身份、經濟生產和社會組織,乃至意識觀念等方面,探討從明初到清代前期,生活在水陸之交、閩粵之界的地方生民在王朝軍事政治和經濟社會政策之下,如何締造其生活空間和社會秩序,說明王朝體制轉變與沿海地區民眾的生產生活形態和社會組織變化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