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圍繞資產負債表衰退理論展開,深入剖析了全球經濟自2008年陷入全球金融危機后,直至緩慢復蘇這一漫長過程中,依然潛藏的諸多風險。
書中開篇對比了20世紀90年代後日本經濟,與全球金融危機后西方經濟之間的相似之處;隨後深入闡釋了資產負債表衰退的基本原理,讓讀者得以洞悉這一經濟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最後探討了美國、日本、歐元區及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並給出相應建議。辜朝明在書中不僅剖析了2008年後中國經濟展現強勁活力的根源,還敏銳指出,中國是最早領悟財政刺激重要性的國家。儘管中國已跨過劉易斯拐點,但如果在發展過程中,若忽視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仍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此,中國需要完善制度建設,為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做好準備。辜朝明在書中將凱恩斯開啟的宏觀經濟學革命推向了新高度,為全球探索解決資產負債表衰退問題,提供了新視角與新思路。
本書有助於讀者更透徹地理解當前複雜多變的全球經濟形勢,從而在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浪潮中,更從容、有效地應對各類挑戰,把握發展機遇。
[美]辜朝明,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1984年加入野村證券前,在美國紐約聯儲銀行擔任經濟學家(1981—1984年),再之前擔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博士研究員(1979—1981年)。擁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和經濟學學士學位、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曾擔任東京早稻田大學客座教授(1998—2010年)。著有《大衰退:宏觀經濟學的聖杯》《大衰退年代:宏觀經濟學的另一半與全球化的宿命》《被追趕的經濟體》等書。2001年被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NABE)授予艾布拉姆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