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 楊建,山東荷澤人,漢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廣西地區代表。 畢業於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專業,是中共黨員。擔任廣西南寧海關關長。2008年起擔任全國人大代表。 維基百科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曾國藩的人生智慧:凡人貴從吃苦中來 內容簡介
綜觀曾國藩一生,他主要做了三件事:做人、做官和做學問。其中到底有哪些精要?哪些真跡?或謂哪些智慧?從他人生中的這三件大事裡自然能夠找出答案。
做人是做官的基礎,做官是做人的實現;做人和做官都要先做好學問;做學問,是為了更好的做人和做官。曾國藩看到了問題的本質:如何去做人、如何做個好官、如何使學問有用?他出身於農家,讀書求學全靠自身奮鬥,步入翰林、掌握軍權而後身居高位……人生一路走來的各種體悟,曾國藩歸納出的結論往往是他本人的親身經歷和刻苦鍛煉,就是在做人、做官、做學問的實踐中所獲得的體驗──意即「凡人貴從吃苦中來」的精神和智慧。
本書特色
本書將曾國藩這一位在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裡具有深刻影響力的關鍵人物的畢生之精髓——「凡人貴從吃苦中來」詳盡闡述,透過曾國藩的人生經歷和人生智慧使讀者感受到做人、做官和做學問的啟迪。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楊建祥
男,一九五七年出生,上海市人。一九九九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同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現任上海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主攻儒家文化,二○○五年赴韓國釜山大學校擔任訪問學者。著有《儒家官德論》、《中國古代官德研究》、《中國人的獨特智慧》,並在海內外發表論文一百餘篇。
目錄
自序 一言難盡之盡
一、家庭薰陶
1.星岡公悔過自新的家教
2.做個孝順兒子
3.家庭薰陶的深刻影響
二、從「滌生」到「國藩」
1.第一次改名「滌生」
2.第二次改名「國藩」
3.二次改名的實質
三、「吃苦中來」的人生大綱:「力行」的鍛鍊
1.「知一句便行一句」
2.「平實」上用功
3.生動描述了「凡人貴從吃苦中來」的歷練
四、「人定亦可勝天」
1.何謂「自概之道」
2.人的有效性作為:「自概」道術
3.「人定亦可勝天」:「自概之道」的真底蘊
五、做人的祕訣:求「熟」
1.「妙來無過熟」
2.「若要熟,也須從這裡過」
3.「技也進乎道矣」
六、做官「素志」的考驗
1.做官「素志」:「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後人」
2.做官「但求第一義」
3.感悟治道之艱辛
七、「絕不做個敗家子」
1.振興家風,處處留意
2.憂家貧,更憂家盛
3.養生乃為家教事
4.無神論信念,深化了「吃苦中來」的難度
八、苦煉了學問門道
1.博覽群書
2.探求學問之根柢
3.苦煉了學問門道
4.讀《易》風格,見「學問」之精髓:經世致用
九、記錄人生的「絕唱」
1.做人風格的實際寫照
2.平生有三恥:作一了斷
十、「在人不在器」
1.治事巧得辯證法
2.治事要端正人的作為
3.治事之「通」
跋 「引用一班能耐勞苦之正人」
曾國藩大事簡譜
主要參考文獻
序
序
一言難盡之盡
曾氏家族世代務農,他本人自幼深受這樣的道德教育,力勤耕田,苦盡甘來,一輩子不忘耕耘的辛苦,這也培育了他肯吃苦的堅韌性和意志力。曾國藩走過的一生,時時留有這樣的精神縮影。祖父星岡公悔改「游惰」,發誓今後要講求「讀書」和「農事」,力求重新做人,對曾國藩造成了刻骨銘心的影響。他終生難忘的就是祖父為曾氏家族設立的「八本堂」——「書、蔬、魚、豬、早、掃、考、寶」——曾國藩稱為「一切以星岡公為法」,其勤奮的德性,勤中見恆、恆中見志,曾國藩看得非常透徹。
曾國藩的人生路上有兩次改名:從「滌生」到「國藩」,這兩次改名均與立志和圖新有關。他經歷的「滾爬」和「磨礪」,都沒有脫離立志有恆與自強求新的意志精神,他說的「好漢打脫牙和血吞」和「徐圖自強」,都經典地凸顯了「滌生」到「國藩」的精神寫照。曾國藩感慨孔子的「十五有志」,有了志向,然後一以貫之的「身體力行」,堅持到底——這就是他信奉的「力行」哲學。「所知而力行」,勞力勞心、在「平實」上用功,確實地體現「凡人貴從吃苦中來」的力行鍛鍊。他對此體悟特別深刻,說出了「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的「到」字經,具體又實際地「力行」了他的「立志」和「圖新」,實現了他二次改名的人生藍圖。
曾國藩有個畢生的精髓叫做「自概之道」,這是一個如何能夠「持盈保泰」的問題。他一生追求的就是能夠「三不朽」,希冀立於不敗之地。他熟諳以史為鑒,面對步步升遷之際,如何又能「持盈保泰」?他始終懷著強烈的憂患意識,又希望保持立於不敗之地,這裡顯示出他擁有高超控制和非凡的見識,並具備了處置起伏跌宕的做人「驚險」的能力和智慧。這個「持盈保泰」的道理,曾國藩稱之為「自概之道」,這四個字陪伴著他的一生,足以成為其做人之精要。他提出了一系列相當有特色的「自概之道」,有「廉、謙、勞」三字訣,有「自立自強」,有「求缺」之法。最終曾國藩看到的實質是「人定亦可勝天」,「自立自強」是人定勝天的主體性保證,不經歷「吃苦中來」是得不到的。
曾國藩的做人、做官和做學問,求的是「熟」。習「熟」是身心鍛鍊也是生活歷練,是「習苦」的經歷。他一再引申和發揮孟子「熟」論中的「若要熟,也須從這裡過」的精義,這是意志的鍛鍊,目的就是由「成人」走向「成聖」。「成熟」貫穿在做人做事的一切之中,他十分得意地用規律性的話語評價道:「人有恆言,曰『妙來無過熟』,又曰『熟能生巧』,又曰『成熟』,故知妙也、巧也、成也,皆從極熟之後得之者也。不特寫字為然,凡天下庶事百技,皆先立定規模,後求精熟。即人之所以為聖人,亦係先立規模,後求精熟。」應指出的是,曾國藩精準地搭脈到了習「熟」在「吃苦中來」的考量,皆如《孟子》的「苦勞餓乏,拂亂動忍」等語曰:「若要熟,也須從這裡過。」
關於做官的求「熟」,曾國藩體會頗深,一是因為他的仕途歷經許多坎坷和風雨,激起他有如此多的感慨,二是因為在為官的活動裡,有太多的辛酸苦辣、有太深的自家體驗,因此他很願意聯繫實際地概括和精煉做官之道,以求得至熟的做官境地。他確立的做官「素志」——「總不靠做官發財以遺後人」——一直鞭策和激勵著他自己,並以此作為曾氏家風而世代相傳。實現它是很困難的一樁事,難在何處?曾國藩力求找準「做官第一義」,把握「居官身世出處之道」,抓吏治,要「在無定理中找準定理」,這一切都有個求「熟」在其中,這是需要鍛鍊而就的。它也是從「吃苦中來」,曾國藩經常從作字習熟裡感悟治道之艱辛、做官之辛苦,也就不奇怪了。
令曾國藩最引以為豪又頗為自鳴得意的,是他的家風教育。他一直以其祖上留下的家風而自勉,又在與家人不斷的書信往來裡,努力去發揚這些家風並建立有用的新家風,去教導家人、教育子女。後人一直以曾國藩的家訓來評價他的歷史性地位,歷覽史鑑、引以為戒,所以曾國藩自勉:「絕不做個敗家子」,他嚴格要求家人子女。振興家風絕不是個小問題,應處處留意、不可懈怠。為「不墜家聲」,曾國藩不斷提醒和闡明「家規」的嚴格性和有用性,他教育兒女要學點「貧家兒女」的自然生長之道,切不可沾染官家風味,要多作農家活,戒富家子弟驕、奢、侈、逸等不良作風。如何「持盈保泰」?一種「憂家貧,更憂家盛」的憂患意識,總在曾國藩的內心裡時時油然而生,這樣的自勉在他的心裡,無時不充滿著「凡人貴從吃苦中來」的「樣板」。
曾國藩做人也好、做官也罷,都離不開他的學問之道,學問拉近並貫通了做人與做官的道理。在曾國藩一生的事業裡,做學問占了他的大半輩子生活,他一輩子究竟讀了多少書已難以計數,雖然在學術上他的成就並不突出,但他總結出來的一套學問之道,不僅屬於他本人的學研之經,而且也為他人提供了學問之則。更有意蘊的是,他從讀書學問裡,尋跡到做人做官的「軌跡」。曾國藩非常善於讀書,有著十分新穎的讀書之道,可以稱之為他的學問之「門」:善於自立課程,探求學問根柢,要有好師友扶持,先立規模後求精熟等,曾國藩十分樂意探索和總結這樣的學問門道。值得指明的一點是,他讀書不是就讀書而讀書,這叫「死讀書」,他是「活讀書」、「讀活書」:讀《周易》,能入文境之美,又有人生之悟,更能活學活用,所謂「善用易」,曾國藩也有這樣的品味,這一切都源自於「貴從吃苦中來」的體驗:「讀書、做官原本就是苦差事」,需要學問歷練,方能見得學問到自家。
「凡人貴從吃苦中來」的歷練,曾國藩認為,難就難在它要表現在如何治事上。做人、做官和做學問,歸結到底的就是如何做事。曾國藩治事,力主客觀和辯證,這就是困難之處。綜觀他的一生,尤其是咸豐八年出山以來,治事方面的成熟,使他更加體會出「貴從吃苦中來」的特殊滋味。一上任官職,領兵打仗、處理行政,小事大事都講究方法,「凡辦事不必定講考據」,凡做大事者,必須要「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治事的鍛鍊先要處理好「人、器之辨」,即「在人不在器」,可以歸為一種做人治事的特殊胸襟:剛柔吞吐,拂逆以磨礪,大處著眼、小處下手。治事也要講個「通」,抓軍事、抓吏事、抓人事、抓財事,處理複雜事務,他需要融通百家之長,培養治事之「通」的本領。他選擇看齊的是:「思古聖王製作之事,無論大小精粗,大抵皆本於平爭、因勢、善習、從俗、便民、救敝。非此六者,則不輕於製作也。吾曩者志事以老莊為體,禹墨為用」,治理國家之事,融合老子、莊子、大
禹、墨子諸學說。曾國藩真不愧是個經世致用的高手,他融入了「吃苦中來」,使得他的做人做官和做學問,在這層「治事」的「融通」裡,增添了「吃苦」中走來的「剛毅」和「含蓄」。
曾國藩留給後人太多的「記憶」和太多的「爭議」,但是,「凡人貴從吃苦中來」,可以看成是曾國藩這本「大書」裡面的最大精要。功成名就的他,一生走過的歷程有起有落、跌宕起伏、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成功了又失敗,失敗了又成功,他始終咬緊牙根不放鬆,就是他吃得起苦。誠如曾國藩點石成金:「(人)有最壞之處,在於不知艱苦。」這裡,有他一貫信奉的意志和精神。
要追溯他是如何走過來的?又是如何成就他自己的?也就是說,「凡人貴從吃苦中來」是如何地在他身上展顯和實現?我們就得從他的「從小」說起。
曾國藩豐富又坎坷的一生,都離不開他從小受到的家庭薰陶,生活在偏僻小山村的農家子弟,祖上的家風影響了他,無論曾國藩後來做了再大的官,家庭薰陶始終留在他的記憶裡,而且對他來說,這是一種美好的記憶。農村的習性、農家的習慣,還不時成為了他的日常生活方式。所以,當我們要解開、解讀曾國藩一生之精要之智慧,就得從他的家庭薰陶開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620233
- 規格:平裝 / 202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作者:朱野歸子 出版社:采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9-09-26 66折: $ 231 | | 作者:凱瑟琳.藍芝 出版社:閱樂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6-06 66折: $ 238 | | 作者:梅默特.奧茲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7-31 66折: $ 317 | | 作者:笛特瑪.柯磊墨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4-18 66折: $ 396 | |
|
|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 | 作者:金芝惠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22-01-21 $ 247 | | 作者:周冠男 出版社: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7-31 $ 355 | | 作者:露久ふみ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0-23 $ 170 | |
|
| 作者:汪志謙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4-11-01 $ 497 | | 作者:白崑成 出版社:千華數位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0-10 $ 585 | | 作者:周品均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07 $ 355 | | $ 31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