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持續了18個月的談話,緊緊圍繞貢布里希的經典著作和觀點展開,從浩瀚的貢布里希觀念海洋中抽絲剝繭,理出了一連串值得大眾重新審視的關於藝術、趣味和著史的思緒。
在這本迪迪埃筆錄、貢布里希親校的談話錄中,貢布里希梳理了自己的人生歷程和主要學術觀點,包括他的家庭教育背景,他成年之後多語言學習的經歷,他在二戰中對納粹電台的監聽,以及《藝術的故事》和瓦爾堡研究院帶給他的“史學家的雙重生活”,時間跨越整個二十世紀,話題涵蓋藝術史、哲學、心理學、信息科學、動物行為學等諸多領域。談話中,貢布里希概括了他的思想如何受到在維也納所受教育的影響,如何在1936年移民倫敦之後得到發展,並提綱挈領地闡述了他在《藝術與錯覺》《秩序感》以及其他學術著作中討論過的主要觀點,包括對二維畫面的解釋與知覺,傳統的重要性,程式、社會壓力、趣味等因素對藝術的影響。書中還簡潔生動地勾畫出了貢布里希身邊一群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形象,包括施洛塞爾、克里斯、庫爾茲、波普爾、潘諾夫斯基、科柯施卡、廷伯根等。若想深入了解貢布里希的學術觀點,本書不失為很好的導論,既簡明輕鬆又充滿深邃的思想。
E.H.貢布里希教授,功勛團成員(O.M),高級英帝國勛爵士(C.B.E)。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6年進入倫敦的瓦爾堡研究院任教職。從1959年起,擔任倫敦大學古典傳統歷史教授及院長,直至1976年退休。
主要著作有《藝術的故事》(第16版,1995年),《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的心理學研究》(第6版,2002年),《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1979年)。還出版有論文集,“文藝復興藝術研究”四卷,第一卷《規範與形式》(1966年)、第二卷《象徵的圖像——貢布里希圖像學文集》(1972年)、第三卷《阿佩萊斯的遺產》(1976年)、第四卷《老大師新解》(1986年),《木馬沉思錄——藝術理論文集》(1963年),《圖像與眼睛——圖畫再現心理學的再研究》(1982年),《敬獻集——對我們文化傳統的讀解》(1984年),《我們時代的話題——20世紀的藝術與學術問題》(1991年),以及《藝術史反思錄》(1987年),《偏愛原始性——西方藝術和文學中的趣味史》(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