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在不同時空、尺度的人對於高雄西南海岸,各有其描述。一方面發展計畫常與關於地形的論述生產與施工實作相互交織,這個過程牽涉到測量等科學實作;另一方面,在科學家與政府治理角度而言,會將自然視作朝單一向度發展的客體,將發展視作改善自然的唯一希望,但實際上可能忽視了自然其中複雜且多向度的可能性,反而是生活在此地的居民才會感知到論述與現實的差異。另外,從上述引文也可以看到自然其實也具有能動性,例如不按照發展規劃而發生下陷等。這些都指出,關於海岸社群的研究,一方面需要具有跨尺度、跨時空的視角,另一方面也必須將非人的因素納入來檢視。
除了雲林麥寮六輕工業區著名的填海造陸案例,臺灣另一個具爭議性的海岸開發例子即是高雄西南沿岸。如今,在當地已幾乎見不到原先的灘地地形,取而代之的是混凝土與鋼筋構成的港口與海埔地,此外也有經由海岸工程規劃,填築出來的新生地。不過有次報導人帶我攀越鐵皮圍牆,進入洲際貨櫃工程填海造陸:
我終究後來還是爬過去了,帶著忐忑的心情沿著鐵皮與鐵絲網走,鐵絲網後是沙地,上頭有小石子、碎木,也有一些建築廢棄物、碎裂的混凝土塊、纜繩。進入洲際貨櫃中心新生地,一邊是灰黑的沙灘,旁邊海上有作業平臺的八座臺柱,但不見平臺本身的蹤跡;另一邊則是我腳踩的大片土地,有筆直的道路,路旁有排水溝,但再過去幾乎整片都是海埔地,土黃色的漫漫沙土,印有怪手鏈條狀車痕或大車大輪胎的車痕。幾處零星的建材,像是消波塊、磚石、鋼筋,還有各種器械如怪手、起重機等,全都堆置在新生地上。楊星哥說,「這些砂土是海底抽砂填海造陸而成的,要先靜置一段時間,就像南星計畫那邊也是這樣。」指著遠處較空曠的大片土地,有些黑色網子蓋在土上,連續並置著,如格紋衣服上的補釘,避免陣陣海風把新生地的沙土吹走。(田野筆記,20190301)
混雜著原先與人為加上的元素構成填海造陸新生地,沙土來自海底,透過機具抽砂被移置高雄西南海岸,藉由諸多人造物如鋼筋與消波塊,及怪手與起重機等機具,逐漸蔓生出來。上述田野場景,顯示了填海造陸海埔地被打造的過程片段。事實上,這並非當地唯一一個海岸工程案,戰後迄今高雄西南海岸地景已劇烈轉變,服務各時期的發展目的。
戰後不久,約莫1940年代末起,高雄西南海岸此一區域逐步被劃進高雄港港區的陸域與水域範圍,由高雄港務局管理,且有高雄縣政府、漁會與美援挹注,在1953年起政府實施第一期「四年經建計畫」,計劃改善沿海漁業基礎設施,例如搭建紅毛港漁船碼頭、標示桿與海堤等。但這時報章雜誌與水利研究報告指出當地經常遭遇暴雨與海嘯引起的氾濫,水利專家運用水利學研究海岸侵蝕的原因,認為是高屏溪土砂來源的減少所致,政府也規劃興建海堤(馬澤春,1954:16-18)。
在 1956年起行政院工業委員會研擬「高雄港十二年擴港計畫」,請美籍專家研究港區開發與提出報告書,來分析擴港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並交由高雄港務局研擬擴港計畫。在省政府通過與美援機構同意計畫之下,擴港計畫包括到大林蒲都是計畫範圍。擴港計畫目的是挖出泥沙填築內海的淺水地區,以此獲得大量新生土地,用以供港阜、工業與漁業發展,透過疏浚航道、填築體地與建造碼頭岸壁,以及挖泥工作、電力線架設、岸壁及碼頭建築、測量與設計、工程管理、土地平整、魚塭徵收與補償來進行。填築新生地後新建道路、鐵路與水電設施,用以將海埔新生地提供給中油與台電等國營事業。在 1967至 1975年,進行第二港口開闢,工程單位除進行測量、海底地質鑽探與開闢,更有設置防波堤、航道疏浚、護岸與輪渡碼頭等設施。原先居民活動空間的稻田、蔗田、魚塭、建地、沙灘林地與水面,被轉變成只有建地、沙灘林地與水面等用途,部分魚塭此時被填築成土地,並建造岸壁來保護。第二港口開闢後所興建的南堤,使得南堤南段時常淤沙,於是政府計劃將土填到大林蒲外海,部分居民也轉用作養殖魚塭。
從1980年代起,臺灣港務走向民營化管理,原先的高雄港務局也在2012年轉變為高雄港務分公司。1980年代末政府提出「南星計畫」,預計將在上述紅毛港、大林蒲與鳳鼻頭外海的填築土地上繼續進行填海造陸,以便減少大林蒲與鳳鼻頭遭受海水倒灌與颱風侵襲等,並同時作為建築廢棄物、焚化爐灰渣與中鋼爐石投放地。外界原先期待將南星計畫規劃成海岸森林公園,目前則規劃為自由貿易港區與產業專區。南星計畫大幅度地改變了高雄西南海岸靠臺灣海峽一側的地景,原本的養殖等沿海漁業幾乎瓦解,政府於2000年左右興建鳳鼻頭漁港,將停泊在紅毛港、大林蒲與鳳鼻頭外海的船筏全數集中。爾後,洲際貨櫃中心計畫在陳水扁任內2003年左右「新十大建設計畫」提出,後來在2007年紅毛港遷村完成後至2011年止,在紅毛港原址完成了洲際貨櫃中心第一期計畫;第二期則是在2012年起,2017年完成填築,預計興建新式貨櫃基地與石化油品儲運中心;第三期則會向南延伸,繼續填海造陸完成洲際三期計畫(簡德深、張欽森、劉宏道,2019)。
許多關於高雄西南海岸的研究聚焦在環境變遷下聚落各層面的社會變遷(楊玉姿、張守真,2008a),關於海岸的改變與使用則較少討論。臺灣西部海岸的環境與產業問題,近年逐漸受到城鄉發展、社會學及地理學等領域的關注(曾華璧,2006),但多從地方的抗爭及社會運動出發,或是與特定汙染相關的討論,但並未以不同的視角看待環境變遷與社會關係間複雜的關係。
臺灣人類學對於漁業與漁村的研究,過去已有對於漁業社會的漁撈技術、宗教生活、社會結構與象徵意義之間的關係與張力,有詳盡的描述(王崧興,1967;莊英章,1970)。其中莊英章(1981)描述了戰後國家的漁業政策對於在地的影響,描述了隨著國家對於沿岸硬體設施的建造,漁網與漁船也改變,不過他並未著重環境改變與社會間的關係。另外近年的漁業人類學,則注意到在地技藝的重要性(吳映青,2019),與環境鉅變後漁民如何結合國家治理機制發展漁業(劉如意、呂欣怡,2019)。在這些研究中,他們指出了漁民如何應對國家的介入,與國家對於漁業社群的治理,但對於其中重要的行動者──「自然」的變動、建造或作用力並未著墨;雖然提到硬體設施的轉變與漁業實踐關係,但僅著重港口設施,且視為人類與政治經濟力量作用交織的節點,而忽略了其所處環境本身的活動。
在人類學的社群研究上,早先社群研究(Freedman, 1958;費孝通,1991)強調社群的地域性,及預設內部的同質性及社會各層面的緊密相連,從村落來探討更廣大而整體的漢人社會樣貌,忽略了在地人對於社群的想像及跨地域的關係(陳文德,2002:6-19),也預設了由小窺大的框架。晚近人類學反思社群研究的限制與可能性,注意到在地象徵層次對於社群形塑的重要性(呂玫鍰,2008、2016;林瑋嬪,2002),及跨地域與尺度的互動關係(黃應貴,2016;童元昭,2002)。此外,有研究者從國家對於社群打造與日常實踐的角度,來分析社群的生成,像是呂欣怡(2014)以宜蘭白米社區為例,指出社區概念引進臺灣的脈絡,及 1990年代以降國家一系列社區打造的過程中,社區如何於在地實踐中被建構出來。張正衡(2016)則以日本慢慢村為田野,說明當代社區的意義必須從日常實踐,來掌握社區的本體所在,也指出了物的交換在社區打造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呂欣怡與張正衡對於社群的觀點提供本研究田野與分析上的啟發,尤其是藉由日常實踐來掌握社群本體的內容,而不預設特定地域為田野地,例如聚落範圍;此外也要看到國家治理對於社群形塑的重要性。不過,我將環境視為具能動性的行動者,治理代理人與當地人的實踐都與環境的作用相互牽連。
本書以高雄西南海岸為研究對象,討論戰後當地海岸所經歷的一連串變遷過程牽涉到哪些行動者,又海岸變遷對於在此地生活的人群及非人物種產生何種影響。我研究的海岸並非只是背景,藉由檔案研究及分析民族誌材料,發現當地海岸人工化牽涉到複雜的動態過程,包括戰後臺灣的海岸治理知識及實作、發展主義、非人行動者的活動與活性、國家環境治理的各方協商,與人群的採捕作業等。在這個過程中,人群與物種的關係重構,人際關係及道德判斷也在與非人物種的互動中形塑出另類面貌。
在「海岸」一詞的使用上,在本研究具有三個面向的意涵。首先,主要指稱「海水與陸地的交界區域」,包括近濱區(包括潮間帶)、後濱區與高潮線以上的陸域,過往已有農漁業活動外,也是海、陸或氣等自然力量作用的空間。第二,我也用來指稱海岸工程學建構的「地形」,尤其是近半世紀以來發展計畫時常選定來開發的位址,如潮間帶、海埔地、填海造陸,經歷技術的施作形成的地形(這部分將在第二章說明)。第三,則是指稱自然作用力、技術、物質、論述、人與非人物種等元素形成的「異質網絡系統」(相關理論立場會在本章第三節詳述)。為避免概念定義上的混淆,本書在指涉「地形」與「異質網絡系統」時將補充說明,除此之外使用「海岸」一詞則泛指「海水與陸地的交界區域」的定義。
本書將統整檔案及民族誌材料,討論以下三個面向的問題,研究海岸變遷與社會關係間更加動態的過程。首先,我將以長時間的尺度來敘述「海岸的生命史」,將高雄西南海岸變遷放在臺灣西海岸海埔地開發脈絡,重新思考不同政治與經濟脈絡下臺灣海岸人工化過程的治理思維與作用,連結到哪些異質行動者,創造出發展計畫得以取用的海岸基礎設施。其次,說明高雄西南海岸基礎設施的打造牽涉到的知識動員,以及物質的不確定性使得海岸基礎設施的維持成為一種常態。海岸作為一基礎設施,其打造與維持所產生的治理效應如何影響在地居民生活經驗,而居民如何參與在與國家海岸治理的協商中。第三,探討自然基礎設施內在的不確定性及海/陸韻律,成為跨物種社群寓居的位址,在這些場域中的採集實踐反映了在海岸工程及物質的不確定性當中的人群與物種間、人際間的關係,海岸基礎設施成為充滿道德評價的空間。藉由這三個面向的主題,把海岸地形的打造視作人、非人物種與自然作用力組織成基礎設施系統的過程,將它複雜活潑的變遷帶進對當地社會關係與沿海採集實踐的分析中,希望能拓展近年基礎設施研究與人類學的視野。
本章之後,第二節我會界定田野,及經由田野調查與檔案研究的交互思考,如何形塑出我的問題意識。其次,在第三節我將爬梳臺灣西海岸社會科學的相關研究,並以近年基礎設施對於人類學與自然的討論,指出上述研究對於我的田野工作、分析及書寫取徑的啟發。最後,在第四節說明本書的定位、方法論與章節編排,說明各章的主題及主要材料來源。
第四節 研究定位、方法論與章節介紹
過去高雄西南海岸研究將焦點放在漁村或漁港,將自然置於社會活動的背景,而特定海岸地形的打造作為研究單位則能提供考察自然與社會互動的另一個切入點。近年臺灣西海岸的研究,雖將焦點放在濕地、海埔地等海岸地形且注意到與非人物種行動者形成關係網絡,但將環境變遷視為將空間生產與資本積累,對於海岸自然的多樣性與建立過程較少著墨,限縮對於人工化後生成的自然實在(reality)與異質元素如何組合、發揮作用的認識。
因此在研究定位上,本書藉由近年基礎設施人類學的討論,分析海陸之際區域轉變成基礎設施的過程。有別於將海岸環境變遷當作自然被納入市場機制、被轉換成環境資本的討論,基礎設施取徑提供本書分析高雄西南海岸更動態且細微的框架,藉此理解高雄海岸如何變成特定海岸地形,及其建立與維持牽涉到哪些異質行動者與社群相互連結形成「技術系統」。此外也探討經過基礎設施作業的海岸內在不受人類意圖控制的自然性,如何在基礎設施系統中產生縫隙,藉此考察寓居在自然基礎設施的多樣社群持續生成的實踐。我認為自然本體打造牽涉到關係建立的「過程」,但網絡本身並非扁平,而是具組織性、但較不具階層化的「系統」。藉由基礎設施組織性的作業,來將跨尺度異質元素組裝,且具有某些服務人類意圖的「功能」。海岸基礎設施被賦予的功能,是要提供一塊穩定的土地,不會隨著潮汐漲落而沉浸,使得水陸域界線分明;或不會因波浪侵蝕、漂沙來源減少而土地流失。此外不僅是穩定陸域,也穩定水域,例如波浪的衝擊、漂沙的沉積、藻類與底棲生物的生長。透過建構穩定而不隨時間作用改變的土地,用以支撐港務、船舶停靠、工業機具設置或國土安全等用途。
在方法論上,我分成三個部分。首先是探討海岸的基礎設施作業,如何組織異質元素,生成了哪些自然本體與提供什麼功能。第二,我則以跨尺度的人類行動者如何形塑海埔地穩定/變動狀態,及其中物質如何回應海岸基礎設施化的過程。第三,我將視角轉移到自然現象與非人物種,探討經歷基礎設施作業後的它們如何影響社會關係與活動。
在研究方法上,我採用檔案研究與民族誌方法,因為海岸基礎設施牽涉到跨尺度與時空脈絡的因素,需要民族誌方法以外的檔案研究來相互對照。在檔案研究上,我主要爬梳過往官方出版有關海埔地的調查與施工報告,如《臺灣之海埔經濟》及臺灣省土地資源開發委員會等官方單位出版品,另外也包含海岸科學與技術研究論著,例如《港灣報導》等。我將檔案研究用來探討海埔地的基礎設施作業,探討不同時期治理脈絡中技術、物質、治理與行政管理的元素與系統如何組織。透過這個方式,來建立關於本研究對象本身的分析框架,避免泛泛地談基礎設施作業,另一方面也作為後續民族誌的分析架構與參照。另外,我藉由民族誌方法,探討自然本體狀態如何被協商,及在基礎設施的縫隙中彼此又是如何互動。民族誌方法較能在日常生活實踐的層次,看見異質元素間如何協商互動。
因此,本書先從高雄西南海岸多樣的自然本體生成過程,與牽涉到哪些行動者、服務於哪些目的,作為本書的出發點,來處理方法論的第一個課題。第二章〈異質元素複合體:打造海埔地的基礎設施作業〉,會以檔案資料為主,如政府檔案、海洋研究論文、海岸工程報告與報章雜誌等,理解海岸基礎設施的「作業」與「系統」,並服務於哪些特定「目的」,以此作為後續民族誌的分析框架。有別於將歷史當作背景,本章呈現的是海岸作為基礎設施關係建立的過程,尤其跨尺度與非人行動者的面向,分成三個部分說明:第一節探討戰後臺灣海岸開發簡史,描繪作為行動者的機構、法規、工程與技術;第二節說明臺灣西部各地海岸自然本體的生成,以物質、技術物、知識等面向切入,並說明自然現象元素組裝的網絡,如何與其所處的物質與社會過程共作,在不同脈絡與空間生成四種海岸自然本體。延續上一節的自然本體分析框架,第三節則聚焦高雄港十二年擴建計畫、南星計畫與洲際貨櫃工程,說明高雄西南海岸轉變成基礎設施的生成過程及特性。
第三、四章則是民族誌故事為主,分別說明各方異質行動者如何形塑海岸自然本體,及海岸基礎設施如何涉入與影響非人物種與在地社群的互動。第三章〈遷移變化的海埔地:動員行動者形塑自然本體〉,藉由居民、專家與官僚的描述,探討他們如何動員科學論述、土地情感與生活經驗協商海埔地狀態,及海岸基礎設施系統中不受人為控制的特性,來探討上述方法論的第二個課題。本章藉由三個面向來分析:一是藉由海岸地形的狀態,討論其狀態並非由治理方單向決定的工程,而是由包含海岸系統在內的不同行動者動員知識協商的暫時結果;二是情境式的知識與論述動員,說明動員過程如何連結到當下居民的處境、對土地所有權與來源的看法,及對未來與發展計畫的想像;三是經人為打造的海岸地形意外地生產出模糊的治理空間,中介在在地社群與國家的關係中。
第四章〈基礎設施的「縫隙」:海陸韻律與異質社群的喧騰〉,藉由描述泥沙、魚群、社群與採集分配,說明海岸基礎設施網絡的縫隙如何成為多樣社群實踐與互動的空間,來回應方法論的第三個課題。本章聚焦在採集的日常生活實踐面向,分成海/陸場域與採集分配進行討論。首先,我會描述高雄西南海岸的海/陸場域生成過程,原先泥沙作為海岸的模糊地帶,構成無法清楚劃分的水與陸域自然本體,魚群等非人物種得以棲身。但在當地環境經由基礎設施作業後,模糊的泥沙被排除,海陸的界線得以清楚劃分,原先物種無法存活,但卻棲居在海岸基礎設施的多樣場域中,在基礎設施縫隙中仍有物種生機,其中海/陸連結的韻律扮演重要角色。其次,則藉由在漁港旁的漁撈採集,說明在海岸基礎設施縫隙中形成的採集分配,一方面採集分配作為表現與維持社群關係的實作,但在海岸基礎設施的系統網絡中的海流與魚無法預知,使得關係維繫在朝不保夕的狀態中,可見人與非人物種交織在基礎設施網絡的過程。
最後第五章〈結論〉,歸納上述幾章的論點,提供經驗性與理論性意涵,及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