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張德聰
國外心理諮商教科書經常看到夫妻檔作者,如Johnson & Johnson、Corey & Corey,現實治療大師威廉‧葛拉瑟(William Glasser)及其夫人Naomi與兩名子女於1980年協助葛拉瑟編著《你在做什麼?成功改變自我、婚姻、親情的真實故事》(What Are You Doing?How People Are Helped Through Reality Therapy)一書,皆為心理諮商治療書籍夫妻合著之佳話,然而在台灣卻很少看到。智弘兄與淳斐嫂伉儷情深,既是同行又是同好,合寫本書《一次的力量:含攝華人文化觀點的一次單元諮商模式》,在我國可說是開創之舉,這是本書的第一項特色。
本書兼顧心理治療當前趨勢邁向短期心理治療,追求短而有效、兼容各派理論及實務的有效策略及方法,尊重當事人為其問題解決的專家,與當事人研商可行性的具體目標,與當事人共同合作,重視當事人的正向成功經驗,兼顧認知、行為與情緒,尊重當事人之感受為主觀真實、不拘限諮商次數,甚至一次性解決。作者從實務中發現心理諮商輔導的許多當事人都是一次性諮商,如果在此一次性諮商中未能得到適切協助,當事人可能會遭受更多挫折,甚至對諮商輔導專業灰心,因此發展出用一次的諮商力量以有效協助當事人的諮商模式,不僅需要,更是重要,此為本書的第二項特色。
心理諮商輔導當前趨勢之一是多元文化觀點,所謂一方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的心理學受到當地文化、歷史與環境的影響,諮商輔導人員與所有助人專業工作者,要常常自我覺察,覺察自己的個人經驗、專業經驗、價值觀、人格特質傾向、助人理論取向,甚至對某些事務的個人喜好,避免受到世代累積的「文化膠囊」的刻板影響。每一種文化皆有其正向特色,尤其中國文化傳統中並無所謂心理學,然而中國文學、哲學、宗教哲理等含攝西方心理學內涵是不言而喻的,例如:佛學與儒道觀點融合為禪宗,著名的禪宗公案禪詩,如宋代茶陵郁和尚寫的:「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而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六祖惠能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又如更早的中國詩詞常能引人頓悟,例如,唐朝王維(699~759)的「一興微塵念,橫有朝露身;如是睹陰界,何方置我人?礙有固為主,趣空寧捨賓;洗心詎懸解,悟道正迷津。因愛果生病,從貪始覺貧;色聲非彼妄,浮幻即吾真。」(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尤其〈終南別業〉末四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更引人無限禪意。智弘兄與淳斐嫂能於西方心理諮商輔導中導入中國文化之助人精髓,契合中國人之助人理念,此為本書之第三項特色。
在學術界,智弘兄曾擔任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系主任,且榮任台灣最早成立、廣受心理諮商輔導專業人員肯定的「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祕書長及理事長,代表其受到心理輔導諮商專業人員的肯定。淳斐嫂多年來從事心理諮商輔導實務,此模式深具心理諮商扎實的學術基礎與實務歷練,更具意義,此為本書第四項特色。
人如其文,文章常常是個人特質之顯現,甚至是潛意識之展露,與智弘兄相識多年,知其為人處世之謹慎、教學工作之認真、對專業之堅持與努力,尤其對心理諮商輔導工作之使命感,敬佩其賢伉儷對本書之戮力與盡心。基於前述四項特色,相信本書不僅可開拓我國心理諮商輔導之新領域,也必然成為我國心理諮商輔導工作未來趨勢之一,更可為包括心理輔導諮商治療、社會工作、犯罪防治、家庭輔導、學校輔導等助人領域的夥伴們共同參酌學習,謹為之序。
(本文作者現任「張老師」基金會董事長,曾任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理事長、中華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台灣生涯發展與諮詢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