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我的未來不是夢,不老傳奇正當紅
成大醫院院長/李經維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高齡世界來臨了!」
公共衛生進步、疫苗發展迅速、醫藥科技發達、社會安全提升、農業革命成功、營養狀態改善,使全人類在21世紀的平均壽命大幅延長。
如果說生命是一份禮物,我們萬萬不能糟塌了這一份恩賞。好好生活、健康度日,不只是一種權利、甚至是一種義務,每個人都不該拖累別人,更不應浪費了自己。
對健康的良好管理,使得子孫負擔減輕,也讓青壯者不會畏懼、歧視、嫌惡乃至逃避老化課題,形成正向循環,真正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熟齡、凍齡、逆齡,早已成為時尚用語;至今更有「吾齡」一詞廣為流傳;意思是:不管實際生理年紀多少,我說自己幾歲,就是幾歲!不會違和、也沒有上下限。
年齡議題,不該再被標籤化、汙名化,反而具有更多積極、正向的社會意涵。但是,這是需要努力經營與配套措施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正確的保健養生知識。
欣見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精心編纂完成《高齡者用藥與飲食保健實用守則》一書;這確實是契合時勢潮流的當紅議題。單看書名,就可窺見作者群的雄心與佛心。「雄心」是指醫師們期望包山包海,企圖將重要的面向,全部囊括在這一部寶典裡;「佛心」則是因為作者生怕熟齡長者會遺漏、怠忽,把他們當成小學生般,每個環節都不厭其煩地提點叮嚀,如同碎念的老媽子一樣,再三交代!
如果明白執筆醫師們的個人特質,就不難理解,本書何以能具有此番風貌:羅玉岱醫師,是其中堪稱最為雞婆、古道熱腸的傳道者。她的日常寫照,就是機鋒不斷的如珠妙語;文如其人,這份赤子熱誠,十足展現在導言文章裡;也正因著她不屈不撓的堅持,與軟硬兼施的敦促,才催生出這篇引介序文。盧豐華主任與張家銘主任,同樣具備教育家等級的執著與耐心,看診風格從容不迫、文火慢燉,聽任老病患叨絮家常、暢所欲言,每能讓長者的身心靈,獲得滌淨舒緩;在他們的筆下,將疾病生理與日常照顧的概念,有條不紊的解析,深入淺出、清新易懂。楊登棋醫師、孫健耀醫師和黃基彰醫師,則是熱血生力軍,透過童趣的插圖與活潑時尚的語詞,為生硬的醫學論述,加添生活化的糖衣包裝,將紛繁艱澀的醫療養生概念,轉換成為平易近人的科普知識,便於消化遵循。不過,最重要的是背後推手——楊宜青教授,指揮若定、一往直前,遂能排除萬難、付梓出書。
健康管理不僅只是醫師的職責,更多養生良方,是要經由病患自己努力配合與具體實踐,才能夠達標收效。換言之,「服務接受者」同時也兼具有「服務提供者」的角色。因此現代醫學高度強調「醫病共享決策」;唯有如此,方能事半功倍;當中關鍵的核心語彙,就是「自我照顧」這一理念。
醫療不斷進步,對於「醫療提供者」與「被照顧者」的知識水平要求,均日趨嚴格;民眾若不能與時俱進,入寶山而空回,就大大折損了新創醫療科技的正向效益。故此,基本的健康識能、與正確的用藥安全概念,已成為現代公民必須具備的生活素養。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合作無間、眾志成城,乃是此一作品背後重要的成功關鍵:一支特色專長各自殊異的混搭團隊,齊心編纂完成此書,其間必潛藏無數的協調、包容、與溝通,終能修成正果、雨過天晴,一切努力與汗淚,畢竟沒有白費!
藍格爾教授在匹茲堡進行的情境實驗證明:積極參與、積極生活、積極學習,就會讓受試者年輕至少20歲!也就是說,人會覺得自己老邁,往往是被動地、不覺中受迫而被決定的,當旁人都認定或暗示長者已經衰老,他們就會被制約而相信自己真的老了。孔子所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大概是最久遠、最具前瞻性的抗老心法。
本書一再闡述的重點,不是只有消極地吃藥看病、檢查治療;更不忘強調,積極地健康過活、規律養生、成功老化、活躍老化;其中更提醒,心態要年輕化,連經濟狀況也要善加規劃、用心維持穩健。
我們每個人都會老,所以,這是所有人都要共同面對、關注的議題;這不是「他們」的問題,而是「我們」的功課。當多數國人都懂得尊重、甚至期待、憧憬「熟齡生活」,才能形塑真正的「高齡友善、宜居社會」。群體若能夠走到這一境地,將是所有成員無比珍貴的共同資產。
本書難易適中、論點清晰、內容實用,不但有助於一般民眾汲取衛生教育知識,對於醫療人員,也可當作健康管理指引的武功秘笈!親愛的讀者們,且請您慢慢地品味賞析,必將大有斬獲。
推坑造福眾人
成大醫院社區健康中心主任/楊宜青
話說2019年2月接受當時成大醫院楊俊佑院長指示,擔任剛成立的高齡醫學部主任,便立即廣發英雄帖,招募天下英才,羅玉岱醫師就是我第一位,也是唯一成功網羅、最得意的一位的臨床工作與教育者。古道熱腸而接地氣的玉岱,初入醫學中心就不明究理地被我推坑接下重擔,負責開設線上學習課程。而有此緣起,也要歸功於經常互相推坑的推手——成大推廣教育中心辛致煒主任,雄才大略的他,為成大推展全新系列的磨課師課程。
根據衛生福利部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剛出版的《2020臺灣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透過健保醫療利用統計可觀察高齡者醫療利用情形,在2020年高齡者的健保門診就診率,65-74歲就99,655人/每10萬人,75歲以上都超過10萬人/每10萬人,健保住院就診率65-74歲、75-84歲及85歲以上,分別是1/7、1/5和1/3。由此,可以想見幾乎所有高齡者都會面臨到許多用藥的問題,無論是西藥、中藥、草藥,甚至各種「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保健用品,尤其隨著年齡增長,多重共病的比例更高,多重用藥的情形更無法避免。至於日常飲食保健、自我照顧需求,那就更不用說了,高齡者在長久的生命歷程中,累積歸納各種生活經驗、接觸各式各樣的訊息與親朋好友的推薦,每位長者都自有一套飲食生活用藥保健的邏輯,如何面對各種長者及其照顧者極大落差的健康識能,是高齡照護上非常大的挑戰。
所幸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的幾位優秀同仁:盧豐華醫師、張家銘主任、楊登棋醫師、黃基彰醫師、孫健耀醫師及羅玉岱醫師,藉由長久以來照護高齡者的過程中,累積了許多對於高齡者及其照顧者的觀察與實務照護經驗,加上本院柯玉珍營養師、黃千惠等藥師群,還有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師徐瑜璟、聯欣診所顏佐樺醫師及耆樂居家長照機構陳柔謙社區護理師等臨床照護夥伴,由羅玉岱醫師擔任主編,將深入淺出的線上「高齡長者用藥與飲食保健自我照顧課程」,再次轉譯成更淺顯易懂的科普版的高齡自我照護寶典,搭配線上課程更加實用的提供高齡者、高齡照護學習者更好的自我照護及學習工具,整體而言,就是希望能達到高齡者自主、全家人安心的照護目標。
本書完成後,我有幸成為首位閱讀者,除了提供一些吹毛求疵的小修正外,更驚豔於整個架構的完整與內容的豐富,編排符合高齡友善,感謝成大出版社願意推出此寶典,將有助於大幅提升高齡者及其照顧者的健康識能。
成大高齡醫學部,整合照護的最佳典範
成大醫學院藥學系副教授、成大醫院藥劑部主任/鄭靜蘭
讀完這本書後,腦海出現一句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是出自《詩經》的〈邶風.擊鼓〉篇,一般會被用來祝福新人,但原始的意思是兩位春秋戰國的戰士牽手互相鼓勵,除了不要戰死沙場外,還要一起活到頭髮變白。就如同要照護高齡長者,除了醫療人員提供的專業外,陪伴者的支持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我想這也是本書標題「自我照顧課程」的涵意。
從國內統計資料,大家都知道台灣即將在未來5年成為超高齡化的社會,但是我們準備好了嗎?本書雖然以疾病作分節介紹,但內文皆隱藏著「希望大家要好好看待高齡長者不同層面的問題」。我們部內有幾位藥師畢業於成大臨藥所及老人研究所,都受到盧豐華主任及張家銘主任指導,很早就接觸周全性老年評估量表,在老人科病房也一直有專責的藥師提供服務,因此,建立了醫藥整合照護的基礎;且在楊宜青院長著手開立高齡整合門診,就將藥師整合門診納入,並且給予獨立的空間,也一直期待藥師可以在醫師看診前完成病人諮詢,提供用藥建議,這些不但是對藥師的肯定及信任,也是我們未來想努力的目標。
在讀到藥師寫的章節時,突然有另一個感觸,除了臨床服務外,在學校也應該讓藥學系的學生思考未來在藥品開發上特別考慮高齡長者在藥品使用上的議題,例如特殊劑型,以提高服藥方便性及減少副作用等面向。
最後,很高興羅醫師邀請我寫序,每次看到她面對病人或是醫療人員總是滿面笑容,我想高齡長者看到她,又聽她說話,病都好了一半了。這本書的內容非常值得推薦為所有醫療人員在踏入高齡照護的入門書,編排的方式也讓一般民眾可輕易了解重點,尤其照護者或是即將成為高齡長者都應該仔細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