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皆知,三民主義乃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先生所發明,雖然距今已一個世紀,仍然是我國的最高思想指導原則。但礙於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的突飛猛進,尤其是三民主義教育從學校消失後,你問一下現代的年輕人,三民主義是什麼?答案絕對是「莫宰羊」。
作者出生在台灣,活到現在,見證了從所謂的威權時代演變到現在所謂的自由、民主,臺灣社會的問題,依然雜病叢生,究其原因,還是離不開民族、民權與民生這三大面向。作者願就個人所知,發行這本《新三民主義》,盼能喚起國人更普遍的認識三民主義,而對臺灣的進步能有實際的貢獻。
作者簡介:
榮中竹
1965年出生於台灣省高雄市,畢業於高雄正義工商夜間部。
1992年11月入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警員班已役組144期受訓,1993年7月結訓,8月7日分發至保安警察第五總隊服務,直至2000年2月1日再轉派至海巡署服務,於2017年12月2日辦理退休生效。
2021年4月6日曾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後因參選門檻過高因而作罷。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民族主義的重要
中竹認為,臺灣國高中歷史課綱,務必恢復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正统。為求中國统一,追求兩岸共同的悠久傳統文化歷史,兩岸務必加強繁簡體文字的融合與認識。至於中國以外其他的語言或文字,自然主張個人為求瞭解、學習其他國家文化和知識,鼓勵任何人自己去加強和突破。因為只要達成中國統一的偉大目標之後,中文自然能取代任何其他國家的文字,而通用於世界的標準。
再者,中竹認為,臺灣現在的政治、社會問題的一大要害,就是現在普遍的國人都缺乏了對民族主義的瞭解;尤其,臺灣標榜所謂的自由、民主與法治,其真諦都是出自於 國父所創的三民主義呀!所以,個人主張一定要將三民主義再度納入學校的教材裡面,而且最好是 國父講稿原版的三民主義。又有如臺獨政黨取代其他政黨得權時,不准其他政黨有違背臺獨的思想,就如同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三講中所說:好比高麗,也就是韓國,被日本征服了,日本現在就要改變高麗人的思想,所以高麗學校裡的教科書凡是關於民族思想的話,都要删去。如此,30 年後高麗的兒童便不知道有高麗了,便不知自己是高麗人了。
這就好比民進黨達全面執政後,要盡所有可能的完全去中國化,不承認自己就是中國人的翻版一樣,自别於兩岸同屬一個中華民族的同胞,而觀今兩岸實際問題,走向中國統一是勢在必行的趨勢,終結臺獨也是當務之急。
所以,本人在此向民進黨及所有主張臺灣獨立的人士呼籲,儘速放棄民進黨的臺獨黨綱,及所謂的臺灣前途決議文,以致民進黨實質上成為一個真正能為臺灣同胞再有正面貢獻的健全政黨,早日與島内各政黨協商、創造一個對中華民國實際上能儘速完成中國統一的偉大目標之條件與作為,繼續為將來中國統一後的民主自由做出最大的貢獻。在此同時,個人對全世界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概念,那就是不論是所謂的自由國家或共產國家,都有其各國的光明面與黑暗面,也就是我們所謂的台面上或台面下的人物。
個人認為,就單一國家或民族而言,真正面臨外國勢力的欺侮之下,全國軍民同胞都能萬眾一心,集中禦侮,那爾後國家的成功就不能只論台面上人物的功勞而已。那些在黑暗面的無名英雄也都應該列為台面上表揚,如此才能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終能戰勝、成功的大無畏精神;就如二戰時期的中國,之所以能全面抗日成功的過程,這樣才能展現一個真正團結的國家和民族的一個真正的高度。
所以個人在此主張,爾後不管是所謂台面上或台面下的人物,只要是為國捐軀者,都得被國家褒揚一面旌忠狀,當然,就算沒有為國捐軀,其對國家的功績有過於此,亦當得這面旌忠狀。
第一章 民族主義的重要
中竹認為,臺灣國高中歷史課綱,務必恢復中華民族一脈相承的正统。為求中國统一,追求兩岸共同的悠久傳統文化歷史,兩岸務必加強繁簡體文字的融合與認識。至於中國以外其他的語言或文字,自然主張個人為求瞭解、學習其他國家文化和知識,鼓勵任何人自己去加強和突破。因為只要達成中國統一的偉大目標之後,中文自然能取代任何其他國家的文字,而通用於世界的標準。
再者,中竹認為,臺灣現在的政治、社會問題的一大要害,就是現在普遍的國人都缺乏了對民族主義的瞭解;尤其,臺灣標榜所謂的自由、民主與法治,其真...
作者序
自序
首先,中竹就兩岸爲何一定要統一先做一番論述。因兩岸同屬中國人,屬同文同種,兩岸本就同一家,當然同屬一個炎黃子孫,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歷史告訴我們,這個民族在 孫中山先生及所有的革命烈士的共同努力下,誕生了中華民國;不幸的是這個國家未能在中山先生的有生之年完成統一全國。
後來,雖於民國17年由蔣中正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統一中國,然在當時,由於對 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未能完全充分瞭解的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國民黨人之間意見的分歧和成見,這在 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講稿中,亦曾提及到,導致後來的國共內戰而造成兩岸分治的事實,今天經過長達75年的分治至今,若兩岸能在當年的九二共識的基礎下,共同面對和平統一的問題,誠屬百姓之福。
況且,依照現今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下,兩岸終極就是要和平統一,以達當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真的,中國統一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看美帝操弄臺灣以對抗中國大陸,與日本軍國主義的復甦,再再顯示中國應儘速統一的重要性,大家要明瞭,維護世界和平與實現中國王道思想的天下爲公的理想,就落在我們這一代呀!中竹生在臺灣,祖籍在大陸,事實也就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更是實實在在的中國人。
但中竹爲何要出版這本著作?簡單講,就是實實在在的臺灣心、中國情,爲何呢?因中竹在臺灣生存了60個年頭,深知堅持臺獨、對大陸施行鎖國政策,對臺灣而言,只是一條走不出去的死胡同。所以,我們在臺灣所有的全體國人,應該要有立足臺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的偉大胸襟啊。
中竹於20024.9.1 于自宅
自序
首先,中竹就兩岸爲何一定要統一先做一番論述。因兩岸同屬中國人,屬同文同種,兩岸本就同一家,當然同屬一個炎黃子孫,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歷史告訴我們,這個民族在 孫中山先生及所有的革命烈士的共同努力下,誕生了中華民國;不幸的是這個國家未能在中山先生的有生之年完成統一全國。
後來,雖於民國17年由蔣中正領導的國民革命軍統一中國,然在當時,由於對 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思想,未能完全充分瞭解的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國民黨人之間意見的分歧和成見,這在 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講稿中,亦曾提及到,導致後來的國共內戰而造...
目錄
第一篇 新民族主義
第一章 民族主義的重要
第二章 自由、民主與法治
第三章 民族主義在臺灣
第二篇 新民權主義
第一章 國父原本的主張
第二章 民權主義在臺灣
第三章 復興中華傳統文化
第三篇 新民生主義
第一章 臺灣目前的經濟環境
第二章 土地政策
第三章 何謂民生主義經濟?
第四篇 兩岸融合發展
第一章 兩岸現實情況
第二章 中國統一首重兩岸融合
第三章 中國文字對兩岸融合的重要
第四章 臺灣年輕人在兩岸融合扮演的角色
結語:親中平美才是王道
第一篇 新民族主義
第一章 民族主義的重要
第二章 自由、民主與法治
第三章 民族主義在臺灣
第二篇 新民權主義
第一章 國父原本的主張
第二章 民權主義在臺灣
第三章 復興中華傳統文化
第三篇 新民生主義
第一章 臺灣目前的經濟環境
第二章 土地政策
第三章 何謂民生主義經濟?
第四篇 兩岸融合發展
第一章 兩岸現實情況
第二章 中國統一首重兩岸融合
第三章 中國文字對兩岸融合的重要
第四章 臺灣年輕人在兩岸融合扮演的角色
結語:親中平美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