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歇.即菩提
寶嚴山寶嚴禪寺宗務長 見輝法師
現代人生活節奏緊湊,環境複雜,精神容易緊繃焦慮,長期以來身心失調狀況百出。若要為無止盡的忙碌生活中尋一出路,禪修是一個好方法。正確且規律的禪修,可令狂心頓歇,身心受益。
然而,禪修是一持續的生命狀態,淺嚐輒止或偶一為之不過是附庸風雅,沒什麼大作用。禪是讓生命活得更踏實更深刻的方法,講究的是「站的住,站的長」。站的住,是契悟本心,當下銷億劫之倒想;站的長,則綿綿密密的保任功夫,使「究竟堅固」的首楞嚴心時時現前。
見壽法師慈悲開設達摩內觀打卡班,連續二十一天每日一小時靜坐內觀,且善巧說法開示達摩祖師血脈論、悟性論等明心寶典,使忙碌的現代人在法師手把手的引導下,養成正念、保持覺性。
這本冊子,即是見壽法師的禪修開示錄,深奧的達摩祖師論集,在其方便巧說下,化為簡單易學的禪法。字字真見,句句入心,晨起觀心聞法,實為豐盛之旅、心靈饗宴。見壽法師與予乃同門師兄,人如其名,見到他永遠笑容滿溢,猶遇無量壽佛。其住錫之樂禪林道場亦如其名,是快樂修行的道場。
今蒙法師不棄,為其二期達摩內觀班開示集作序,著實惶恐。
誠摯祝福樂禪林道場在見壽法師與見辦法師的慈悲領眾下,法緣殊勝,法務日增,四眾道業增進,如同《達摩血脈論》末云:「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釋見輝謹序寶嚴山寶嚴禪寺宗務長
見性佛常在 明心蓮花開
清無法師
世尊涅槃!歷時變遷,幾經波折,律、教、淨、密,譬如水久蟲生,法久必生弊端。而致眾說紛紜,各執己見,莫衷一是。唯我世尊,大智大慈,於靈山拈華、一指見月,破迷顯真,於教外別傳,唯此一心,唯此一事,而為恆常不變之教化也!故中國佛教之特質在「禪」,禪即是心,心即是禪,識此心者即是佛之知見,佛之知見即是如來。我東土初祖菩提達摩,涉水西來,亦是唯傳此心,唯此一事,以心印心,度化迷情而見本性。
達摩祖師曰:「三界混起,同歸一心,前佛後佛,以心傳心。」
二祖曰:「了常知故,言之不可及。」
三祖曰:「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四祖曰:「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
五祖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六祖曰:「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禪者,法門之秘要,諸佛之心髓,佛以心為宗,無門為法門,禪即是心,以心為宗,故曰禪宗。佛者,覺也,覺之唯在一心,心外更無別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是心是佛,是心做佛。
《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世尊拈華一笑,妙契斯旨,達摩西來,唯傳此心,不假階梯,單刀直入,令人當下識取自心,心外更無餘法,但離妄緣,即如如佛,故曰直指人心。人心本是佛心,心性還同佛性,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見此心者即見佛性,證此性者即成正覺,故曰見性成佛。此心非色非空,離名離相,言超四句,體絕百非,言詮所不及,文字亦徒設,從上以來,唯是以心印心,以心傳心,故曰教外別傳。
此法唯接最上根機,單傳佛祖心印,掃相歸宗,泯空絕有,直示心性,不設教相,是為不立文字。自從大法西來,東傳震旦,千八百年,象鳴獅吼,龍吟虎嘯,江河蕩漾,湖海翻騰,法門之盛,莫過於吾宗。
仁者善知識:今有見壽和尚尼法師,秉達摩大師禪法,穿針引線,假方便而接引有緣,開菩提之種於心地,是以《覺21》為題,倡行二十一日覺觀之旅,開萌眾生,發菩提覺悟之願,行當下覺觀之心,把覺悟落實於當下,常覺常照,覺行合一。仁者善知識:見壽和尚尼法師,引導大眾,踐行禪法,著成《覺21》,祈請山僧作序,山僧本是閒人,懶臥山林,智薄德淺,豈有一言半句于人乎!唯以報佛深恩,不負祖德,拿祖師家常便飯,說祖師常說的話,再拿來說說而已。是以境由心造,相由心生。一切的愛憎怨怒,都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心為本,心是源。
偈曰:「萬法不離心,修心在個人。」佛是自家珍,切莫外覓心。見性佛常在,明心蓮華開。三藏十二部,法法不離心。諸法唯心現,回歸清淨心。見性真佛心,離心外道人。開悟在當下,莫錯好時晨。
是為序。
時山僧 清無 幻游於閩山蓮花山 天開禪寺
作者序
與自己寧靜對話 以契無上心法
見壽法師
多數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緊張,不知道如何排解壓力,日復一日輪迴不已。在忙亂的生活中,如果能夠利用每天清晨片刻,在頭腦最清新、精神最飽滿的時候,先把心靜下來,為一整天的好心情與高效率打好基礎,接下來一整天保持著清晨的靜心和覺知,讓每個嶄新的一天如同重獲新生,這是最初希望能啟發眾生的因緣。
每天晨間第一抹智光升起,我們克服懈怠懶惰的習氣、承諾勇於改變的願力,安靜的上座,與祖師、聖者交心,放下俗事的塵擾,全然與自己相合。以二十一天不缺席的毅力,挑戰面對自我的「心地練習」,真正去看見自己的內心,觀察更深層的心靈深處,轉化自己的心念,接納更豐盛富足的生命狀態。不管是順心的旅程,或是糾結的矛盾……勇敢面對自己、深入心地,澈見我們的本來面目。
每個人都會走到生命的交接處面對選擇,每個人都會遇到生命的迷惘處需要覺醒,這二十一天藉由內觀、冥想,與自己寂靜對話,與覺碰撞出火花、與覺產生交流,回歸自性、突破煩惱,讓我們安住在覺醒的人生,面對未知隨時能做出最好的抉擇。
二十一天只是敲門磚,幫我們啟動內心泉源的開關,我們的生命將會產生一股強勁的力道,找到自己晴朗的生命。但是,唯有努力堅持,把習慣變成自然而然的行為,善用其心,要用的時候,我們能夠俗諦圓融;不用的時候,就回歸到這念真空法體當中,就能持續改變生命的步調、活出不一樣的甘甜自在。
習慣與自己的寂靜對話,我們已經走在回家的路上「與覺相合」。期盼所有見聞者,皆能心開意解,契入無上心法。
釋見壽序於二○二二年五月河南重渡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