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清基 序
林朝財董事長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也是一位滿懷愛心不斷回饋社會的慈善家。長年來不斷投入推廣體育公益活動,贊助教育事業發展,推動銀髮老人福利促進,推展傳統文化研究,是一位令人感佩、受人尊敬的大善人。一生廣種福田,不求回報,善行義舉,深植人心,讚嘆感人!
認識林朝財董事長,是在中華民國孔孟學會的大會活動中。本人發現林董事長雖是虔誠的基督徒,但是,他心胸格局非常寬廣,具有多元包容性,他以無私的胸懷,廣涉各大宗教教義及各大思想家的偉大見解。當他因社會贊助,而接觸了中華民國孔孟學會,發現二五〇〇多年前,孔孟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能涵蓋世界各大宗教的核心理念,令他敬佩非常。乃出資成立「財團法人慈祐教育基金會」,進而發願在新北市三芝區淡金公路五段,建制「慈祐儒院」,作為推廣孔孟儒學思想研究的重鎮。
林朝財董事長對中華傳統文化推廣的護持,令人感佩。一般人會以為他必出身書香世家,才有如此渾厚的文化素養,才會對孔孟儒學如此熱衷投入?但是,當您發現林董事長是一位九份在地人,清寒子弟出身,中小學靠打工上學,苦幹勤學,吃苦耐勞而才有所成就的技職人,您對他的尊敬會更是感動有加。的確,林董事長因家境清苦,從小自知只有努力上進、奮鬥不懈,才能翻轉人生。因此,他從國小到瑞芳初工土木工程科畢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後來半工半讀考上淡江英專夜間部,及政大企業管理專班,皆是在白天工作,晚上上課情形下完成學業。此種在職進修、終身學習的精神,誠為我們年輕後輩的典範。他有今天的事業成就,他也歸因於自己的強烈自我需求,不服輸的個性。他積極上進,探索新知,使他能增長專業知識能力,不會被時代潮流所淘汰。他自許因大量閱讀習慣,使他思想能跟上時代需要,或許,「勤學有功,開卷有益」,在他身上我們找到了見證。
林董事長的奮鬥人生歷程,是非常感人肺腑的。他證明一個人成功,絕對不會是偶然的。今天,這本回憶錄的問世,會讓許多處於困境,生於貧困家庭的孩子,感到振奮而會力求上進。看到他騎著腳踏車,送木材、挑磚頭、扛水泥的勞力辛苦工作,相信不是一般年輕人能承受的考驗;看到他努力苦讀為求好成績,為怕疲倦不小心打瞌睡睡著了,竟然讀書時是在油燈下腳泡著水,挑燈夜戰不敢鬆懈之勤學奮發精神,確可和古代蘇秦「懸樑刺股」,和匡衡「鑿壁引光」之苦讀精神相比美。讀來令人感動,想必對一些嬉荒課業、遊手好閒,不知長進的年輕人,會有很大的啟示作用。的確,「萬丈高樓平地起,英雄不怕出身低」,當我們看到林董事長今日之成就,更會覺得他的清寒出身是多麽令人感佩。誠如亞聖孟子所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林董事長的奮鬥人生回憶錄,確實是今日我們年輕人的一本可以勵志的好教材。
林董事長具有光明思想,凡事正向思維,這是他為人處世成功的另一要訣。他一直自信自勉,認為在人生的高山或低谷中,時時相信只要奮發向上,勇往直前,追求突破,就可以讓明天的我比今天的我更好。他甚至也認為「貧窮是激勵我成功的動力」,他自小就扛起家計責任,十三歲就兼三份工作,早上在上課前一份,下午放學後,再兼二份工作。他勤奮打拼,不怕吃苦。他樂於工作,他樂在學習,在他人生字典中,從沒有「失敗」、「做不到」這個名詞。他一生堅持永不放棄成功的信念,使他得以完成今日的一切事業成就,和慈善宏願。
其實,林董事長最令人感佩的地方,是在他事業成功之後,他願意回饋社會,不管是宗教推展、學校教育、體育活動、文化發揚、慈善公益,他均不落人後。他懂得「飲水思源」,所謂「吃水果拜樹頭,飲水思源頭」。他為了感念他的母校「瑞芳高工(初職)」當年沒催繳他欠學雜費新臺幣三百元,在他事業有成時,他「受人點滴,湧泉以報」,他捐款一百萬元給他母校,作辦學教育基金,令人感佩。他又因求學時代打赤腳上學,鍛鍊雙腿好腳力,在中小學都是田徑一〇〇公尺、二〇〇公尺賽跑比賽冠軍。他了解體育運動可磨練一個人的求勝鬥志,體育力也是國力。因此,他四十多年來長期投身運動協會,拓展體育外交,出錢出力,為國爭光。他受聘為體育會理事主任委員,贊助跆拳、空手道、自由車……等各單項運動項目之推展,對體育界貢獻很大。
林董事長也長期捐款贊助教育文化團體,包括中華民國孔孟學會、嶺東科技大學發明展、建國中學樂旗隊、秀朗國小歌仔戲班表演、新北市永和國小、中和國小、屏東縣塔樓國小、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等。也長期擔任學校家長會長,出錢出力,幫助學校校務發展,不落人後。
或許,林董事長深諳「施比受更有福」的奧秘哲理,因此,他的慈悲善行義舉,永遠不會停止的。只要對方有需要請求,他衡量其合理性及必要性,常會盡量給人方便的。對人如此,對宗教他更肯付出。他曾提到,在摩門教受洗之後,每年都會捐款給教會。神奇的是,只要某年度捐特別多錢,隔年卻會賺更多的回來。也許是神的眷顧,也是神要他來見證「施比受更有福」,確是一大不可懷疑的真理吧!正如林董事長所言,不要計較眼前的利益,循著善念與誠意,去做該做的事。得著神的眷顧,才是最大的福分,令人感佩又感動。這個社會,因為有他,會更溫馨美好,祥和感人!
本人因服務於教育學術與行政界四十餘年,深覺出身技職學校的孩子,都是一般家境較為清寒貧苦的孩子,從小受到的應有關照比較少,是社會中較為弱勢的一群。雖然,他們會因社經背景較不利,在求學歷程中,往往會輸在起跑線上。但是,只要好好鼓勵努力上進,終身學習,他們也可以贏在終點線上。林董事長,是瑞芳高工初職部畢業,是典型的職校弱勢生,但是他沒有放棄自我,在當年艱困環境下,他仍繼續半工半讀,完成了淡江英專,及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班之學業。終身學習的繼續進修,讓他獲得了與時俱進的專業新知,讓他成功創業,成就他人生的高峰經驗。他是一位傑出的技職學校出身成功企業家的典範,可作為技職學生追求終身教育學習的楷模。林朝財董事長這本「勤以興家 儉能濟世」的回憶錄,相信不僅對一般社會大眾具有推薦參閱的價值;對一般技職學校的學生更是具有引領奮發、啟迪鼓勵的作用,殊值推介分享。再度對林董事長的一生奮鬥成就,和奉獻回饋社會的慈悲心願,致上最高的敬意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