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
有 1 項符合
武藝傳承:香港葉問詠春口述歷史 (電子書)的圖書 |
|
$ 536 ~ 720 | 武藝傳承:香港葉問詠春口述歷史
作者:李家文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1-12-30 語言:繁體書 ![]() |
|
由電子與中子、質子所組成的原子,是物質的基本單位。相對於中子和質子所組成的原子核,電子的質量顯得極小。質子的質量大約是電子質量的1836倍。當原子的電子數與質子數不等時,則該原子會帶電;稱該帶電原子為離子。帶正電的離子叫陽離子,其電子數小於質子數;帶負電的離子叫陰離子,其電子數大於質子數。若物體的電子數不等於質子數,導致正負電量不平衡時,則稱該物體帶靜電。當正負電量平衡時,稱物體的電性為電中性。靜電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用途,例如,靜電油漆系統能夠將瓷漆或聚氨酯漆,均勻地噴灑於物品表面。
電子與質子之間的庫侖力能促使電子被束縛於原子內部,因此為束縛電子。兩個以上的原子,會交換或分享它們的束縛電子,這是化學鍵的主要成因。當電子不再被束縛於原子內部,而能夠自由移動於原子以外的空間時,則稱此電子為自由電子。多個自由電子共同移動所產生的淨流動現象稱為電流。在許多物理現象裏,像電傳導、磁性或熱傳導,電子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移動的電子會產生磁場,也會被外磁場偏轉。呈加速度運動的電子會產生電磁輻射。
根據大霹靂理論,宇宙現存的電子大部份都是生成於大霹靂事件。但也有一小部份是因為放射性物質的β衰變或高能量碰撞而生成的。例如,當宇宙線進入大氣層時遇到的碰撞。在另一方面,許多電子會因為與正子相碰撞而互相湮滅,或者,會在恆星內部製造新原子核的恆星核合成過程中被吸收。
在實驗室裏,像四極離子阱一類的精密尖端儀器,可以長時間束縛電子,以供觀察和測量。大型托卡馬克設施,像國際熱核融合實驗反應爐,利用磁場來約束住高熱電漿中的電子和離子,藉以實現受控核融合。無線電望遠鏡可以用來偵測外太空的電子電漿。
電子被廣泛應用於電子束焊接、陰極射線管、電子顯微鏡、放射線治療、雷射和粒子加速器等領域。
維基百科
一代宗師葉問,由佛山獨闖香江武林,教拳授徒,逐步將詠春拓展到不同社群。如今「葉問詠春」被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足以肯定葉問終生傳揚詠春文化的重大貢獻。到底葉問一生武藝,如何代代傳承?又怎樣從香港發揚光大,繼而推及全球呢?
本書探尋葉問在香港教授詠春拳術的蹤跡。全書分三章,首章先從舊相片、報章雜誌、廣告及書信中,梳理葉問詠春的流播與發展;第二章追蹤葉問詠春傳承系統,分述葉問兒子、徒弟如何藉著傳承和保育,讓葉問詠春的精神長存,影響力遍及全港以至海外;第三章分別討論電影的創作與真實,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題材紀錄片的製作上,葉問詠春作為題材的成功之處,並剖析各種製作考慮與拍攝上的重重困難,讓讀者就現今文化保育發展有所啟迪。
作者簡介:
李家文,畢業於香港樹仁學院(現正名為香港樹仁大學),及後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取得碩士及博士學位。曾獲選參加美國國務院學者交流計劃,成為SUSI(The Study of the U.S. Institute on Journalism and Media)項目新聞與傳播訪問學者。現為香港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系主任、大學外務統籌、專業應用副教授。
曾在新聞行業全職工作十多年,現主理新聞教育工作,同時兼顧傳媒和研究等範疇,包括為《信報》撰寫專欄。曾主持電台及電視時事節目,擔任電視台駐北京新聞中心主任、港聞組及中國組助理新聞採訪主任,以及新聞主播等職務。
自2013年起接觸葉問宗師的後人及徒弟徒孫,展開「葉問詠春」研究。2018年與學者合作「詠春的傳承與保育」項目,獲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以文字及視像記錄探究「葉問詠春」,執導探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紀錄片《守道》。其他執導的紀錄片,包括研究傳媒發展的《記錄時代》及《撼動》。著作有《國民身份與採訪衝擊》、《新聞與傳播系這條路──選校入行參考》及《新聞是歷史的畫面──香港的電視新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