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的文法》對西方思想、文學、宗教和歷史中的創造觀念進行了意義深遠的探索。作者斯坦納反思了我們談論初始的不同方式和瀰漫于千禧年末人類精神中的“疲勞”,以及我們在討論西方藝術和文化終結時那持續變化的語法。以其眾所周知的優雅風格和廣博深邃的知識,斯坦納深入探討了人類精神的驅動力和我們對西方文明不斷延長的午後陰影的感知。
通過漫談希伯來聖經、科學和數學史、海德格爾的本體論和保羅·策蘭的詩歌等不同主題,斯坦納考察了人們在20世紀是如何對未來時態(希望之存在)的合理性和可信性產生懷疑的。斯坦納認為,技術和科學可能已經取代了藝術和文學,成了人類文化的驅動力。然而,他也告誡我們,這一切的發生都是以重大損失為代價的。僅靠技術和科學的力量,無法闡明有關價值、信仰和意義等人類無法迴避的問題。
喬治·斯坦納(George Steiner,1929—2020),出生於法國的美國籍猶太裔思想家、作家、翻譯理論家和文藝評論大師,曾先後任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劍橋大學、日內瓦大學、牛津大學、哈佛大學等知名學府,並獲法國政府榮譽騎士勛章、比利時皇家學院阿爾伯特國王勛章、杜魯門·卡波特文學終身成就獎等諸多殊榮。主要代表作有:《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1959)、《悲劇之死》(1961)、《語言與沉默》(1967)、《藍鬍子城堡:重新定義文化的註釋》(1971)、《巴別塔之後》(1975)、《海德格爾》(1978)、《希特勒的聖克里斯托堡之途》(1981)、《真實的臨在》(1989)、《造物的文法》(2001)等。
段小莉,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比較文學和翻譯學。在《中國翻譯》《外國語文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代表作為《在轉換生成語法和薩丕爾-沃爾夫假說之間——論喬治·斯坦納闡釋學翻譯理論的源起》(《中國翻譯》2020年第3期)。
于鳳保,浙江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現任江蘇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主要為大洋洲英語文學、莎士比亞戲劇和文學認知研究。主持相關課題近10項,發表論文近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