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芸(471—529),字灌蔬,南朝梁文學家。從小奮發圖強,博覽群書。《隋書·經籍志》雲:“《小說》十卷。梁武帝敕安右長史殷芸撰,梁目三十卷。” 此書至宋代尚存,《宋史·藝文志》《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都著錄為十卷,然不幸在元代已經亡佚。至明代,晁瑮《寶文堂書目》著錄有《殷芸小說》,未言卷數。其後祁承爜《澹生堂藏書目》雲:“《殷芸小說》二卷,一冊。”晁氏所見,或也是兩卷本《小說》。至於為輯本抑或是原書存兩卷,則無從得知。迨清,錢曾《述古堂藏書目》著錄“《殷芸小說》一卷”,從佚名《唐書藝文志注》“今存《續談助》中一卷”來看,概亦是自《續談助》抽出,單獨列為一卷。嚴格意義上來說尚不能謂之輯本。真正*一個輯本應是魯迅先生《古小說鉤沉》(《魯迅全集》第八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中所輯《小說》,共輯錄134條。此後余嘉錫先生、唐蘭先生均有輯本。
三者之外,目前最流行輯本乃周楞伽先生《殷芸小說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周輯本是在魯迅、餘嘉錫兩人輯本基礎上所作,共有163條。周輯本之貢獻主要在於對《小說》所作之注,其對人們解讀原文有很大禆益。但該本缺憾亦較多,如多有隨意增補文字之嫌、所用底本多有不恰當者、諸多注釋值得商榷、其解說往往多揣測之語等。因周《輯》中所存問題較多,故此次進行了重新整理。本書在周《輯》基礎上,刪除其中簡單注釋,對每一條進行補注、說明,以使人們在引用是書時,避免裡面錯誤。同時對與《小說》所載內容之來源、對後世之影響等諸多方面進行補說,以使人們對此書有更好之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