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世貓的花園》是一部童話式小說。貫穿全書的是一項古老的象棋比賽活動,該項比賽在一個地中海城市每十年舉辦一次,在無名者的敘述中穿插交織十二個寓言式童話故事。
漁夫在海上捕魚,被捕的魚吞食了漁夫的胳膊並掛在漁夫身上,胳膊在魚嘴裡的漁夫與嘴裡吃着漁夫胳膊的魚逐漸融為一體,漁夫愛上魚在吞食他時身體增加的重量,但是沒有人能夠看見吃了漁夫胳膊、長在漁夫身上的魚;一周當中的海,水當中的星期二,行走者中的黃貂魚,游水者中的貓……這是給聽話的人的繞口令,每天晚上只有一輛車開往鯉溪,但它已經開走了,這是給永遠也到不了鯉溪的旅客的信息;對人類恐懼,卻抵擋不了對世界的好奇,經歷提心弔膽之後才勇敢起來,這是一隻無畏的刺蝟的遊逛筆記;行走在狹長暗道里的年輕人,在抵達光亮的時刻卻失去了視力,在沒有光的地方,里裡外外他始終獨自一人;還有像鼬一樣的小動物,安家寄居在托缽僧腰帶夾層中,用自己的爪子像彈吉他一樣來來回回撓他的皮,咬他的肉,讓人體味着時刻會出現的撕扯與洞穿的疼痛;又如一種類似鬱金香的植物“紅蠑螈”,人們一旦吃了就永遠不能撒一個謊,等等。故事背後指向的是人類不可逃脫的不幸、絕望,甚至黑暗,還有幸福的時刻。
說給大人的童話故事,其實更像是童話故事。小說語言如囈語一般,經常被撕裂、顛覆、重組,在一個故事中又講述另一個故事,相互滋養,元素周期表一般的講故事的方式,又充滿了謎題。整部小說就像是一團由夢組成的紗線,在展開的過程中相互糾結纏繞在一起,作者用無法辨認的思想表達無法言說的情感。我們只能一路撿拾作者言語的碎片,試圖窺探謎題后隱藏的冰山世界。
比爾蓋·卡拉素(Bilge Karasu,1930—1995),土耳其著名文學家、語言藝術家、符號學家,也是精通六七種語言的譯者,享有“土耳其文學聖哲”的美譽。1963年憑借譯作《死去的人》(The Man Who Died)獲得土耳其語言協會翻譯獎;1971年憑借《長日之夜》獲得賽義特·法義克短篇小說獎;1991年憑借《深夜》(Gece,英文版)獲得美孚天馬文學獎,該獎項致力於各國優秀文學作品的翻譯與推廣(賈平凹的長篇小說《浮躁》曾摘取過該獎);1994年憑借《既不是沒有書,也不是沒有貓》(Ne Kitapsz Ne Kedisiz)獲得賽達特·錫馬威基金會文學獎;2004年《離世貓的花園》(英文版)獲得美國國家翻譯獎。
卡拉素的所有作品,包括他去世后出版的《六個月的秋天》(Alt Ay Bir Güz,1996),由芙菘·阿卡特勒主編的《污水池或者貝依奧魯》(1999)與《雜記》(1999),賽爾達爾·索丹主編的《沉默者》(Susanlar,2009),哈魯克·阿克爾編著的《給哈魯克的信》(2013),以及童奇·塔揚奇編著的《翻譯詩集》(2014)等,共十四部。
對於想要研究比爾蓋·卡拉素文學作品的讀者,我們誠意推薦集自兩次研討會的精選論文集《閱讀比爾蓋·卡拉素》(Bilge Karasu鈥檡u Okumak鈥櫍喟骸ぱ巧程刂鞅啵?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