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倫理困境起於人類的苦楚,最重要的是,我們的首要責任是同情,感同身受人類的痛苦、失望、困惑。
我們跟倫理難題角力,切勿帶著怒氣、恨意、私見,而是眼中含淚。
聖經的世界觀認為人類是奇妙而有瑕疵的傑作,而不是隨機產生、自我複製的有機體;這世界觀對社會上軟弱低微的人,兼具贊歎、尊重,同感、愛護;這世界觀認真看待人體的物質結構,同時指向更廣大的實在、更深切的療癒,還有超越死亡的盼望。
人可以複製、六十三歲生孩子、安樂死醫生定罪,這些標題背後的困境,跟人人都有關係。
醫藥科技能做什麼、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影響個人生活、家庭、社會。
懷亞特在這本書裏,以時下醫學倫理的思想為背景,探討生命的開端、終結所涉及的問題:不育治療、遺傳學、流產、殺嬰、臨終兒、安樂死、借醫自殺。他寫作本書,深信聖經的人性觀指引前路;建議基督教的醫護專業人員、一般人、教會,可以怎樣應付面前的挑戰、契機。
作者簡介
懷亞特
倫敦大學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新生兒科的教授、顧問醫生,基督教醫護人員協會醫學研究小組(Christian Medical Fellowship Medical Study Group)的主席,羅林森大人胎兒知覺議會委員會(Lord Rawlinson’s Parliamentary Commission on Fetal Sentience)的成員。
懷亞特教授身兼三重身份,是科學家,既專業,又博聞;是基督徒,堅守那源遠流長的基督教文化傳統;是人,有人免不了的個人弱點。而全書從頭到尾,懷亞特都是一樣的誠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