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硬頸精神 內容簡介
「客家人」,千百年來不斷的遷徒墾拓,自然而然形成處處為客處處是家的族群,無論所遷移的環境如何險惡,始終堅持要把祖先的語言和文化傳承下去。客家先民為尋求生活環境的改善與安定,不斷的自中國大陸中原地區向南遷徒,長期下來鍛鍊出堅忍的毅力與硬頸的精神,才能挑戰惡劣之大自然環境繼續生存繁衍,乃至如今枝繁葉茂遍布海內外。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江彥震
籍貫:
台灣省桃園縣
學歷:
中國文化大學企業管理系學士、新聞研究所碩士
現職:
中華世界民族和平展望會 秘書長
中華福建閩西客家文化交流協會 副理事長
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 副秘書長
台北市永定縣同鄉會 總幹事
台北市《客家雜誌》顧問
龍岩市《環球客家雜誌》簽約作家
經歷:
中國時報行政 主管
世界客屬總會文宣部 主任
香港文匯報 台灣時事評論員
中國評論新聞 台灣時事評論員
立法院劉盛良委員辦公室 主任
台北市中原客家崇正會 顧問
新北市客家事務局 顧問
台灣客家筆會常務監事
著作:
《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世界客屬總會出版)
《太陽昇起的地方》
(水牛出版社)
目錄
序 01
自序 02
∣客家精神在台灣
復臺名將 ― 劉國軒 14
民族英雄 ― 劉永福 20
愛國詩人 ― 丘逢甲 29
抗日烈士 ― 羅福星 33
抗日烈士 ― 吳湯興 41
抗日烈士 ― 姜紹祖 45
台灣抗日領袖第一人 ― 徐驤 51
台灣抗日第一猛 ― 林少貓 57
抗日烈士 ― 簡大獅 63
鐵國山總統 ― 柯鐵虎 68
台灣新文學之父 ― 賴和 77
台灣音樂先驅 ― 鄧雨賢 81
原鄉人 ― 鍾理和 85
音樂家 ― 江文也 91
鐵血詩人 ― 吳濁流 97
足球王 ― 李惠堂 103
一代良醫 ― 徐傍興 109
台灣福爾摩斯 ― 楊日松 121
臺灣肝病之父 ― 宋瑞樓 127
客家精神領袖 ― 吳伯雄 134
山高難遮日 ― 馬英九 141
客家文經交流協會創會長 ― 饒穎奇 147
客家典型 ― 劉盛良 153
大導演 ― 楊德昌157
著名水墨畫家 ― 江明賢 161
漫畫家―劉興欽197
∣客家精神在大陸
三箭定天山 ― 薛仁貴 174
嶺南第一人 ― 張九齡 181
出將入相 ― 郭子儀 189
文起八代之衰 ― 韓愈 193
先天下之憂而憂 ―范仲淹 199
一代儒宗 ― 歐陽修 206
四書五經 ― 朱熹 210
正氣歌 ― 文天祥 216
大思想家 ― 王陽明 220
民族英雄 ― 袁崇煥 227
太平天國 ― 洪秀全 231
天國奇男子 ― 石達開 239
中興名臣 ― 曾國藩 245
偉大的革命家 ― 孫中山 253
學貫中西 ― 梁啟超 274
客家溯源 ― 毛澤東 280
八百壯士團長 ― 謝晉元 288
厚黑教主 ― 李宗吾 294
唯物史觀史學先鋒 ― 郭沫若 300
全國最博學之人 ― 陳寅恪 305
顧全大局 ― 葉劍英 310
改革開放 ― 鄧小平 315
十大元帥之首 ― 朱德 322
共青團教父 ― 胡耀邦 327
愛國企業家 ― 胡文虎 332
閩西客家外交大使 ― 曾耀東 338
∣客家精神在海外
蘭芳共和國 ― 羅芳伯 348
吉隆坡開埠功臣 ― 葉亞來 356
中國葡萄酒之父 ― 張弼士 361
客家學鼻祖 ― 羅香林 368
圭亞那首任總統 ― 鍾亞瑟 374
模里西斯建國功臣 ― 朱梅麟 377
雙人飾一角的革命人生 ― 胡志明 381
抗日名將 ― 張發奎 388
加拿大前總督 ― 伍冰枝 393
思鄉曲 ― 馬思聰 400
取諸社會用諸社會 ― 田家炳 406
新加坡建國之父 ― 李光耀 413
世界客屬懇親會創辦人 ― 黃石華 421
客家楷模 ― 姚美良 427
泰國前總理 ― 丘達新 431
亞洲臺灣客家總會創會長 ― 鍾仕達 439
大馬丹斯里.拿督 ― 吳德芳 447
∣客鄉風情
客家興學典範 ― 明志書院 453
臺灣客家義民信仰重鎮 ― 新埔 457
臺灣唯一客家漁港 ― 永安漁港 464
潛龍在潭 ― 龍潭 469
仙草之鄉 ― 關西 475
賞桐重鎮 ― 南庄 481
校長夢工廠 ― 鳳林 487
黑珍珠的故鄉 ― 佳冬 494
萬巒豬腳厡產地 ― 萬巒 502
鹿港的客家遺跡 508
汀州客在臺灣 514
東方夏威夷 ― 北海 522
客家祖地之一―三明 526
粵港澳後花園 ― 賀州 532
海南島的客家人 538
武夷山的客家人 544
序
自序
硬頸精神
「客家人」,千百年來不斷的遷徙墾拓,自然而然形成處處為客處處是家的族群,無論所遷移的環境如何險惡,始終堅持要把祖先的語言和文化傳承下去。客家先民為尋求生活環境的改善與安定,不斷的自中國大陸中原地區向南遷徙,長期下來鍛鍊出堅忍的毅力與硬頸的精神,才能挑戰惡劣之大自然環境繼續生存繁衍,乃至如今枝繁葉茂遍布海內外。
這群由黃河文化孕育出來的漢人,飲過黃河水的民族,他們的血液裡有著堅毅深沉、無畏無懼和刻苦耐勞的優良品性。漂泊的生活也促使了客家人團結自保,性格傾向於內聚、保守、封閉,一直到今天仍然保存著自己的傳統精神、文化禮俗和語言,十分的節儉和固執。艱困的生活使得客家人養成了所謂的「硬頸精神」,換句話說,就是刻苦耐勞、勤奮、努力、獨立拚鬥、不屈不撓等精神特質。有人說,客家人比其他族群的人更具有中國人的特色。美國學者韓廷敦教授( Eus Worth Hungtintion )說:「客家人是中華民族的精華」;英國傳教士艮貝爾( Geonge Canpeel )說:「客家確是中華民族裏最顯著,最堅強有力的一派」。
客家人自中原南遷,遠離原鄉在人生地不熟的他鄉落地生根,艱辛創業事跡,是華人在異地謀生的經典寫照。客家人勇於開拓及克服逆境苦難的精神,在世界各地逐漸累積了豐富的成果,成為當地創業成功的典範。歷史上客家人,在各個領域為人類作出了良多的重大貢獻,充分顯現出刻苦耐勞、奮勇進取的精神。我們緬懷先賢之餘,除了引以為榮之外,須繼續傳承傳統奮鬥的客家精神及優良的美德,還須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脈動,以寬闊的胸襟看待各種事物的演變,務求開拓視野求取更大的創新與進步。也應該接續作出本身的貢獻,以便讓下一代也能分享這一代的成果並付予使命,讓客家的血脈生生不息的流傳下去。
所謂「客家精神」,有學者認為不夠具體,而提出用民性、品格、民風、特性、風尚、品德、品質,氣質等比較具象詞彙的見解。但客家精神是經由歷史嚴酷的淬礪,鍛鍊所打造出來的。客家歷史即是客家先民的流浪史、奮鬥史、拚搏史、創業史。為了生存、發展,長期的遷徙、流浪,顛沛流離,逐步地擺脫了中原「安土重遷」和「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保守觀念的束縛,樹立起「四海為家」「處處是家」的新思想。
今天的客家人是經由長期的顛沛流離,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而必須奮力與自然和社會抗爭,努力打拚的倖存者,就是這些敢於拚搏、敢於冒險進取的強者,他們終於到了彼岸,獲得新生和發展。在台灣由於特殊的歷史演變的背景與環境的因素,客家精神亦可被稱為“義民精神”。
孫中山推翻滿清所領導的十次革命,乃至最為慘烈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多為客家子弟。毛澤東在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政治報告中說:「中央蘇區(贛南、閩西)是全國蘇維埃的大本營。」而贛南、閩西正是客家的大本營。紅色根據地界幾乎是與客家區域重合,從當時的紅四軍(朱毛紅軍)的隊伍組成人員來看,其重要領導人和紅軍戰士大部分都是客家人。客家兒女善於戰鬥、敢於戰鬥,堅苦卓絕、百折不撓、不怕犧牲,敢於獻身的英雄氣概和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錚錚鐵骨,正是客家精神一脈相承,在中國革命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光大充實昇華的結果。
近百年來,有關“客家精神”或“弘揚客家精神”的口號在客家界被喊得震天價響,似乎“客家精神”的概念與意識已獲得客家族群及其他族群普遍的肯定。至於“客家精神”這個名詞是什麼人在何時首先提出,文獻上並沒相關的記載。
所謂“客家精神”的內涵究竟何所指?一般人刻板印象中的「客家人」,是勤勞節儉,刻苦耐勞,並具有擇善固執,堅忍不拔的「硬頸精神」。但是在外國人眼中的「客家人」又是如何?日本過去一直蓄意併吞中國,所以對中國有最深入的研究。日本人山口縣造寫了一本書叫作《客家與中國革命》,其中有一段對客家的評語是這樣寫的:「客家是中國最優秀的民族,他們原有一種自信與自傲之氣質,使其能自北方胡騎之下,遷到南方,因此,他們的愛國心,比任何一族為強,是永遠不會被征服的。其後又受到海洋交通環境之影響,養成一種島國人民之熱血與精神…翻開數百年之中國歷史,沒有一次政治變動,是與客家人無關的。其中最顯著的例子,當推洪秀全所領導的太平天國革命,幾乎全部參加革命的將領,都是客家人。其次是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除了其本人乃客家的後裔以外,其他主要助手,亦有許多是客家人。可以說,沒有客家,便沒有中國革命,換言之,客家的精神,是中國的革命精神…」
英國傳教士堅根倍爾,在中國傳教數十年,曾獲「中國通」之譽。他在汕頭英國人召集之宗教會議中,有如下一段之演講詞:「客家人比城裏人勇敢,富有獨立力行的氣慨,渴愛自由。滿州人入主中國,客家人降服最遲,其後且曾屢次起兵反抗,第一次乃距今稍久之太平天國革命,第二次是這世紀中新近的事,即辛亥革命是也。」英國人巴素博士,為研究南洋漢族淵源掌故之權威學者,著有《馬來亞華僑史》。該書第五章「馬來各邦華僑」中,亦有數段關於客家開闢各礦之記載,其評語云:「客家僑民,素來被認為是具有急進與獨立見解聲譽的民族。」
美國人韓廷敦,是現代人文地理學權威教授,歷年主持《美國地理學會雜誌》刊物,並曾特約客家問題專家羅香林教授撰寫客家文章多篇,著有《自然淘汰與中華民族性》一書,其中有一段評語為:「有數約百萬以上的客家人,因從事貿易而居留於南洋群島及歐美各國,客家的名稱,英文是『 HAKKA 』,在人類學上已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客家人的重要特性,就是能夠刻苦耐勞和團結,惟其如此,故在工作上常佔優勢。
因為他們能團結,故能以少數外地人的身分,在當地生存和繁衍。客家人很注重武技,每一個市鎮都有練武習藝的團體。他們所以要注重武藝,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自衛,因為客家轉徙萬里,沿途難免受到搶奪。」英國學者愛德爾說:「客家民族是牛乳中的乳酪。客家人剛柔相濟,有一種不侮弱小,不畏強暴的特性」;日本竹越三郎說:「台灣客家人最為開化,最頑強,最富民族意識,是不易統治的民族,他們的團結力尤為驚人」。
英國侵略中國的時間最久,對中國研究的時間也最長最深入,對中國的瞭解當然也最深刻。英國人愛德爾著《客家人種誌略》、《客家歷史綱要》兩書綜合評語云:「客家人是剛柔相濟,既剛毅又仁愛的民族,而客家婦女,更是中國最優秀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客家民族是牛乳上的乳酪,這光輝,至少有百分之七十是應該屬於客家婦女的。」英國人史錄國,為世界著名人種學家,著有《中國東部和廣東的人種》,其書中之評語:「客家地區教育最為發達,客人有刻苦勤勞種種優點。」,「中國最衛生、勤勞和進化的民族,就是客家人。」
《客家風情》雜誌曾指“客家精神”即勇於開拓、艱苦創業、勤儉質樸、革命進取、愛國愛鄉、誠摯團結、敬祖睦宗等優秀品格。廖楚強在其著作《客家民系的形成與客家精神的發展》一書中說:客家精神的支柱─國家觀念與民族意識,在愛國主義的精神支柱底下,整個客家精神又包含著豐富的內涵。而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內涵就是創業奮進、剛毅勤勞的精神傳統。從山歌中反映的客家精神…開朗解脫的性格和愛情自主的天性。…強烈的反封建,反禮教,追求愛情的自主,生活的自由與天然的美德。
郭壽華引自《客家文化研究》第一集的說法:客家人具有機警、活潑、勇敢、刻苦、勤勞、負責、團結、堅忍、尚武各品格;無論男女老幼、心理、精神、體力,均具有堅忍不拔、耐饑、耐勞、耐苦、耐煩、正直、誠摯、整潔的民族性和獨立鬥爭的精神甚強。
白眉與鄧華東在《五華鄉情錄》一書中指出:客家獨特的民系,鑄就了獨特的品格風骨和客家精神,被世界所公認:一、刻苦耐勞,勤奮創業。二、團結奮鬥,不畏強暴。三、崇文尚武,衛國保家。四、解放婦女,渴望自由。五、自立自強,質樸守信。六、崇宗孝祖,溯源尋根。
吳慶豪在《世界客屬人物大全 ‧ 引言》中說:客家的精神:一、為刻苦耐勞的精神。二、為剛強弘毅之精神。三、為劬勤創業之精神。四、為團結奮鬥之精神。黃馬金在其刊載《汀州客家研究》第一輯〈弘揚客家精神,加速長汀建設步伐〉文中說:聞名於世的“客家精神”,即勇於開拓、艱苦創業、勤儉質樸、革命進取、愛國愛鄉、誠摯團結、敬祖睦宗、繼往開來等優秀品質。又有一種不亢不卑的平等待人的傳統精神。具有雍容華貴的氣質。客家先民從第一次遷徙開始,一千多年的歷史中,客家社會湧現出不少愛國愛鄉的民族英雄。客家先民之先民姑且不論,就從唐朝說起,僅僅列舉歷史上較具知名度的代表性人物,諸如:“三箭定天山”的名將薛仁貴、號稱「千秋金鑒錄」的著名宰相張九齡、「出將入相」典型代表人物郭子儀、宋朝格物致知的朱熹、南宋末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是江西客家人,起兵勤王所率之隊伍多是粵贛邊區的客家人。
明末東莞客家人袁崇煥為抗清護明,竭盡忠心;清中葉發動太平天國革命的洪秀全及其部將,大部分為客家人;中興名臣曾國藩、常勝軍黑旗軍領袖劉永福、我手寫吾口的外交家黃遵憲、清末勇敢抗擊日本海軍進攻的豐順客家人丁日昌;抗日保台的民族英雄蕉嶺客家人丘逢甲。領導辛亥革命的孫中山是客家後裔,其助手廖仲凱、鄧仲元、姚雨平,以及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多為客家人;北伐名將葉挺、張發奎、抗日戰爭中十九路軍將領蔡廷鍇、抗日戰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團長謝晉元、著名將領朱德、葉劍英、劉亞樓、蕭華、中國總設計師鄧小平等等。
客家的愛鄉觀念,還體現在留居海外的客家人身上,諸如:新加坡建國之父李光耀、模里西斯建國功臣朱梅麟、領導菲律賓人民力量的柯拉蓉艾奎諾(Aquino,Corazon Maria)等,他們都表現出了強烈的熱愛鄉土,保國衛民的客家精神,成為客家人的傑出代表。還有更多海外客籍華人深切關心祖居地故土的社會發展和家鄉建設,往往慷慨出資贊助家鄉的社會公益和福利事業,體現出遊子的愛鄉情懷。
1895 年日本殖民者割據臺灣後,臺灣客家人無論身處世界何地,都強烈期盼臺灣早日回歸祖國。日本佔據臺灣時期,不僅對臺灣人民實行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而且在文化上進行野蠻的精神摧殘,激起了廣大臺胞的不滿和反抗。具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客家人置個人安危以度外,滿懷報國之志,以各種方式宣傳救亡圖存、維護祖國的領土完整。
針對日本殖民者實行奴化教育,開辦各種類型的學校,很多客家人開辦了“書房”、私塾和私立學校,廣大師生不顧禁令,偷偷上課,教師用客家話講授漢文。在“五四”運動的直接影響下,臺灣青年紛紛成立進步團體,進行民族主義思想的啟蒙宣傳。廣東中山大學等校的台籍學生,在四川樂山客家人郭沫若等人的影響下,建立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該團發表了《告中國同胞書》,呼籲“勿忘臺灣,臺灣乃中國之臺灣,民族乃中國之民族,土地乃中國之土地。與此同時,臺灣各族農會和各種工會組織如雨後春筍紛紛建立起來。
廿世紀 20 年代至 30 年代,臺灣文藝進入了新的蓬勃發展的時期,湧現出一大批才華橫溢的新文學知名作家,創辦了不少進步的文藝刊物。臺灣新竹客家人吳濁流,原籍廣東蕉嶺。他是臺灣現代、當代文學史上承前啟後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反對奴役、爭取獨立和自由的立場和政治傾向,充滿著強烈的民族意識、時代精神和熱烈的愛國情感,代表作有抗戰前夕開始創作的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等。他的作品對其他客家人,如臺灣屏東 ( 原籍廣東梅縣 ) 人鐘理和、臺灣桃園人鐘肇政、臺灣屏東人鐘孝上等,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30 年代至 40 年代中期,日本殖民者為配合“皇民化運動”,對臺灣文藝界殘酷圍剿,所有進步文藝刊物被迫停刊,臺灣新文學運動遭到空前摧殘。但是愛國進步的知識份子仍不甘屈服,有的潛回祖國大陸,有的轉入“地下”,有的採用隱晦、曲折的手法,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與日本殖民者的文化鉗制政策和所謂“皇民文學”巧妙周旋和鬥爭。小提琴家蘇萬松,著名山歌手兼採茶戲演員阿玉妲、梁阿才等,還有演民族傳統的正音京戲班子的“宜人園”等,以客家話、京腔演唱“三國演義”、“封神榜”、“包公 案”等,在啟發和鼓舞臺灣同胞的民族意識和愛國精神方面,都起了積極作用。抗日戰爭爆發後,許多愛國臺胞冒著生命危險,逃回大陸,同祖國人民一道抗戰。留在島內的廣大同胞,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英勇的鬥爭,用實際行動支持祖國的全面抗戰。廣東饒平客家人鄭進安、廣東南澳客家人蔡買生、福建龍岩客家人鄭資深、廣東高要客家人龍才、福建上杭客家人陳 ( 一作黃 ) 景嶽等等,他們在臺灣組織了中華會館、抗日救國會等社團,或者積極進行宣傳收復臺灣,瓦解敵軍,協助抗戰等方面的工作;或者身先士卒,熱血疆場,跟日本侵略軍進行了殊死的戰鬥。他們有的在日寇牢籠裡大義凜然,忠貞不渝,寧死不屈;有的在日軍屠刀下慘遭殺戮,不幸遇難,以身殉國。他們為祖國的抗戰事業,為臺灣的回歸祖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日據時代,日本政府在全省各地大肆拆除廟宇,新埔褒忠義民廟原也難保,但因客家人士一再陳情並到東京請願,說明義民廟不是迷信,而是對祖先英烈事蹟的懷念與敬仰,方才倖免。尚且由當時的拓務大臣、臺灣總督等頒發獎牌褒揚。至今這兩塊匾仍懸掛在義民廟之中。
在臺灣從義民信仰的歷史和規模來看,可以發現義民崇拜絕不是虛幻的神話,而是根植在客家人對先民開拓臺灣的感念之心。義民廟也象徵著客家人「慎終追遠」的傳統,而且是崇尚熱愛鄉土、保國衛民的「忠義精神」。義民廟的史實證明,每當社會、國家發生巨變,同胞有難的時候,總會有一批又一批的客家人物,勇敢的挺身而出,力挽狂瀾、穩住大局,安邦定國;也證實客家人無論遷徙到何處,都能充分展現出具有客家本色的“義民精神”,見證了世代傳承的「客家精神」。
因此,從臺灣客家先民的開拓發展史來看,客家人的“硬頸精神”也就是“客家精神”也可以稱為“義民精神”也就是保鄉衛土和愛國護民的“忠義精神”。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4342259
- 規格:精裝 / 552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
|
| 66折: $ 1175 | | 66折: $ 383 | | 作者:周姚萍 出版社: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8-08-28 66折: $ 198 | | 66折: $ 185 | |
|
| $ 315 | | 作者:門馬司 出版社:尖端漫畫 出版日期:2024-11-20 $ 170 | | $ 284 | |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19-10-17 $ 276 | |
|
| 作者:五梅えるこ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1 $ 111 | | 作者: 出版社:東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11-13 $ 181 | | 作者:門馬司 出版社:尖端 出版日期:2024-11-20 $ 170 | | 作者:陳慕純、孫崇發 出版社: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1-20 $ 24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