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
‧嚮往自己擁有一塊地,過著田園生活,親近土地、種有機蔬菜、蓋自然綠房子……
‧雖然住在水泥叢林,卻渴望城市生活變得更美好,到處充滿綠意、鳥語花香、吃住用都安心又健康……
人人都是綠生活設計師
強調與大自然合作的「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告訴你這樣的幸福生活不用等,因為樸門是一套人人學得會又具體可行的永續生活設計工具,幫助你成為愛自己、愛地球、愛萬物的綠生活設計師。
「樸門永續設計」的英文「Permaculture」,是由Permanent(永久的)、culture(文化),以及agriculture(農業)所組成的新詞,其精神是巧妙運用自然、模擬自然,以永續的方式提供人們食物、能源,以及其他物質與非物質的需求。小至如何自己生產食物、收集雨水、利用太陽能煮食物;大至如何營造自然建築、成立生態社區、組織社區貨幣系統、創辦以物易物的社區經濟制度等等都是其應用範圍。
樸門1974年於澳洲興起後就大受歡迎、席捲全世界。創始人墨立森更獲頒另類諾貝爾和平獎(alternative Nobel Prize, 1981)。本書作者Peter(學員口中的孟磊老師)是台灣第一位引進並實踐樸門的永續生活設計師,也是目前台灣唯一獲得樸門教師認證的講師。隨太太江慧儀定居台灣近二十年,住過都市頂樓公寓,也住過遠離塵囂的鄉村,在本書中他們將現身說法告訴大家:一套向自然學習的「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不但讓人與地球和諧共處的綠生活成為可能,而且會讓生活更有活力、也更輕鬆。
如果你——身居城市,但有心在陽台、屋頂打造綠色景觀,成為都市新農夫,
或進一步實現低碳綠生活,本書告訴你,如何讓都市生活過得又綠又有趣!
【讓城市也生產食物,就是永續生活大成功!】
住在綠意荒蕪、極端仰賴能源、人情淡薄的城市裡,更需要動手收集陽光、水、土壤、植物,並重建社區鄰里關係。Peter夫婦在書中分享住公寓如何過自給自足的低碳綠生活,祕訣就是把公寓屋頂打造成生態菜園,善用收集來的廚餘、人糞、雨水來種菜之外,還將屋頂收成的食物,利用太陽能煮食……。另外,Peter夫婦甚至觸發了社區居民的行動力,合力攻占城市空地成為可食用植物耕地,因為城市中的公園、畸零地、陽台、屋頂、牆面,都是生產食物非常有潛力的綠色工廠,更是在地飲食運動的革命基地!在城市種植食物的好處多多,包括可近距離接觸自然,治療身心靈;生產力高的農夫可彼此交換產物,強化鄰里關係;還能發揮淨化空氣、為建築物防曬和隔熱的效果!
當城市人從消費者再次成為生產者,就是在地飲食革命的極致表現,永續生活運動的大成功。
【啟動城市生活的無形網絡,讓社區更緊密】
社區的人多才多藝,舉凡理髮、溜狗、修電腦、清洗水塔……,社區居民是可以彼此互助的。Peter夫婦在書中分享了如何邀集社區居民將廢棄地打造成泥巴麵包窯、創辦社區貨幣等等,增加彼此的信任與溝通,也實現了經濟互助。尤其當社區貨幣系統達到適切的規模時,居民自然會尋求在地消費,將財富、消費力與幸福感留在社區內。
如果你——嚮往田園生活,是樂活一族、有機農友,或想找回生活主導權的綠生活實踐者,本書告訴你,如何過著省力護地、師法自然的永續農耕生活!
【充滿樸門精神的農地,真的不一樣!】
在陽明山平等里,Peter夫婦將冬冷夏悶的鐵皮屋農舍,和土壤硬得像石頭的荒廢耕地,打造成為充滿野性美又高生產力的永續有機農園……,究竟做了什麼樣的樸門設計,可以過著不被農地綁住,身心健康又富足的田園生活?
透過樸門的第一步「觀察與互動」,提醒我們隨時了解菜園的需要,才是農耕生活的一切,也才能與大自然合作無間,設計具備自治能力的食物生產系統,並幫助萬物生生不息。
因此Peter夫婦在耕作時,謹守樸門反對翻土的用心,以保留地表最上層15公分薄的珍貴土壤;也不會將雜草連根拔除,反而會多收集周邊的雜草、落葉、土石、廚餘、人糞、雨水等營養物,採取為土壤蓋上宛如厚棉被的「厚土種植法」,設法增加土壤的保水力和有機質,形成超級保濕又生命力旺盛的小生態系。
另外,還會養一群快樂的「耕耘雞」來幫忙翻土和施肥,也將農地分區照顧、開闢模仿自然的菜園、運用麻吉植物創造高產力……,不但節省人力物力,更讓土地和生物發揮多樣功能。
所以,一塊農地與自然合作的最高表現,就是要緊緊抓住陽光、水、土壤、植物,以及在地智慧等五大元素,鄉居生活可以自然又富足!
*******
本書是台灣首次將樸門三十年來的創始過程、發展歷史、精神與核心倫理做最精闢的介紹,作者也將自身對樸門融會貫通的15個設計原則做公開分享,啟發你我與自然合作的應用能力,輕鬆學習樸門這套全系統整合型設計,會發現樸門應用的範圍超越了農耕,包涵社區、社會和國家。
永續生活不是口號,樸門讓建築師、社區規劃師、農夫、經濟學者,甚至學生、家居者或園丁等都可以依循它的精神和設計原則各取,讓人人豐富自我生命的設計能力,重新拿回生活主導權。
本書特色
1.一本落實永續生活的實踐手冊
樸門是一套用來支持人類永續生活的設計系統,主要精神是模仿大自然的運作模式,運用來它設計環境與生活,無論是商業、法律、家庭管理、農業等所有的領域都能夠運用。樸門時時刻刻都在提醒,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生活設計者、也是與萬物和諧共處的生態設計師,因此你我就是台灣、全世界能否轉型成為永續社會的關鍵人物。「世界改變,從自己開始!」
2.樸門永續設計獨門know-how,讓農耕更輕鬆
提供台灣農友、新都市農夫、有心想返鄉過田園生活的人,達成省力護地並享有豐厚收成的耕作之道。舉凡土壤重建、沿等高線集水、菜園地景規劃、厚土栽培、不翻土、不除雜草、家畜協力合作整地、堆肥製作及運用、用太陽能來烹煮食物、雨水收集、可食地景、在地飲食或種子保存等等獨道的樸門永續設計know-how,輕鬆又有效地收集地球難能可貴的陽光、土壤、水、植物,以及世代傳承的在地智慧,教你過更師法自然的永續農耕生活。
3.打造永續城市的行動提案,讓都市生活又綠又有趣
書中提出創造城市韌性的提案,舉凡將食物生產帶回城市,例如將小陽台、屋頂花園、都市公園等打造成可食用地景;提升城市的水源自主率,不再依賴從水庫而來的自來水;拉近人與人的緊密關係,例如社區照護及共學行動、以物易物的社區經濟制度等等,都將創造在地幸福感、大大提振在地經濟活力。
4.粹煉樸門師法自然的15個設計原則,輔以國內外經典案例翔實解說
樸門是一門與自然合作的設計學,也是一種能夠創造永續且循環不息系統的設計方式。本書整理出15個師法自然的樸門設計原則,幫助人類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可再生自然資源的設計。例如「把問題看成正面資源的原則」提醒的是,當生態系某種生物數量過多,一般作法是想辦法把問題物種去除,但當懂得與大自然合作,就會發現自然界的回應是大方增加其他的物種。因此,當遇到問題時,不妨視為一道有趣的謎題,並試著與自然合作解解看吧!
5.作者是台灣唯一樸門認證講師,實踐並推廣樸門的權威
作者孟磊是國際上認可的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設計師,同時是台灣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獲得樸門教師認證之講師。他走訪樸門的發源地澳洲學習,並親身見識樸門生態社區的魅力,將所學所聞實踐在生活和教學中長達十多年。另一位作者江慧儀具有十五年的環境教育專業經驗,在孟磊的耳濡目染下學習樸門永續設計。兩人在全台各地包括社區、農村、學校,已受邀將近500場環境相關教學與樸門設計課程。上過課的學員數千人,也是媒體經常邀訪的專家。
作者簡介:
孟磊Peter Morehead
1999年,在澳洲樸門永續設計研究中心(PRI)完成PDC認證課程後,在陽明山平等里應用樸門打造了風之谷家園。2006年,孟磊更於美國完成了樸門教師認證課程(Advanced 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in Teaching),成為台灣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受過樸門教師認證之講師。
十年來在全台各地包括社區、農村、學校廣受邀約講授樸門永續設計,例如內政部宜蘭教養院、財團法人觀樹教育基金會、文山社區大學、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員工培育訓練、羅東鎮農會農業研習班等。目前除積極推動都市樸門永續設計外,也投入農地永續設計。
現任:樸門永續設計專業設計師、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理事長、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發起人之一。
專長:系統性環境設計、土壤復育、有機農耕、被動式太陽能設計、適切科技研發等。
經歷:孟磊有十年的樸門實踐經驗,至今曾參與過的計畫包括北市都市發展局「在都市空間中收集陽光、水、土與在地智慧」生態社區計畫、博仲法律事務所生態屋頂設計、參與台灣師範大學理學院屋頂農園生態設計、引進無消費日的概念、創辦花園新城社區貨幣等。
江慧儀
江慧儀具有十五年的環境教育專業經驗,並從2000年開始,在孟磊的耳濡目染下學習樸門永續設計。在2008年修畢樸門永續設計基礎課程後,為了學習多元的樸門永續設計教學方法,於2010年春天前往夏威夷向北美第一代的知名樸門設計師取經。
現任:台灣樸門永續設計學會常務理事、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常務董事。
專長:環境教育規劃、創意課程設計與教學法、能源教育諮詢、節能手法、領導力課程帶領。近年,投入推動都市樸門永續設計的實踐,倡導城市農耕、屋頂生態農園設計、生態化社區與校園規劃等。
經歷:大地旅人環境工作室創始人、能源教育創意顧問與講師、台北市青年社區規劃師講師與顧問、台北縣社區營造中心顧問、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住屋節能改善計畫」、台北縣政府社區節能減碳改造計畫主持人、聖約翰科技大學兼任講師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者
文魯彬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
黃盛璘 園藝治療師
褚士瑩 公益旅行知名作家
王志宏 經典雜誌總編輯
王順美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朱慧芳 《只買好東西》暢銷書作者
林憲德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林黛羚 《蓋自然的家屋》暢銷書作者
柯金源 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陳亮全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黃淑德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者理事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創辦人
名人推薦:推薦者
文魯彬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
黃盛璘 園藝治療師
褚士瑩 公益旅行知名作家
王志宏 經典雜誌總編輯
王順美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
朱慧芳 《只買好東西》暢銷書作者
林憲德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
林黛羚 《蓋自然的家屋》暢銷書作者
柯金源 公共電視新聞部製作人
陳亮全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黃淑德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者理事
賴青松 穀東俱樂部創辦人
章節試閱
「Permaculture」(樸門)源於一九七○年代,發源於澳洲的塔司馬尼亞島,是由兩個師生——比爾‧墨立森與大衛‧洪葛蘭的相遇所萌發的全球永續生活運動。這個字是由Permanent(永久的)、culture(文化),以及agriculture(農業)所組成的英文字彙,已經在全球上百個國家廣為周知。之所以會用這三個字,與其早期以創造出多年生的農業系統為目標息息相關,而且人類的文化也大多蘊藏在施行數千年來的農業系統當中。
樸門永續設計簡單說就是提供許多方法,讓使用者自己思索如何能善用生態結構與自然運行模式,來達到人類與自然共榮相處的可能性。透過樸門「整合性設計」、「應用生態學」,得以巧妙運用自然、模擬自然,以永續的方式提供人們食物、能源以及其他物質與非物質的需求。進入樸門需要從認識氣候、水文、土壤、植被、動物等大自然裡的各項元素開始,進而了解它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及運行法則,把它們運用在人類社群的生活設計之中,包括住所、水、食物、能源、生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經濟模式、社會正義等與人類生存有關的各個重要面向。如此,才可能和諧地整合人與土地,並且持續地從中學習生存的智慧。
人人都是生活設計師
小時候,我經常在森林中看到啄木鳥、野兔、浣熊、野鹿、狐狸在覓食或狩獵,甚至十九歲時在森林裡遇到黑熊,每次與森林動物相遇的經驗都讓我倍感喜悅與興奮。而十多年後接觸了樸門永續設計後,他們又給了我新的啟示,那就是呼應了樸門書中「萬物皆在從事園藝」以及「人人都在設計自己的環境」這兩句話。
從人的角度來看,動物似乎只是被動地生存在一個由許多未知外力所打造的環境裡,但牠們扮演的其實是主動維護家園環境的角色。
仔細觀察動物行為後會發現,動物在四處覓食的過程中,也同時在牠走過或飛過的土地上施肥。很有可能,在牠們的皮毛上帶著一些從另一個森林或草原來的種子,跟著牠到處旅行,有一天默默地落在土壤上,直到溫度、濕度、陽光等氣候條件都適合了,種子發芽成長,又成為土地上其他動物的食物。而當動物的生命結束,牠一生中所攝取的營養與能量又會自然地成為土地的肥料。牠們一生中的分分秒秒,都在改變環境。
現在,請大家在腦海中保留同樣的想像,只是將兔子的角色轉換成自己,在每天的生活裡,我們同樣不斷地在改變生存的環境。只是動物和你我之間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能夠思考我們的行動,還能事前規劃我們的行動。因此,我們自己營造的環境會走向什麼樣的方向,就得看我們用什麼樣的理念與方法。
樸門設計原則,讓生活永續又輕鬆
書中所介紹的十五個樸門設計原則,是融合墨立森和洪葛蘭他們分別提出的創見,再加上我自己消化吸收後所做的整合。
原則的應用案例不勝枚舉,這裏試著以其中五種原則提出案例來說明,讓初次接觸樸門永續設計的朋友能夠較易進入情境。
觀察與互動是最基本的動作
觀察與互動是最基本卻最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工作。「觀察」和「互動」二詞的意義差別甚大,洪葛蘭故意把把它們放在一起,目的是強調主動行為和被動行為的平衡。紙上的設計可能很完美,但開始執行之後,應該對基地保持敏感度,因為真正的情況可能跟預期差很多,通常也都是如此!因此在執行規劃時,必須不斷地反省和觀察。
我在有機農場當學徒時,每次問老農夫大衛今天要做什麼?他總是說,「去問問菜園!」這真是最好的回答。我發現只要進去菜園走一圈,就會知道它需要什麼。直到現在,我每次來到一個新的地方,或是一片陌生的土地,這個習慣仍讓我受用無窮。我認為,園丁的工作,有一半應該就是在觀察。
作為一個樸門設計師,主要的任務是修復遭受破壞的土地。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似乎就是生態系中的中醫師,必須持續地觀察病人的症狀與復原狀況,來調整療程。因此,無論我介入任何地點,都需要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我會將自己視為謙卑的觀察者、照護者和土地的一部分,與土地建立互惠的關係,並且熟悉當地的狀況,因為種種跡象會提供我很多訊息。
我觀察的方法是從多元的角度,例如:從植物的角度來認識太陽和天空,或是從太陽和鳥兒的角度來認識基地;也從不同的時間或氣候狀況持續觀察,比如在夜晚、在下雨或暴風雨時。在這樣的前提下,我才能夠做出負責任的建議與好的設計。
我曾與幾個花園新城的鄰居同心協力地把一片堆置垃圾的土地清理乾淨。之後,我請他們觀察這一片小小的土地。他們發現一隻黃蜂正在獵食蜘蛛,有蜘蛛的地方表示這裡有足以支持蜘蛛生存的小生態系,因為蜘蛛是無脊椎動物食物鏈的上層生物。在整理菜園時,大家就可為蜘蛛提供可以繼續生存的地方,讓蜘蛛成為菜園裡的小幫手,幫忙控制害蟲數量。
以創意借力使力並回應變化
把握這項原則的關鍵,就是順應自然。因為自然是不斷的流動、一直在變化,所以也應該從善如流。我在台東租的部落小屋,就是以順應自然以及創意與雜草共存,並讓雜草幫我製造土壤。
因為我有一半的時間待在台北,房子租下來之後並沒辦法立刻進行任何設計,於是院子開始長草,二個月後便雜草叢生了。房東好心問我,要不要噴除草劑,我告訴她不用,因為院子裡長滿的是龍葵草、咸豐草、昭和草和野生萵苣等可食用的野菜。每次摘除一些雜草食用,地下會留下大量的根系,經過一段時間,根系日漸被分解,就會創造出肥沃的土壤。
雜草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加速生態演替,借助雜草之力,輕而易舉的可以做到收集陽光、收集水和養分,並將其轉化為有機質進入土壤。土壤中的有機質功效很多,像是有助於平衡溫度、pH值、養分、濕度和土壤生物相。另外,雜草也提供蜥蜴、瓢蟲、蜜蜂和黃蜂等生物居住的條件。
當開闢菜園時,我會在植物旁邊種一些固氮植物,讓這些固氮植物的葉子如同一把遮陽傘,可以提供小苗陰涼的環境。同時,定期修剪固氮植物不僅能提供土壤覆蓋物,也能使根系上的根瘤菌中的氮釋放出來,讓土壤變得又鬆又肥。另外,菜園裡不時會有很多不請自來的植物,我會順應它們的存在,讓它們變成小幫手,為菜園裡想留下的物種,阻擋風、日光和雨水侵襲。
某些時候,我會選擇性地在特定時間修剪特定的雜草,修剪下來的雜草是覆蓋土壤珍貴的材料,可以舖在我想種的植物基部。我的樸門老師稱這個動作為「修和丟」(chop and drop)。我的院子裡,唯一會被我連根拔起的是又刺又硬的蒺藜草,這種雜草的種子會穿過衣服刺傷皮膚,實在很難讓人把它輕鬆當朋友。
試著借力使力,並適當地回應變化,假以時日你的基地就能成為生物多樣的地景。成就生機盎然的自然生態,關鍵在於體認雜草等植物就是天然的太陽能板,當大地被天然的太陽能板所覆蓋,就等於不斷地吸收陽光並將其轉化為有機物,土壤就又會充滿了生命力,如此周而復始、生生不息。而這也符合把問題看成正面資源的原則。
有效率的能源規劃
聽到這個原則,可能很多人會覺得不就是換換燈泡,使用高效能的電器。在這裡,我想舉的是符合有效率能源的動線規劃,其中一例就是把東西放在方便取得之處。
以廚餘堆肥的放置來說,大家都認為廚餘堆肥一定會發臭、滋生蒼蠅,自然就會把它安置在離自家或社區活動範圍最遠的地方。遙遠的廚餘堆肥區往往會成為閒置廢棄的空間,白白浪費掉當初設立的一片熱情與投入的經費。事實上,只要方法得當,堆肥可以不臭也不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我哥哥處理廚餘的方式,就不會產生濃濃的腐臭味,或者是引來一大堆蒼蠅。因為他為了方便每次出門都能夠順道處理廚餘,將廚餘堆肥桶放置在他最常出入的動線,就是他家門口。乍聽之下,這個位置實在不可思議,但也因為這樣,他能夠及時觀察廚餘堆肥的變化,讓廚餘在健康、無臭的情況下有效分解成為肥沃的腐植質。
況且,也沒有任何鄰居發現他家門口有廚餘堆肥桶。他還在廚餘堆肥桶旁,種了香蕉樹。香蕉可以處理大量含有養分的液體,比如尿液、廚房廢水,或是稀釋過的廚餘堆液肥。如此一來,在他家小小的門前就形成了一個高效率的資源循環系統。提醒大家,依據不同的使用頻率,尿液要先稀釋至少八到二十倍以上才能澆花,而且必須使用在健康、種滿植物的土地上,如此才能讓氮轉為硝酸,提供植物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把採購動線規劃好,減少開車繞來繞去四處採買的頻率,就能提升油耗的使用效率。更進一步,如果能夠和鄰居一起規劃採購內容,也可以透過代買或共乘,少開一輛車或甚至不必開車。另外,社區或公寓大廈可以設立工具共享中心,不一定要每個人都要擁有所有居家維護工具,畢竟那些工具使用頻率低,而且為了製造那些工具卻需要耗掉許多看不見的能源。
從較大的範圍來看,台北市就是一個具規模且集中的能源供需處,表面上似乎效率頗高,但事實上卻是非常沒有效率的能源規劃。因為市區每個人所需要用的物資、水、食物與能源,幾乎都來自遙遠的外地,必須建立大型運輸設備、得支出高額的維護費用、耗用更多原本可供長期使用的能源與物資,這種高度依賴外來能資源的大城市系統只會愈來愈脆弱,難以成為自我支持的生活系統。
重要的元素或功能分散讓多個管道來提供
從經濟收入來看這個原則,會讓大家最容易理解。多數人會專注於一種專長,或只有一種收入來源。然而,在主流經濟體系不可靠,經濟不景氣的時代,收入很有可能因為經濟風暴而大幅縮水或受到威脅。這時候,這個原則的應用很實際,也變得更加重要。如果你有第二專長或多重收入來源,就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度過難關。
台灣與地球上很多地方一樣,都高度依賴進口商品、進口能源、進口食品和來自遠地的水。這些物資通常已經被集中化,幾乎沒有多元的來源。很多國家完全依賴幾座煉油廠和核能發電廠、一、二座大型水霸,以及一、二處進口海港。大人小孩每天固定吃內容不變的三餐,導致身處富裕的系統當中依然營養不良。關於這個問題,最直接的解決之道,就是讓這些重要需求的來源多元化,並去集中化。
在樸門永續設計的原則當中,「重要功能」通常是指攸關生存,像是水、燃料、電、食物、收入、新鮮空氣、營養素等的供給。只依賴單一食物來源,對每種生物來說都是很危險的。
在生活中,我落實這個原則的方法就是降低對電與自來水等重要公共資源的依賴。與其用電烘乾衣物,在台灣我跟多數人一樣使用免費的太陽和風來晾乾衣服;雖然房東原本就提供了一台冷氣機,但我們的冷氣使用率幾乎是零,主要還是運用在屋頂種植,藉由免費的樹木與植物提供遮蔭,藉以降溫。在豔陽高照的日子裡,我會使用免費的太陽能鍋來煮飯或燉湯,十年下來,省了不少烹調所消耗的能源,以及瓦斯費和電費;白天閱讀的時候,我會移動到自然光線充足又很舒適的位置,減少白天開燈。
為了降低對自來水的依賴,也在屋頂收集雨水。許多人會以為在降雨很多的地方不需要收集雨水,因為不大可能遇上缺水的問題。也有人認為降雨量低的地方收雨水沒有效益,因為可收的量不多。對樸門的設計者來說,能收多少就收多少,是「以備不時之需」最好的策略。就如同許多人不會因為收入很多或收入很少就認為不需存錢一樣,因為這個原則就是在未雨稠繆。
當然,現在的生活還沒到達我對生活的期望。如果可以的話,希望能用太陽能熱水器取代房東提供的電熱器;插電的濾水器則希望能夠用自己做的太陽能蒸餾設施來取代等等。
我拜訪過美國的一個名為七粒種子的樸門農場(Seven Seeds Farm),年輕的農夫就徹底發揮這個原則,他的農場有多元經濟來源,包括:販售種子、菜苗與樹苗、生產太陽能光電、家禽、魚、水果、蔬菜等等。如此一來,萬一某個季節水果因天災而減產,他的生活也不會頓時陷入困境。
在樸門的系統下,環境照顧好,有勞就有穫
這項原則是洪葛蘭提出的,我特地把它獨立成一類的理由,是因為不管理想多崇高,不管我們多努力要把環境照顧好,終究還是要填飽肚子。尤其,當我對樸門永續設計的認識愈深,就愈理解它是一個相當入世而實際的設計系統,因為樸門強調對人的關懷,這項原則就是「照顧人類,分享多餘」的倫理。沒有人可以餓著肚子做事,所以我們也要讓自己投入的心血獲得某種程度的報酬。
這裡的收穫不一定是指金錢,而是產出。從能源效益的角度來看,樸門也強調事半功倍,因為我們的世界也不容許我們隨意浪費掉所投入的能資源、空間與時間,有投入應該要有預期的產出,人類才能生存。大自然中的生態系統也是如此,一隻母鳥不會整天四處飛,只是為了好玩而已。
全球樸門推動者經常強調的可食地景也是一例。在人類居住的地方,可以選擇不同於純粹裝飾性的景觀,與自然和諧、具備美感、實用和食用功能的樹種與物種。這個觀念也是提高能源效益的栽種原則,因為在不久的將來,尤其在城市地區,可能不會有足夠的能源耗費在食物與物資的長途運輸上。
我們可以透過設計,讓自己整年都可以吃到生長在住家附近的食物。舉例來說,在果樹還沒長大成熟之前,可以先種一年生和多年生的蔬菜。做好樹木保護措施之後,也可以養些動物來提供除草服務,以及其他肉、蛋、皮革與乳類食品。在種稻的過程中,可以同時養鴨和魚,讓他們相互支持,一舉數得。
或許是因為懂得善用這些原則與實際作法,我所認識的樸門老師都過得富足又健康,他們並不會不著邊際,踩在雲端上生活。因為深知如何與大自然合作,以及有勞有穫的道理,他們為自己或他人所做的樸門設計,都是以最少的能源投入,在不傷害與剝削環境的前提下,獲得最大的產出,而不是投入大量人力、能量與資源,收穫卻不成比例。
當今全球能資源枯竭,地力盡失的情況下,我們更沒有條件一直「做白工」,卻想生存下來。模擬大自然的生產模式,借力使力,讓大自然幫助我們生產,才能夠有勞有穫。
Chapter 2樸門的精神
以大自然為師
墨立森與洪葛蘭創立的樸門永續設計,強調與自然合作,而非對抗自然;學習將自然界的功能以及與生俱來的美感融入在設計之中,以達到最高的效益。
墨立森與洪葛蘭在草創樸門永續設計之時,提出了照顧地球(Earth Care)、照顧人(People Care)、分享多餘(Fair Share和其他人及其他生物,分享多餘的時間、金錢、資源等等)三個倫理。也許有人會問,這三個倫理,還真是陳腔濫調,究竟特別在哪裡?
對我來說,應用這三個倫理並不難,無論在社區生活、工作職場、購買生活必需品或在設計工作展開前,我都會問自己是否有考慮到這三個倫理。
想想我們住的房子,就可以看出這三個倫理的影響力。當一位建築師在倫理的引導下去設計他的作品時,會悉心將這棟建築視為一個活生生的有機體,考量建築材料的生命週期,包括來源、加工過程、建造過程對環境的衝擊與影響之外,會盡可能以封閉、循環型的資源利用模式建造,使其降低甚至不產生廢棄物,並且以人為本,考量人與人互動的難易度、未來居住者是否能在此建築物之中快樂安居,以及社區範圍是否能夠與附近動植物分享和諧環境等重要因素。
相反地,一棟缺乏倫理引導的建築物,考量的是材料便宜、易取得、易建造為優先。建造過程與居民所產生的廢棄物,很可能是眼不見為淨。對於人,往往只考量隱私、防備他人入侵的門禁安全,無法輕易與鄰居往來互動。更別說為大自然留下生存空間了!事實上,這不正是現在社會中多數門禁社區的寫照?
除了建築之外,生活中許多物品的設計與製造也可以應用這三個倫理的指引。時下流行的服裝、愈來愈多台灣人愛喝的咖啡,如果仔細思考這些物品的來源,選擇有機棉衣、有機咖啡可以大大減少農藥、化學物的使用,將降低農夫、採收的工人、加工廠員工暴露在有毒環境的機率,還能同時保護土壤以及消費者的健康。如果這些物品的買賣都能夠用公平的貿易方式,讓農人、加工製造者都得到合理的報酬,在交易的過程中沒有人被剝削或受到不公的對待,那麼照顧地球、照顧人類與分享多餘這三個樸門永續設計的倫理就不會被視為不可及的高調,而這世界也將愈來愈適宜人居了!
樸門小百科
樸門永續設計的三個倫理
▎ 照顧地球:包括照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非生物,例如土壤、空氣、森林、微生物、動物、水等等。如果我們不善待地球,當地球的生態系平衡出了問題,勢必無法提供人類乾淨的水、空氣與食物。透過無害的人類活動、主動的保育、資源節約或從事對地球有益的工作,都是實踐這個倫理的方式。
▎ 照顧人類:樸門永續設計尊重所有的生物與生俱來的價值。人類雖然僅僅是地球上整體生態系統中的一小部分,卻扮演著決定性的角色。地球上所有的人類都應該能夠取得基本的食物、有庇護的所在、有發展自我的機會,並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如果我們不快樂,很可能就沒有意願照顧地球或其他生物。因此,照顧人類其實也是在照顧地球。
▎ 分享多餘:樸門永續設計希望設計出更符合公平正義的經濟系統與社會環境。當我們滿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任何多出來的資源、金錢、時間與能量,都應該回過頭來投資在照顧地球和照顧人類這兩項倫理上。讓地球資源獲得合理分配,方法包括減少消費與人口,如此一來,才能公平地和其他人及其他生物,在這個有限空間的星球上共存共榮。
師法自然是樸門的活水源頭
做一個謙卑的大自然門徒
如果你曾到過西班牙的巴塞隆納,欣賞過建築藝術大師高第(Antoni Gaudí)的作品,相信會很容易理解「師法自然」的意思。高第的作品大量運用了大自然所給予的靈感與啟發,他深知在自然界的有機體當中,沒有所謂的直線。他研究自然元素的結構,成為設計建築結構的原型,諸如共軛雙曲面、拋物面、擠壓的蜂窩狀、螺旋、波浪等形狀。這些自然模式有些呈現高度的能量傳遞效益、高空間效益,例如螺旋狀的階梯;有些是穩定強健的自然結構,例如樹幹分支狀的立柱與蜂窩型的窗稜等;有些則源於自然界純粹的美感,例如波浪狀的屋頂。
高第被喻為大自然的門徒,他曾說:「懂得求助於自然法則的創作者,是造物者的合作夥伴。」(Those who look for the laws of Nature as a support for their new works collaborate with the creator.)而墨立森與洪葛蘭似乎就是高第口中,造物者的合作夥伴。
師法自然是樸門永續設計的重要精髓。因此,在一套完整的設計認證課程當中,繼倫理與原則之後,最基本的入門主題就是「自然模式」了。這裡所說的「模式」,就是自然界所使用的語言。我的許多樸門同儕都認為這個主題讓他們眼界大開,如同換上了一副新的眼鏡般,當他們走出教室之後,自然界中的一景一物都變得更清晰了; 這不但讓他們更能夠理解並尊重自然界每個個體的存在,也發現其共同點就是每個自然界的成員都有各自獨特的姿態與性格。這樣的驚喜與發現,我一樣感同身受,每當與人分享,就更加讚歎「自然模式」所蘊藏的奧秘。其了不起的組織、結構、效率,雖然是人類任何設計無法企及的境界,但人們是可以藉由觀察、理解、模仿與應用來改善設計的。
「自然模式」令人眼界大開
認識「自然模式」最好的方法,就是走進自然中觀察。看一看、想一想,為什麼河流是蜿蜒的?為什麼蜂窩的結構呈現六角形?為什麼葉脈、植物的根系、閃電、人類的血管都是分支的形狀?為什麼有些果核看起來很像人腦?為什麼在人類DNA、蛋白質、澱粉、纖維素、空氣、風的吹動、水的流動、樹木以及許多動物與昆蟲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螺旋的模式?為什麼紅蘿蔔、洋葱的花是繖型的爆炸模式?
這些自然模式所呈現共通的自然語言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功能?與能量的傳遞有什麼關係?如果進一步理解這些自然語言,就會知道他們是人類可以用來與周遭世界和諧共處並提高生存能力的語言樸門永續設計,由衷崇敬自然界的功能以及與生俱來的美感,更試著學習將它們融入在設計之中,以達到最高的能源效益。
螺旋花圃雖不是樸門的發明,但也是一個應用自然模式的例子。不同的植物可以種在一個直徑約兩公尺寬、高約一公尺向下迴旋的花圃。植物的選擇與栽種位置主要依據不同的微氣候需求(陽光、水、風)來決定。較耐旱的植物通常種在最上方,耐濕的植物則種在螺旋的最下方。這樣的設計,加上花圃適切的大小,讓種植者可以一次澆灌到所有的植物,發揮省水、好照顧的功能。
你的菜園是一本書,還是一幅畫?
一座菜園的設計,也可以應用自然模式。相信八○%以上的人,會認為一排排長條型的菜圃是理所當然的。然而,誰告訴過我們,菜圃一定要是一排一排的呢?
我在陽明山平等里實踐所學、開闢菜園時,就盡量效法自然模式,但被附近的農夫說成雜亂不堪。因為絕大多數的農夫,早已被一排排的菜園制約,看不出來我的菜園的形狀、線條與邊界在哪裡。然而,我那看似有點雜亂的菜園其實是多樣性高的,而且曲折的自然路徑,只要跨幾步路就能進入一座充滿生命力與生產力的豐饒樂園,輕易地照顧到所有的植物。
效法自然模式的菜園,具有高能源效益又省空間,因為在同樣大小的土地上,一座仿照人體胸腔肺葉結構所設計的菜園,會比傳統式一排排的的菜園,減少通道上的空間浪費,可種植的作物數量比直線設計的菜園高出許多,生產更多食物。同時,還能讓農人就像在肺葉裡的空氣般來去自如,在維護與採收時都更有效益!而由於有效利用,空間的釋出,就能保留更多空間,成為高生物多樣的自然野地。
自然的房子,讓人靈魂起舞
人類也是自然生物之一,但經常忘卻如何使用自然語言,比方說截彎取直的河道,就是沒有思考河流的語言模式所造成的結果。現代人絕大多數所住的房子,多半用了又平又硬的表面,並且絕大多數採用直角來設計。
其實,房子不一定要是正正方方的,圓形的可以更有效地促進空氣對流,更有絕佳的冷卻效果。然而,我們對於直線、直角的設計早就習以為常,箇中原因,也許是人類早已失去了與自然模式間的連結,不會注意大自然中其實很難找到真正的九十度直角。
二○○七年,我和慧儀參加了為期十二天的自然建築大會,來自全美各地從事自然建築的男女老少相聚一堂,分享對環境的理念,也提供案例、工法教學,包括手造粘土屋、土袋工法、夯土、木屋、稻草磚等手法。
十幾天下來,舉目所見到的屋簷、柱子、牆面都是由自然柔和的線條所組成,雙手所觸摸的泥土、稻草、木材等取之於大地的自然素材,讓我的身心靈彷彿也得到了療癒,我感覺到我的靈魂跟著建築物起舞了。
找回對自然模式的敏感度與應用能力,需要一些時間培養與練習觀察,但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模式的召喚可以很快地打動人心。在浸淫於純然的自然建築洗禮一段時間後,再見到城市中的現代建築時,我深深地感覺到,那些直線與光滑表面構成的建築體,就是少了一些大自然造物者所賦予的靈魂,很難讓居住者獲得身心靈與自然合一的能量。
市集可以蜿蜒如小河
自然模式的應用無所不在,即使是一個市集的動線,也可以參考自然模式來設計。我初次參與台中的合樸農學市集時,剛巧碰上他們在台中綠園道的特別活動,當時市集動線巧妙地利用類似河道天然蜿蜒的模式,使得人潮在無形之中就彷彿河水的流動般放緩了腳步,讓興之所趨的人們可以多面向瀏覽,不需要心急得東張西望,或是只當個迅速通過的消費者。雖然事後得知,攤位擺設的規劃純屬一場美麗的意外,還是讓我大為激賞。
在人體內,也可以發現彎彎曲曲的自然模式,那就是腸道。食物在經過腸道時,許多養分就是藉由緩慢的蠕動被人體吸收。誠如合樸農學市集創辦人陳孟凱所言,市集的運作理念在於放慢現代人的生活步調,使人們重新好好吃飯、好好成長與好好生活。那一次合樸農學市集類似蜿蜒河道的攤位擺設,不但增加了每個人通行市集的時間,也因此增加了人們放慢腦筋轉速、使思緒可如淤泥般在當下沉澱、聚焦的可能性。
當天的市集,每個彎道動線的內凹處,正好可以安置四戶農家或組織,並同時展示海報來介紹這些特色小農或團體。市集的場地雖然不大,但卻提供消費者採買與消磨時間的好去處,市集還貼心設有亭棚供民眾託放物品。這是個很棒的場域,讓有別於主流的許多有機小農,可以在此賺得合理的報酬、巧遇志趣相投的朋友,還能贏得消費者對於他們裨益環境與社會的認同。
街道是服務人還是車輛?
街道的設計,也可以模仿自然模式。從許多古城鎮的地圖可以發現,當時的街道設計與格局規劃,多半是放射與分支狀的網絡型街道,是依照人的角度與尺度設計的,人可以在各個小巷弄間穿梭,走路就可以抵達生活所需的活動範圍,讓人與人、或是人與環境的互動頻率,也就提高了許多。另一方面,由於分支的路網,也比較不會遇上某條主要道路老是堵塞的窘境。
以我曾到過的地方,比較符合自然模式的街道,是花蓮的玉里鎮,雖然開車無法很快速地在其中移動,但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都可在走路、騎車的範圍內獲得基本滿足。這使得居民比較容易找到認識的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相對地較為緊密。而走出玉里鎮最熱鬧的中心後,也會發現玉里人被綠意環繞,很容易取得生活所需的自然資源,包括菜園、木頭、竹子、樹枝以及各種民俗植物等。除非是非常特殊的需求,無論你需要什麼,不必要勞師動眾,耗費大量外來資源才能取得,這就是一個比較符合自然模式、以人的尺度設計的城鎮。
相較之下,現代超級大都會的街道,是為了車輛,以及快速抵達某處而設計,在高速移動的環境下,你可能每天都錯過了許多熟人,以及能夠服務你或提供你資源的人。也因此,大都市生活看似方便又充滿最新資訊,但能取得的卻是某些特定類型的資訊,從許多其他角度來看,並不是最有效益的生活模式,每次為了取得某種服務,得要繞到離家好幾十公里的地方去尋找。
還記得慧儀隨我回美國暫居的兩年,她最無法適應的就是財團大賣場的採購文化。無論在哪個城市,大賣場都位居城市邊緣,其動線自然都是為了車輛而設計,可想而知,即便每次想採購的東西可能只有區區幾項,卻得繞著賣場一大圈,花上至少一小時。因此,為了支持社區經濟、提高採購效率,我們盡可能在社區的有機消費合作社採買生活用品。
當時,慧儀常想念台灣往來頻繁、熱鬧又方便的傳統社區街道。一間間的小店或攤販,只要願意努力,可以養活一家人。熱絡的街道,對慧儀來說,是家鄉在地經濟的生命力。然而,台灣這十年來也悄悄地學習美國大賣場的思維與規模,於是愈來愈多台灣人也得要開車採購。拉著小菜籃車去完成簡單有效率的採購,或者帶著小容器去離家幾步路的店家裝花生油的景象,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早已難以想像,因為現在的城市與經濟模式,都不再是以人的尺度來設計了。
仿自然的社群關係更幸福
樸門永續設計認為,社區結構與在地經濟都是很重要的社會課題,要維持社區間的活絡,重建人與人、人與社區之間的無形連結,模仿生態系中各成員的網絡關係,將是一個解決方案,藉此來重新創造人與人之間供需和情感的連結。
在自然界中,每種生物都有他們所扮演的角色與工作;人類社會也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只是我們從沒想過,把社區的成員都視為自然生態系中的一員,透過一些制度來讓每個成員展現才能。珍惜運用每位居民的時間與資源,就會發現社區的人多才多藝,從理髮、縫紉、育嬰、會計、說故事、教學、製作果醬、照顧植物、英文、溜狗、修馬桶、修電腦、甚至清洗水塔,都可以由社區居民彼此互助。
當這些才藝與時間被當做貨幣一樣交換與流通時,會發現成員之間形成的關係就是一種自然模式,如同具有韌性的蜘蛛網或是各種生物間所創造的食物鏈關係一樣密切。也就是說,人與人的關係是可以模仿自然模式來經營社區的經濟力與幸福感的,而且在世界各地早就有人在實踐了。
「Permaculture」(樸門)源於一九七○年代,發源於澳洲的塔司馬尼亞島,是由兩個師生——比爾‧墨立森與大衛‧洪葛蘭的相遇所萌發的全球永續生活運動。這個字是由Permanent(永久的)、culture(文化),以及agriculture(農業)所組成的英文字彙,已經在全球上百個國家廣為周知。之所以會用這三個字,與其早期以創造出多年生的農業系統為目標息息相關,而且人類的文化也大多蘊藏在施行數千年來的農業系統當中。
樸門永續設計簡單說就是提供許多方法,讓使用者自己思索如何能善用生態結構與自然運行模式,來達到人類與自然共榮相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