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塵封四百年的家族聖經日記
一位被國姓爺梟首的荷蘭青年牧師
貼身觀察荷治末期最真實的西拉雅族群及荷鄭台江烽火
▍荷治台灣史權威 江樹生教授:
這是一本相當接近史實,令人感動的歷史小說。
的確,這故事非常值得帶回台灣,分享給台灣的鄉親。
1661年9月,圍困熱蘭遮城四個多月的國姓爺鄭成功,邀請被俘虜的荷蘭人參加盛宴,宴會結束後,鄭軍士兵蜂擁而入,將所有荷蘭男人斬首。在場有位荷蘭牧師,試圖用言語和祈禱來安慰別人,而他自己成了劊子手的最後一個受害者。那位牧師叫做阿諾德斯.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27歲,正是這本「日記」的主人翁。
一個出生在荷蘭的人,為何會到遙遠的福爾摩沙宣教?在異鄉殉道的阿諾德斯.溫世繆,之後成為溫世繆家族史上的謎樣人物。本書作者Pieter Winsemius身為家族後輩,繼承父親Albert Winsemius(經濟學家,1961-1984年擔任新加坡首席經濟顧問)多年累積的研究成果,並參考詳盡的萊登遺產繼承資料、阿姆斯特丹城市檔案、巴達維亞和開普敦每日登記冊、熱蘭遮城的洗禮和婚姻記錄等檔案,以及大量的歷史文獻和研究,最終採取日記體的形式,以最貼近的視角,還原這位大航海時代的傳道士。
「日記」從阿諾德斯.溫世繆17歲生日那天開始寫起,心思細膩的青年,煩惱著愛情與前程,忙著準備畢業講道,申請東印度公司獎學金,到阿姆斯特丹接受著名傳教士尤羅伯(Robertus Junius)指導新港語,女友未婚懷孕,甜蜜的婚禮,兒子出生的喜悅,與新婚妻子及剛出生的兒子遠航東方,在巴達維亞捲入政教鬥爭,差點來不了福爾摩沙,好不容易派駐新港社,兒子卻遽然病逝,面對與荷蘭社會大相逕庭的西拉雅族群,思索該如何宣揚上帝的福音……透過每一天的記事,我們切身感受這個年輕牧師的痛苦與喜樂,挫折與收穫。最終國姓爺率領大軍登陸,風雲告急,改朝換代。結局雖殘酷,「日記」戛然而止的那一日卻記載:
早晨,一陣微風吹過。這將是美好的一天。
✽✽✽
▍誰是溫世繆?
本書係以17世紀荷治時期派駐台灣新港社的年輕牧師阿諾德斯.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為主人翁,他於1655年抵達福爾摩沙,在新港社擔任牧師的工作,直到1661年,鄭成功大軍攻進大員,被鄭軍俘虜後梟首殞命,以不到27歲之齡於異鄉殉道。1948年,荷蘭大使館秘書維克斯波塞斯(J. Vixseboxse),在中國北京天主教大教堂的圖書館,發現了阿諾德斯.溫世繆留下的家庭聖經及日記,以影本的方式轉交其後裔家族。本書便是由其後裔彼得.溫世繆(Pieter Winsemius)參照家庭聖經及日記及眾多檔案文獻所寫成的一部歷史小說。荷文原版《Niet zonder tranen》於2016年由阿姆斯特丹Prometheus出版社發行。
▍全書荷文直譯,權威荷治史專家審訂、補充
本書中文版歷經數年籌備,由旅荷台灣人王儷靜(Lily Wang)女士從荷文直譯,譯稿先經台灣教會史專家林昌華牧師審校,再由荷治台灣史權威江樹生教授就書中歷史記載做最後審訂,確保譯文精確性。鑒於本書所述年代久遠、跨越東西,故特商請林昌華牧師為本書中文版撰寫50餘則「歷史解說」專欄,並搭配適當圖片,為現代讀者補充相關的宗教、習俗、文化等背景知識。
▍第一人稱描述,還原荷蘭人、福爾摩沙人的原貌,荷鄭衝突實況
本書反映許多新港人與其他原住民的面貌、習俗與性情。也描述鄭成功進入台灣之後如何佈局,荷蘭人與原住民如何驚慌失措,整個局勢如何發生巨大的變化。荷治時代的相關著作,大多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主體,本書是少數以「個人」在台灣本地的長期日常生活為主題的作品,不僅富有歷史價值,且具備高度可讀性,值得引介給對台灣史有興趣的讀者諸君。
✽✽✽
|各界好評推薦|
李光章|前駐荷蘭及駐紐約辦事處大使/臺灣民主基金會副執行長
李 昂|作家
胡長松|作家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張小月|駐奧地利大使
曹銘宗|作家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溫志宏|海生館館長
鄭弘儀|節目主持人
盧啟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主任
謝仕淵|臺南市文化局長
謝志偉|駐德國大使
魏德聖|導演
(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本書特色|
4. 作者大量運用荷蘭原始檔案,完整重現17世紀荷蘭社會氛圍,讓讀者對台灣第一個殖民母國有更深刻的認識。
5. 本書由荷蘭原文直譯,並經荷治台灣史權威、《熱蘭遮城日誌》譯註者江樹生教授專業審訂,確保譯文精確性。
6. 台灣教會史專家林昌華教授,特為本書撰寫五十餘則歷史解說專欄,幫助讀者更充分了解本書所描述的相關歷史背景。
作者簡介:
亞伯特.溫世繆(Albert Winsemius)
亞伯特.溫世繆(1910-1996)是傑出的荷蘭經濟學家,也是彼得.溫世繆的父親。亞伯特擁有鹿特丹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並於1961年至1984年期間擔任新加坡政府的首席經濟顧問。他在新加坡的經濟轉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與李光耀總理密切合作,制定了推動新加坡從後殖民時期困境邁向全球工業中心的政策。他的遠見卓識為新加坡的經濟成功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彼得.溫世繆(Pieter Winsemius)
彼得.溫世繆(1942年3月7日出生於海牙)是荷蘭的物理學家、政治家和作家,也是著名經濟學家亞伯特.溫世繆的兒子。彼得擁有台夫特理工大學的物理學和經濟學碩士及博士學位。他曾於1982年至1986年擔任荷蘭住房、空間規劃與環境部部長,之後成為麥肯錫公司的資深合夥人。他也是Tilburg大學的永續發展學教授。彼得撰寫了多本書籍,其中包括《永遠不要打客場比賽》(Speel nooit een uitwedstrijd),專注於領導力與永續發展。
【審訂者簡介】
江樹生
曾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副教授、日本天理大學中文系客員助教授、荷蘭萊登大學漢學院講師、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致力於研究早期台灣史、荷蘭檔案有關台灣史料研究。著有《檔案敘事:早期臺灣史研究論文集》、《鄭成功和荷蘭人在臺灣的最後一戰及換文締和》,以及〈梅花鹿與臺灣早期歷史關係之研究〉、〈荷治時期的安平街——熱蘭遮市〉、〈荷治時期的漢人人口變遷〉、〈臺灣經營藍樹藍靛的開始〉、〈VOC在臺灣的長官公署〉等論文。並編譯《臺灣史檔案文書目錄(十)荷蘭東印度公司有關臺灣檔案目錄》、《17世紀荷蘭人繪製的臺灣老地圖》、《梅氏日記:荷蘭土地測量師看鄭成功》、《熱蘭遮城日誌I-IV》、《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臺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I-V》。榮獲第四屆總統文化獎之「百合獎」、第三屆台南市文化獎、國立成功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專欄撰寫者簡介】
林昌華
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神學博士,為荷蘭史及教會史研究專家,現任玉山神學院教會歷史副教授。著作有《黃金時代:一個荷蘭船長的亞洲冒險》、《李登輝總統照片集一:家族相簿》、《來自遙遠的福爾摩沙》、《馬偕日記 1871-1901(完整版)全三冊》等編譯書籍,以及百餘篇期刊論文之發表。
譯者簡介:
王儷靜(Lily Wang)
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生物醫學碩士,荷蘭烏特勒支親善大使,寫實主義畫派畫家,「航向世界:臺灣文學主題展」蘇格蘭、荷蘭、奧地利、德國策展人。米菲兔博物館和烏特勒支市圖書館中荷雙語說故事者。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界好評推薦|
李光章|前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首長/臺灣民主基金會大使
李 昂|作家
胡長松|作家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張小月|駐奧地利大使
曹銘宗|作家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溫志宏|海生館館長
鄭弘儀|節目主持人
盧啟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主任
謝仕淵|臺南市文化局長
謝志偉|駐德國大使
魏德聖|導演
(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名人推薦:|各界好評推薦|
李光章|前駐紐約經濟文化辦事處首長/臺灣民主基金會大使
李 昂|作家
胡長松|作家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張小月|駐奧地利大使
曹銘宗|作家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溫志宏|海生館館長
鄭弘儀|節目主持人
盧啟明|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主任
謝仕淵|臺南市文化局長
謝志偉|駐德國大使
魏德聖|導演
(依照姓氏筆畫排序)
章節試閱
5月1日
今天的教堂禮拜聚焦於中國戰艦突襲的威脅。會眾們緊緊聚集在一起,但我無法確定他們心裡真正想的是什麼。他們的腦海中充斥著各種擔憂與不斷蔓延的謠言。說實話,我自己也無法完全專心於講道,心中充滿了不安。就連唱詩班也似乎失去了唱歌的理由。
禮拜結束後,列奧拿告訴我,國姓爺登陸的部隊越來越多了。儘管我們的荷蘭士兵訓練有素,每個人都能以一當十,但他認為這次敵人的兵力實在過於強大。小規模的衝突已經造成了許多人員傷亡,包括我們這一方。今天早晨,佩德爾隊長重傷的兒子被帶進了城堡。這孩子可能是亞伯拉罕,他甚至還不到五歲。中國士兵砍斷了他的手臂,還殺死了一名學校教師。
5月2日
列奧拿報告說,城堡已被國姓爺的部隊包圍,無法從外面進入了。許多人在那裡避難,但對在新港的我們來說,已經不可能進入城堡。即使從赤崁也沒有船隻可以渡往城堡了。他從城堡收到的最後一條消息是:昨日,托馬斯.佩德爾率領兩百四十名士兵,向北汕尾發起反擊,同時派大約兩百名士兵前往赤崁,以確保熱蘭遮城堡和普羅岷西亞兩個堡壘之間的聯繫。然而,原本預定支援這些軍事行動的四艘船還未能發揮作用,其中最大的船─赫克托爾號─在戰鬥剛開始時就被敵人的炮火擊中火藥室,損失慘重。剩下的三艘船雖然成功衝破了封鎖線,但卻駛向了廣闊的大海。
托馬斯.佩德爾的一些士兵設法逃脫,並成功越過赤崁,進入我們的村社。他們講述了那場激烈的戰鬥過程:在簡短的祈禱後,佩德爾下令攻擊沙洲上一支至少八百名中國人的部隊。令人驚訝的是,當我們的步槍第一次開火時,中國人並沒有像預期那樣逃跑。佩德爾毫無畏懼,直面敵人,英勇奮戰至死。他的部下被迫撤退,許多人無法回到城堡。只有少數善於游泳的士兵,包括這幾個人,游過了海灣,成功逃生。
5月3日
列奧拿真是個奇蹟般的人物,他再次成功從城堡接收到消息。根據福爾摩沙議會的授權,托馬斯.範.伊佩倫和列奧拿.德.倫納迪斯(Leonard de Leonardis)帶著口譯員威廉.佩德爾(Willem Pedel)與國姓爺展開談判。中國人已在普羅岷西亞附近的空地上紮營,由斌官引領他們前去會見國姓爺。然而,國姓爺態度強硬,毫不妥協,堅持要求荷蘭人交出兩座堡壘。他允許荷蘭人撤退到普羅岷西亞,但事實上,由於物資短缺,該堡壘幾乎沒有任何防禦力。而且淡水儲備僅能支撐幾天。地方官(Drost)2 法連天被允許在情況必要時投降。
福爾摩沙的難民們說,中國士兵主要使用弓箭作戰,但他們也配備了軍刀和關刀,那是一種需要雙手揮動的長柄大刀。士兵們穿著由鐵片製成的輕型盔甲,鐵片像魚鱗般一片片釘在一起。他們頭戴頂端有尖刺的頭盔,躲在塗有紅色地獄火的鐵盾後面。他們還戴著令人不寒而慄的面具,讓他們看起來像是從地獄中來的惡魔。他們的火槍比我們的輕便,但他們以每十人為一組出擊,膽怯退縮者即被處死。
5月4日
普羅岷西亞的地方官兼指揮官法連天最終選擇了不抵抗而投降。根據列奧拿的說法,這可能是他唯一的選擇,因為他的堡壘幾乎無法防守,且兵力嚴重不足,加上食物和飲水也即將耗盡,讓他陷入極大的困境。列奧拿建議我們趁還有機會時趕緊逃走,因為國姓爺的軍隊已經控制了熱蘭遮城周邊三十公里內的整個地區,僅剩城堡本身還在抵抗。不出幾天,他們就會進攻新港。由於無法進入熱蘭遮城,我們最明智的選擇是向北移動,前往諸羅山,然後從那裡再設法去雞籠。明天一早,我會把提奧多掛上篷車,做好出發的準備。
今晚,我告別了這所我與瑪麗耶共度許多美好但也充滿艱難日子的房子。我深深懷念她的溫暖與堅定不移的愛,但同時,我也慶幸她不必經歷這些動蕩。我將帶著小以撒克,在我親愛的妻子和我們孩子的墳墓前獻上鮮花。在這個充滿混亂的時代,內爾婕成了我和我們兒子堅實的支柱。是我們的信仰,以及她的愛,讓我得以保持堅強。主啊,願祢與我們同在。
5月7日
我們的隊伍由十二名新港的荷蘭人組成。來自各方面的報告顯示,當地居民幾乎沒有進行有效的抵抗。第一個承認國姓爺統治的,是蕭壠的基督徒村社代表。早在5 月3 日,也就是入侵後的第四天,他們就把從地方會議長官那裡收到的象徵特殊身份的鑲銀藤杖,交給了國姓爺。我們新港的一些人曾試圖反抗,但沒有成功,幾天後,他們也開始與國姓爺談判。投降者獲得了絲綢斗篷和珊瑚做為獎勵;根據保羅斯的說法,一些堅守立場的村社代表,比如我的朋友塔帕吉和塔卡朗(Tackalangh),已經被監禁。明天我們必須繼續前往雞籠,因為有傳言說,偵察兵已經在這一帶出現。
5月1日
今天的教堂禮拜聚焦於中國戰艦突襲的威脅。會眾們緊緊聚集在一起,但我無法確定他們心裡真正想的是什麼。他們的腦海中充斥著各種擔憂與不斷蔓延的謠言。說實話,我自己也無法完全專心於講道,心中充滿了不安。就連唱詩班也似乎失去了唱歌的理由。
禮拜結束後,列奧拿告訴我,國姓爺登陸的部隊越來越多了。儘管我們的荷蘭士兵訓練有素,每個人都能以一當十,但他認為這次敵人的兵力實在過於強大。小規模的衝突已經造成了許多人員傷亡,包括我們這一方。今天早晨,佩德爾隊長重傷的兒子被帶進了城堡。這孩子可能是亞伯拉罕,他甚至...
作者序
審訂序
江樹生
2016年阿姆斯特丹一家出版社Prometheus出版彼得‧溫世缪(Pieter Winsemius)寫的一本歷史小說《Niet zonder tranen》。這書名,直接翻譯成中文即「並非無淚」,也可説是「淚流滿面」。據作者的解釋,這書名係引自荷蘭人投降鄭成功之後,巴達維亞當局的撰稿者淚流滿面地向荷蘭公司本部報告這悲慘戰況的標題中的一句話。本書譯者王儷靜譯之為《熱蘭遮之淚》。
作者彼得‧溫世繆是荷蘭的學者政治家,曾獲荷蘭著名的台夫特大學(Delft University)的榮譽博士學位,擔任過荷蘭政府兩任「住房、空間規劃和環境部」(VROM)的部長,Tilburg大學教授,也是這本書裡的主角,牧師阿諾德斯‧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的遠親後裔。作者彼得的父親約於半世紀前,獲得北京某天主教會圖書館收藏的這位阿諾德斯牧師的聖經和日記影本,期待彼得將這三百多年前族親的日記整理出版,公之於世。作者彼得乃多年參閱眾多檔案史料,請教學者,加上他的想像,編寫了這本阿諾德斯在台灣的歷史小說。
這本《Niet zonder tranen》在荷蘭出版後不久,我們的好友王儷靜就看到了,並深受書中的故事所感動,決定將這故事帶回台灣分享鄉親。她經與作者聯繫,獲得作者彼得授權翻譯成中文。王儷靜的專業是生化,興趣廣泛,特別偏愛藝術與文化,長久深入荷蘭生活,為人熱情,致力推動台灣與荷蘭的文化交流。她的譯稿承林昌華牧師補述宗教、習俗等相關事項,使《熱蘭遮之淚》更顯紮實有趣。
阿諾德斯‧溫世繆從17歲的生日,即1651年9月26日開始寫日記,寫到1661年9月19日,隔日就被鄭成功處死。在這約10年之間,他寫了600多則日記。這600多則日記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份,從1651年9月26日到1654年12月9日,約3年3個月。這部分敘述他從17歲生日到20歲出國之間,在故鄉荷蘭萊登(Leiden)的家庭生活、求學過程、戀愛結婚、兒子出生,以及他立志要來台灣傳揚福音的原因和準備過程。
第二部分,從1654年12月14日到1655年9月14日,計9個月。這部分敘述他和妻、兒三人從荷蘭出航,經好望角和巴達維亞前往福爾摩沙的海上生活與航海經歷。
第三部分,從1655年9月14日到1661年9月19日,超過6年。這部分敘述他抵達福爾摩沙,在新港擔任牧師,直到他被鄭成功結束生命的前一天。
這600多則日記中,第一與第二部分合計約200則,其餘400多則寫於他抵達台灣之後,可知三分之二以上的日記寫於台灣,這本書的重點,在描述他在台灣那6年的生活和觀感。
有關台灣的荷蘭文獻,絕大部分是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VOC)的官方檔案,內容以紀錄VOC在台灣的官方活動為主,其中雖也涉及不少「人」的描述,不過,那些描述幾乎都脫離不了與公司的利害關係。但這本書是屬於少數以描述「個人」的生活為主要內容的作品,描述溫世繆牧師夫婦在新港教會牧會的歷程,及其與荷蘭人、漢人和原住民在台灣交往的活動。他連續6年之間以第一人稱描述周遭的人與事,是少見的荷蘭人在台灣的家庭生活寫照,並反映許多新港人與其他原住民的面貌、習俗與性情。最後進入大時代的漩渦,描述鄭成功進入台灣之後如何佈局,荷蘭人與原住民如何驚慌失措,也描述巴達維亞援軍抵達後,整個局勢如何發生巨大的變化。這本書用日記的形式,翔實生動地描述了那時台灣短暫卻快速變化的人生。
這是一本相當接近史實,令人感動的歷史小說。的確,這故事非常值得帶回台灣,分享給台灣的鄉親。
中文版作者前言
彼得.溫世繆(Pieter Winsemius)
那是我人生中如陽光乍現的一刻。我根據父親的手稿撰寫的這本書,終於即將交付印刷廠。就在最後一次上網檢查時,我意外發現了一篇1980 年的舊文章,早已被歲月的塵埃掩埋。文章中,一位曾在荷蘭駐北京大使館任職的年輕職員,描述他如何在1948 年於中國某個檔案館發現一本十七世紀的小聖經,內含家族筆記。他將這本聖經及其中的家族筆記拍攝下來,並在一場會議中展示。雖然名字有些許訛誤,但我一眼便認出,那正是我叔祖阿諾德斯.溫世繆(Arnoldus Winsemius)的聖經。
《熱蘭遮之淚》(Niet zonder tranen)講述的是阿諾德斯.溫世繆的人生故事。1655 年9 月14 日,年輕的他首次踏上了遙遠的安平,來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熱蘭遮城。那時的阿諾德斯還不滿21 歲,來自荷蘭紡織重鎮萊登,這座城市正經歷著繁榮時期。他懷著年輕人的理想與希望,來到這片未知的土地。當時,荷蘭正是全球貿易的霸主,但十年後,這片海洋的主宰權便逐漸被英國取代。
我的父親亞伯特.溫世繆( Albert Winsemius )和我對阿諾德斯充滿了深深的敬仰與著迷,他是我們祖先中最具冒險精神的一位。父親多年來為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提供經濟發展的建議,與東南亞結下了深厚的情感聯繫。他曾親自造訪阿諾德斯與他的妻子瑪麗耶( Marietje )生活過的地方,懷著無限的共鳴與想像,努力拼湊出他們當年的點滴經歷。最終,他們不僅是客居異鄉,還深深地愛上了這片異國的土地。
阿諾德斯做為一位年輕的牧師,雖然他的社會地位不足以撼動歷史的巨輪,但他卻深受這段歷史的影響。我們對他的了解非常豐富,不僅包括他的學業,還有他在福爾摩沙的點滴生活。我們甚至可以從熱蘭遮城的日誌中了解當時每日的天氣變化。此外,其他旅行者的記錄也讓我們看到荷蘭人如何看待這個擁有眾多部落和傳統儀式的台灣,以及他們與福爾摩沙和中國貿易夥伴之間的互動。我們憑藉想像填補了那些未記錄的細節,慢慢編織出了阿諾德斯的故事,從他1651 年成為牧師開始,到1661 年結束他的一生,這段充滿波折與溫暖的歲月便躍然紙上。
父親去世前五年的某一天,他對我說:「我已經寫下了讓我們祖先與眾不同的十個故事中的九個,最後一個需要別人來完成。」《熱蘭遮之淚》是我們共同的敬意。在撰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每夜與阿諾德斯和瑪麗耶一同入眠,又在晨曦中與他們一同醒來。然而,當我翻看那些源自他聖經的照片時,我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與這位遙遠的祖先如此親近。儘管那本聖經再次遺失,但它所帶來的溫暖依然長存。擁有根的人,才擁有未來,而我們的根,有一部分早已深植於台灣這片土地。
我們對譯者王儷靜滿懷感激。與精通台灣語言的阿諾德斯不同,我和父親都不懂台灣的語言。然而,王儷靜以她溫暖的心和真摯的投入,陪伴我們走過這段充滿回憶的旅程。她成為了《熱蘭遮之淚》的第三位「作者」。
譯後語
王儷靜
從小我就是個愛聽故事的孩子,這份對故事的熱愛,推動著我在荷蘭的圖書館裡向大家講述台灣的故事。2020 年,好友貝喬思(Joyce Bergvelt,《福爾摩沙之王》的作者)向我推薦了《熱蘭遮之淚》。這本書深深觸動了我,不僅激發了我將它介紹給台灣讀者的熱情,也讓我感受到它彷彿渴望著回到台灣的土地上。我從一個單純的讀者轉變為積極的推介者,親自聯繫了作者彼得,表達了希望將這本書帶回台灣的心願。彼得對此感到萬分驚喜,他說自己做夢也未曾想到會有台灣人專程來訪,只為了讓這本書跨越重洋。我則笑著回應:「是這本書想要回到台灣,而它即將再度啟航前往福爾摩沙。」
從作者口中得知,《熱蘭遮之淚》是一個跨越三代的傳承故事, 源自於他祖父的口述,由父親撰寫草稿,最終在彼得的筆下得以完整呈現,並於2016 年在荷蘭出版。這部歷史小說以真實的史料為骨幹,透過細膩的人物刻畫和豐富的想像力,將歷史的厚實與人性的光輝完美融合。感謝張焜傑引薦我給前衛出版社,向他們介紹這本書。由於這本書是以荷蘭文書寫,我以說故事的方式來介紹《熱蘭遮之淚》。林君亭副社長被書中扎實的史料和深刻的情感所打動,最終決定買下中文版的版權,並將書名定為《熱蘭遮之淚》。原本以為自己在牽線搭橋之後便已完成了任務,沒想到林副社長破例邀請我這位缺乏文史學術背景的人擔任譯者。這份信任讓我受寵若驚,我在忐忑中也一同上了這艘駛向台灣的船。
翻譯初期,我對是否能勝任這份使命感到疑慮。我向天主禱告尋求指引,並請教江樹生教授是否能推薦更適合的譯者。然而,江教授和師母的鼓勵讓我決心迎接挑戰。他們認為我對荷蘭文化和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加上信仰的支持和對這本書的熱情,使我具備了擔任此書譯者的條件。江教授也慷慨擔任翻譯的審訂工作,他們的支持如明燈般照亮了我的道路。
翻譯的過程恰逢新冠肺炎肆虐,在荷蘭的我與溫世繆牧師和瑪麗耶朝夕相處。當翻譯到瑪麗耶失去孩子的那段文字時,我感受到一位母親在異鄉埋葬自己骨肉撕心裂肺之痛。我泣不成聲而無法繼續翻譯。我不禁想瑪麗耶她一定不會半途而廢的。這種思緒也激勵了我,我重新振作起來,完成這份使命。
感謝林昌華牧師在專欄中補充的荷蘭改革宗教會歷史背景,讓讀者能更深入理解書中的宗教背景。也感謝前荷蘭在台辦事處前資深新聞與文化事務官蘇立和王筱婷設計的書展海報,他們的推薦使《熱蘭遮之淚》在台北國際書展中受到矚目。每位參與《熱蘭遮之淚》中文版出版的前輩,如同接力賽中的每一棒,讓這部感人的作品最終順利抵達台灣。
溫世繆牧師的故事是台灣歷史拼圖中缺失已久的一塊,如今終於回到了台灣。我謹向彼得.溫世繆(Pieter Winsemius)致以最深的謝意,感謝他的信任,賦予我這個機會將《Niet Zonder Tranen》翻譯成中文並帶回台灣。希望華語世界的讀者能在面對未知和困難時,從溫世繆牧師的經歷中汲取安慰、勇氣與毅力。
審訂序
江樹生
2016年阿姆斯特丹一家出版社Prometheus出版彼得‧溫世缪(Pieter Winsemius)寫的一本歷史小說《Niet zonder tranen》。這書名,直接翻譯成中文即「並非無淚」,也可説是「淚流滿面」。據作者的解釋,這書名係引自荷蘭人投降鄭成功之後,巴達維亞當局的撰稿者淚流滿面地向荷蘭公司本部報告這悲慘戰況的標題中的一句話。本書譯者王儷靜譯之為《熱蘭遮之淚》。
作者彼得‧溫世繆是荷蘭的學者政治家,曾獲荷蘭著名的台夫特大學(Delft University)的榮譽博士學位,擔任過荷蘭政府兩任「住房、空間規劃和環境部」(VROM)的...
目錄
荷蘭原版說明
審訂序
譯後語
中文版編輯說明
中文版作者前言
主要人物概述
Chapter 1—1651
Chapter 2—1652
Chapter 3—1653
Chapter 4—1654
Chapter 5—1655
Chapter 6—1656
Chapter 7—1657
Chapter 8—1658
Chapter 9—1659
Chapter 10—1660
Chapter 11—1661
結語
譯註
荷蘭原版說明
審訂序
譯後語
中文版編輯說明
中文版作者前言
主要人物概述
Chapter 1—1651
Chapter 2—1652
Chapter 3—1653
Chapter 4—1654
Chapter 5—1655
Chapter 6—1656
Chapter 7—1657
Chapter 8—1658
Chapter 9—1659
Chapter 10—1660
Chapter 11—1661
結語
譯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