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一致推薦
丁菱娟|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
吳娟瑜|國際演說家暨人際溝通專家
李崇義|薩提爾溝通引導講師
郝旭烈|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
陳睨|辯論與表達顧問、企業內訓講師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盧美妏|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有些故事與啟發能夠成為傳世經典,在這本書裡你定能找到。」——李崇義/薩提爾溝通引導講師
★「故事是最好萃取經驗的地方,雖然他人的成功不一定可以完全複製,但是優秀的反應和反思總是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這個版本所收錄的故事,相信可以給很多人有意思的視角和觀點。」——陳睨/辯論與表達顧問、企業內訓講師
★「好書彷彿溫暖的光,陪伴我們走出幽暗隧道。」——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序文
三十五年前,我是紐約最不快樂的年輕人之一。當時我以銷售卡車為生,但對這份工作極度厭惡。住在狹小、充滿蟑螂的公寓裡,這讓我壓力倍增。我經常去附近價格便宜的餐館,但那裡環境骯髒,根本無法享受用餐的樂趣。
每晚工作結束後回到那孤單的房間,我總是感到頭痛不已。大學時期描繪的夢想已經變成了噩夢。這就是人生嗎?這是我期待已久的那場令人激動的冒險嗎?我從事著討厭的工作,住在破舊的廉價公寓裡,吃著索然無味的餐點,對未來完全無法懷抱期待。
我確信,即使辭去這份厭惡的工作,我也不會有任何損失,反而只會獲得好處。賺大錢從來不是我的興趣,享受人生才是。我正處於人生的起點,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面臨著關鍵時刻。於是,我做了一個徹底改變未來的決定。爾後,在接下來的三十五年裡,我過著充實而快樂的生活。
我在當地的州立教育大學接受了四年如何教學的訓練,因此我決定靠夜間成人教育的教職來謀生。這樣一來,我就能在白天繼續閱讀和寫作。我一直渴望過著為寫作而生、為生活而寫作的日子。
然而,夜間要教成人們什麼呢?回顧大學學習的內容,我認為教他們表達技巧是最適合的。因為透過這樣的學習,我自己克服了恐懼和不安,並獲得了大方與人交流的勇氣。我也意識到,能夠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是成為領導者的必要條件。
於是,我申請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的夜間課程中教授表達技巧,但兩所大學似乎都認為無需我這樣的幫助。
儘管當時對這個結果感到失望,但我現在對當時的拒絕表示感激,因為後續我成為YMCA晚間課程的講師。在那裡,我必須教授具有實用性的知識,而非純學術性的內容。這是個極大的挑戰。來參加演講課程的成人並不追求學分或畢業證書,而是希望學會在會議或接待場合中流利地表達。他們希望得到晉升,為家庭賺取更多收入。且當時我的合約並不是領取固定的講師費,收入多少全看業績。
一開始,我覺得在這樣的條件下教學非常不利,但後來我發現這成為了激勵學員的絕佳訓練。課程是單次報名的,因此我必須確保每堂課吸引人,讓學員願意一再回來。
這是一份令人激動的工作,我非常喜愛。看到學員迅速增長自信並取得升職加薪的成果,讓我驚嘆不已。表達課程獲得了超乎我想像的巨大成功。
後來,我意識到除了表達技巧,還有必要教授人際關係的技巧。於是我大量閱讀各類書籍和資料,並根據實踐成果撰寫了《人性的弱點》。
數年後,我發現學員們面臨的另一個重大問題是如何應對煩惱。成人教育的學員們來自不同的職業,其中大多數人都有各自的問題。學員中也有許多女性,她們既有從事職業的,也有全職主婦,她們也有煩惱。因此,我決定寫一本關於如何應對煩惱的書。
然而,在圖書館裡卻很難找到這類書籍。煩惱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但奇怪的是,從未有任何一個人曾在高中或大學的課程中學習如何應對煩惱。結果,全國各地的醫院病房中,超過一半的床位被身心備受煩惱折磨的人佔據著。
我花費多年來撰寫這本書。為了了解古今中外的偉人如何看待煩惱,我閱讀了大量的哲學書籍、思想書籍和心理學書籍。我還與活躍於政界、商界和體育界的名人交流,不僅在夜間的成人教育課程中聽取了許多學員的故事,也收到許多有趣的來信。
透過這些經歷,我自豪地認為,我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了解如何幫助人們克服煩惱。因此,本書不是一本學術著作,而是一部非常實用的書。
法國評論家瓦勒里(Paul Valéry)曾說過:「科學即是成功方法的集大成。」如果是這樣,那麼本書便是克服煩惱的成功方法的集大成。
在此聲明,本書並非介紹全新的觀點,而是列出許多人未曾真正實行的觀念。事實上,我們並不需要學習什麼新事物,因為每個人都已經知道過好生活的方法。
我們的挑戰並非不知道方法,而是未能實行這些方法。本書的目的是將古老的基本真理重新整理,具體解釋,並促使讀者行動。
那麼,讓我們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