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推薦
陳柏森 柏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帶您一同走進古今中外的表演藝術舞台,了解其歷史源流、空間構成、聲學設計與美學風貌!
著眼於國際觀點和全球版圖,但同時強調東亞與台灣的發展沿革、意識和近20年案例,從古至今、橫跨東西方的一場舞台漫遊!
東西方的表演活動,多可在古代的祭典或儀式(rituals)裡發現源頭,或從公開的說書、敘事行為中找到線索,逐漸發展出特定形式。本書首先探討歷史源流,從古希臘的環形表演場,到工業革命後的公眾表演殿堂,以及東方獨特的劇場舞台。
本書並彙集了作者在表演建築方面的研究成果、教學材料、專業實績、實地參訪心得,並融入了自年少起的個人表演經歷,和從事表演工作的親友們其幕後知識與心得分享。舞台如何呈現出最好的表演藝術效果?如何兼顧聲學與美學的設計?如何站在觀眾的角度進行空間建構的設計考量?期待能為各位讀者們呈現出表演建築的全人價值和完整面貌。
作者簡介:
江維華
Wei-Hwa Chiang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教授
臺灣建築科技中心 執行長
臺灣建築學會 常務監事
台灣聲學學會 常務理事
學歷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建築博士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建築專業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
經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副校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學院院長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主任
臺灣建築學會 理事長
新北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
總統文化獎複審委員
故宮博物院、文化部、教育部、地方文化局處等重大文化建設審查與諮詢
研究範疇
廳堂聲學、文化性設施、永續都市與建築
專業活動
廳堂聲學設計/施工:臺中國家歌劇院、屏東演藝廳、高雄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功學社企業總部音樂廳、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廳、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中央大學大禮堂等。
表演暨文化設施先期規劃:臺北音樂廳及新美術館、臺北市音樂與圖書中心、國父紀念館更新及地下共構開發等。
永續發展統整規劃/熱流通風設計:東京2020奧運主場館設計競圖、台電福和營業大樓等。
特別感謝以下共同作者
陳嘉萍(Julie Chia-Ping Chen)(第1章)
紐澤西理工學院建築與設計學院 兼任教師
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助理教授
吳惠萍(Hui-Ping Wu) (第4章)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助理教授級專家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系 研修
蔡欣君(Lucky Shin-Jyun Tsaih)(第5章)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 副教授
前美國佛羅里達大學 助理教授
章節試閱
1 古希臘以降的環形表演場
東西方的表演活動,多可在古代的祭典或儀式(rituals)裡發現源頭,或從公開的說書、敘事行為中找到線索。場所上,則從環形或三面的觀賞開始,由臨時轉變為固定設施,由戶外進入室內。[1; 2]
1.1 從頌讚酒神開始
位於歐亞交界的古希臘是西方文明之起源,古希臘戲劇由雅典祭祀酒神(兼戲劇之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的酒神節(Dionysia)開始,可視為西方劇場藝術的濫觴。節慶活動源於雅典的中心城邦,逐漸拓展至周邊的阿提卡(Attica)地區,屬開放性的公民活動,與當時雅典式民主體制有關。古希臘的表演場所建造於公有土地上,或坐落在市集之中,或坐落於神廟旁的空地上,而初期的場地為矩形,規模擴大後成為圍繞圓形樂池的扇形空間。[1]
少數仍在使用的古希臘劇場之一為陶爾米納(Taormina)古劇場(西元前3世紀),位於義大利西西里島東北角,西西里島在西元前8世紀起就是古希臘的重要殖民地,西元前3世紀起才轉由羅馬帝國管轄。該劇場位於向東突出於海岸線之外的濱海岩盤上,海拔約200公尺,劇場觀眾席朝向西南的海岸線,往東是地中海,往西可遠眺埃特納(Etna)火山,由觀眾席後方高處透過現況的舞台背部缺口,可以看到鄰近陶爾米納古城的聚落。劇場設施在古羅馬時期經多次改裝升級,達到現況近1萬1千席的規模[3]。古劇場是2017年第43屆七大工業國組織會議的地點,大導演伍迪阿倫(Woody Allen)的電影《非強力春藥》(Mighty Aphrodite)(1995年上映)中穿插的古希臘劇場場景,也正是在此地拍攝。
古希臘劇場中規模最大者,直徑可達140公尺左右,其一亦在西西里島,位於東南角的錫拉庫扎(Syracuse)(西元前5世紀),容量有2萬席,另一座位於土耳其艾菲索斯(Ephesus)(西元前2世紀),更達到2萬4千席。[3]
1.2 雅典衛城的古劇場
希臘以擁有豐富文化遺產和愛琴海諸島觀光資源著稱,首都雅典在2018年的訪客人數就達8百萬,雅典衛城和奉祀雅典娜的帕德嫩神廟則是雅典最主要的景點,而其南麓就有兩座古希臘劇場遺址。雅典的年均溫攝氏18度,年降雨量僅400毫米,非常適合戶外演出。
兩座劇場中,戴奧尼索斯劇場(Theatre of Dionysus Eleuthereus)年代較為久遠,逐漸擴充的建造歷程約在西元前6-4世紀之間。整個建築物由衛城南麓東側的圓形或矩形(最新的考證傾向後者說法)樂池(orchestra)開始,舞台方向的後方是小巧的戴奧尼索斯神廟。觀眾席依傍山坡逐漸擴充,到前4世紀中期左右達1萬7千席,舞台也由臨時的背景演化為固定的背景建築(scene),席位初期為木造,經逐漸地改變後到前3世紀末完全成為石造,現場遺跡中還可以看到前排精美的石椅。西元前440年,緊鄰劇場建了一個長寬達68公尺的正方形雅典音樂廳(Odeon),兼作大型會議之用,被認為是第一個室內的古希臘表演空間,據說支撐屋頂之木柱有如森林之多,座位區視線因此不佳。音樂廳損毀或拆除後沒能重建,也較少於文獻中提及,但在衛城博物館的模型中清楚可見。隨著羅馬帝國的征服和雅典的局部破壞,戴奧尼索斯劇場逐漸式微,並在邁入中世紀之際停止使用。[1]
進入古羅馬時期之後的西元161年,雅典南麓西側興建了以起造者為名的希羅德阿提庫斯音樂廳(Odeon of Herodes Atticus),演出多樣性的戲劇與音樂,約5千席的容量比古希臘劇場來得小。以石材建造的圓形劇場原本有木質屋頂,歷經多年的風雨摧殘現已損毀。損毀之舞台經局部復原後,希羅德阿提庫斯音樂廳目前還做常態使用。[4]
衛城位於雅典市中心西南角的山丘上,山門位於西首,無論從北或南,都得迂迴地進入。進入園區之南側入口前,會經過由名建築師Tschumi設計的衛城博物館,博物館除了展示並保存拆解下的遺跡元件,更據於由南往北觀看衛城全景的絕佳位置。博物館中有各種比例與不同時代的模型,位於入口大廳的不同時代之全區模型,可以清楚顯現兩個劇場的假想復原狀況。在模型上的南側入口旁,會先看到戴奧尼索斯劇場,往西循坡道而上之後,則到希羅德阿提庫斯音樂廳,再循階梯向上,才是衛城的山門。
1.3 拓展與傳承
戴奧尼索斯劇場約2百年的前期使用期間,古希臘文明達到高峰,也是希臘戲劇發展最興盛的時期。西元前323年的亞歷山大大帝之死後,古希臘文明進入希臘化時期,雅典開始沒落,文化中心移轉至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擴大的帝國疆土上興建了許多劇場,前述的陶爾米納劇場、艾菲索斯劇場都初建於此時期,記錄上約167座的古希臘劇場也多建於此時期。此時期劇場在規模的上差異很大,形式上則出現了當代劇場所知的舞台鏡框(proscenium),主角在鏡框內的舞台表演,合唱與樂手則在樂池表演,舞台淺而寬,並且平均抬高至3公尺以上。羅馬帝國在文化的影響則是平行地展開,相較於古希臘劇場的文學性,高度發展的古羅馬戲劇更訴求於其大眾性。大型劇場成為完整、獨立的建築物,依傍山坡的建築變少,建築物也有了完整的立面,表演區由希臘的方形或圓形轉變為半圓形,加深的舞台降低至1.5公尺左右,席位區的斜度因此明顯增加,提供更好的視角,後方固定背景牆的高度也相應地提高至三層,觀眾席頂端則有環繞的柱廊。規模較大的劇場為露天,較小的音樂廳(odeon)則有屋頂。[1; 5]
古希臘與古羅馬兩個帝國及其殖民地的疆域廣大,並在當今的希臘、土耳其、伊拉克、約旦至埃及之間的地區重疊,古劇場的興建總數估計可接近800座,兩者中以古羅馬劇場占多數。劇場主體多為耐火之石造建築,不容易遭到破壞,但位於城市良好區位者,反而容易因都市更新而拆除,羅馬帝國第一座永久性且達1萬7千席的龐貝劇場(The Theater of Pompey),也因此原因不復存在。反倒是依傍山坡建造者,保存狀況相對較好。[1]
保存狀況良好且經修復者,常成為文化藝術推廣與地方特色展現的重要推手。以希臘為例,結合考古、建築、表演藝術的吸引力,早於二次大戰前,即開始有計畫地以古劇場表演活動推動觀光,古老的戲劇藝術也因此得以發揚。[6]
在前述的幾個現存古劇場外,還有其他狀況良好的遺跡,散布於兩河流域至西歐之間。在式樣與建材上各有特色,也各有其保存狀況良好的部分:[4; 7]
1. 埃皮達魯斯(Epidaurus)古希臘劇場(前4世紀)(1萬4千席)—位於雅典西南方約50公里處,是希臘境內整體保存狀況最好的古希臘劇場。
2. 奧朗日(d'Orange)古羅馬劇場(1世紀)(9千席)—位於法國南部沃呂克茲省,具有高聳的舞台背景和精緻的建築立面,並沿半圓的立面提供直通後方街道的入口。
3. 安斯潘多斯(Aspendos)古羅馬劇場(2世紀)(7千席)—位於土耳其安塔利亞市,保有最完整的觀眾席頂端柱廊。該建築的平面尺寸具備精準的簡單整數關係,劇場總長96公尺,舞台寬為長度的一半,圓形樂池的直徑則為舞台寬度的一半。
4. 博斯拉(Bosra)古羅馬劇場(2世紀)(1萬5千席)—位於敘利亞西南部達拉地區,觀眾席有完好的37排座位,右側頂端還可以看到部分的柱廊。
5. 梅里達(Mérida)古羅馬劇場(前1世紀)(6千席)—位於西班牙埃斯特雷馬杜拉大區,完好保存著整個舞台背景牆精緻的雙層柱廊。
建於市集中的古希臘和古羅馬劇場或音樂廳,與廣場、浴場、商店等空間形成複合性使用,因此縮減了觀眾席容量。例如:雅典羅馬市集的中心處有一座1,000席的矩形室內音樂廳,賽薩洛尼基(Thessaloniki)羅馬市集(Roman Agora)則有一座最初僅容納約300名觀眾的音樂廳,經多次擴建後容量達2,000席,局部復原的現況僅有內圈的七排半圓形席位。賽薩洛尼基是位於希臘北部的希臘第二大城,也是馬其頓王國的都城,羅馬市集使用於西元2-4世紀之間。[4]
雅典市中心以東的利卡維多斯(Lycabettus)山丘是市區的另一個制高點,建有一個3,000席的現代化希臘式露天扇形劇場,兼具了觀景與品樂之趣。劇場原是一座可拆遷的臨時建築,但自1965年完成後,卻近乎永久地坐落於原址,和希羅德阿提庫斯音樂廳、埃皮達魯斯劇場共同成為希臘年度節慶的三個主要表演場地。利卡維多斯山丘可搭纜車直達,距帕德嫩神廟僅一公里之遙,是遠眺市景與衛城的最佳地點,山頂還有希臘風的教堂與餐廳。[6]
而氣候比希臘更為乾爽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則於校園北側丘陵旁建造一座8,500席的現代希臘式劇場,1903年開幕,是柏克萊市與大學的重要表演場館。
1 古希臘以降的環形表演場
東西方的表演活動,多可在古代的祭典或儀式(rituals)裡發現源頭,或從公開的說書、敘事行為中找到線索。場所上,則從環形或三面的觀賞開始,由臨時轉變為固定設施,由戶外進入室內。[1; 2]
1.1 從頌讚酒神開始
位於歐亞交界的古希臘是西方文明之起源,古希臘戲劇由雅典祭祀酒神(兼戲劇之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的酒神節(Dionysia)開始,可視為西方劇場藝術的濫觴。節慶活動源於雅典的中心城邦,逐漸拓展至周邊的阿提卡(Attica)地區,屬開放性的公民活動,與當時雅典式民主體制有關。古希臘的表演...
推薦序
初識江維華教授約在1995年,當時我於臺科大建築系兼課,他是一位溫文儒雅、英姿風發的年輕教授,但我卻對他專精於建築音響較感興趣,因為那是在台灣建築學界或業界極少有人涉獵的領域。
我與建築音響顧問結緣始於1981年設計中央圖書館,當時我們(柏森建築師事務所)聘請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Niemullier教授參與央圖國際會議廳及演講廳的室內音響設計。Niemullier教授要我們在石膏天花板以不同層疊,配合側牆的吸音材分布,使此二廳獲得很好的音響效果,而我也初次見識到建築音響專業者的貢獻,據信那是當年公共建築少有的音響顧問參與的個案。
1991年我們與日本三井建設公司設計部合作設計中國信託銀行及新舞台,它是可容1,100座席的音樂廳。我在東京三井建設公司的音響實驗室見到他們利用幾台像電冰箱大小的電腦,電腦螢幕上顯示音樂廳平面圖,然後按每一座席,由電腦發出各種弦樂及管樂的聲音,測試每個席位的音響效果。不同的樂器、不同的座席依序測試,接著樂器逐漸加進合奏,呈現出空間及細部設計所反映之交響樂團演奏效果。以電腦輔助室內音響設計,其龐大的數據演算,結合科技與空間設計,擴展了我的視野。
2001年之北藝大音樂廳及2002年之淡江大學文錙音樂廳,使我有機會與江維華教授合作。當我把此二案跟他討論,詢問有否像三井建設公司實驗室的大電腦時,他回答說,由於電腦軟硬體的進步,現在使用筆電及專業軟體即可達到當初的功能。此令我十分驚訝,電子科技之快速發展,遠非我所能想像。
北藝大音樂廳為600席位的中型音樂廳,供學校交響樂隊練習及表演。由於它的結構體早已完成,且與其他建築相連,就音響而言,其室內空間長寬比雖可,但容積不夠,而結構相連也意謂著隔音的重要。在他的建議下,我們改良既有室內空間及動線,原本3樓觀眾席兩側包廂予以縮短,使舞台成為音樂廳的中心,舞台設計為弧形,配合管風琴、舞台上方之反射天花板及燈光設計,使它成為音樂廳之焦點空間,不但使聽眾獲得良好音響,聲部與音域達到平衡,也使各弦樂或管樂聲部樂手都能聽到彼此聲音,以利發揮整體團隊的表現。室內音響上並將反射天花板提高至維修貓道之上,以增加室內的容積,隔音上則作了浮式之雙層地板和牆,以隔絕結構體之噪音傳遞。
淡江大學文錙音樂廳,利用原驚聲大樓2樓之演講廳改裝為240席位小型音樂廳,其圓形平面,低矮天花板及與大樓結構相連,噪音工程及室內聲場變成為主要克服的問題。維華建議我們納入梁上空間增加室內容積,以提升所需之餘響時間。天花板做出不同高度變化,以利聲音散射。在原本圓形的平面,他建議於牆面設計數個外凸橢圓形擴散體,以減少圓形產生之聚焦,並將觀眾席予以分隔不同小區,提高其地板高度,既可提升音響及視覺效果,亦可增加空間變化。
在跟他合作期間,見到他細心跟專注個性。而不同於一般顧問,由於他的建築設計底子,很容易跟我們打成一片,從改造最適宜的空間條件做起,他的音響專業同步進行,這使我們的設計工作順利而愉快。
2002年之後,他也參與了功學社音樂廳、屏東演藝廳、臺藝大演藝廳、臺中國家歌劇院之設計或模型音響實驗等工作。理論與實務兼具,逐步建立了他在建築音響領域頂尖的專業形象。
在建築學會理事會,我又有緣與他共事。他以理事長身分,用溫和且清晰思辨協調各種不同意見,見證了他的睿智與涵養。此時,得知他撰寫之《表演建築:美感與功能的交響》一書即將完成,我因近水樓臺,得以先行拜讀。
本書計六章,主要可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第1章敘說劇場之歷史發展、表演形式之變化,以及東西方表演空間之特色。第2章論及現代都市與表演建築聚落之關係,從個別建築貫穿至都市發展,藉著名之案例說明既增加可讀性,並擴展了建築人對「建築與都市」的宏觀視野。
第二部分包括第3、4、5章,進入了表演建築設計之技術核心。第3章說明表演空間之構成與組織、規劃原則與各類使用人之需求與空間關係。第4章則是較艱深的席位設計和聲場設計原則,他解說室內剖面與觀眾席之關係,以科學分析達到精準地掌握廳內之反射行為,提供原音支持與潤飾,滿足觀眾的需求,也讓表演者能充分溝通。
第5章則討論大型表演廳的室內音響設計,剖析各種不同平面型態的著名案例,不論就實務設計或學術研究,本書提供了極為豐富而實用的內容。
最後之第6章,他又回到建築人普遍關心的建築風格、地域特性與永續題材。
總之,本書六章凡四百多頁,可稱巨著,或瀏覽或深究,其資料豐富、敘理明晰,書中著名案例不勝枚舉,而他大多親臨體會,殊為不易。
維華除了具備建築人廣泛之學識基礎,又深解音樂,能一門深入,對表演空間史詩般之歷史鋪陳,對艱澀聲響建築之敘事,內容嚴謹,卻以易於理解的文筆撰寫建築人較少涉獵的領域。他個性謙沖素直,但從本書,令人感受其學理實務具備、汪汪千頃、大器且細膩的才華。
我拜讀之餘,讚其廣博精微,謹為之序。
陳柏森
柏森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臺科大建築系兼任教授
前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副主委
2022.05
初識江維華教授約在1995年,當時我於臺科大建築系兼課,他是一位溫文儒雅、英姿風發的年輕教授,但我卻對他專精於建築音響較感興趣,因為那是在台灣建築學界或業界極少有人涉獵的領域。
我與建築音響顧問結緣始於1981年設計中央圖書館,當時我們(柏森建築師事務所)聘請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Niemullier教授參與央圖國際會議廳及演講廳的室內音響設計。Niemullier教授要我們在石膏天花板以不同層疊,配合側牆的吸音材分布,使此二廳獲得很好的音響效果,而我也初次見識到建築音響專業者的貢獻,據信那是當年公共建築少有的音響顧問參與...
作者序
自序
本書彙集我在表演建築方面的研究成果、教學材料、專業實績、實地參訪心得,並融入了自年少起的個人表演經歷,和從事表演工作親友們的幕後知識與心得分享,以呈現出表演建築的全人價值和完整面貌,在談論聲學技術時,會帶到設計風格,論及空間內容時,也可以看到風土民情,讓各個章節內容更為連貫。
內容取材上著眼於國際觀點和全球版圖,但同時強調東亞與台灣的發展沿革、意識和近20年案例,更特別發掘、引用台灣的競圖或籌備階段作品,讓這些過程走完即塵封的精采構思能夠再受到關注,或者對照出同樣命題下的不同詮釋。區位上,則試圖兼顧都會的大型機構和社區的中小型場館,在耳熟能詳的國際巨作之外,納入深植鄉里的地方小品。本書以永續發展作為結尾,是基於時代的共同使命,也基於彰顯表演建築之區域發展價值,期望在環境永續的論述基礎之中,看到設計的人情味。
此書的完成首先要感謝三位章節共同作者,三位作者在背景認知、內容建構、影像取得、文章撰寫等各方面,都做出重要貢獻。也要感謝對文章引用內容共同投注心力的歷屆臺科大碩博士畢業生們,讓本書得以勾勒出概要的輪廓。
建築的概念呈現需要輔以大量的圖和照片,多數照片雖由我和三位共同作者拍攝,仍有相當比例的影像資料來自許多建築專業工作者和朋友、學生。建築專業工作者的照片來源都標註於附圖標題中,不在此一一致謝;朋友、學生之中,最需要感謝的是高錦弘醫師,因為長年在世界各地演出,他有著許多我未曾踏足之處或未能留下記錄的珍貴照片;書中多處照片的分享者,另有鄭伃晴老師和陳虹竹博士,其他需要感謝的分享者(依照片出現順序)有劉懷安、李玉華、許晏堃、陳家瑞、黃敬聰、李萬秋、蔡孟廷、賴鈺淇、呂文弘、許皓香、許英昌、朱元雷、Tiago Costa、Gary W. Siebein、翁郁琇、阮馨儀、陳以侖、趙以諾、林俊良、陳嘉君、陳竣璿、許中光、黃展春、曾光宗、施植明、高佩仙。
其次,特別感謝先後參與的助理和學生,協助繪製各種形式建築圖、解說圖,幾個個案的3D數位模型建構,還有接近完稿時的多次校讀、照片比對和格式調整。劉懷安處理最多的繪製和文獻格式整理工作,特別是大型廳堂的平面示意圖,李佳芬和李語程各自負責最初和最末階段的各種影像製作、整理、聯繫,賴弘翌負責接近完稿時的文字部分和文獻之調整與校讀,林良穎、權紀瑜協助最後的出版社校稿,江亭瑩負責兩章內容的文獻確認和校讀,黃偉菱繪製都市尺度的分析圖,蘇靖雯、賴信祐、江可安建構3D模型,林俊良和賴鈺淇先後提供各類型之多方面協助。
最後,僅將此書獻給帶我入門的碩博士指導老師Gary W. Siebein教授、開啟我音樂機緣的父母,和永遠支持我的家人。
江維華
2022.05
自序
本書彙集我在表演建築方面的研究成果、教學材料、專業實績、實地參訪心得,並融入了自年少起的個人表演經歷,和從事表演工作親友們的幕後知識與心得分享,以呈現出表演建築的全人價值和完整面貌,在談論聲學技術時,會帶到設計風格,論及空間內容時,也可以看到風土民情,讓各個章節內容更為連貫。
內容取材上著眼於國際觀點和全球版圖,但同時強調東亞與台灣的發展沿革、意識和近20年案例,更特別發掘、引用台灣的競圖或籌備階段作品,讓這些過程走完即塵封的精采構思能夠再受到關注,或者對照出同樣命題下的不同詮釋。區位上...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CHAPTER 1 歷史源流
1 古希臘以降的環形表演場
2 文藝復興時期的多元面貌
3 工業革命後的公眾表演殿堂
4 圍繞古中國的東方平行發展
5 世局動盪下的交會與蛻變
CHAPTER 2 現代城鄉建構下之表演建築
6 商業與流行表演聚落
7 表演中心與都會建構
8 外部關聯性
9 鄰里社區之共生與互動
CHAPTER 3 空間構成
10 內容與組織
11 空間布局
12 公眾服務與教育推廣部門
13 表演與支援部門
CHAPTER 4 廳堂與觀眾席
14 席位安排與觀眾席形式
15 廳堂聲學基本原理
16 各類廳堂聲學規劃
CHAPTER 5 大型表演廳聲學設計
17 大型歌劇與多功能劇院
18 單面觀賞之鞋盒和其他形式音樂廳
19 梯田環繞型音樂廳的問世與發展
20 以梯田環繞為雛型之音樂廳設計
CHAPTER 6 建築風貌與創意表現
21 時代風格
22 使用者價值
23 地域和區位特質
24 永續發展訴求
參考文獻
推薦序
自序
CHAPTER 1 歷史源流
1 古希臘以降的環形表演場
2 文藝復興時期的多元面貌
3 工業革命後的公眾表演殿堂
4 圍繞古中國的東方平行發展
5 世局動盪下的交會與蛻變
CHAPTER 2 現代城鄉建構下之表演建築
6 商業與流行表演聚落
7 表演中心與都會建構
8 外部關聯性
9 鄰里社區之共生與互動
CHAPTER 3 空間構成
10 內容與組織
11 空間布局
12 公眾服務與教育推廣部門
13 表演與支援部門
CHAPTER 4 廳堂與觀眾席
14 席位安排與觀眾席形式
15 廳堂聲學基本原理
16 各類廳堂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