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融構基督神學與現代人文社會科學上,潘能伯格撰述了兩部長篇著作——《科學理論與神學》(Wissenschaftstheorie und Theologie)和《從神學看人類學》(Anthropologie in theolgogischer Perspektive)——從神學角度相當深入細緻地討論了一些現代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基本問題,堪稱基督神學的人文社會科學典範。在某種意義上,人類學帶有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學科的特質,涉及語文學、生物學、史學、社會學、法學、倫理學、政治學等學科要素,以人類學作為基督神學的對話者,實際上可達到使神學參與和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全面對話之效,以顯明現代人文社會科學的限度和科學思想在學術領域中的合理性。潘能伯格的學術方向表明:基督神學家應當且能夠參與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專業化問題討論,而非膚淺地評議或簡單化地批評。
本書可視為《從神學看人類學》的簡本,潘能伯格在其中循序漸進地考察了人對世界並超出世界的開放性、人對此在的創造性克服、在人的共同體形態中作為承載力量的愛的力量、人的位格,以及承載著歷史意識的傳統自身向未來開放的轉變能力,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作者簡介
沃夫哈特.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潘能伯格是當代頗負盛名的神學家,與莫爾特曼(J. Moltmann)齊名。一九六八年轉任慕尼黑大學系統神學教職之前,潘能伯格曾分別在烏柏塔爾(Wuppertal)路德會神學院(一九五八—一九六一)和緬因茲(Mainz)大學(一九六一—一九六八)任教。
潘能伯格神學思想的自我定位,可從他與其他神學思路相異的立場中看出:基督徒的自由理念無需宗教權威的庇護,基督神學亦無需由學術之外的權威性預先規定提供庇護,因此,潘能伯格拒絕巴特(K. Barth)提出的神學以「上帝之言」為依據的原則;基督教的救恩史經驗對基督神學有決定性意義,是基督信仰的基本思想性學術資源,因此,潘能伯格拒絕布爾特曼學派(Bultmannschule)的傳言神學(Kerygma-Theologie)注重當前生存經驗的思路;基督神學的學術品質必須是知識理性的、歷史評注的,應抑制信仰權威性的論說,因此,潘能伯格講究基督神學之論說的理性品質,與雲格爾(E. J?ngel)和莫爾特曼帶有信仰情感的神學論說樣式判然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