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距離中央山脈和東部山區不遠處,許多村落都身處群山環繞,遠離城鎮中心的偏遠地區,早些年這裡開發較少,最近幾年來卻隨著道路拓展,人口流動和土地結構發生了變化,雖然在多數人的認知中,開發會帶來經濟發展,然而如此偏鄉之處,即便再怎麼變化,也改變不了東部鄉鎮年輕人口外移,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的鄉下小地方。
即便近幾年青年農民的趨勢似乎漸漸流行起來,許多農二代也決定放棄都市的工作,回來耕作自家田地;但更多的情形,是年輕一輩怨懟鄉下就業機會稀少、發展不如大都市、過不慣務農生活等,種種因素加在一起,自然留在家鄉的意願不高。
於是支撐當地經濟來源的依然是農業,而在田中辛苦幹活的,往往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家。
以往當地的農民們只需擔心天候或病蟲害問題,然而最近幾年他們的田裡又多了項來自山林的威脅:獼猴。
在一般的情況下,獼猴應該是會害怕人類的,牠們秉持著野生動物對人類的忌憚,保持了那一條人與動物間看不見的界線,伊娜的族群並不知道農田裡的美味作物是人類農民辛苦的結晶,身為猴群內的長老,牠的責任是維護族群安全,帶領牠們繁衍壯大。
一開始的時候,伊娜並不打算和人類有任何糾葛,獼猴的活動範圍在山區樹林帶,平時根本不會接觸到人類,就算偶爾有人上山經過牠們的地盤,伊娜也會用身體語言告誡同伴,如果無法在人類抵達前靈巧躲開,那就移動到高處靜止不動。
若是發現繫著鈴鐺的獵犬,那更是不可貿然接近,憑藉著樹林制高點,一有獼猴發現狗經過,便會發出警戒聲提醒附近其他同伴快閃。
伊娜這隻上了年紀的雌獼猴,憑藉著豐富的過往經驗和生存本能,讓牠的族群得以安然度日,至今沒遇上什麼重大災禍和危險。
由於獼猴是母系社會,猴群內的當家是成年雌猴,牠們是猴群內的核心成員,雄猴則成年後便離開自己的群體,到其他地區去闖天下。如此一來,猴群的基因得以和其他族群進行交流,不至於發生近親交配的現象。
靈長動物的社會結構複雜,當猴群數量龐大時,為了便於管理猴群內的事務,維持群體間的安定和諧,當家的母獼猴們會推選一隻成年雄猴,負責管理族群,也就是人類眼中的猴王。
伊娜的族群也曾經產生過猴王,牠名叫古加,是隻性情平和穩重的十歲雄猴。伊娜和其他雌猴因為看中古加強健的體魄與公正的性格而選擇牠做猴王,古加不負所托,牠在位的幾年鮮少發生猴群內部爭鬥的情況,除了內部核心成員,其他的外圍個體也對古加感到敬畏,穩定的族群關係對於猴群生存繁衍是不可少的。
猴王雖然是個聽起來非常威風的頭銜,但在靈長動物複雜的權力與階級浮動下,並沒有人類所想像的那般輕鬆,能成為猴王與否,除了和體格與領導特質外,尚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族群內其餘成員的支持和認同,特別是當家的雌獼猴們。
毫無疑問,古加原本不是生在伊娜的族群,牠和許多雄獼猴一樣,都是從其他地區移入的外來個體,然而古加在年輕時就展現了牠獨有的領導特質,會照顧其他年幼的獼猴,對於不遵守族群規矩的成員給予適度警告。隨著歲月流逝,當古加長成體格粗壯的成年雄猴時,許多獼猴已經習慣並認可了這位首領,包括伊娜在內的雌獼猴們。
可以這麼說,不僅僅是伊娜牠們選擇了古加,而是族群內的眾猴與環境時勢造就了猴王。
古加在位時獼猴們鮮少和人類發生近距離接觸,牠們是野生動物,體內基因寫下了幾萬年來的演化法則,伊娜和古加一輩子居住在山林,牠們即便鮮少有機會面對人類,也有著某種自然的本能,這樣的本能讓獼猴們不會跨越界線,做出超越本性之事。
然而,近幾年不知為何,山裡頭人類出沒的頻率越來越高,伊娜也發現,牠們平時活動的區域開始在不知不覺間變得不大一樣了,原本應該有樹叢的地方卻成了陌生的土坡,上頭種植了牠們從來未見過的植栽。
這植物高大細長、樹葉大而稀疏,並不容易攀爬,有些時節樹頂還會結些鳥蛋般大小的果子,獼猴不曉得人類稱這種作物為檳榔。幾隻獼猴大膽地爬上去採了些,嚐過之後卻覺得不大美味而連忙扔掉。
伊娜不大贊成同伴取食這些陌生的植體,在自然環境中,只有小心謹慎才能長久生存,牠一直秉持這個原則。於是獼猴們也都小心翼翼,不敢妄然接觸這些不熟悉的物體。
牠們曾經連山間的柏油路都不大敢踩踏,初次碰見時甚至在古加的帶領下,萬分謹慎地沿著山壁上的垂枝繞過,然而這種小心駛得萬年船的準則卻在近幾年內慢慢地瓦解。
一切都是由一隻叫馬卡卡的獼猴開始的。
伊娜已經記不得馬卡卡是何時來到牠的族群,牠從沒見過如此奇怪的同類,這隻三歲多的年輕雄猴顯然不了解族群內的規矩,總是做出許多不合常理的舉動。牠似乎無法判別其他同伴的情緒,也不知該如何和牠們互動,當其他獼猴對牠唇動示好,表達善意時,馬卡卡卻不明究裡地攻擊牠們,弄得其他獼猴一頭霧水。
最讓伊娜感到困惑的,是馬卡卡不知從哪弄來了各種奇怪的食物,有時候是色澤飽滿、又大又甜的果實;有時候是裝在奇怪的袋子或盒子內,各種形狀和口感的奇異食物。
馬卡卡在進食的當下,那新奇的食物形貌和氣味總是不免吸引一些年輕獼猴,有些幼猴甚至好奇地湊上前來想分一杯羹。
早年馬卡卡進入猴群時,牠對這些和自己外貌神似的同類十分陌生,如果獼猴會說話,牠會告訴其他同伴,自己小時候曾經和人類一同過生活,那個人類對牠非常好,經常給牠好吃的東西,有時會和牠一起玩耍,甚至一同睡覺。直到有天馬卡卡被那人帶往山間樹林深處,他趁著馬卡卡開心追逐石龍子無暇分神時,悄悄地開著卡車離開了。
等馬卡卡玩累了回頭找尋的當下,才發現早已沒了那人的身影。
馬卡卡從沒想過那個對自己很重要的人有朝一日會從自己的生命中離開,牠在林子裡找了又找,沒有找到牠的主人,而是發現另一個令自己感到驚訝茫然的東西:牠的同類。
不知是否為求生的本能戰勝了恐懼,抑或是單純的孤獨驅使了牠,馬卡卡追隨了伊娜的族群。
牠並不受到其他獼猴的歡迎,即便是群體外圍那些地位低下的年輕雄猴們,一開始也不大想接近牠。
馬卡卡身上有種說不出的怪異氣息,讓牠們感到不安。
除了對猴群間的規則一無所知外,牠覓食和爬樹的本領還奇差無比,平時為了安全考量,猴群活動的範圍都盡可能待在距離地面相當高度的樹上,若是有來到地面的必要,也一定會留神警戒著周遭附近,或是讓負責守衛的獼猴待在視野良好的樹上,一有風吹草動就通報大家。
馬卡卡不擅長爬樹,牠小時從未在野外爬過樹,僅有的攀爬經驗,是老獵人院子裡那幾棵三尺高的麵包樹。因此當大夥忙著在樹上採果實往頰囊塞的時候,馬卡卡只能在地面上瞪著眼流口水,或是撿幾顆同伴掉落的果實。
如果只是自己無法填飽肚子也就算了,更糟糕的一點,是馬卡卡似乎天生缺乏辨別危險的能力。獼猴們都看過這隻奇怪的同伴誤闖野豬的地盤,被一隻育幼的母豬給追得上氣不接下氣。
也曾遇過這樣的事情,有回猴王古加已經察覺到有人類在附近,發出輕呼聲叫大夥移動到安全地點,只見大家都跑光了,馬卡卡卻像木頭一樣留在原地發楞,完全搞不清楚自己的同伴為何突然全躲了起來。
牠甚至還好奇地跑去林道上想看清楚是什麼東西讓猴群如此緊張,而當馬卡卡發現路過的只是兩個前來登山的人類時,牠不禁在心中嘲笑起自己的同伴,只為了兩個人類就害怕成這樣。
既然在林間覓食的能力技不如人,馬卡卡只能另想方法。牠注意到在山區附近有幾片農園,雖然距離猴群活動的範圍不遠,但是由於伊娜的族群害怕人類,平時絕對不會輕易跑到有人出沒的區域。
這對馬卡卡來說,實在是個大好機會。
人類的農園裡種滿了甜美可口的果樹,那些樹木所結的果實,不知比野外所尋獲的食物要好吃上多少倍,馬卡卡偷溜進農園內光顧了幾次,發現這地方根本就是天堂,牠回想起過往艱困的覓食經驗,有時獼猴們在山林裡摘野果,遇上旱季,結果量稀少,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你爭我奪的戲碼不免上演。
為了溫飽,就得打個鼻青臉腫,只為爭奪那一口食物,實在太不划算了。
現在正逢香蕉盛產的時節,園內甜美的香蕉長在可輕易摘採的高度,數量多到就算成群的獼猴來取食都沒問題,馬卡卡吃到肚子都撐了,這可是野地裡找不到的美味呀。
往後馬卡卡越來越熟門熟道,牠已經大致了解附近有哪些農園,園內有何種作物,以及何時收成。
猴群的成員本來看不起馬卡卡,就像團體中行為怪異的個體總會遭到其他人排擠。但當馬卡卡吃飽後,一臉滿足地回到山裡頭,優哉游哉地坐在倒木上將頰囊內的食物翻出仔細品嚐時,總有幾隻嘴饞的獼猴忍不住用欣羨的眼神望著牠。
幾回下來,牠們越來越感到,馬卡卡這怪裡怪氣的傢伙不簡單,既非身手矯健,也無強壯體魄,竟然有辦法弄到那麼多高品質的食物,於是漸漸地,事情開始有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