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寫這本書,是為了把我知道的東西說出來。
從事職業搏擊工作十多年,我參與了多個國內、國際格鬥賽事品牌的打造,也與人一起合作創立過自己的搏擊賽事品牌。要想開拓搏擊市場,必須讓大眾瞭解搏擊,因此,這些年來我一直在為雜誌撰寫搏擊專欄,也跟人合作出版過泰拳教學書,介紹搏擊知識,但直到寫這本書之前,我從未公開寫過武術類科普文章,這倒不是刻意隱藏,而是不知如何下筆。武術傳承隱秘,充滿暗語和禁忌,涉及大量不為外人瞭解的知識和技巧,需要千百萬次訓練才能觸發感受,若不能習藝上身,便如霧裡看花,下筆也無法精準表達。
近幾年,職業搏擊一度變得與傳統武術水火不容。職業搏擊有著一套複雜而精細的規則框架,並不代表某種技術流派,邁克.泰森的拳擊風格至今無人複製,佛洛伊德.梅威瑟的技術也獨此一家。與之相反,從戰場到綠林,武術的規則只有一條—生存。戰場殘酷,江湖險惡,其中的危險比擂臺複雜得多。搏擊與武術屬不同「物種」,比起爭論孰高孰低,揭開武術神秘的面紗更有實際意義。
1954 年,白鶴拳武者陳克夫與太極拳武者吳公儀在澳門打擂,成為金庸創作武俠小說的契機。本書的誕生,也源自一次比武。2007 年,上海重現傳統武術的閉門比武,勝負禁止外傳。這種跟職業搏擊完全相悖的做法,讓我知道江湖仍在、規矩猶存,也讓我認識了元門。一年後,我幸運地接觸到了元拳(「望山篇」中源拳的原型)武者王潮(馬勝利老師弟子),又過了四年,我才下決心跟隨他練習。這四年,是我站在職業搏擊角度對元拳觀察和思考的時期。
瑰麗奇偉的武俠世界大多是人們憑想像構建出來的,但在武俠小說火起來後,真實的武術和江湖卻依舊如海面下的冰山。「畫鬼容易,畫犬馬難」,還原真實的過程是艱難的。因為難能,所以可貴。這次我嘗試畫出「犬馬」,寫一篇「硬核科普」武俠小說,不談 「氣」「丹田」「內力」,而是用一套現代語言闡述古老技藝,如同拆開鐘錶的表蓋,讓大家看看錶盤背後的齒輪是如何咬合運作的。
本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用小說的形式呈現我所瞭解的武術與江湖,名為「望山篇」,取一山更比一山高之意,代表男主角求道比武、不斷成長的過程。
小說以1930年前後的上海為背景。這個時期是九一八事變前中華大地最後的平靜期。租界奢靡繁華、歌舞昇平,天空卻密佈戰爭的陰雲。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勢力在這裡碰撞。上海青幫、日本黑龍會、國術館、斧頭幫、山東響馬、紅槍會、洪門、關東幫、大韓民國流亡義士,這些真實的幫派和組織,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留下一個個令人難忘的剪影。
當世界一意孤行地前進時,總有人用自己的方式堅守信念。武術是生與死的碰撞。在那個充滿矛盾的時代,武者們如浮浪中的螞蟻,守護著不同的立場,以自己的力量與技藝,在時代洪流中沉浮。這種與命運抗爭、「一生懸命」的生死張力,就是我想展現的武俠美學。
武術貴為國術,道藝一體。小說也想借琴、棋、書、畫以及道家經典以武入文:
古琴譜的「求合」思維,暗蘊武術內外三合之理;
打擂鬥智鬥勇,招招算計,猶如棋者對弈;
《筆陣圖》對筆法的闡述,道出武術勁力的原理;
國畫從摹形到求意,與內家拳理如出一轍;《道德經》的「守中用中」和「返先天」是中國武術哲學的精髓;
張三豐丹道名篇《無根樹》暗藏內家拳「定位活根」不傳之秘;
⋯⋯
中華文化的「求整」「對稱」「轉化」「互動」,不僅隱含在太極圖案裡,也反映在東方藝術的方方面面。
理解了武術文化,就可以從自衛強身的「一人敵」,進階為世事洞明的「萬人敵」,完成從「(武)夫」到「(武)士」的轉變。武術從來就不是一招一式,只有在思維上實現躍升,才能真正展現出武之力量。
本書第二部分名為「窺月篇」。李小龍曾說,將手指指向月亮,若只看到手指,便看不到月亮的光華。「望山篇」是指向月亮的手指,月光便是背後的拳理。第二部分由十二課系統闡述拳術背後的科學原理,故而稱為「窺月篇」。
武術是弱者在反抗中誕生的技術,要以小打大,不能求之於「力」,必須求之於「勢」。失重加速的「最速曲線」、筋膜張拉整體結構以及其在運動中的功效—古人並不瞭解這些科學道理,但在實踐中總結出了方法論。隨著現代科學對運動認知的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運動中對重力的轉化和對人體結構的利用,這種系統思維與古人所說的「天人合一」理念不謀而合。武術遵循物理規律,人體結構千百年來沒有改變,因此武術也不該有現代和傳統之分,優劣只取決於對規律理解的深淺。
「望山篇」中的源拳技巧以及門規均來自現實中的元拳。元拳相傳是基於道家思想產生的稷下武學,古稱「先天元拳」,是為王權訓練武士而創,所以又稱「武士武藝」。
清初,元拳傳到至善禪師梁鎮山處,梁鎮山根據此拳「綿綿不斷,隨緣起式,互動互為,相反相成」的特點改稱其為「綿拳」(2014年,綿拳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山東保鏢孟廣裕習得此拳後,經介紹到青幫大亨李國芝(李瑞九)家教拳,因為這層關係,元拳在上海青幫內隱秘流傳。當今所傳元拳,乃「巧手」卜兆榮得於青幫武師,傳於馬勝利,授意恢復「元拳」古稱。
以上傳承皆為口述,細節不可考,只做記錄,不做真偽之辨。老師曾說:「一個嚴肅的武者就像科學家,只關注客觀的東西,而不去做主觀的臆斷。」
元拳只有拳理,沒有招式,對於拳勁的開發,每個練習者都有所不同,招法風格差異巨大,因此有「龍生九子,各有所好」之說。元門歷代嚴守傳人「兩個半」的規矩,不為大眾所瞭解。感謝元拳傳承者馬勝利老師打破武林規矩,對我無私指教,令元拳本貌現世。
武術穿越了歷史,承載了民族苦難和先輩智慧。寫下此書,是希望更多的人能透過武術相遇相交,共同探討文化和技擊技術的傳承,在武術中理解中國的藝術和文化。
沈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