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這些事,就可以平息憤怒和無奈,找回你要的人生。
想要讓人生過得美好而滿足,
其實不是要「獲得」,而是要學會「真正的放下」。
聽起來簡單,實際卻很少人能辦到。
生活中我們總是患得患失,容易不滿、充滿懷疑。但在經歷地震和核災後,日本人驚覺:一生追求的理想,可能一夕歸零;人類過度的自信,終究嚐到幻滅。原來,我們花費心力苦苦追求的事物,反而讓人生都走了樣?!我們每天的情緒起伏,在災難之中顯得多麼微不足道。
面對困境,我們是不是要一直告訴自己:「振作」、「加油」、「再忍耐一下」?在本書中,佛教大師要告訴我們:這些都不是解決的方法。歸零,才是轉變的契機。
這15則顛覆常人面對困境的對策、突破傳統佛教哲理的思考,讓我們得以全新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只要每天靜下心,多一點感受,你也能看清心中的盲點、對生命充滿感謝,從容而積極地面對人生!
作者簡介:
河野太通
1930年生,臨濟宗妙心寺派第三十三代管長,全日本佛教會會長。
南直哉
1958年生,為曹洞宗靈泉寺(福井縣福井市)住持,恐山菩提寺(青森縣陸奧市)代理住持。
釋徹宗
1961年生,淨土真宗本願寺派,為如來寺(大阪府池田市)住持,相愛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田口弘願
1961年生,真宗大谷派僧侶,現為位於東京四谷的「東京和尚Bar」的負責人,另從事弘法講師等活動。
小池龍之介
1978年生,月讀寺(東京都世田谷區)和正現寺(山口縣山口市)住持。
譯者簡介:
王蘊潔
在翻譯領域打滾十幾年,曾經譯介山崎豐子、小川洋子、白石一文等多位文壇重量級作家的著作,用心對待經手的每一部作品,翻譯的文學作品數量已超越體重。
臉書交流專頁:綿羊的譯心譯意
章節試閱
不受「忍耐」這個「功德」的束縛
‧總有一天會遺忘
我是真宗大谷派(京都‧東本願寺)的僧侶,天生有視力障礙,二十八歲時完全失明。我平時住在東京,但會前往全國各地寺院的弘法會擔任講師。除此以外,我也是東京四谷的「東京和尚吧」的老闆兼招待,每天晚上,和下班回家的上班族及粉領族聊天,談論佛法。
這次的地震帶給大家很大的衝擊,很多人都深有感慨地對我說:
「人生真的在轉眼之間就結束了」
我回答說:
「沒錯,就是這樣。雖然媒體沒有報導,但在地震前一天的三月十日,也有很多人因為意外和生病死亡。」
我為什麼要這樣回答?我完全無意輕視在震災中不幸喪生的人,但是,再震撼的事都會在歲月的洗禮中漸漸被遺忘。
比方說六十六年前,一九四五年三月十日,東京曾經發生大空襲。在短短三、四個小時內,就有十四萬人不幸喪生。應該有人曾經親眼目睹當時的光景,幼年時的痛苦回憶仍然留在記憶中。雖然並不是很遙遠的事,可以說是近代發生的事,但目前很少有人談論東京空襲的話題。
或許這麼說有點粗暴,東京大震災雖然帶給我們莫大的痛苦,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大家漸漸淡忘了。我希望在這次震災後,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人生在轉眼之間就會結束」。
我想來談談日常生活中發現的重要事實,以及地震帶給我們的啟示。
‧接受現實
三月十一日,我居住的東京電車停駛了,即使深夜之後,路上仍然到處是人和車子。但是,誠如各位所知,並沒有發生暴動或是衝突,也許是因為很快就知道「和其他災區相比,東京的受災情況並不嚴重」的消息。雖然因為這個原因,使東京得以維持應有的秩序當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但是,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發現這種想法逐漸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就覺得其中大有問題。
比方說,「想到災區的人,就覺得很難過」這句話當然沒有問題,但很多人會接著說「所以,這點困難必須要忍耐」。聽廣播中的新聞節目時,發現因為實施分區停電計畫,電車時刻表大亂,有人在寒冷的車站月台上等了一個小時。當記者採訪他時,這位民眾回答:「想到災區的民眾,就覺得這點小事必須要忍耐。」
這和「忍耐」有什麼關係?電車不來,就等到電車來為止。超市內沒有商品,就只能不買。雖然這種生活很不方便,也很辛苦,但就只是這樣而已。但是,會說「我們必須忍耐」這種話,就代表如果不這樣說出口,就無法忍耐。
而且,更可怕的是在和災民比較後,提到「忍耐」這件事。
「和災民相比,我們算很幸運。」
「想到那些在海嘯中死亡的人,我們能夠住在避難所,就已經很幸運了。」
「和因為核災而有家歸不得的人相比,我們還可以回家就已經很好了。」
雖然說這些話的人完全沒有惡意,是出於內心真誠的想法這麼說,但是,我覺得這句話很殘酷。因為想到比自己更慘的人而「忍耐」,代表內心存在著歧視。
日本人面對無法如自己所願的事時,經常用「忍耐」這個字眼來自我安慰,甚至覺得忍耐是一種美德。但是,在佛教中,「忍耐」就是「拘泥功勞」。用超市的集點卡來比喻,應該很容易理解。忍耐越久,就可以集到越多點數。既然忍耐了這麼多,就會期待可以得到某種報酬或回饋。
所以,當自己在忍耐時,看到別人為所欲為,是不是會很生氣?如果你為了節省電力,即使想看電視也努力克制,卻發現鄰居家打開了所有的燈,會有什麼感想?會不會感到不滿?是不是覺得「虧我這麼忍耐!」?自己拚命忍耐集點,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報,但什麼都不做的人似乎反而占了便宜,就會覺得很生氣、很火大。
其實,這種「忍耐」只是因為把標準放在「現在」,所以變成了忍耐。人一旦習慣了方便,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在我讀書的時候,東京到京都的新幹線要將近三個小時,現在搭「希望號」只要兩小時二十分,如果不小心搭到需要兩小時四十分鐘的「光芒號」,就會覺得怎麼那麼慢。當「現在」的一切變成自己內心的「標準」,一旦失去,就很難接受。
也許之前的用電量是百分之一百二十,根本是用電過量,現在節省用電,也只是回到百分之百,但是,人們往往不會從這個角度看問題,即使現實已經發生了變化,心靈卻無法適時因應。
姑且不談為了電車班次減少和電力不足問題抨擊政府和企業的失職與怠慢,這並不是個人忍不忍耐的問題。這就是目前的現實,既然現實是這樣,我們只能配合現實,但是,正因為無法接受現實,才會越來越痛苦。
‧佛教的基本就是「不比較」
在學生時代,曾經遇到這樣的事。
在打零工族聚集的台東區山谷一帶提供大鍋飯的人來到京都的東本願寺演講。他告訴我們這些未來的和尚,因為經濟不景氣,聚集在山谷的人都找不到工作,生活陷入困頓,但沒有人願意幫助他們。我聽了之後很生氣,忍不住問他:
「我是重度身障者,從小被人欺侮,也遭受到莫名的暴力,至今仍然有很多痛苦。恕我直言,聚集在山谷的那些人會落到目前這種下場是自作自受,但我是先天性障礙,那些人之前對身障者不聞不問,如今自己遇到了困難,就希望別人伸出援手,未免也想得太美了。」
那個人聽了,這麼回答我:
「你應該曾經被人丟石頭,或是有人故意伸出腿絆倒你吧。社會上的確有許多壞心眼的人,但是,無論誰看到那一幕,都會覺得丟石頭的人、伸出腿絆倒你的人不對,很多人都會覺得你完全沒有錯。當你遇到不愉快的事,也有很多人和你一起感到憤怒,我也會感到憤怒。但是,聚集在山谷的人目前也受到了和你相同的不合理對待,卻沒有人為他們感到憤怒。
「所以,我沒有向別人求助,而是來到有很多和尚的東本願寺向各位求助,有很多人會說和你一樣的話,覺得他們是自作自受,甚至有人覺得很生氣,他們年輕時胡作非為,飲酒作樂,等到上了年紀,沒有能力自食其力,希望別人煮大鍋飯給他們吃,簡直是異想天開。你的想法是大部分人的意見,但是,我很遺憾想要成為和尚的人有這種想法。」
這番話讓我覺得被人狠狠甩了一巴掌。正因為沒有人願意同情他們,他才來拜託和尚。當初,在我遭遇痛苦時,有很多人和我一起流淚,為我感到難過,但那些住在山谷的人得不到任何同情,所以,他才來到東本願寺,拜託我們一起為他們流淚,握緊他們的手。這個重要經驗對於我思考「歧視是什麼」有很大的幫助。
我在前面提到,藉由和比自己更不幸的人比較,接受目前的處境,其實是一種歧視意識,也會因此喪失兩種能力。
首先,會喪失接受真實現況的能力。就像忍耐和集點的問題一樣,日後一定會感到痛苦。因為遇到不如意的事時,很可能覺得「全都怪那時候發生了那麼離譜的事,我現在才會這樣」,把一切責任都歸咎於對自己不利的事。就像我在年輕時,遇到任何不順利的事,都覺得是因為我眼睛看不到的關係。不管眼睛是否能夠看到,當一個人性格不好,就交不到朋友;品味很差,就交不到女朋友,但我以前無法看到真實的自己。我不希望大家再犯和我相同的錯。
其次,這樣會讓我們永遠無法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假設有地區實施停電,有的地區不停電,住在不停電地區的人或許會說:「我們真幸運,真是太好了!」但是,釋迦牟尼佛就不會這麼說,祂一定會心疼停電地區的人,會前往停電的地區說:「雖然我家沒有停電,但那戶人家停電會不會有影響?那家醫院有沒有問題?」
我們經常說「太好了」,但是,到底什麼是「好」?說到底,所謂的「好」只是對自己有利,對自己很好罷了。只要發現這一點,就會有全新的認識。
佛教的基本就是不把自己和他人進行比較,但並不是說「我是我,你是你,大家各走各的」,而是說能不能做到不要比較,捨棄優越感,體諒對方?能夠想像嗎?這是我們目前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然而很難做到。
‧知道自己無法瞭解他人的心情是一種謙虛
面對身陷困境的人,如果不曾有過相同的經驗,因為無法瞭解對方的心情,所以就不能為他們做什麼嗎?是不是無法為他們做任何事?事實並非如此。
有一部電影叫《男人真命苦》,電視上偶爾會重播,每次看到正在談戀愛的年輕人和阿寅的對話,都覺得特別有意思。
在第一集中,印刷工前田吟愛上了阿寅的妹妹。前田吟問他:「寅哥,你瞭解我的心情嗎?」阿寅回答說:「我怎麼可能瞭解?不可能你吃了地瓜,由我來幫你放屁啊。」阿寅雖然嘴上這麼說,卻暗中幫了他很多忙。雖然說不瞭解對方的心情,但為了讓他的戀愛修成正果積極奔走。因為阿寅具備了「我不可能瞭解你的心情」這種謙虛態度,所以觀眾看到阿寅為有困難的人積極奔走,心情特別暢快。
「任何人都無法瞭解他人的心情」,這種想法並不是「謙虛」,而是不容爭辯的「事實」,但是,我們往往看不到這個「事實」。
我們可以想像對方的想法,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瞭解他人內心的一切。阿寅為別人做事時經常說:「如果我搞錯了,還請你多多原諒」,這是在向對方打招呼「我只是憑我的想像這麼做」。有時候,他也會說:「如果我站在你的立場,希望別人這麼做,不知道你意下如何?」當我們覺得自己在做正確的事時,就會喪失這種想像力。
經常有人說什麼「正因為眼睛看不到,反而可以看清某些事」。看不到的東西就是看不到,這個理所當然的道理是我失明之後最深刻的體會。但我也同時瞭解,視力沒有問題的人並不見得能清楚地看事物。
以自我為中心,以為自己的想法正確的人,往往沒有察覺很多事。即使是和尚,也很難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雖然有人說,「我可以擺脫」,但其實只是錯覺而已。雖然偶爾會產生錯覺,但基本上都難以擺脫。
但是,即使無法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也可以擺脫以為這就是「正確」的想法。
一旦認為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很正確,就會覺得幫助災民是正確的事,認為我是去幫助他們,他們當然應該感到高興。這種想法顯然很荒唐。
‧主動感謝他人,不要等待他人的感謝
我認識的栃木縣某個寺院目前接受了兩個疏散的災民家庭。因為是寺院,所以有很多白米,也有調味品,災民家庭可以自由使用,飯可以隨便吃,但其他物資就無法供應。住持告訴我,那兩個家庭是在瞭解這些情況上住在寺院內的。
寺院只提供住宿的房間、白米、調味品和被褥,災民可以邀朋友來作客,早上也可以睡到自然醒。想喝酒可以自己花錢買來喝,但寺院舉辦法會時,他們不能喧譁吵鬧。如果覺得在寺院住不習慣,可以隨時離開。如果離開之後,發現外面的生活也不見得多理想,仍然可以再回來住。住持笑著說:「因為他們恐怕要住好幾年,如果不讓他們有充分的自由,我們也撐不下去。」
從住持的態度中,可以感受到「雖然我這麼做,但我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確」的想法,受到幫助的對象也有權利自由取捨是否接受這種支援。
即使有災民對各種救援活動和志工覺得「我無法心生感謝」也完全沒有問題。拿到同樣的便當,有人覺得高興,有人不覺得高興。即使歌手來慰問,有人覺得「既然人家好心來慰問,就不妨聽一聽」,勉強自己聽根本不喜歡的歌曲,但可能也有人覺得「我討厭那個歌手」。必須接受每個人有不同的反應、不同的態度這件事,不要強迫別人感謝。
經常有人對我們身障者說「要心存感激」,因為我們這種人必須靠大家的協助,才能夠活在世上,所以要隨時牢記對他人的感謝。的確,身障者的確受到大家的幫助,但這句話大有問題。感謝不是要求來的,而是要別人主動感謝,如果對方沒有感謝的心情也無妨。
「我很感謝,那你呢?」
「我要捐錢,那你呢?」
一切都由自己決定,我的恩師也曾經這麼對我說:
「我要合掌禮拜唸經,那你呢?」
以前,我覺得這樣的師父很不負責任,沒想到親鸞也是用這種方式教導弟子。
親鸞對弟子說:
「只有唸南無阿彌陀佛才能拯救我。」
弟子說:
「那也只有唸南無阿彌陀佛才能拯救我們吧?」
沒想到親鸞說:
「南無阿彌陀佛是拯救我的唯一方法,但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一樣。」
如果認同我,就請加入我;如果覺得我的行為很愚蠢,拂袖而去也無妨。必須牢記一件事,菩薩也會拯救拂袖而去的人,要自己負起責任地做出選擇。我們只能瞭解這件事對自己好不好,無法瞭解對別人是好是壞,千萬不能忘記這個「事實」。
只能在人際關係中生存
‧活在世上,就是給別人添麻煩
不妨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如今,災區民眾的內心是否產生了「給大家添麻煩」的罪惡感?我想告訴他們:「放心吧,儘管給大家添麻煩。」
每個人活在世上,都給周圍人添了很多麻煩,所以,只是從原本的一百個麻煩變成一百零一個麻煩,兩者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重要的是,必須隨時牢記自己給別人添了麻煩這件事。所以,只要你能夠諒解別人給你添麻煩,這樣就足夠了。
經常有人說「我老了以後,不能給兒女添麻煩」,我通常都會對他們說:「你忘了自己之前給他們添了那麼多麻煩,現在才說什麼不想給他們添麻煩,未免太奇怪了。」
我並不是在指責這些人,而是說,人生在世,就是不斷給別人添麻煩。而很多人都沒有發現這件事,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完全不靠任何人而活著。偶爾也會有這種人來我的店裡,大聲地說:「我完全不靠任何人」,但他用嘴巴呼吸時,就必須仰賴植物,要求「給我一杯水」,就要仰賴雨水。
佛教認為,我們生活在和大自然萬物的關係中,所以,把我們賴以生存的一切都稱為「阿彌陀如來」,佛教所說的救贖,就是要發現我們是靠這個世上的一切,才能夠生存下去。
今天吃了蔬菜沙拉,但蔬菜是我種的嗎?是農民種的嗎?都不是,是靠太陽、泥土、水和微生物,農民只是協助那些蔬菜的生長而已。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雖然是事實,但因為很麻煩,所以我們平時不會看得這麼深入。
我眼睛看不到,外出時,必須向別人問路,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偶爾有人語帶指責地說:「你的生活都要靠別人。」我通常都回答:「沒錯。」然後問對方:「你是用什麼方式到達目的地的?」對方通常會回答:「我都自己看路牌。」問題是那些路牌是誰設置的?並不是你設置的吧。
在談論這個問題時,有人會說:「原來可以從這個角度思考。」但並不是「思考」而已,我們活在和萬物的關係中是不變的「事實」,結識能夠讓你發現這個事實的人很重要。佛教中稱之為「諸法無我」,即使只有一個人,其實也不是一個人,我們存在於和我們相關的許許多多生命中,存在於許許多多的關係裡。
如今,電視上整天都在呼籲「你並不孤獨」、「大家都連結在一起」,我們原本就在生命的關係中和萬物連結在一起,需要由電視節目來提醒才能體會到這一點,未免太可悲了。
無論是否發生震災,我們都緊密連在一起,不存在支援和被支援的固定關係,所以,我希望告訴災民,可以儘管提出要求。
這也可以讓我們更加珍惜彼此,當發現自己活在和萬物的關係中,就會提出該怎麼生存下去這個新的問題。
該依靠什麼生存下去?必須依靠自己。我要特地說明,「自己」是指活在當下的「我的身體」,並不是「自己的想法」。
珍惜自己,就是珍惜自己賴以為生的所有生命,珍惜就是保護,不要認為自己活在此時此地的事實是理所當然的事。
‧現在的你就很好
「現在的你也很好」到底是指什麼?就是不管是好是壞,你活在這個世上的這件事。當我們無法接受不如意的自己,無法接受現在的自己,就會產生「痛苦」。
經常有各種不同宗教的人來招募我加入,有人說:「你太不幸了,我們可以協助你重見光明。」我回答說:「你說的對,我眼睛看不到,每天都會遇到很多不愉快的事。我以前曾經可以看到,但那時候每天也都遇到不愉快的事。」無法接受現在的自己是最大的不幸,與條件或是處境無關。
不同的宗教都用不同的話語指出了這件事,淨土真宗的「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代表「現在的你就很好」的意思。
「現在的你就很好」,就是接受此時此刻的自己,但其實無論我們接不接受,這都是「事實」。周圍的空氣並不會特別稀薄;即使我看不到太陽,太陽仍然會照在我身上。打開水龍頭時,並不會因為是我去開水龍頭,就沒有水流出來;也不可能只有在自己經過的時候,馬路就塌陷。我的心臟和你的心臟一樣在跳動。
淨土真宗認為,當自己感受到自己受到某種巨大的、神奇的力量支持時,就領悟了「南無阿彌陀佛」,我從「南無阿彌陀佛」中感受到「現在的你就很好」的訊息。但是,這裡說的「很好」只是指你活在當下的「事實」。
所以,必須特別小心一件事。有人會說「真的很感謝,很慶幸自己還活著」,但其實「南無阿彌陀佛」並不是這個意思。我在前面也曾經談到,不要把自己的人生和他人進行比較,你因為是你,所以很好,不需要和他人比較。
重要的是,在聽到「現在的你就很好」之後,接下來要做什麼?在發現每個人都承受著生老病死的痛苦這個理所當然的事實時,你會做什麼?
我認為這次地震後,要努力建立一個日後任何人受災,都不會造成任何問題的社會。
‧即使看不到羈絆,也可以活下去
任何人受災,都不會造成任何問題的社會是怎樣的社會?就是災民在日後的生活中,不會一直受到這件事的影響,就好像我們不必在意自己能夠做到什麼,做不到什麼。
即使我們無法為這次震災中的災民做任何事,也不需要在往後的人生中對此感到愧疚,為此感到自卑。相反地,即使為災民做了什麼,也不要沉醉在優越感中,或是攻擊無法付出的人,努力讓自己擺脫成見的詛咒。
因為,即使再怎麼痛苦,也要面對現實。如果假裝事實「沒有發生」,始終不敢正視,遲早會陷入瓶頸,無法前進。這才是最痛苦的事。就好像越想要忘記某件事,記憶就會越鮮明,越是不願面對,就越會受到影響,始終無法擺脫。
想要走出來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為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評比善惡優劣,只要接受事實,視為人生的寶貴經驗之一。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被女朋友拋棄,到底是好是壞,沒有人知道,唯一明確的是「戀愛沒有成功」這個事實。雖然分手時很沮喪,覺得「唉,真傷心」,但經過一段時間,又結識新的女朋友後,可能會覺得「幸好當時被她甩了」。事實沒有改變,只是我們的想法發生了改變。
人可以改變。這次震災中的災民深陷悲傷,每天的日子都很辛苦,但也有很多人和這次的災民一樣,曾經在轉眼之間失去心愛的人,在轉眼之間失去了所有家財,在轉眼之間失去了和地區之間的羈絆,也有人因為火災失去了房子。這些人經歷了那樣的傷痛,仍然回歸社會,努力活在「當下」。所以,四海皆兄弟。
身為和尚,我能夠做的就是告訴大家,當我接受失明,把它視為人生的重要經驗之後,生存這件事就變得很輕鬆。
這就是生命的問題。即使看不到羈絆時,我們也可以活下去。即使身邊沒有任何人,即使沒有人來摸我們的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彼此生命的根源連結在一起。沒有人孤獨,也沒有人被排除。我們可以相信這個事實。
身為僧侶,我想要告訴大家,千萬不要忘記,你的「生命」隨時和所有的「生命」連結在一起。
這也是菩薩的願望。
不受「忍耐」這個「功德」的束縛
‧總有一天會遺忘
我是真宗大谷派(京都‧東本願寺)的僧侶,天生有視力障礙,二十八歲時完全失明。我平時住在東京,但會前往全國各地寺院的弘法會擔任講師。除此以外,我也是東京四谷的「東京和尚吧」的老闆兼招待,每天晚上,和下班回家的上班族及粉領族聊天,談論佛法。
這次的地震帶給大家很大的衝擊,很多人都深有感慨地對我說:
「人生真的在轉眼之間就結束了」
我回答說:
「沒錯,就是這樣。雖然媒體沒有報導,但在地震前一天的三月十日,也有很多人因為意外和生病死亡。」
我為什麼要這樣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