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
史上第一人!以現代建築作品列入,世界有形文化遺產。
二十世紀建築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建築師就像作曲家,創作設計房子,也像交響樂團指揮,指導建築工程。
130年前,房子是磚造或石造,
每間房只有一個小小窗戶,門可能太低,床太短……
有位建築師叫柯比意,他很不滿意當時的房子,便提出開大片窗,讓光線走進房子裡的想法;選用鋼筋水泥來蓋房子。建築從測量人的尺寸做起等等,這些都是他創新的理念。但是當時的人不能接受這些前衛的想法,他們認為柯比意很傲慢。
為了解決城市大量的居住需求,他提出摩天大樓及集合式公寓的想法,法國馬賽公寓就是最佳範例。最著名的建築作品-廊香教堂、印度昌迪加爾的城市規劃,深深影響全球年輕的建築師,更是二十世紀建築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邀請小大讀者來親近、認識建築大師柯比意的創新想法和作品,又是如何影響現代城市樣貌。
作者簡介:
法蘭辛那•布榭
生於瑞士日內瓦,在大學研讀文學及心理學,她1987年創立出版工作室成為專業出版人,寫作對她十分重要,她也為成人出版詩集。
米雪兒•柯恩
多本珠寶和時尚書的作者,她很喜歡建築學。
、
米歇•拉比
出生在法國科尼亞克,他的工作包括設計、平面設計和插畫家,這本書是他的第一本圖畫書,死於2004年。
譯者簡介:
林幸萩
童里繪本洋行負責人。曾任職信鴿法國書店十餘年,策劃藝文空間與活動 ; 接觸繪本20餘年,2001年開始引進法文童書和繪本,介紹給台灣讀者,努力讓閱讀面向更豐富更多元。目前也受邀擔任繪本顧問,協助繪本審書、選書、行銷和翻譯,翻譯過12本童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開創一個新時代的建築師,除了要有超乎凡人的創意和想像力,還必須要有不懼眾議的自信和勇氣,因為柯比意,建築有了新的發展,更為貼近使用者,更有實用價值,更能同時兼顧美學和科學,因為柯比意,我們的城市開始有了簡潔俐落的地景線條,建築空間被更有效的利用,每一扇門、每一道窗都更符合人體工學,但是在他提出新的設計理念時,往往被質疑是傲慢,往往被認為是天馬行空,如果柯比意因此放棄,如果柯比意有所妥協,我們可能就看不到現代建築如此蓬勃的發展。
因為所學建築、所愛建築,一直希望能為孩子說說這些開創時代的建築師,讓孩子知道藝術創作和設計工藝從何發展推動,我始終覺得讓孩子在日常的共讀中,就可以養成對藝術和建築的欣賞和思考能力是多麼的重要,實在有幸能和孩子一起讀到小典藏的新出版繪本《現代建築之父-柯比意》,它的繪圖優雅和敘事流暢相當符合柯比意精神,我和孩子彷彿是書中探索柯比意世界的小男孩,每一頁都有好多新發現,每一個地方都可以引發很多的討論,孩子需要有這樣的窗口窺見建築師的世界,老爸們也需要這樣好的繪本來重溫對建築的愛和熱情!
-晨熹社 社長Jose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曾成德
「東京建築女子」 FB粉絲專頁版主、《東京建築女子:空間巡禮、藝術散策,30趟觸動人心的設計旅行》作者李昀蓁
朵朵森林繪本屋創辦人 Alice
齊聲推薦
名人推薦:
開創一個新時代的建築師,除了要有超乎凡人的創意和想像力,還必須要有不懼眾議的自信和勇氣,因為柯比意,建築有了新的發展,更為貼近使用者,更有實用價值,更能同時兼顧美學和科學,因為柯比意,我們的城市開始有了簡潔俐落的地景線條,建築空間被更有效的利用,每一扇門、每一道窗都更符合人體工學,但是在他提出新的設計理念時,往往被質疑是傲慢,往往被認為是天馬行空,如果柯比意因此放棄,如果柯比意有所妥協,我們可能就看不到現代建築如此蓬勃的發展。
因為所學建築、所愛建築,一直希望能為孩子說說這些開創時代...
推薦序
機能主義建築大師柯比意 藝評暨策展人 謝佩霓
瑞士裔法國籍建築大師柯比意,因為本名又長又不好記,1920年起就改用母親娘家的姓氏作為姓名。他的故鄉是製錶重鎮,母親是鋼琴老師,父親是製錶師。耳濡目染之下,他從小就明白:「如何善用最少的材料,在最小空間中創造最多變化」的道理。他上的實驗教育幼稚園很有特色,利用幾何形狀的積木當作教具,誘發小朋友透過遊戲來自主學習。中學畢業後柯比意本想繼承父業,又很想當藝術家,選擇就讀藝術學院研習裝飾藝術,專攻鐘錶雕刻。
在校長的引導下,開始與建築結下不解之緣。最後雖然沒轉到建築系,從此卻在建築界發光發熱,和建築師萊特、范德羅一起並稱為現代主義的三大巨匠。有趣的是,他們三位原本都不是念建築的學生,卻很有成就,這多虧了良師的引導。
柯比意認為藝術與建築密不可分,因此涉獵廣泛,集畫家、雕塑家、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景觀師、都市計畫師與等身分於一身。他觀察到工業時代都市化的建築需要大大不同於以往,建築量大,如果量身訂作緩不濟急,應該考慮標準化的生產線量產,照顧所有人的需求。所以他主張建築物只要模組化就可以大量建造,方便像積木一樣可以排列組合堆疊,省時省力又省錢。
這個驚世駭俗的主張起初不被接受,後來因都市更新需要迅速建設大量平價集合住宅,造福了許多第三世界國家。例如:房子太小住起來不舒服,房子太大又浪費,所以柯比意建議大家採用「黃金模組」,依照能讓人類最舒服的尺度,來進行房子和家具的設計。
他心目中的理想建築:要好用、好看、好蓋、好便宜。
並擴大公共空間讓所有住戶一起共享,鄰里聯絡方便,各種生活機能應有盡有,如同住在一艘遊輪上般機能建全、舒適愜意。
柯比意認為建築就是革命,提出「新建築五點」:底層挑空、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帶狀開窗、屋頂花園。
他蓋房子用混凝土為建材,以鋼材為骨架,內部不再需要滿滿的柱子支撐,大大節省了空間和時間。無樑柱的方盒子裡,室內空間大又流暢,不需要隔間,連門都不太需要。他喜歡純粹的色彩,建築物的裡裡外外,適當的塗上水泥漆,讓建築變成了藝術品。為了遮風避雨,以前屋子的窗戶都是小小的、獨立開窗,所以陽光照不進來,風也吹不進來,這樣既不健康,空間也不明亮。
所以他很講究採光,連續的大面窗讓景觀開闊,環繞建築的帶狀窗好像絲帶,把建築物當禮物包裹起來。喜歡設計家具的他,認為家具、室內裝修也要一體考量。他最愛的躺椅,設計也讓鋼骨外露,搭配簡潔的皮革。這在物資缺乏的時候,可以節約原料也降低售價。
其他建築師往往不住在自己的作品裡,力行簡樸生活的柯比意是個例外。自從按照理想打造了自宅與工作室合一的公寓,他就與太太和愛犬入住,早上畫畫,下午做設計,直到形影不離的一家三口都過世。他的雪納瑞寵物犬,因為鬍鬚長得像刷子,所以取名叫「畫筆」。
因為務實又富創意,柯比意被尊奉為機能主義建築大師,獲獎無數。為了肯定他劃時代的貢獻,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議通過,將他設計的17件遍布在三大洲、七個國家的代表建築,列入世界有形文化遺產。以現代建築設計獲此殊榮,他是史上第一人。
機能主義建築大師柯比意 藝評暨策展人 謝佩霓
瑞士裔法國籍建築大師柯比意,因為本名又長又不好記,1920年起就改用母親娘家的姓氏作為姓名。他的故鄉是製錶重鎮,母親是鋼琴老師,父親是製錶師。耳濡目染之下,他從小就明白:「如何善用最少的材料,在最小空間中創造最多變化」的道理。他上的實驗教育幼稚園很有特色,利用幾何形狀的積木當作教具,誘發小朋友透過遊戲來自主學習。中學畢業後柯比意本想繼承父業,又很想當藝術家,選擇就讀藝術學院研習裝飾藝術,專攻鐘錶雕刻。
在校長的引導下,開始與建築結下不解之緣。最後雖然沒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