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設計師的必備百科,最具影響力的設計經典,14國語言版本同步發行!
史蒂芬.貝利的銳利觀點、泰倫斯.康藍的美學構圖。當代兩大設計界領袖聯手巨獻,乃探討現代社會設計文化內涵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南!
本書以不同的角度來梳理設計歷史,原來設計軌跡裡蘊涵了你所不知道的文化意涵;而493則設計詞條,不只是一則又一則的知識拼貼,透過作者的細密交織,構成一幅壯麗的織錦。
設計,無所不在。從迴紋針到iPod,從我們的居所到生活方式,圍繞在人們周遭的一切,都經過設計。
《設計全書A-Z》,猶如一部史詩,波瀾壯闊,思慮定遠,建構出百年來最具決定性的設計論述。
本書由史蒂芬.貝利(Stephen Bayley)和泰倫斯.康藍(Terence Conran)合著而成。史蒂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現代文化評論家,泰倫斯則是全球具領導地位的設計師及品味權威人士。兩人藉由本書,剖明家具、時尚、汽車、平面設計、產品、符號與象徵等各個領域中深具影響力的重要人物、發展歷程、材質研發和技術演進。以權威銳利的觀點,透視漫長設計史所經歷的一切,就如工業設計師雷蒙.洛伊(Raymond Loewy)所言──從唇膏到輪船,無所不包,為我們開拓嶄新的視野。
前面八篇導讀文章,寫出「設計」如何在現代文化史中獲致自己的地位,其中包括泰倫斯.康藍對設計所下的定義。隨後主要章節則涵蓋20世紀至今,設計相關領域中的代表性人物、產品及設計演進,並以英文字母A-Z的順序編排,方便讀者查閱設計關鍵詞。關鍵詞則包含了過去和現在最重要的設計師及設計工作室小傳、製造商的歷史、產品的評鑒,以及對相關的經營管理、文化與社會理論等所做的深入而適切的描述。
史蒂芬的犀利觀點,加上泰倫斯的美學構圖,《設計全書A-Z》是探討現代社會內涵不可或缺的重要指南。
【本書特色】
◎縱觀18世紀迄今的設計發展歷史。
◎古往今來,深具影響力的設計師生平介紹。
◎探討內容廣泛,從迴紋針到飛機,無所不包,為讀者開拓嶄新的視野。
◎493個設計詞條,以英文字母A-Z順序編排,方便讀者查閱,是設計人必備的工具書。
◎300餘幅彩色圖片。
◎設計師名人語錄。
章節試閱
藝術的金錢價值•美國
美國的設計概念,一直都和歐洲有點不太一樣。Edgar Allan Poe 在某篇論文中指出了美國的態度:「家具的哲學:」「我們沒有血緣繼承的貴族階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自然、且無可避免、由我們自己塑造而成,由金錢衡量的貴族階級,展示財富的行為……扮演著在君主體制國家裡展示宗譜紋章的角色。」
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消費性產品中的專業設計,是靠著一種想像出來、不自覺地被稱做是「女性的品味」所主導的。這種品味被設想為浮濫且包羅萬象、裝飾性而且膚淺的,但是卻代表了一個重要的市場。出版商Conde Nast 於1915年接手「房屋與花園」(House & Garden)雜誌時,便顯示出一種企圖,要讓女性明白,家庭本身也能有效地當作是一種時尚的表現。第一代專業工業設計師所抨擊的,正是這些「品味」,和這個市場。
戰爭結束時,美國開始感受到新的機械時代中某些象徵性的需求。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聘請了一位年輕的管理人,名為Richard F.Bach,他帶來一份簡報提案,欲鼓勵「藝術對製造業與實際生活的應用」,正如Henry Cole的「實用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Practical Art)在六十年前於倫敦所致力的一樣。在Bach的想像中,工廠也應該成為藝術與想像的範疇,裝配線正是一塊空的畫布。直到1925年,他已經在大都會博物館中收集了超過千件工業藝術的範例品,並藉此展示他深信不疑的信仰,亦即二十世紀意義最重大的藝術媒材,並非畫布與油畫、或大理石雕刻,而是大量生產的消費性產品。當時的百貨公司裡,充滿了醜陋、粗陋、復古主義的風格──明顯反應出「女性的品味」,而且很諷刺地,看起來反而像是個傳統的博物館──Bach則很高興地宣稱,他在大都會博物館的部門,已經開始看起來愈來愈像一間真實的現代商店。Bach在紐澤西 Newark 博物館的同事 John Cotton Dana也感覺到這個時代的精神,並於1928年發行了「富比士」(Forbes)雜誌,對企業家加以感情訴求,談論設計對活躍經濟的重要性,並對「富比士」的讀者寫下了值得紀念的名言:「藝術的金錢價值」,用以形容將藝術應用到製造業上,可能獲得的利益。
無論歐洲人對造型有什麼樣的保守觀感,美國人對二十世紀設計的貢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它使得專業的設計師可以在製造大量生產商品的過程之中,發展出一種整體的地位。到了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這種發展變得更加偉大,因為當時歐洲(以及接受歐式訓練的美國人)的設計師,包括Eero Saarinen 與 Charles Eames等人,開始設計後來由Herman Miller與 Knoll 生產的家具。在英國,設計裡的商業現實主義元素總是被遺忘,也和德國人的嚴格考量更不相關。正如西岸建築師 Pierre Konig和東岸建築師 Norman Jaffe,將Le Corbusier嚴苛的構造,轉化為那些富裕、快樂主義的時尚尖兵可接受的形式,Herman Miller與Knoll也對家具做了同樣的事情。美國人消費了歐洲人知性化、政治化的設計,並將之轉變成民主化的奢侈商品。
重建•五○年代以後的義大利
假如英國在十八世紀中期發生的工業革命,提供了世界一個可供仿效的例子,那麼,義大利在兩個世紀之後發生的工業革命,則又給了世界另一些不一樣的、可以模仿的事物:那就是最早給消費者的一致性設計風格──這種設計文化完整地擁抱了時尚、產品、Lombardy與 Piedmont所製造的汽車和企業設備,量足以成為現代的文藝復興。
根據國際市場的觀點,義大利設計是在1945年以後才興起,那個時期被義大利人稱為「重建」(La Ricostruzione)。那是一段工業與社會更新的時期,也是對法西斯主義那浮誇的荒謬,一種心靈與實際上的反動。它的典型精神代表,就是 Gio Ponti由建築師Ernesto Rogers所編輯的雜誌 Domus。Domus宣揚建築之中的理性主義(Rationalism)(義大利版的現代化運動),作為崩壞的社會秩序裡僅存的解藥。Ponti在1947年發行的第一期中寫道:「我們對良好生活的理想,以及思想與品味的水準,表現在我們的家、以及生活態度之中,全都是同樣一件事。」這並非恣意空談哲理,因為戰後的義大利氛圍,引進了如何將生活與藝術加以組織成最佳狀態的想法。義大利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他們從來沒有在藝術與生活之間成功地做出區隔。
雖說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義大利也有一些獨立的、絕佳設計的例子──例如Marcello Nizzoli為Olivetti所做的作品,或Franco Albini的作品,但直到1945年,才有辦法談論所謂的「義大利設計」,並且將之引發為一種全球都能理解的形象。雖說戰後的一代深受美國產品的圖像所影響,例如 Charles Eames的椅子,或受Henry Moore的雕刻影響,他們創造出來的綜合體,卻是純然義大利式的。Alberto Rosselli 在某篇 Stile Industria(義大利文:時髦工業)的論文中,歸納出新生代目標的特徵:「美國的工業設計,代表了自由競爭系統所產生的一份果實,在這系統之中,獨特的經濟與生產狀況,導致市場持續擴張……相對地,在義大利,設計的真正本質……來自生產與文化之間一種和諧的關係。」
米蘭,以及相對之下較不明顯的都靈,享有一種特殊的社會經濟狀態,滋養、創造了這種複雜的物質文化。米蘭不僅擁有一群開明的商業階級,已經準備好享用工業的成果,並瞭解義大利以往忽視的某些社會目標,這個城市也透過它的各種工藝,創造出一波建築設計師的浪潮。更甚者,「正式的」文化十分貧瘠,因而鼓勵了以建築為堅固基礎的副文化之發展。
藝術的金錢價值•美國美國的設計概念,一直都和歐洲有點不太一樣。Edgar Allan Poe 在某篇論文中指出了美國的態度:「家具的哲學:」「我們沒有血緣繼承的貴族階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自然、且無可避免、由我們自己塑造而成,由金錢衡量的貴族階級,展示財富的行為……扮演著在君主體制國家裡展示宗譜紋章的角色。」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消費性產品中的專業設計,是靠著一種想像出來、不自覺地被稱做是「女性的品味」所主導的。這種品味被設想為浮濫且包羅萬象、裝飾性而且膚淺的,但是卻代表了一個重要的市場。出版商Conde Nast 於1915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