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史上最極限的空中攝影,坐在太空前緣第一排,從400公里高空俯瞰地球!這不但是一本太空人在太空任務期間拍攝的攝影集,也是對太空梭與國際太空站的日常工作與生活的第一手報導。對於大多數沒有當過太空人的我們,這本書是唯一真正體驗太空生活的機會!
●從太空中見到的日升月落、風雪、極光與人類活動,究竟是什麼樣子?
●坐在太空梭之中,當固體火箭助推器(SRB)點燃、或是分離馬達啟動、或是主引擎熄火(MECO)的那一刻,是什麼感覺?
●在國際太空站上要怎麼用推特和Instagram?
●在無重力狀態下,要怎麼確保找得到自己的東西?要練習多久,才能準確從太空站的A點移動到B點?
●國際太空站上是怎麼過節日的?他們都吃冷凍乾燥拿破崙派嗎?
●在全然黑暗的太空中,地球的反光非常強,太空艙的窗戶又很厚──所以在太空中要怎麼拍照?
●追極光十分迷人,那麼在2015年的日冕巨量噴發時剛好飛進極光裡面,又是何種啟發人心的體驗?
●在太空站會比在地球上更容易看到行星嗎?
還有其他無數的問題,你都能像實際當過太空人一樣,在這本書中獲得解答!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陳文屏 感動推薦!
透視繞地軌道上的日常生活
從太空邊緣欣賞壯麗的地球一個在離地400公里高空、高速繞行地球超過200天,手上隨時拿著相機的太空人,有哪些故事要告訴我們?在這本精采絕倫的攝影集中,國際太空站指揮官、奮進號太空梭駕駛員,以及巴茲・艾德林最喜歡的年輕太空人泰瑞・維爾茲,分享了他在繞地軌道上拍攝的數十萬張照片(他是在太空中拍過最多照片的太空人)之中的精華作品,以及太空生活如何使他重新思考地球與生命的意義。
熱愛攝影的國際太空站駐站指揮官泰瑞‧維爾茲,在200多天的太空任務中總共拍攝了30萬幅影像,本書精選其中兩百張驚人的地球與任務紀實照片。
他以第一手的角度,平易近人的方式敘述國際太空站上的工作情形,從升空前的準備和發射過程、攜帶的物資、緊急狀況的處置到返航,讓讀者身歷其境感受太空人的日常,更重要的是從400公里高的地球上空所見到的地球的模樣,以及隨之而來的從宇宙的角度,對人類的未來所做的思考。
「泰瑞・維爾茲在這本描繪科學、藝術與我們這顆美麗星球的圖文作品集中,分享了他的驚人攝影作品。」──安迪・威爾(Andy Weir),《火星任務》作者
「我把泰瑞視為未來的管理人,代替我繼續守護新一代的太空人和太空探險者。」──巴茲・艾德林
「有機會從外太空看世界的人很少,而在太空中拍下這麼多地球的照片的,就只有泰瑞‧維爾茲。《俯視藍色星球》以數百張迷人的照片,讓我們從太空中看見自己的星球,提供今天地球上的人迫切需要的窗口。這是一本能激發對話與省思的傑作。泰瑞的第一手太空旅行記述充滿智慧、人情與深度,是熱愛太空、攝影與科學的人不可錯過的好書。」–Fupping.com
「維爾茲的精采照片構成了優美至極的《俯視藍色星球》的精髓。這本書從絕大多數人不曾體驗過的角度,讓我們看見地球迷人的模樣,也讓我們得以一窺國際太空站上的日常生活與一切事務。」–GeekDad
「儘管太空站裡面都是冷冰冰的機器,但維爾茲對於生活在其中的文字敘述卻充滿了生命……就是這些生動有趣的描述,使《俯視藍色星球》有別於一般純粹展示地球之美、但缺乏人味的太空攝影書。」–Air & Space
「維爾茲在這本令人目不暇給的新書中談到了許多宇宙共管的趣事……儘管華府和克里姆林宮之間關係緊張,但一切歧見在這個太空的邊緣都被暫時放下。」–Time.com
「退役太空人泰瑞‧維爾茲在這本新出版的攝影集中,分享了他在國際太空站上的工作經驗以及拍攝的影像。」 –Timeedge.com
「這本書除了從太空看地球的精采照片之外,維爾茲也透過文字讓我們了解太空人的工作究竟是什麼。」–Newsday
「在繞地軌道上怎麼拍照?讓真正的太空人告訴你吧。」–Techradar.com
作者簡介:
泰瑞・維爾茲(Terry Virts)
畢業於美國空軍學院,獲得安柏瑞德航空大學的航空科學碩士學位。曾擔任美國空軍測試飛行員,於2000年加入NASA成為太空人。任職NASA期間,他在STS-130任務中駕駛太空梭奮進號,2015年在42及43號遠征期間擔任國際太空站的指揮官。他拍攝的影片曾用於IMAX電影《美麗星球》。維爾茲2016年自NASA退休,現居德州休士頓。
序言撰文
巴茲・艾德林(Buzz Aldrin)在1963年到1971年擔任NASA太空人。他最為人熟知的事蹟是在阿波羅十一號任務中,和尼爾・阿姆斯壯共同成為最早踏上月球的人類。從NASA和美國空軍退休後,艾德林繼續發揮他的影響力,在國際間提倡太空科學與星際探索。曾出版九本書,包括《前進火星:尋找人類文明的下一個棲息地》(大石國際文化,2014年出版)。
譯者簡介:
周如怡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科學與科技研究博士(STS,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畢業於臺大歷史所與電機系。專攻醫療史與科學史,遊走國際學術會議暢談醫療、科學與人文的精采互動。曾參與科技研發與免疫學研究。譯有《印度比哈瑜伽學校功法大全》、《絕對要命小百科》、《殘酷劇場》、《宇宙大思辨》、《科學大演化》等書。roshnii.chou@gmail.com。
章節試閱
【前言】高空上的人生
泰瑞・維爾茲才剛學會認字的時候就愛上太空了。他在幼稚園時讀的第一本書就是關於阿波羅太空計畫的繪本,介紹NASA探索月球的行動,以及第一批登陸月球的人。書上有很多插畫,畫了月亮、火箭推進太空船,還有穿著太空衣在夜空中抵達月球的太空人。阿波羅太空人第一次踏上月球時,他還在學走路,但阿姆斯壯、艾德林、柯林斯,以及一起完成那場登陸月球壯舉的其他太空人的故事,讓童年時期的他完全沉醉其中。認識了他們的事蹟,他小小的心靈立下了志向:泰瑞・維爾茲最想做的就是當一個太空人。
迷上太空的泰瑞不放過所有機會,一心一意地想要了解離開地球表面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他房間的牆上貼滿了海報,有遙遠的星系、戰鬥機,以及任何和飛行或太空有關的東西。1976年,他跟著爸媽到華盛頓特區的史密森國家航太博物館參觀,看了一部IMAX影片《飛吧》(To Fly),講述從熱氣球到載人太空船的飛行史。博物館現在每天都還會播放這部影片,讓很多不同世代的孩子因而愛上太空和飛行。
泰瑞在巴爾的摩郊區長大,很難看到繁星點點的夜空。因為城市光害和霧霾的影響,能看到的星星寥寥可數,所以單單走到戶外抬起頭,是無法觀星的。11歲那年,泰瑞收到的耶誕禮物是他生平第一架望遠鏡,於是他開始自己摸索如何觀察太陽系和銀河系以外的星系。有了這個機會能把夜空中那些遙遠星體看得更清楚一點,他就對太空更加無法自拔了。
泰瑞剛開始對太空、以及可以載人上太空的飛機和火箭展現濃厚興趣的同一時間,也對攝影產生了興趣。尚未成年的他自從拿到了一臺柯尼卡35mm單眼相機之後,就開始學習攝影的所有知識:快門和光圈對成像的影響、底片的類型,以及不同焦距鏡頭的用途。泰瑞對攝影的各個環節都非常著迷,長大以後,他對攝影的熱情未曾稍減,和他夢想進入太空的熱情同樣旺盛。
泰瑞在後來所受的教育中一步一步往夢想靠近。1989年他從美國空軍學院畢業,主修應用數學,輔修法文,然後取得安柏瑞德航空大學(Embry-Riddle Aeronautical University)的航空科學碩士學位。空軍生活讓泰瑞有機會探索世界,在地面上深入感受地球之美。他到法國空軍學院當了一個學期的交換學生,畢業並獲得飛行員資格後,被派駐到美國各地、韓國與德國。這段期間,泰瑞駕駛過40多種飛機,包括F-16「毒蛇」(Viper)戰鬥機,飛行時數超過5300小時。
走遍世界的同時,泰瑞也秉持攝影的興趣,記錄下旅行的過程,以及途中見到的新地景。雖然他沒有受過正式的攝影訓練,但這項技術給了他機會記錄下各式各樣的影像,從日落、家庭生活,到戰鬥機駕駛座上的視野。泰瑞隨時隨地帶著相機,把他造訪過的地方和見過的畫面都做了紀錄。因為在空軍服役的關係,泰瑞也才有這個機緣見到他的童年英雄之一:巴茲・艾德林。同為空軍飛行員,又是阿波羅太空人的艾德林,一直是激勵泰瑞學習飛行的動力之一,兩人的忘年之交一直持續至今。
在空軍待了11年之後,泰瑞於2000年獲選為NASA太空梭駕駛員。他和其他六名飛行員以及十位任務專家一同展開全方位培訓。成為一名太空人需要多年的練習,太空人不是只要懂得駕駛太空船,或在無重力狀態下行動而已,當然這些技能也很重要,但他們還必須學習醫療程序、練習求生技能,並在實物大小的模擬器上演練他們將在太空中進行的工作。預定前往國際太空站(ISS)的太空人必須參加語言課程,以便與其他國家的任務控制中心溝通(泰瑞能說流利的俄語和法語);要在中性浮力實驗室(Neutral Buoyancy Laboratory)培養太空漫步時的知覺能力,這是一座巨大的游泳池,可以模擬在真空中移動和工作的感覺。
要通過這麼多訓練,太空人至少需要兩年,才能完成第一次進入太空的準備。但由於幾項環境因素,包括太空梭的技術問題,以及90年代後期雇員過剩等,泰瑞剛獲選時,菜鳥太空人都要等上8到12年才能進行第一趟飛行任務。他們等待的時候,就在地面上擔任各種不同的職務。泰瑞擔任過好幾次太空梭任務、以及早期很多次國際太空站遠征的任務控制支援。
在NASA工作了十年後,泰瑞終於第一次有機會登上奮進號太空梭前往太空,進行為期13天的任務。他是STS-130任務的駕駛員,這次任務是把兩個新的艙段送到國際太空站。第一個艙段是「寧靜號」(Tranquility),裝載了維生設備與其他器材;第二個是穹頂艙(Cupola),這是一個多窗口的實驗艙,讓太空人可以看見國際太空站的360度全景視角。這裡後來成了泰瑞在太空站上最喜歡的地方之一,他有很多照片都是在這裡拍的。
這次太空梭任務結束返回地球大約兩年後,泰瑞開始為了長時間待在國際太空站接受訓練。這次受訓又花了兩年半,所有時間都在練習太空漫步,以及與新組員合作。通常國際太空站同時會有六位太空人住在上面,每一次有新的人員編組上去,就稱為一次「遠征」。太空人前往國際太空站或返回地球都是三人一組,組員會有幾個月重疊。所以每次新太空人到達太空站時,上面已經有一群老手可以指導他們大小事,很多細節沒有親自在太空站裡待過是不會知道的。
2014年,泰瑞與兩位隊友,俄羅斯國家航太公司(Roscosmos State Corporation,俄羅斯版的NASA)的安東・謝克佩雷洛夫(Anton Shkaplerov)和歐洲太空總署的莎曼珊・克利斯托孚瑞提(Samantha Cristoforetti),一起登上俄羅斯火箭聯合號(Soyuz)TMA-15M前往國際太空站。他們總共待了200天,參與第42和43號遠征。這是NASA太空人在太空中持續停留的天數第三長的。第43號遠征期間,泰瑞擔任國際太空站的指揮官,負責太空站和太空人的安全,並確保任務成功。
國際太空站以每小時2萬8000公里的速度飛行,每天繞地球16圈。第42/43號遠征組員在國際太空站停留期間,共繞行地球3184次,飛行超過1億3440萬公里,進行數百項科學實驗,並執行了三次太空漫步——NASA內部稱為艙外活動(extravehicular activities, EVAs)。在本書中,讀者可以在正文旁邊看到泰瑞的註解,解釋諸如此類的NASA術語和程序,並介紹任務期間對他有重要意義的人。
在太空站上的200天中,泰瑞總共拍攝了31萬9275張照片,創下太空人在太空中拍照數量的世界紀錄。泰瑞想和更多人分享他的照片,於是在任務控制中心的協助下開設了推特和Instagram帳號,讓他漂浮在世界上空的同時還可以貼文,和地球上的人溝通,並近乎即時地和全世界分享他看到的地球。他註冊了推特帳號@AstroTerry之後,很快他就有了很多粉絲,從此社群媒體成了他太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書也收錄了泰瑞的推文,內容包括他對時事的評論,以及他每天目睹的美麗風景。有了社群媒體這個管道,泰瑞得以和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太空愛好者分享他對太空的熱情。
此外,他還拍了一部名為《美麗星球》(A Beautiful Planet)的IMAX電影,和大家分享他的太空飛行體驗(並充分運用了他的攝影長才)。兩位經驗豐富的IMAX電影製作人,東尼・邁爾斯(Toni Myers)和詹姆斯・奈豪斯(James Neihouse),訓練泰瑞和他的組員利用國際太空站上的攝影器材來拍攝這部電影。幾十年前的一部IMAX電影啟發了八歲的泰瑞遨遊太空的夢想,而今他也回饋了一部電影,讓新一代太空人獲得類似的啟發。這部電影於2016年4月在史密森國家航太博物館的戲院上映,裡面收錄了泰瑞和其他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上生活和工作時拍攝的片段。
2016年,泰瑞從NASA退休。在這個機構待了16年,在太空待了超過200天之後,他決定繼續往前走,並讓年輕的太空人也有機會體驗太空的奇妙。他把自己在繞行地球期間拍攝的照片和個人看法分享出來,希望刺激對話,思考人類未來會怎麼在太空中發展。上太空的經驗對泰瑞的人生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他大力主張人類應進一步探索地球以外的世界。
在本書中,泰瑞敘述了他上太空前後的完整故事,從第一次離開地球表面的興奮旅程,到太空中那幾個月的日常生活,文字之間穿插了泰瑞和隊友在任務期間拍攝的數百張照片。每一章故事結束之後的「觀景窗」單元,精選一系列的大尺寸跨頁照片,展現泰瑞鏡頭下從艙內到艙外的太空站生活,以及他日常所見的地球和宇宙的壯闊風景。從絕美的自然景觀和遙遠的恆星,到人類對地球造成的驚人衝擊,這些影像所捕捉到的角度與震撼感,都是在地球上找不到的。
【前言】高空上的人生
泰瑞・維爾茲才剛學會認字的時候就愛上太空了。他在幼稚園時讀的第一本書就是關於阿波羅太空計畫的繪本,介紹NASA探索月球的行動,以及第一批登陸月球的人。書上有很多插畫,畫了月亮、火箭推進太空船,還有穿著太空衣在夜空中抵達月球的太空人。阿波羅太空人第一次踏上月球時,他還在學走路,但阿姆斯壯、艾德林、柯林斯,以及一起完成那場登陸月球壯舉的其他太空人的故事,讓童年時期的他完全沉醉其中。認識了他們的事蹟,他小小的心靈立下了志向:泰瑞・維爾茲最想做的就是當一個太空人。
迷上太空的泰瑞不放過所有...
作者序
巴茲・艾德林
很多人都問過我,我最喜歡的太空人是哪一位,我總是說是我的朋友,泰瑞・維爾茲指揮官。我1998年就認識泰瑞,當時他是美國空軍上尉。他所屬的戰鬥機中隊,正是我年輕時擔任戰鬥機飛行員的同一個中隊:駐紮在德國比特堡的第二十二戰鬥機中隊「戰鬥蜂」(Fighting Bees)。那一年,他打電話到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辦公室,問我願不願意在史班達倫(Spangdahlem)空軍基地舉辦的「大二十二晚會」活動上致詞。我碰巧那一週在德國有另外一個活動,所以可以去。那次會面時,他告訴我他太太懷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於是我送了一張簽名照給「小維爾茲」,後來出生的是個男孩,取名為馬修。那次活動泰瑞還特別獲准駕駛F-16戰機載著我飛了一趟,那是我永生難忘的經驗。
在德國相識之後我們一直保持聯繫,除了通電話之外,只要有機會就會碰面。我當時並不知道,在接下來的這麼多年間我們的人生會一直有所交集,最後還成了好朋友。軍中的朋友比較會混在一起,但太空人就不一定了。過了六十多年,我和同期的戰鬥機飛行員都還是好朋友,特別是第二十二戰鬥機中隊的同袍,所以能和泰瑞維持超過19年的友誼,想想也不意外。泰瑞還參加了2016年在納士維(Nashville)舉行的第二十二戰鬥機中隊聯誼會,和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一拍即合。
太空人通常好勝心很強,就算彼此之間有革命情感,不管做什麼事都還是會帶點良性競爭的味道。不過泰瑞是那種很好相處的人,個性隨和,非常討人喜歡。每當我有構想需要找人聊聊時,他總是願意花時間傾聽。我真的很感激,尤其是因為大部分的時間都是他在聽我說話。
隨著職業生涯的進展,泰瑞申請成為太空人,我感覺到他即將和我走上同樣的路。2000年7月,我得知他獲選為NASA第十八梯次太空人的時候,非常替他感到光榮,也毫不意外他被選為奮進號(Endeavour)太空梭的駕駛員。他做過的每一件事都表現得十分優異,獲選擔任這樣的領導職位確實是適得其所。從很多方面來說,泰瑞的太空活動經驗都比我豐富太多了。雖然他謙稱沒有上過月球,但他在太空中待了213天,而我只待了12天。不過又有誰在比這些?我很自豪能夠成為太空計畫的先驅,但以科學家的身分來說,我確實希望我當年能有機會多做一些實驗,而泰瑞在國際太空站上就有很多這樣的機會。
可以這麼說吧,我把泰瑞視為未來的管理人,代替我繼續守護新一代的太空人和太空探險者。我覺得憑著他的經歷,他還能對這個世界提出很多貢獻,希望他能把阿波羅時代和太空梭時代的精神延續到火星時代。我也會盡我所能給他最大的協助。
巴茲・艾德林
很多人都問過我,我最喜歡的太空人是哪一位,我總是說是我的朋友,泰瑞・維爾茲指揮官。我1998年就認識泰瑞,當時他是美國空軍上尉。他所屬的戰鬥機中隊,正是我年輕時擔任戰鬥機飛行員的同一個中隊:駐紮在德國比特堡的第二十二戰鬥機中隊「戰鬥蜂」(Fighting Bees)。那一年,他打電話到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太空人辦公室,問我願不願意在史班達倫(Spangdahlem)空軍基地舉辦的「大二十二晚會」活動上致詞。我碰巧那一週在德國有另外一個活動,所以可以去。那次會面時,他告訴我他太太懷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於是我送了...
目錄
序 巴茲・艾德林16
前言 高空上的人生 20
國際太空站 26
太空任務年表 30
第一章 離開地球 36
第二章 白色世界 70
第三章 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98
第四章 老家寄來的快遞 126
第五章 太空危機 152
第六章 繽紛色彩 180
第七章 太空漫步 204
第八章 人類世界 234
第九章 重返地球 258
尾聲:返抵家園 288
謝誌 300
序 巴茲・艾德林16
前言 高空上的人生 20
國際太空站 26
太空任務年表 30
第一章 離開地球 36
第二章 白色世界 70
第三章 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98
第四章 老家寄來的快遞 126
第五章 太空危機 152
第六章 繽紛色彩 180
第七章 太空漫步 204
第八章 人類世界 234
第九章 重返地球 258
尾聲:返抵家園 288
謝誌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