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人週刊》、《書單雜誌》重點推薦!
為了活下去,他們假造了回覆給天才哲學家海德格的信;
但這封信,卻也讓所有人命在旦夕……
這是個荒謬而詭異的世界,
但我們永遠無法脫離它,因為我們也是它的一部分。
二次大戰期間,有一群精通多國語言的猶太人被集中在一處地下礦坑。由於納粹深信死者的信件必須回覆,否則這些亡靈會糾纏不休,甚至洩露納粹殲滅猶太人的計畫。於是,這些人必須幫死者回信,一來掩蓋死者已死的真相,二來鼓勵死者的親友自投羅網;而這也是這群人活命的唯一方法。
在大屠殺的風聲鶴唳之中,儘管他們過著與世隔絕且不知道是否還能活著看到太陽的穴居日子,但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他們穿著不知從哪裡弄來的毛皮大衣、拿得來不易的食物日日舉行盛宴、醉心於他們自創的語言、拿香菸當遊戲的賭注……一切都只為了暫時忘卻失去親人的疼痛、暫時將戰爭和死亡的威脅拋諸腦後。
有一天,這個單位接到一項祕密任務:回覆一封由知名哲學家馬丁.海德格寫給驗光師好友艾許.恩格哈的信。他們必須讓海德格相信與他通信的就是艾許,並且把艾許為海德格訂製的眼鏡一併送還給海德格,而事情要是有任何一點走漏,或者讓海德格起疑心,他們的小命就會不保。
但他們卻沒有想到,為了保命而寫的回信反而為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所有人的性命眼看危在旦夕……
二次大戰期間,納粹企圖殲滅猶太人的舉動對許多人而言,是一段極為荒謬的過去;但正因為如此,在那個極為荒謬的時代中就算發生什麼極為荒謬的事,似乎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本書作者利用了這一點,在真實的時代背景下虛構了一個專門為亡者回信的「抄寫中心」,描寫一小群人在地底下的生活。這些人懷抱著強烈的飄萍感,過著近乎夜夜笙歌的日子,只求暫時忘卻戰爭的殘酷、失去親人的痛楚,以及不知能不能活著離開地底的不安。不時穿插在書中的眾多信件則營造出另一種氛圍,讓讀者更真切地感受到戰爭的氣氛;不論是勸親友加入集中營的信件、焦急尋找親人下落的信件,或是絕望地訴說永別心情的信件,在在充滿難以言喻的悲傷,令人難以忘懷。透過這樣一個超越現實的故事,我們看到大屠殺的另一個面貌、看到一群人為生存而努力的樣態,也看到永不熄滅的愛。
作者簡介
泰莎.法蘭克 Thaisa Frank
曾因短篇故事的創作獲頒兩次美國筆會獎,兩部短篇故事集Sleeping in Velvet(1998)、A Brief History of Camouflage(1992)也都登上《舊金山紀事報》暢銷書排行榜,且獲得「灣區書評人協會獎」提名。作品常出現在許多選集之中,包括《HarperCollins讀者選集》。與Dorothy Wall合著Finding Your Writer’s Voice一書,更被翻譯為葡萄牙文與西班牙文。
曾在舊金山州立大學研究所教授寫作,並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兼任教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客座助理教授。近來正投入伏爾泰的《憨第德》後記之寫作。
譯者簡介
謝佩妏
專職譯者,清大外文所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