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航海時代裡,為了與漢人貿易,荷蘭人進駐大員,這啟迪了臺灣的開發歷史。基於貿易與墾拓的需要,荷蘭人營建港埠,以利船隻停泊、人員住宿與貨物進出,並吸引漢人來臺。為了找尋本土聚落的空間原型,本書以荷蘭海事地圖為基礎,並追溯回荷蘭古老的港埠開發與土地規劃傳統,然後搭配以荷蘭殖民統治下麻六甲市的空間分析,以為比較論述的依據,最後再分別針對臺南與鹿港在17世紀時的聚落內涵進行深入探討,以找出它們的規劃過往與空間印記。這些印記潛藏在市區深處,既不具備建築形體,又長期被遺忘,鮮為人們所知曉,但它們卻是我們的共同文化資產。
作者簡介:
洪傳祥(Hung, Chuan Hsiang)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臺灣臺北市人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士
德國阿赫恩大學建築學院碩士、博士
(Dipl. & Dr. Ing. der RWTH Aachen)
學術專長:都市設計理論、社區建築規劃、臺灣都市發展史、人為環境構成理論。基於多年歐洲學術經歷,並鑒於臺灣都市深受西方空間規劃理論的影響,故運用西方理論檢視臺灣都市的形成與空間內涵為其主要研究領域。在此之下又分兩個子領域,一為大航海時代荷蘭人在臺灣的聚落規劃與航路開發,一為日治時代西方都市改造在臺灣的推廣。這些潛藏的本土都市空間模式是臺灣與歐洲在土地規劃上的交集,透過相關研究,希望能協助人們深入瞭解這塊土地的空間規劃淵源,同時為兩地搭起一座重新再認識的橋樑,裨益臺灣社會對歐洲多一份瞭解。
劉政寬(Lew, Chin Kwan)
成功大學建築碩士
馬來西亞柔佛州華僑,現居新加坡
陳盈升(Chen, Ying Sheng)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班學生
臺灣臺南市人,現居臺南市
章節試閱
一、前言
位於東亞與南亞的航路要衝,自古以來麻六甲即是馬來人、亞齊人、爪哇人、華人以及印度人進行海上交易的國際港埠。自大航海時代以來,葡萄牙人、荷蘭人以及英國人陸續來到東南亞,並先後成為麻六甲的殖民者。直到二戰結束後,馬來西亞自英國統治下獨立,馬來人才真正掌握住這座城市的治理權。從歷史文化來看,麻六甲本來就是一座擁有多民族與多元文化的城市,雖說華人逐漸成為人口的多數。
我們研究麻六甲,因為它是一座擁有大量華人移民的城市,同時又經歷過荷蘭殖民統治。荷蘭人先於1624年來到臺灣,隨後在1641年奪取麻六甲;在鄭成功攻下熱蘭遮城之前,荷蘭人曾同時統治兩地達二十年。這是麻六甲與臺灣的間接歷史交集,它讓我們有探索的動機。此外,200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麻六甲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這項珍貴成果首先當然要歸功於許許多多生於斯長於斯的被殖民者,沒有他們兩個多世紀以來辛勤奮鬥與守護家園,不會獲致聯合國的認證,不過荷蘭人的規劃與開發也扮演著重要角色,雖說他們離開這裡已經近兩個世紀;而在荷蘭東亞殖民地當中,麻六甲是保存情況最好的實例。瞭解它,裨益瞭解臺灣歷史城市,而本文是第一階段的成果。
自從1511年葡萄牙攻佔麻六甲之後,歐洲殖民者統治這座城市長達四個多世紀。首先葡萄牙人統治130年(1511-1641),接著荷蘭人160年(1641-1795及1818-1825),最後英國人155 年(1795-1818 及1825-1957)。不論葡萄牙人、荷蘭人還是英國人都曾在這裡留下歷史遺緒,相較之下,英國人治理麻六甲的意願較低,因為他們把焦點轉移到檳城與新加坡上面,甚至在1807年拆除麻六甲城牆,這使得主城內眾多建築史蹟少了一層空間防護,而更容易受外力的影響與破壞,而對於本研究而言也少了一項實體佐證。所幸,荷蘭人保留下不少珍貴歷史圖像,並將之彙整在Atlas of Mutual Heritage 的網站上面,提供公開閱覽。這些圖像的繪製主要是以17、18世紀的荷文為主要版本,其中亦參雜著德文版本與法文版本,它們對於本文研究有相當大的助益。只是這些歷史圖像畢竟都走過了數百年歲月,保存狀況不一,圖面與文字的辨識程度也有好有壞。本文為「大航海時代臺灣與東亞的城市設計」研究系列論文之一。本研究在推動過程中承蒙國科會的補助,專案補助編號NSC97-2410-H-006-050,本文為其衍生的成果,特此感謝。
二、荷蘭人的攻佔麻六甲
15世紀末,美洲大陸與印度航路的發現激發了航海探險時代的來臨。伊比利半島雙雄領先其他歐洲國家在美洲、非洲與亞洲建立殖民地。然而就在葡萄牙稱霸亞洲海域一個世紀之後,曝光的機密航路文件與地圖,在歐洲各國之間激盪出陣陣的波濤。於是來自歐洲各國的挑戰接踵而至,而荷蘭人是一個既有野心也有實力的挑戰者。
2.1 亞洲航路的開發
尼德蘭人世居萊茵河與馬斯河的河口,航行貿易於歐洲海岸與萊茵河沿岸是其民族傳統。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過程中,大部分篤信喀爾文新教的尼德蘭人受到篤信羅馬天主教的西班牙統治者的迫害,而群起反抗。自1568年起,北尼德蘭地區的七邦聯盟在荷蘭邦的帶領下,啟動了長達八十年的獨立戰爭,最後北尼德蘭七邦聯盟脫離西班牙,獨立成功,而荷蘭人也成了尼德蘭人的俗稱。
在16世紀的西歐,尼德蘭與葡萄牙之間原本擁有良好的商業互補關係。葡萄牙人將殖民地物資運回里斯本,而尼德蘭人則將北歐的漁獲與布料運至里斯本,再將自里斯本所購得的貨物轉運至歐洲各地港口販售,而來自亞洲的香料即為重點之一。然而1580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浦二世(Philip II)繼承了葡萄牙王國的王位,統一了伊比利半島的領導權,並於1594年強力切斷尼德蘭與葡萄牙的商務合作關係,以削弱推動獨立中尼德蘭人的力量。對於經濟命脈的遭逢巨變,尼德蘭人不得不重新思考未來,只是葡萄牙也從原先的貿易夥伴變成獨立戰爭中的敵人。
另一方面,伊比利半島瓜分全球殖民資源一個世紀後局勢開始產生變化。一位曾在葡屬印度果阿(Goa)任職數年的荷蘭青年凡林修騰(Jan Huyghen van Linschoten),偷偷地將葡萄牙殖民帝國的機密航路文件與地圖複製出來,帶回荷蘭,並於1595年及翌年分別出版一本書,詳細介紹葡萄牙的亞洲殖民帝國與相關航路地圖。這在荷蘭及歐洲各地激起了極大的迴響,而第二本書更有英文、德文與拉丁文的翻譯版。在書中他建議:從大西洋前往東亞的香料群島,可以在航行過南非好望角之後,直接朝東橫越印度洋前往馬來群島,由爪哇島與蘇門達臘島之間森達海峽進入南海(圖 1-1),而毋須沿著東非、阿拉伯半島及印度半島的海岸航行,以避免遭受駐紮在當地的葡萄牙部隊的攻擊。
就在第一本書出版數月後,荷蘭商人迅速集資派遣四艘的首航探險船隊,由船長德豪特曼(Cornelis de Houtman)率領下前往東南亞,尋找香料產地。在歷經兩年多、充滿波折的遭遇後,船隊於1597 年8月回到阿姆斯特丹,卻只帶回數桶的乾胡椒子,而人員卻從出航的249 位悲慘地只剩歸航的89位。投資者大賠其錢。然而,這支船隊的確橫越過印度洋而到達東南亞,這證明此航路的可行性,而且乾胡椒子也證明香料群島的存在,商機可期。首航探險雖然慘痛,但是也帶來了無限的希望。
事實上,在這一股前往東南亞尋找商機的熱潮中,短短六年內,荷蘭各地商人前後派出了總數達65艘遠洋船艦的15支船隊前往東南亞,並運回大量的香料,而獲致相當高的利潤。只是貨源多了,荷蘭商人之間的競爭也大了,利潤卻萎縮了。於是還在與西班牙打漫長獨立戰爭的臨時政府介入,於1602年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VOC),以整合各城市的力量來推動東南亞香料貿易。由於東印度公司的成功,荷蘭人在後續兩個世紀中不斷地在東亞與南亞擴大勢力,殖民帝國儼然成形,而其中的大部分殖民地即奪取自葡萄牙人手中。
一、前言
位於東亞與南亞的航路要衝,自古以來麻六甲即是馬來人、亞齊人、爪哇人、華人以及印度人進行海上交易的國際港埠。自大航海時代以來,葡萄牙人、荷蘭人以及英國人陸續來到東南亞,並先後成為麻六甲的殖民者。直到二戰結束後,馬來西亞自英國統治下獨立,馬來人才真正掌握住這座城市的治理權。從歷史文化來看,麻六甲本來就是一座擁有多民族與多元文化的城市,雖說華人逐漸成為人口的多數。
我們研究麻六甲,因為它是一座擁有大量華人移民的城市,同時又經歷過荷蘭殖民統治。荷蘭人先於1624年來到臺灣,隨後在1641年奪取麻六甲;...
作者序
序 文
隔著廣袤遼闊的南海水域,臺灣與麻六甲既沒有地緣關係,也沒有歷史淵源。然而兩地的兩項偶然性交集,荷蘭殖民統治與海外華人聚集,促成了本論文集的探討。在17 世紀間,荷蘭人統治臺灣三十多年;由於治理時間不久,當時所留下來的設施遺緒與空間規劃跡證少而辨識不易。相較之下,荷蘭人統治麻六甲超過一個半世紀,其所留下來的設施遺緒與空間規劃跡證多元豐富而且保存情況完整。由於保留下許多的歷史性建築設施與市區街屋,這座古老城市在2008 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鑒於它的市區地籍紋理及街屋形式與臺灣歷史聚落高度相似,所以筆者相信麻六甲是追溯臺灣歷史港埠開發淵源的理想中介線索,
而荷蘭人殖民統治與華人協同開發則是兩地港埠空間形式相仿的共同成因。透過系列性研究,我們希望能夠找回臺灣空間規劃上的根源與這一段鮮少為人所知曉的過往。
本集包含了四篇的論文。基本上,前面兩篇論文探討的是,荷蘭人如何在空間上系統性地規劃其所統治的東亞殖民港埠;後面兩篇論文則探討,荷蘭人如何在這些殖民港埠內部進行細部土地規劃。在臺灣學術界裡,這方面的議題鮮少被提出來,人們並不熟悉,因此我們審慎地安排論文順序,以利讀者的循序閱讀與漸進瞭解。首先在第一篇裡,我們探討荷蘭人如何在葡萄牙人建設基礎上來系統性規劃開發麻六甲港埠;接著在第二篇裡,我們為同在17 世紀中受到荷蘭殖民統治的熱蘭遮與麻六甲進行港埠比較,以闡述荷蘭東亞殖民地的港埠空間佈局策略,以及荷蘭人如何在不同的地形環境基礎上進行港埠開發;然後在第三篇裡,我們進一步深入到街廓建地的細部土地規劃領域裡,透過與阿姆斯特丹及麻六甲市區街廓建地規劃的比較過程,來解析臺南歷史市區中最古老的街廓建地如何擁有荷蘭人規劃的特徵;最後在第四篇裡,土地紋理的探討依舊是焦點,我們透過與荷蘭農地規劃、堤岸港埠聚落土地規劃、以及麻六甲沿海土地規劃的比較,來解析鹿港核心古街區如何在地籍紋理上具備著荷蘭堤岸型港埠的土地規劃特色。由於這四篇論文都是在探討三個多世紀前的港埠城市或市區土地規劃,故稱得上是跨領域,即跨環境規劃學與歷史學領域。前面的兩篇我們曾經發表在《建築學報》上面,一份屬於環境規劃領域的期刊,原論文因而配合了該期刊的規範來撰寫,這與人文著作的撰寫方式有一些小差異。為了讓議題的論述過程能更細緻的呈現、更便利於讀者檢視論文、以及維持論文集裡文體的一致性,筆者以人文領域的撰寫方式為基礎為這兩篇進行微幅的修改,同時也完成了後面兩篇,以共同促成這些目標。
一般而言,古蹟或歷史性設施通常是有形有物,故而便於實體驗證。相較之下,歷史城市的港埠空間佈局與市區土地細部規劃卻有隱匿的特性,就算是得以留存下來,它們大都會潛藏在市區的不同角落裡或是在建築基礎之下,人們難以感受到,尤其是經歷了三個多世紀的政治動盪與社會變遷,要將之重新發掘出來並不容易。不過,荷蘭人保留下了不少17 世紀的史料,尤其是稱得上繪製精確的地理圖像。這些圖像史料的原件大都儲放在位於荷蘭海牙的國家檔案館裡,它們是東印度公司的《熱蘭遮城日誌》與相關文書史料以外的重要線索,是吾人探討荷蘭時代的臺灣聚落型態與空間開發模式的關鍵佐證。這些由荷蘭東、西印度公司工作人員所繪製的圖像包含有:各種尺度的海事地圖或城市地圖、各式各樣的人物或地景描繪、以及港埠鳥瞰圖或眺望圖等等。由於這許多圖像史料所描繪的對象是亞、非、美洲的殖民地,遙遠的距離使得原殖民地社會根本不瞭解這許多圖像史料的存在,同時也不利於相關研究人員的閱覽與研究,這再再壓縮了人們探索歷史遺跡的可能性。為了讓世人瞭解到這許多圖像史料的存在,為了提高其閱覽使用率,以促進實質功效並提升文史價值,荷蘭國家檔案館與國家文化遺產館、國家博物館及國家圖書館等三機構聯合協作,擴大蒐羅彙整散佚在荷蘭各處或歐洲各國的、與殖民時代相關的古地圖或歷史圖冊,然後進行數位化整理,再建置Atlas of Mutual Heritage(或譯:共同文化遺產的圖鑑)的網站,讓這些潛藏於檔案架深處的、鮮為人知的歷史圖像能夠有組織、有系統地透過網路平台在世界各地自由流通傳播,並提供各國的研究人員、文化工作者或是一般庶民以便利的史料資訊管道,以契合數位時代全球化推廣歷史文資的潮流。這個以網路地球儀為入口版面的網站自2013 年開始運作,它的開通使得我們得以非常便利地找到荷蘭人所繪製的臺灣地圖及麻六甲地圖。這裨益了我們研究工作的進行,尤其是在解析歷史港埠空間規劃方面。
除此之外,地籍圖資料也是不可或缺的空間分析工具。當然,如果能夠找到那個時代所測繪的地籍圖是最理想了。只是17 世紀的測繪技術有侷限性,無法與現代科技相比,而且那個時代是否到處都有土地測繪需求與土地登記制度也是值得瞭解,畢竟那是農業時代,而有些社會甚至還保持在漁獵狀態,人口聚居情形相當鬆散,土地價值不如現代社會的高企,沒有需要處處精細計算。因此,我們不得已採用現代地籍圖作為空間分析比較的工具。不過就算是現代地籍圖,其內涵也相當程度地反映出三個多世紀來代代相傳的土地產權架構。土地原本即是人們安身立命的根基,更何況漢人擁有敬慎守護祖產的文化傳統,如果沒有公權力介入,土地產權架構是難以被改變的。當然,私人土地會有相互併購的情形,也會有分家或分售的情形,所以地塊可能因合併而變大,也可能因分割而變小,但這些影響有其限度。若就整體地籍紋理而言,其架構是不太可能產生根本性變化,因此我們採用現代地籍圖,作為判讀分析的工具。
在相關史料極為缺乏的情況下,經由麻六甲,從臺南與鹿港的古街區追溯到荷蘭的歷史港埠聚落的空間規劃,這是我們所發展出來的方法。只是,這樣一來議題的空間光譜被拉開了,在亞、歐三地的城市或聚落之間進行比較研究成為必要。事實上,在我們的探索的過程中,麻六甲是最不容易進行的環節,因為它雖貴為世界級文化遺產,卻鮮少為學術性著作所深入探究。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賦予的光環並無法掩蓋住這座城市的歷史陰暗面,對於馬來人而言,這是一座被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接續殖民四個多世紀的、並曾被華人所支配的城市。凡此種種,並不光彩。再加上,馬來社會對於學術的關注程度並不高,在地人的研究動能一直徘徊在低檔,相關文獻或是著作自是難以充足。在文獻資料蒐集不易的情況下,我們的研究曾陷入低潮。在這個時候,筆者指導的研究生,出身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劉政寬為我們帶來希望,他的碩士論文研究讓筆者長期以來對麻六甲的私下推測看到了新線索,也協助我們將研究觸角探入這一座古老港埠,並與荷蘭人的港埠規劃傳統銜接起來。另外,陳盈升也在研究過程中提供了一份助力,有所貢獻。儘管團隊的規模有限,透過四篇性質相仿的、議題相承的論文,我們希望能為相關研究領域提供一些新的視野與動能。並期待這一個向來被遺忘的、但一直保留在臺灣人生活周遭的空間模式能為這個社會所認知、所瞭解。無論是對於這塊土地、還是對於世代生活在這裡的人們而言,這些歷史性的空間印記都具備著高度的價值與意義。
序 文
隔著廣袤遼闊的南海水域,臺灣與麻六甲既沒有地緣關係,也沒有歷史淵源。然而兩地的兩項偶然性交集,荷蘭殖民統治與海外華人聚集,促成了本論文集的探討。在17 世紀間,荷蘭人統治臺灣三十多年;由於治理時間不久,當時所留下來的設施遺緒與空間規劃跡證少而辨識不易。相較之下,荷蘭人統治麻六甲超過一個半世紀,其所留下來的設施遺緒與空間規劃跡證多元豐富而且保存情況完整。由於保留下許多的歷史性建築設施與市區街屋,這座古老城市在2008 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中。鑒於它的市區地籍紋理及街屋形式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