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目前評分: 評分:
圖書名稱:臺灣茶的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中英雙語呈現,透過茶的故事架起了臺灣與世界的橋梁,它將臺灣推上世界的舞臺,讓世界看見了臺灣。事實上不僅僅是關於茶本身,還關係到茶如何把我們帶向今日的世界。
其中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將作者們的家族歷史與歷史事實緊密交織在一起,不僅是臺灣,還涉及歐洲、日本和美國,探索並討論了茶對這些地區各自茶文化的影響。茶在歐洲的傳播歷程可追溯至大航海時代,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的激烈競爭,以及在美國文化和獨立戰爭中所扮演的驚人角色。
同時還回顧了臺灣茶葉在日治時期的生產和出口,以及臺灣本土的原生特有品種。此外,還對茶葉的生物化學和遺傳學進行了廣泛研究,特別是基因編輯,並提出了與臺灣茶葉未來發展息息相關的建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宏銘博士
淡水人,曾任哈佛醫學院的眼科副教授、新加坡眼科研究所研究主任,現為臺灣亞洲大學的講座教授。發表過110多篇的研究論文和4本眼科專著,同時擅長以中英文寫作及出版的書籍來重述臺灣歷史,包括這本《臺灣茶的故事》。
洪惠文
持有英國語文學士(東吳大學)及語言學碩士(印第安那大學),興趣涵蓋文化語言及人類學、旅遊及藝術。她與人合著的《臺北飲食歷史》(Rowman & Littlefield 2018 出版) 展現出其處於多領域環境的研究技巧。洪惠文老師的熱衷探索跨文化交流及搜集史實趣聞在本書中得到印證。
目錄
序一 鄭宏銘
序二 洪惠文
Chapter 1 早年的臺灣茶
Chapter 2 臺灣烏龍茶創始人:約翰·陶德(John Dodd)與李春生
Chapter 3 烏龍茶與淡水的寺廟
Chapter 4 茶葉貿易─英屬東印度公司的角色
Chapter 5 鄭芝龍家族與英屬東印度公司的貿易
Chapter 6 羅伯特·福爾群(Robert Fortune)到中國的祕密使命
Chapter 7 茶樹種植和茶葉加工製程
Chapter 8 英國皇家植物園(Kew Gardens)的收藏
Chapter 9 日治本殖民時代的臺灣茶
Chapter 10 臺灣與他地的茶道
Chapter 11 臺灣野生茶樹(臺灣山茶)的起源
Chapter 12 茶味的化學與飲茶的生物化學
Chapter 13 茶的基因組學與基因研究
Chapter 14 下一個世紀: CRISPR/Cas9 基因編輯法
Chapter 15 展望未來的臺灣茶
序
序
寫這本書的靈感來自英國皇家植物園(即Kew Gardens)收藏的24 幅中國茶畫,其一描繪了使用木柴進行「炒茶」的情景。而作者的母系家族留存了可以追溯到乾隆時代的大量文件,其一是佃戶合約顯示了一度繁榮的家族企業吳鶴記,在約翰•陶德(John Dodd)淡水住所後方山地種植並生產了大量的相思樹。合理的推論是,大部分木材可能被從淡水河運往當時位於臺北的陶德的茶廠,用於焙製烏龍茶。李福然先生(陶德的茶業合作人李春生之後)也證實了使用相思木的目的。綜合以上,作者發現淡水還有更多的與茶相關的傳承需要廣布天下。
喝茶的人都知道烏龍茶,但可能不知道在不久的過去,淡水是出產烏龍茶的重地而且廣銷到世界各地,特別是美國。
我們先來談談作者的故鄉淡水。淡水是新北市一個迷人的地區,位於淡水河東岸。不僅是一個風景如畫的觀光勝地,也是一個充滿歷史與文化的地方。它的重要性在於它曾經是清朝時期繁榮的吐納港口,是將臺灣與世界各地連接的樞紐。
淡水最吸引人之處是融合了各國文化的建築。除了中國之外,荷蘭、西班牙和日本殖民統治的影響在街道的建築風格上都隨處可見。例如我們可以欣賞到紅樓的細緻巧妙之處,這座指標性的洋樓曾是一個文化中心,它鮮豔的紅牆和裝飾性的陽臺帶領了我們一窺往昔。
更往前探索,我們會進入寧靜的聖多明哥堡(又稱為紅毛城)。這座要塞最早由西班牙人在17 世紀建造,然後由荷蘭人接手,1867 年英國自清廷永遠租借此處,但到1972 年時卻決定下旗閉館並把財產移交美國和加拿大共管。紅毛城見證了臺灣歷史上的權力盛衰。風吹雨淋的城牆和高聳的瞭望塔令人敬畏且好奇。仔細參觀內部時,每一處都講述著獨特的故事,從英國領事館的奢華宅邸到遠眺淡水抵抗法國入侵的悲壯戰事,也就是西仔反,或漁人碼頭的戰爭。
然後還有神聖的廟宇群,保存著過往世代的中國宗教和民間故事,它們的精神意義深深地回響在淡水地區之中。
我們的第一站是龍山寺,一個歷史和信仰交織在一起的地方。當訪客進入時,淡淡的線香香氣瀰漫,無形中製造了一個寧靜的氛圍,會立即使人沉浸在一種敬畏之中。寺廟精美的建築和精緻的雕刻展示了淡水人民的財富。牆壁和天花板上繽紛的色彩,每一處都描繪著古代神話故事的場景。
我們廟宇旅程的第二站是建於1796 年的福佑宮,這座宮廟緊緊依偎於中正路上,其建築之美散發出永恆的莊嚴光芒。當地人尊稱它為媽祖宮,向這位討海人的守護神媽祖致敬。進入廟宇的任何角落,都可以看到精緻的圖畫和雕刻,精心製作以崇尚媽祖的天后身分。它的超凡魅力會迷住所有遊客的心靈,讓他們陶醉於其壯麗的美景之中。這裡還有一個鮮少為外地人所知的場景蛻變的故事,媽祖宮的對街曾有一座魚市場,其建築阻擋了媽祖的視線,隨著市場的拆除,媽祖的目光不再受到束縛,可以直視淡水河的靜謐水域和觀音山的壯麗輪廓。這種明朗的視野讓媽祖可以立即確保面對危險的漁民的安全和保護。以優雅和仁愛之心,繼續以堅定的奉獻祝福和保護整個淡水。
離開老街,深入迷宮般的街道,會迎頭看到清水祖師廟。這個在高臺上的聖地散發出一種清涼並具有細膩的優雅與和平的氣氛。廟的上下裡外都有源自中國神靈和民間傳說的精心雕出的木質和石刻圖像,外頭還有日本殖民時代留下的石燈籠。
我們在這場淡水之旅的最後一站是淡水長老教會教堂,這座建築傑作也證明了淡水地區的宗教多元性。這座令人激賞的建築,擁有新哥德式的設計和高聳的尖塔,象徵著西方影響和當地傳統之間的和諧,基督教是來自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偕叡理(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1901)博士引入,而教堂是他的兒子偕叡廉博士(1882-1963)所建。
走出淡水長老教會的大門,下了臺階,我們可以停下來反思,從淡水老街熙熙攘攘的街道小店到安安靜靜寺廟的精神聖地,我們追溯著淡水人祖先的足跡,就會發現淡水豐富遺產的繽紛畫卷。在反清復明鬥士們從福建遷徙過來的背景下,對外來者和他們的文化的接納,以及一英國人和他的廈門人夥伴的商業頭腦,烏龍茶產業就是在這裡誕生。
淡水的文化遺產不僅僅是保留了過去的建築物;它是對其居民的韌性、多樣性和不屈不撓精神的活生生的見證。有關淡水的歷史資料,讀者們可以參見作者的部落格,而本書是以淡水烏龍茶作為進入茶葉世界的起點,涵括有關茶葉的各方面,從古代到現代的歷史,從茶道到泡茶的方式,從茶葉化學到茶風味的生物化學,從傳統的種植方式到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來展望未來。希望這本書能更再度激發飲茶大眾對臺灣的茶,包括烏龍茶及其他茗茶的品茶熱情。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938960
- 叢書系列: 博雅文庫
- 規格:平裝 / 280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語文:中英對照
|
|
|
| 作者:張婉柔 出版社:麥浩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0-07-11 66折: $ 317 | | 作者:朴芝英 出版社:國際學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10-07 66折: $ 395 | | 作者:松田孝監修 出版社:小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11-06 66折: $ 950 | | 作者:笭菁 出版社:奇幻基地出版事業部 出版日期:2020-10-31 66折: $ 211 | |
|
| 作者:竜樹諒 出版社: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公司 出版日期:2022-07-01 $ 300 | | 作者:PCuSER研究室 出版社:PCuSER電腦人文化 出版日期:2023-03-04 $ 149 | | 作者:阿天 出版社:長鴻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4-18 $ 316 | | 作者:新台 出版社:新台圖書 出版日期:2023-08-30 $ 15 | |
|
| 作者:黃健琪、吳子平、林家緯 出版社:小木馬出版 出版日期:2025-04-01 $ 315 | | $ 3500 | | 作者:史丹.李、約翰.巴斯馬 出版社:易博士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5-04-10 $ 480 | | $ 111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