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大陸,有一支微型小說女作家隊伍
在大陸的微型小說作家中,我除了堅持創作外,還做一些微型小說的資料收集與研究,撰寫過若干篇關於微型小說的論文,以促進海內外微型小說的雙向交流。
我比較關注微型小說作家隊伍的成長、發展,可能因為我在涉外部門工作,接觸、瞭解的海外作家相對多些,我會自覺不自覺地做些比較。記得一九九九年時,我撰寫了一篇︿海峽兩岸的微型小說女作家﹀,根據我對臺灣極短篇小說女作家與作品的瞭解,與大陸的微型小說女作家與作品進行了一番比較。我把我當時所知道的大陸微型小說女作家女作者,哪怕連只發表過一兩篇的也算上了,也沒超過四十位,真正較為活躍,發表作品多點的僅周仁聰、湯紅玲、徐慧芬、馬月霞、徐平、郭昕、高虹、張子影、何蔚萍、劉春瑩、申永霞、李進、謝惠蓮等不多幾個,這與臺灣極短篇小說作家以女性作家為主形成鮮明對照。中國文壇一直在驚呼:陰盛陽衰,但在微型小說文壇卻絕無一點此種現象,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照理,微型小說這種短小精悍的文體似乎應該更適合女性寫作才對呀,看來有些事用常規思維理解難以解釋。
進入二十一世紀,大陸微型小說文壇的變化之一就是女性作家的迅速增多與崛起。我平時有個習慣,看到微型小說作家的通訊地址就隨手記下來,已積了上千個地址了,如果是女作者,我會特意注明,如果是中國作協會員或省級作協會員,我也會用☆或△來註明。前幾年,就這麼幾個女作家我隨口就能報上名來,這幾年多了,我就單獨做了卡片,竟也積了一百多位,儘管裡面有一部分是偶然發表一兩篇,並沒有全身心投入到微型小說創作中去,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與上世紀九十年代時相比,微型小說文壇男性作家一統天下的格局已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可以這樣說:大陸微型小說女作家群已在迅速崛起、發展,形成了一支頗有實力的創作隊伍。
雖然微型小說女作家多了,但微型小說女作家出過書的依然與男性作家不成比例。據我知道:最早出版微型小說集子的女作家是四川的周仁聰,出書年齡最小的是江蘇的梁慧玲,當時她還在太倉師範讀書,即便到二○○四年,我選編《微型小說十才女作品選》時,微型小說女作家中出過書的也只有湯紅玲、徐慧芬、陳毓、張可、劉柳等,還有夏雪勤的微型小說集子正在出版中,其他的還真沒聽說過。
如果看一看臺灣文壇,出版過極短篇集子的女作家就有鐘玲、愛亞、羅英、袁瓊瓊、喻麗清等,不是一個兩個,而且有的還出版過多本,有感於此,我決心主編一本微型小說女作家的作品選,在確定人選時,我頗費躊躇。我想一要作品過硬,二要有點代表性。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周仁聰,因為我挺看好她的微型小說創作,我認為她從農村來到城市後,一時難以融入城市的主流社會,成了城市的邊緣人,當她用這種視角觀照城市與鄉村生活,她的作品也就與純粹城市女性作家不同了,往往有了更切身體會的感受和與眾不同的題材。我還專門寫過評論發表在《四川日報》上。可惜自她結婚後,就從微型小說文壇退隱了,我聯繫了幾次也沒聯繫上,大概又跳槽了,只好作罷。她的復出,是近幾年的事。
後來,我確定了袁雅琴、劉黎瑩、王雷琰、夏雪勤等幾位讀者比較熟悉的微型小說女作家,她們的作者簡介、照片也上過多本微型小說、小小說刊物,入選不會有異議。還有胡麗端是畢業於北大的研究生,是個標準才女,她別具一格的歷史微型小說有不少讀者是很偏愛的。酉蕾寧的進入這套書,緣於一次意外的發現,我因主編選本,讀到了她的作品,作品一上手就掂出了她的分量,就她目前的文學修養與創作實力、靈氣,國內的微型小說作家很少能與她相比的,她們崛起、竄紅,我相信只是時間問題。因此,我當機立斷給她發了信,不知為什麼,竟無回音,我想想實在不捨得這樣一位有潛質的作者擦肩而過,所以,我又發了第二封信,這次她回音了,說是僅收到過一封信,該死的郵局,差一點造成誤會。
在前面已提到,梁慧玲是出版過微型小說集子的,但自從她分配到昆山實驗小學後,不知為什麼中斷了創作。也是機緣巧合吧,二○○四年我去昆山參觀昆侖堂美術館時,意外地碰到了梁慧玲的一位朋友,她告訴了我梁慧玲的近況,我說起我正在編這本書,叫她轉告梁慧玲,有稿子寄來。沒想到這一次參觀,促成了梁慧玲的重新拿起筆,歸隊於小說創作陣營。
這十位女作家有專業作家,有國家公務員,有大學工作的,有圖書館工作的,有文化館工作的,有編輯部工作的,有企業的高級白領,有北京的「京漂一族」,有自由撰稿人,十位微型小說女作家來自十個省市,真正體現了五湖四海,也反映了微型小說作家隊伍的分佈之廣。而且這十位女作家的職業各不相同,這與男性微型小說作家主要集中在國家公務員、教師與編輯崗位這三大行業又有所不同,有興趣專題研究的,讀了這十位女作家的作品,比較研究後,說不定會有更多的發現與心得呢。為了便於讀者瞭解,閱讀這十位才女的微型小說作品,我還為每一位作家的作品都作了評論,評論是否褒貶得當,是否到位,本想在選本出版後請讀者諸君批評指正。沒有想到這書稿寄到北京後,開始說準備出版,後來沒有了音信,一追問,才知出版公司搬家,把書稿搬沒了。我是二○○五年學會電腦的,這之前編的書稿沒有電子版,就此心血白費。但弄丟書稿的是我朋友,總不能為此翻臉吧,只好我自己向入選作家賠禮道歉,雖然十位女作家都十分體諒我,沒有任何怨言,但我心裡總覺欠了她們一筆債,一直想還這個情。也是緣分吧,這次我向臺灣秀威出版公司報了選題後,很快得到答覆,我立馬雷厲風行地開展了組稿。
從二○○四年到現在,一晃八年了,這八年,大陸的微型小說文壇的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微型小說作家隊伍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曾經在微型小說文壇很火很紅的擱筆了,有的轉行了,有的出國了,有的仙逝了,當然,也有原本默默無聞、名不見經傳的,迅速躥紅,成為風雲人物。再說微型小說女作家、女作者隊伍,其可喜現象之一,就如「千樹萬樹梨花開」,女性作家不再是鳳毛麟角,可以說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優秀者,有潛質者。我編這兩本《大陸微型小說女作家精品選》時,選擇的餘地比八年前大多了。當然,我首先考慮那十位女作家,但有個別的轉身到中長篇小說領域發展了,我祝賀她,有的調動工作後,地址、手機都變了,一時聯繫不上,只好作罷。
目前,入選的女作家共有三十九位,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有省級作家協會會員,也有幾位市級作家協會會員,都發表過不少微型小說作品,基本上都出版過自己的微型小說集子,有的還出版過多本,收入到各種微型小說、小小說選本中的就更多了,應該講這三十九位入選者都是目前大陸微型小說文壇比較活躍,或者說潛力比較大的女性作家。像陳力嬌、劉黎瑩屬專業作家,像徐慧芬、夏雪勤、史雁飛、陳毓屬成名作家,像丁立梅、雅蘭等是頗受讀者與媒體青睞的作家,像酉蕾寧、梁慧玲是後勁十足的作家,像紅酒、聶蘭鋒、安石榴、非花非霧都是實力作家,像藍月、遠山、立夏、劉天遙係新銳作家,像林美蘭、趙麗萍是我十幾年前小小說高級函授班的學生,像孫青瑜、張可、劉柳、沈荼屬「文二代」裡孫青瑜是孫方友的女兒、張可是張記書的女兒、劉柳是劉國芳的女兒、沈荼是沈祖連的女兒,其父親都是當今大陸微型小說文壇響噹噹的重量級人物,能否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那要看她們的努力了,我是看著她們步上文壇的,她們的起點要比父輩高,我對她們寄予厚望。
當然,目前大陸微型小說女作家少說有一二百位,進入我視野、叫得出名字的就有郭昕、高虹、珠晶、非魚、閆岩、潘格、卓凡、谷凡、申劍、何曉、關宏、憶慈、冰雲、涓涓、匹匹、純蘆、閉月、冷月、平萍、金卉、彤子、楊凡、孫蕙、袁雅琴、袁省梅、馬月霞、申永霞、袁桂花、史春花、湯紅玲、田雙玲、張玉玲、熊延玲、和蓮芬、甘桂芬、沈會芬、楊琳芳、朱雅娟、劉紹英、於小漁、宋子平、常聰慧、龐穎潔、田湘鈞、姚淑青、劉春瑩、汪靜玉、樊碧貞、白雲朵、天空的天、百合紫等,還有像一度曾經在微型小說文壇很紅很火的徐平、路也、何蔚萍,以及客串寫微型小說的葉傾城、莫小米等,隊伍已很壯觀。
大陸的微型小說女作家作品是第一次在臺灣亮相,希望臺灣的讀者喜歡,藉此也多少能瞭解點大陸女性微型小說作家的心態與精神追求。我這兩本《大陸微型小說女作家精品選》,顯然無法囊括所有有成績的微型小說女作家,割愛與遺漏也就不可避免,如果這選本在臺灣受到讀者的好評與歡迎,我還會再繼續選編,我的願望,就是儘量把大陸優秀的微型小說作家與作品介紹給臺灣的讀者。
凌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