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目的是試圖從詩篇卷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詩112,119,127與128,137,144)來分析研究卷五的編排架構和神學主題。
第一章將會對אשׁרי這個詞的詞義加以研究。首先分析אשׁרי的詞根、詞源、含義和用法,然後分析אשׁרי與其同義詞ברך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最後分析詩篇中所提到的有福的人的特徵和類型。
第二至六章將從結構、釋義和主題幾方面對卷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進行獨立分析,並從אשׁרי的角度對這六首詩篇加以解釋,從而瞭解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對有福的人的描繪。由於詩篇112與111篇在結構、詞彙和主題等方面有密切關聯,因此,第二章對詩篇112篇進行獨立分析時也會分析詩篇112與11篇111之間的區別和聯繫,從而加深對詩篇112篇的神學主題的認識。
另外,因為詩篇127與128這兩首詩之間的關係較為密切,所以第四章將會把它們放在一起進行研究,同時也會分析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繫。
第七章將首先簡要說明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詩112,119,127與128,137,144)中所提到的有福的人的特徵,然後分析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的每一首與前後相鄰的詩篇和詩組在關鍵字和神學主題等方面的關聯,並從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來看卷五(詩107-145)的編排架構。
第八章首先在對詩篇卷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詩112,119,127與128,137,144)的獨立分析的基礎上嘗試提出關於詩篇卷五的神學主題的觀點,然後再提出四項原則來驗證本文所提出的詩篇卷五的神學主題是否有效,能否成立,最後簡要分析詩篇卷五編排的歷史處境和神學功能。
通過對詩篇卷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詩112,119,127,128,137,144)的獨立分析,以及對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與前後相鄰的詩篇和詩組在關鍵字和神學主題方面的關聯的研究,我們已經發現這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是卷五的主幹,使卷五呈現出一種平行和對稱結構,強調有福的人要敬畏上主、喜愛他的教導或遵行他的道,並投靠或信靠上主這位永恆之王。這就是本文從詩篇卷五中六首包含אשׁרי的詩篇所看出的詩篇第五卷的一種重要的編排架構和神學主題。
作者簡介:
湯士文
1973年生於安徽,2003年畢業於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研究科,獲得碩士學位,到浙江神學院任教。
200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獲神學碩士學位(M.Th),並回浙江神學院任教。
2016畢業於香港中國神學院,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主修專業為希伯來聖經。
任教的課程包括希伯來文、舊約導論、舊約神學和智慧文學等。
曾發表二十多篇關於聖經研究、聖經解釋學、基督教與中國文化之比較研究等方面的論文。
作者序
李序
「從『有福的(אשרי)』詩篇看《詩篇》第五卷的架構和神學」(論文原名),是湯士文老師於2015年11月19日向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呈交的博士論文;經本院研究生課程委員會委任校內和校外兩名教授分別評審,並於2016年2月1日通過口試答辯,然後於6月25日中國神學研究院四十周年院慶畢業典禮上,獲頒授哲學博士學位。士文老師完成自2011年在中神的學習以後,繼續他在杭州浙江神學院的教學事奉,為中國教會栽培新一代的年輕領袖。
湯博士的論文靈活運用了近代聖經正典研究的方法進路,從六首「有福的(אשרי)」詩篇作為焦點,深入探討《詩篇》「卷五」(第107至150篇)的文學結構和神學題旨。湯博士不但能夠帶著獨立批判思考,來融會貫通西方學者的豐富詮釋和論述;他更指出在《詩篇》這最後的壓軸部分,「有福的」主題從慣常集中於敬虔的個人之上,刻意地漸漸轉移到被擄回歸後的群體之中,從而對猶大歷史大衛王朝的終結,作出信仰神學的反省與前瞻。湯博士的立論中肯清晰,並且仔細列出詳盡準確的外文書目和腳注資料,讓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方便跟進研究。
士文校友是中國神學研究院哲學博士課程的初熟之果。在校期間,他幾乎每天早上都是頭一個抵達圖書館,晚上最後一個離開。能夠在七年期限前完成論文順利畢業,我們都見證上主信實的厚恩。懇求父神保守帶領,讓士文校友的努力成果付梓後,成為更多人的祝福激勵,榮耀基督。
李思敬
中國神學研究院院長
林高傑德教席教授
張序
在一篇結集近代詩篇學術研究的文集中,一位學者記敘他第一次讀到美國學者Gerald Wilson提出的主張,就是現存舊約聖經中的詩篇,除了是一百五十首獨立的作品外,更是一部經刻意編排、按著一個骨幹情節排列的整體作品。他形容當時他的心情是「既震驚又肅敬(shock and awe)」。 我相信,同樣驚為天人的反應,也可用以形容湯士文在聽畢Gerald Wilson 的演講後的反應。 而那一場的演講亦埋下了他日後在讀博的時候以此為他的研究題目。
的確,Wilson提出的理論,在歐美的聖經研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已風行一時,直到現在仍是熾熱討論的課題;在以華文研究寫作的圈子中,卻仍然只是屬於起步發展。除了個別著述外, 以華文討論相關課題的作品仍是鳳毛鱗角,而湯博士的論文,確是將《詩篇》的華文研究推前了一步。
湯博士的論文能緊貼其時的學術發展,在可能的範圍中參考了各種不同的文獻,再加上仔細的閱讀《詩篇》的文本,論證第五卷的《詩篇》中出現的所謂「有福的」詩篇的重要性—它們既分佈在該卷書中的重要位置,亦與卷五中的詩歌在思想及用字上互相呼應,串連起來成為這一卷書的主調。湯博士的論文指出,若要恰當的理解這三十九首詩歌(第107到145篇)的目的,不可忽視這些「有福的」詩所描劃出的信仰面貌。甚至,湯博士的论文更嘗試指出這樣的神學議程對於身處被擄回歸處境的以色列民有莫大的意義。在這初步的建議上,盼望他日湯博士能再詳述,好能更立體的呈現詩篇卷五的信息。
甚欣看到這篇論文的出版,也盼望它能燃起更多華人學者研讀《詩篇》的興趣。
張智聰
中國神學研究院副教授
二0一七年初春
李序
「從『有福的(אשרי)』詩篇看《詩篇》第五卷的架構和神學」(論文原名),是湯士文老師於2015年11月19日向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呈交的博士論文;經本院研究生課程委員會委任校內和校外兩名教授分別評審,並於2016年2月1日通過口試答辯,然後於6月25日中國神學研究院四十周年院慶畢業典禮上,獲頒授哲學博士學位。士文老師完成自2011年在中神的學習以後,繼續他在杭州浙江神學院的教學事奉,為中國教會栽培新一代的年輕領袖。
湯博士的論文靈活運用了近代聖經正典研究的方法進路,從六首「有福的(אשרי)」詩篇作為焦點,深入探討《詩篇》...
目錄
目 錄
李序
張序
縮寫表
聖經版本引用說明
導論
第一節 詩篇正典編排研究綜覽
第二節 本文的論題
第三節 本文的方法
第四節 本文的程序
第一章 אשׁרי詞義研究
第一節 אשׁרי的詞根、詞源與含義
第二節 אשׁרי與ברך的區別與聯繫
第三節 詩篇中「有福的人」的特徵
小結
第二章 詩篇112
第一節 結構
第二節 釋義
第三節 主題
小結
第三章 詩篇119
第一節 結構
第二節 釋義
第三節 主題
第四節 小結
第四章 詩篇127與128篇
第一節 詩篇127
第二節 詩篇128
第三節 詩篇127與128的關聯
小結
第五章 詩篇137
第一節 結構
第二節 釋義
第三節 主題
小結
第六章 詩篇144
第一節 本詩所描述的「有福的人」的特質
第二節 本詩的合一性與結構劃分
第三節 釋義
第四節 主題
小結
第七章 卷五的編排架構
第一節 「有福的人」的特徵
第二節 與相鄰詩篇的關聯
第三節 卷五的編排架構
小結
第八章 卷五的主題
第一節 神學主題的觀點
第二節 神學主題的四項原則
第三節 以四項原則檢驗卷五的神學主題
第四節 編排處境和神學功能
結論
附錄一
附錄二
參考書目
致謝
目 錄
李序
張序
縮寫表
聖經版本引用說明
導論
第一節 詩篇正典編排研究綜覽
第二節 本文的論題
第三節 本文的方法
第四節 本文的程序
第一章 אשׁרי詞義研究
第一節 אשׁרי的詞根、詞源與含義
第二節 אשׁרי與ברך的區別與聯繫
第三節 詩篇中「有福的人」的特徵
小結
第二章 詩篇112
第一節 結構
第二節 釋義
第三節 主題
小結
...